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拒绝三高有妙招
20722300000024

第24章 运动有规律,健康有保障 (2)

第四章 运动有规律,健康有保障 (2)

我国的传统体育大多是以气功为基础或是与其密切相关的,气功有卧式、坐式、立式3种不同的习练方法。在练习气功时,一般除了肢体动作之外,还要在心理上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心平气和,集中思想,默数呼吸。要采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的呼吸方法,有利于松弛血管,使血压平稳或下降,最后达到气、意合一的境界,即意念和呼吸的和谐统一、全身处于松静自然的状态。

八段锦就是一种很好的气功导引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动功的气功法。八段锦起源于12世纪,简单易学,且保健的功效非常显著。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练气功为主,除了要注意外形的肢体动作外,还要配合意念、呼吸以及动作的得气感。八段锦的原意是一种古代的上等丝织品,它是用多种不同颜色的丝编织而成的。因为古人认为这八段动作编排的很精练,且祛病保健的效果又极好,是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此功法一共分为八节动作,故名八段锦。它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主要分武八段与文八段2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运动量比较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尤其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此种特色是练法较为恬静,运动量比较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

练习八段锦的动作要领有哪些?

坐式八段锦(练习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坐式八段锦的主要练法步骤:①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②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③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示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示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示指滑下,以示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④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

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⑤手摩精门。做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20次左右。⑥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像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自前向后做数次环形运动。⑦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做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⑧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站式八段锦(练习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站式八段锦练法步骤:

①双手托天理三焦。身体自然站立,两足保持平开并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背部要放松。摆正头部平视,口齿轻闭,安神并调息,气沉丹田。双手从两边体侧缓缓举至头顶,在抬举双手的同时翻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上下起落。动作一上一下为1次,托举6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捧至小腹前,手心向上,目视前方。

②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左右距离,如拉紧的弓弦,开弓腰如满月;左手捏剑指,向左侧伸出,顺势转头向左侧,视线通过左手示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伺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向上抬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右式的动作与此相反。动作一左一右为1次,左右调换,共练习3次。

③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在上举过程中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与此同时,右手下按至右髋旁。举按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方向相反,动作一左一右为1次,左右调换,共练习3次。

④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指尖向前,并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同时,两臂外旋,与髋同高,掌心向外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动作一左一右为1次,左右调换,共练习3次。

⑤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前方,双手虎口朝向双膝内侧,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尖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摆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动作一左一右为1次,左右调换,共练习3次。最后右腿回收呈开步站立,两手心相对,目视前方。

⑥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下摩熨至臀部,随之上体前俯,两掌沿腿后至脚面,稍停顿后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动作一上一下为1次,共练习6次。最后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⑦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动作一左一右为1次,左右调换,共练习3次。最后重心右移,两拳变掌,目视前方。

⑧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动作一上一下为1次,共练习7次。收式: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相叠于腹前,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两臂最后垂于体侧,摩掌擦面。

你了解传统体操——五禽戏吗?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是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而成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仅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因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方法了。在古书中最早记载五禽戏这种健身法的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又被称为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因为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是分别模仿了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而创编的一套仿生功法。每组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的日常常见的动作,而且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1次,并配合气息调理,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练习这5种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时,需要有刚有柔、刚柔并济,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内外兼练的气功。

我国至今仍十分重视五禽戏的保健功能,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在1982年6月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在各种医学类高校学府中更是普及推广。在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练习五禽戏的动作要领有哪些?

练习五禽戏的主要动作分述如下:

(1)熊戏: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把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侧转体,同时右肩向右侧前下方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一左一右为1次,共练习3次。

(2)虎戏: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左式: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右式: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与左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一左一右为1次,共练习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