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体检一本通
20721700000007

第7章

第四章 (1)

影像学检查

在临床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许多疾病是患者在还没感到不适时,而通过体检影像学检查得到了早期的发现和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B超、颅脑多普勒、磁共振、内镜等。

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透和胸片两种。胸透简捷,透视时可以让受检者转动体位,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费用比较低,但是不能留下透视的记录。胸片拍过以后,可以提供给大夫对比、复查。对一些较细微的病变分辨清楚,能仔细反复观察,分辨率较高。

胸部X线检查主要观察心脏大小形态,主动脉弓,肺野有无阴影或透亮、有无钙化点,支气管纹理有无增粗紊乱,肋膈角形态等方面。从中可以鉴别各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动脉硬化、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纵隔疾病、胸膜腔疾病等。

腹部X线检查

腹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有无肾结石、胆囊结石,必要时可作静脉肾盂造影、口服胆囊造影以明确诊断。腹部X线检查还可以确定胃肠道梗阻及梗阻部位,诊断消化道穿孔等。如果有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嗳气、嗳酸等症状,可作食管胃肠钡剂造影检查。如果有腹痛、大便异常改变、血便、黏液便、烂便等,可作钡****造影检查。

脊柱X线检查

脊柱X线检查主要从解剖与生理功能上分析问题,如中老年人应了解有无骨质增生、有无椎间盘脱出,可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X线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与痛风等,还可以诊断有无骨折、脱位,了解有无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有无退行性病变。

CT检查

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的简称,是X线检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检测到的信号线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形成检查部位的横断切面图像。它具有高分率、能发现细微病变的优点,使传统的X线检查的诊断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常用CT检查的适应以下范围:

1.头颅CT 能显示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萎缩、头颅脑外伤引起的骨折血肿等。

2.胸部CT 能显示肺癌、肺结核、胸主动脉瘤等。

3.腹部CT 能显示肝内占位病变,对肝硬化、胆道疾病、胰腺癌、胰腺炎、肾脏肿瘤、膀胱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协助作用。

4.脊柱和骨关节CT 对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狭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普通的X线照片,对骨肿瘤的诊断率也明显增高。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对人体无负面影响,被查者容易接受,临床常用于反复多次检查。所以在心脏、腹部和妊娠情况对胎儿的检查时也常用,特别是对软组织的病变分辨率较高,医生常用于体液性与实质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够分辨肿瘤的形态,可对良性与恶性肿瘤诊断作初步的分析,但是对肺脏和胃肠道病变的清晰度分辨则较差。超声检查仪器轻巧、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缺点是分辨率低、微小病变显示不明显。

1.乳腺B超 可观察和鉴别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

2.甲状腺B超 可观察和鉴别甲状腺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3.腹部B超 可以检查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可观察脏器的形态、功能及有无异常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是弥漫性的还是局灶性的。胆囊的超声检查优于X线检查,是临床上的首选方法。

4.妇科B超检查 B超在妇科疾病中主要用于诊断以下疾病:子宫肿瘤、子宫畸形、卵巢囊性肿物、卵巢实性肿瘤、盆腔内炎性肿块或脓肿,诊断早期妊娠、流产和死胎、葡萄胎、异位妊娠(宫外孕)等。子宫、卵巢在B超检查中能很好显示,在病变增殖、肿大时,多含有液体或有包膜,很容易从B超中观察出来,B超检查还可用以判断盆腔内有无肿瘤,肿瘤是来自子宫或卵巢,良性或恶性。

妇科B超检查的方法有两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作好检查时的配合,以取得最好的检查结果。

(1)经腹B超检查:此种方法应用最多,即将B超探头放在下腹部来观察盆腔内情况。此种方法检查需使膀胱充盈,即俗称的憋尿,因为只有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才能将子宫从盆腔深处挤到下腹部,从而用腹部B超观察到子宫及卵巢。所以,在作此检查前需多喝水。在检查前半小时至1小时需饮水1000mL左右,并且要憋尿憋到最大的限度,否则,将会影响B超结果。为防止做B超时尿量不够,可随身携带水杯,以便于及时饮用。此种检查简单易行,但对老年人及尿失禁的人不太适用。

(2)经****B超检查:此种检查方法是在标准的经腹超声机上再设置一个合适的探头,探头须套上薄膜,可由检查者或病人自己将探头伸入****来进行检查,探查盆腔内情况。这种方法不需要憋尿,且由于接近子宫和卵巢,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因此,检查结果较准确。但此种方法不适宜有出血者,如月经期、****不规则出血;亦不适宜有传染病者,如****炎、性病;其他的宫颈疾病、****疾病及一些外阴疾病者,以防止感染、交叉传染和引起出血等不良后果。如果自己有不适宜作经****超声的疾病,应及时提醒医生,避免作****超声。经****B超检查无须憋尿。

