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20721300000008

第8章 传染病管理 (3)

第2章 传染病管理 (3)

②诊断符合率调查。根据医院网络报告的病例抽查一定数量的菌痢、肝炎、淋病、梅毒,对照传染病诊断标准,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双向核对,计算诊断符合率。

③防治知识的测试。抽查部分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法律、诊断标准、报告等相关知识了解掌握情况。

④传染病迟报及漏报原因调查。在医院漏报调查中查出的传染病病例,根据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册,查明从诊断至报告的时间间隔,列出时间频数分布,了解按时报告的人数比例及超过规定报告时限的迟报人数比例。

(4)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在每个单位调查时,应按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填写登记表,调查结束后应审核调查材料,剔除不合格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

(5)总结:对调查情况整理汇总后,完成季度分析及全年分析,结果以简报形式进行上报和反馈。

2.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1)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要求制订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应包含选点抽样、时间、地点、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评价指标等项目。

①调查对象为有当地正式户口的城市和农村居民。

②选点方法为居民中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漏报调查,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城市点可将该市大致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片,将所有地段全部包括在内,每片抽1~2个地段,每个地段抽1~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单位,做挨户或隔户调查。农村点可将被调查的县,大致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片,将所有乡镇全部包括在内,每片抽取1~2个乡镇,每个乡抽1~4个村(如人口过多,每个村可再抽若干生产队或居民小组)作为调查单位,挨户调查。

③调查人数,各省调查总人数不少于1‰的比例。一个城市点或一个县点的调查总人数不少于5000人,查出的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总数应不少于100例(边缘山区不少于50例),若低于此数字可进一步扩大调查人数,直至查出的总病例数达100例以上。

④调查时间,全国统一调查可每隔3年进行一次居民漏报调查,各地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查,在第3季度调查该地区当年1~3季度发生的各种法定传染病。

⑤调查方式由调查员对居民进行家庭访视,通过询问,了解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法定传染病者,如有患过法定传染病而未去医院就诊者,则可按“法定传染病临床诊断参考依据”规定的指标,详细询问后作出回顾性诊断。然后到疾控部门核对卡片或登记簿,凡无记录者,为某病漏报病例。

(2)组织调查队伍: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部门熟悉业务情况的高、中级医务人员和疫情管理人员组成调查组,根据“法定传染病诊断依据”,统一调查诊断标准;培训调查人员,使之熟悉调查内容,掌握调查方法,明确填表要求和注意事项。

(3)实施调查:在正式开展调查前,应先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然后再全面展开。调查时按照方案开展入户调查,将调查中获得的病例进行登记,与就诊、报告情况核对。

(4)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按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填写登记表,调查结束后应审核调查材料,剔除不合格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

(5)总结:对调查情况整理汇总后,完成总结,按规定上报和反馈。

第二节 传染病监测管理

一、网络直报信息的监测管理

(一)基本理论

通过对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的审核和实时监控,掌握疫情信息,及时发现病例聚集现象,以便处理疫情。

(二)基本知识

1.网络直报信息的监测内容 网络报告信息的审核;网络报告信息的查重;疫情实时监测。

2.传染病网报信息综合评价

(1)未及时报告(只针对当月报告的卡片):未及时报告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为诊断日期)>2小时;乙、丙类传染病(除SARS和人禽流感):(报告卡生成时间为诊断日期)>24小时。未及时报告率,当月未及时报告数/当月报告卡数;未及时报告构成比,当月未及时报告数/上一级当月未及时报告数。

(2)未及时审核(只针对当月报告的卡片):未及时审核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省市审核时间为报告卡生成日期)>2小时;乙丙类传染病(除SARS和人禽流感):(县区审核时间为报告卡生成时间)>24小时;未及时审核率:当月未及时审核数/当月报告卡数。

未及时审核构成比:当月未及时审核数/上一级当月未及时审核数。

(3)重卡:重卡数,以县区为单位,按照默认6项查重条件(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现住址)获得的重卡数;查重条件,按照年龄不按照出生日期,“痰涂片阳性、菌阴、未痰检、仅培阳”按照一种病名“肺结核”来查重;查重范围,设定为对本年1月1日至当月月末的所有卡片进行查重;重卡率:本年1月1日至当月重卡数(%)本年1月1日至当月累计报告卡数;重卡构成比:重卡数(%)上一级重卡数。