5.腹部彩超 采用腹部普通B超,如果发现腹部有占位性病变,医生常使用彩色B超作进一步的确诊。通过彩色B超了解病灶周围血流循环情况,对该病灶的性质作出相关的鉴别诊断。另外,高血压病人作肾动脉的彩色B超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肾动脉狭窄,鉴别是否肾动脉狭窄合并继发性高血压。

6.心脏彩超 称为“心脏彩色多谱勒”,能全面、系统地评价心血管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心脏功能,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如诊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病,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病变及心脏肿瘤等。

7.脑血管经颅多谱勒(TCD) 可以显示颅内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一定范围内的脑动静脉畸形,对于不明原因经常头痛、头晕者可给予此检查,有助于鉴别偏头痛、脑动脉硬化或椎动脉型的颈椎病。

8.颈动脉彩超 在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一种血管病,它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避免和减少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彩色多普勒超声(俗称“彩超”)检查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具有简单易行、形象直观、无痛苦、无辐射等优点,不仅可以提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斑块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信息,目前已成为筛选颈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

(1)检查前准备 :颈动脉彩超检查前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只要在检查前,把会影响检查的颈部饰物除去即可。如果是刚做完剧烈运动,则需要先休息5~10分钟,等呼吸及心率相对平稳后再进行检查。

(2)检查过程 :检查时,患者一般不会有不适感。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超声仪器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这声音是血液流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信号,通过这种声音,医生可判断血管是否有病,患者大可不必过分紧张。整个检查过程仅需10分钟。

磁共振检查(MR)

磁共振成像又称MR,常用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头颅、胸部、腹部、盆腔肿瘤的检查,肌肉、骨骼各种疾病的检查。

磁共振检查(MR)的优点是无放射性损害;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尤其适合颅脑、脊髓和关节疾病的检查;不用造影剂也能进行血管成像。缺点是金属物品影响磁场,受检查者身上不能有金属物,例如金属的假牙、纽扣等。有磁性金属置入物者不能接受检查,因为磁场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忌此项检查。另外,检查时间长,受检者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某些人难以忍受。

内镜检查

内镜包括胃镜、小肠镜、结肠镜、胆道镜、腹腔镜、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内镜检查的优点在于图像直观,还可以对病变局部采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外,某些病变还可以进行内镜下的治疗,如息肉摘除、内镜下止血、内镜取异物等。

1.胃镜 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嗳酸、嗳气、胸骨后或心窝烧灼感、吞咽困难、大便黑色等症状者可采用,只要没有严重心、肺、主动脉疾病,没有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能配合检查的,均可适用作胃镜。

胃镜检查前要禁食6~12小时,包括抽烟、吃药,检查前不要喝水。

2.结肠镜 经常患有腹泻、便秘、血便、黏液便、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者,没有严重心、肺疾病,没有怀孕,能够配合者,均可以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癌、结肠良性肿瘤(以结肠腺瘤为主)的诊断有临床意义。

结肠镜检查前必须进行肠道准备,肠腔内干净与否是检查成功的关键之一。检查前1~2天就只能吃少渣的半流质食物,还要做用口服洗肠剂,做清洁肠道的准备工作。

3.支气管镜 如患有不明原因的持续呛咳、咯血、肺不张、胸腔积液,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有难以解释的持续性反复咳嗽,痰中找到肿瘤细胞,或X线胸片发现性质不明的肺内结节、肿块,这些情况可考虑检查支气管镜。

如果患有严重心脏病、肺功能不全、主动脉瘤、极度衰竭的病人,最好不作此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

心电图检查

心脏的规律跳动,形成了人体心脏功能的收缩和舒张期,此过程可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在心电图机上可以探测出这种周期性的心动电位变化,形成连续曲线记录下来的图形,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动态监测(Holter)

我们知道有些心脏的症状如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不适,在普通心电图检查中难以显示,需要做进一步的心电图平板运动或24小时心电动态监测,对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炎诊断有重要意义,也可用于手术麻醉等心电监护,以便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因为动态心电图检测,它能记录患者24小时的动态心电活动信息,以及与日常活动、症状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且携带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对非典型性心绞痛有明显的异常捕捉作用。

心电图的改变可观察心脏房室的肥大、心肌受损(如心肌劳损、心肌炎)、供血不足(如冠心病)、各种心律紊乱、药物和电解质紊乱等,病变均可在心电图波形改变上作出相应的显示,如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心电图可显示T波倒置,ST段的下降或呈弓背样抬高样改变,心肌梗死还可有异常Q的出现等。总之,心脏疾患离不开心电图的协助诊断。这种检查的特点是无不良反应,对患者也无不适感。心电图的检查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心电图检查前患者不可进食过饱、冷饮及抽烟,最好平卧10~20分钟。如服用过钙类、钾盐、洋地黄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变化。

心电图检查的作用

心电图检查就是利用心电图仪器检查心脏疾病,其作用主要有:

(1)对鉴别各种临床上暂时不能确诊的心慌、心悸、心律失常最有实际意义。

(2)帮助确定是否有心肌病变。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绞痛及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

(3)对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可作为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