(4)质量综合评价:综合指数(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4;综合指数(构成比)=(未及时报告构成比+未及时审核构成比+重卡构成比+县区零缺报构成比)/4

(三)基本技能

1.网络直报信息的监测

(1)审核: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至少2次上网对辖区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逐项审核,审核真实性、准确性,检查有无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其中脊髓灰质炎、全国第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国家确认后,由病例报告单位所在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后,由病例报告单位所在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对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对审核中监测到的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暴发疫情时,要在2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和上级疾控部门,必要时派专人调查处理,并于2小时内完成对网报信息审核。

(2)查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对本年度报告卡进行网络查重。重报的报告卡通过网络做出删除标记。

(3)疫情实时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对辖区内网报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发现聚集现象或少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向报告单位了解核实,必要时开展现场调查。

(4)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每个自动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核实,判定是否为可疑事件,填写异常信息卡;对不能排除可疑事件的信息,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填写相关调查报告,判定是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标准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要求进行处理。

2.网络直报信息的综合评价

(1)“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对录入日期为本月按报告地区浏览的全部卡片(包括已审核和未审核,但不包括删除卡片)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疑似和病原携带)进行判定。

(2)重卡:按照卡片录入日期为本年1月1日至本月末的按现住址浏览的全部卡片(包括已审核和未审核,但不包括删除卡片),甲、乙、丙类传染病(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疑似和病原携带)进行判定。

(3)综合分析:分别按照综合指数(率)和综合指数(构成比)对直报单位进行每月各级排名,其中综合指数(率)用于评价各级网络直报工作,综合指数(构成比)用于评价各级不合格卡片的来源构成。

二、常规监测

(一)基本理论

1.建立健全国家传染病监测体系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获得系统的、科学的、真实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细致地分析、解释,并作出预测、预警,是为制订、改进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

2.传染病监测工作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

传染病监测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包括: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三间的动态分布,监测人群的易感性(血清学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监测传染源、宿主、媒介、传染来源的情况(环境监测),监测病原体的类别、毒力、耐药情况(病原学监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等。

3.传染病监测所采用的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专题调查等;实验室方法:病原学、血清学和媒介昆虫动物检测等。

(二)基本知识

1.传染病监测内容

包括系统地收集整理监测区内与疫情监测和分析有关的基本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防治的病种进行定期、定点的监测研究;掌握该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订防治对策、开展防治工作、评价效果提供依据。

2.常规监测的基本内容 监测具体内容根据病种和工作需要确定(具体根据各病种防治、监测方案),其基本内容有:

(1)基本资料的收集:包括人口及生命统计资料、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资料等。

(2)疫情监测: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及其“三间分布”特征,疫情的变动趋势等。

(3)病原学监测:包括病原体的型别、耐药及其变迁等。

(4)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5)动物宿主和病媒昆虫的监测:包括密度、季节消长、病原体携带率等。

(6)相关的危险因子监测。

(7)防制措施及其效果监测。

(8)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三)基本技能

1.确定开展监测的病种、监测项目和监测指标,制订监测方案。

2.划定监测点。各地应根据病种、地理、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建立监测地区,划定监测点。城市以区为单位人口在10万~50万之间;农村以县为单位,人口在10万以上;少数民族地区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其监测人口数根据人口密度确定。

3.组织监测队伍,并进行技术培训。

4.实施监测,并进行质量控制。

5.收集、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撰写监测报告,并印发至各监测点和有关专业机构,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6.原始监测资料和汇总分析资料立卷归档。

三、新发现传染病监测

(一)基本理论

随着国际交往频繁,一些新的传染病有可能传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尤其是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开展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其新传染病的传入,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该工作主要由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条件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开展工作。

(二)基本知识

1.新发传染病的概念 新发现的传染病,简称新发传染病,是指以前没有发现、近年来新确定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也有称其为新出现的传染病或新出现的感染病。

2.新发传染病的种类 依据传染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所谓新发传染病大致可以分为3类。

(1)第1类: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而新近才在人间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霍乱等。

(2)第2类:疾病可能早已存在,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等。

(3)第3类: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认。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玫瑰疹等,属于早已存在但其传染性既往未被认识。

(三)基本技能

1.有条件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新发现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建立检测方法,提高发现能力。

2.有计划地对各级预防和临床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识别和处理新发现的传染病。

3.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疫情。

四、传染病预警监测

(一)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