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绝对安心宝宝急症处理
20722400000002

第2章 宝宝常见的急症——照顾问题篇 (1)

第2章 宝宝常见的急症——照顾问题篇 (1)

一、宝宝有哪些严重急症的时候,是妈妈们在照顾上要特别当心和注意的?

一般来说,婴幼儿生病时,由母亲妊娠期间所带给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大部分都可以很快地好转起来,但有时由于体质的关系,或特殊病原菌的影响,可能导致病情快速恶化,倘若处理适当,就能完全康复;反之没处理好,就可能留下可怕的后遗症,甚或造成死亡,所以千万不可疏忽!

在婴幼儿的第一年内,为人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尤其需要特别注意下列几个较严重急症的症状。

1.高热

婴幼儿在过了前6个月以后,无法再完全仰赖母亲所给予的抗体,而必须逐渐靠自己产生抗体。随后的2~3年中,他们很正常地会反复受到病原菌的感染,所以发热是免不了的。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透过除去过度包裹的外衣、多喝开水、温水拍拭,或控制室内的气温等,但勿睡冰枕,应立即带给医师诊治。

2.无法控制的哭闹

哭是婴幼儿沟通的方式之一。有经验的妈妈,可以从婴幼儿的哭声中,辨别他们的需要。大部分婴幼儿的哭闹,在经过接近、处理或满足需求后,均可获得安抚而平息;一旦出现不明原因、无法控制安抚的哭叫,且持续超过10分钟以上,或阵发性哭嚎超过半小时以上,都须提高警觉。

宝宝出现无法控制的哭闹,可能表示有实质性的伤害或疼痛现象,此疼痛可能是有撞伤、筋骨拉伤或扭伤、肠绞痛、肠套叠、肠疝气等问题,甚至也可能是其他更严重的毛病,应立即就医检查及治疗。

3.呼吸急促或停止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加速,以及声音沙哑变粗,如果发现婴幼儿呼吸声变浊而喘气急促,尤其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40次以上,可能是肺泡或细小支气管受到感染,或有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需要特别注意。

婴幼儿的细小支气管炎看来颇为严重,但若治疗得当,往往都可痊愈,如果病情延误或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所谓的呼吸窘迫,即是指呼吸濒临衰竭的状况,此时宝宝除了发热、咳嗽之外,通常伴有拒食、鼻翼外张、费力呼吸、呼吸时胸凹、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50次以上、精神委靡或嗜睡反应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另外,暂时停止呼吸的现象,可能发生于早产儿、误食中毒,或患有脑炎、脑出血、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孩子,都应给予紧急处理(立即刺激帮助恢复呼吸动作),然后即刻送医治疗。

4.突起或凹陷的囟门

婴幼儿的前颅有一菱形松软区域,是四块头颅骨汇集的地区,该区下方因无颅骨支撑,脑内压力可以反应在该处。平时宝宝的囟门呈平坦或稍微下陷状,但在哭泣时,随着颅内压力的升高,可能会稍微鼓起,平躺时也会稍突起,这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上身直立且没有在哭泣时,前囟门如是突起的,表示颅内部有压力上升或液体积聚的异常现象,应立即就医处理,以免病情恶化。若合并有发热或意识不清,就要考虑脑部的感染,这属于特别紧急的症状。

另外,明显凹陷的囟门,可能代表宝宝有严重的脱水,需要立即补充水分或电解质,并送医处理。

5.持续的呕吐或腹泻

婴幼儿肠胃道一旦受到感染,通常会有食欲缺乏、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很容易导致脱水,若不处理会造成抽搐、休克等。因此,对呕吐或腹泻的宝宝,勿因吐或泻而禁食,仍可供给小量而多次的电解质葡萄糖水,并去医院诊治,大部分需要暂时停止喂食牛奶。

若有强烈的呕吐,像喷出一样或绿色呕吐物,或大便中带有血液及黏液(像是红色葡萄果酱时),合并间断腹痛,则可能有肠道阻塞现象,不可再让宝宝进食,而应立即找医师诊治(留一些大便或呕吐物,以供医师检视)。

6.不寻常的嗜睡

婴幼儿的饮食及睡眠都非常的规律,有时甚至像时钟一样精确。一旦婴幼儿不能像往常一样为了吃东西而醒来,甚至把他们吵醒了以后,仍不愿吸奶,可能有感染或其他严重的脑部病变。

幼儿体质弱,稳定性不够,状况可能很快会恶化,所以当宝宝出现不寻常的嗜睡,或很不容易被叫起来的现象时,应立即就医诊治。

二、宝宝啼哭背后有哪些原因?如何辨认哪些是危急症?哪些为一般症状?

父母们与宝宝之间的接触互动,因为无法直接使用语言,而需透过眼神、表情或抱抚等肢体语言,所以彼此间互动是很微妙的,父母了解宝宝状况中最重要之一是宝宝的啼哭,借以表达出不同的内外在需求或不适。

尽管大多数的妈妈们,通常可以很快地理解宝宝所发出的声音及表情变化,分辨出孩子的心情或需求,但是有时仍不免深受孩子啼哭的困扰,宝宝为什么哭闹不停?是不是生病了?

1.宝宝为何哭不停?

所有的婴幼儿都自然地把哭声当成一种与外界沟通的方法。哭声通常表示饥饿、口渴、尿布湿了、疲倦或不舒服等;一旦发现婴幼儿啼哭较平常持续更久、音调与平时迥然不同,或者无法控制安抚时,就应注意是否有问题了。

一般可以将宝宝的啼哭原因,分为以下四种状况。

原因一:生理需求(想喝奶、该换尿布、困了)。

原因二:心理需求(抱抱安抚)。

原因三:身体疾病的不适。

原因四:外在原因。

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应重视及了解的是:生理需求的因素虽然最为常见,但身体疾病及外在原因,则需要先予排除,因为最容易因疏忽而酿成严重后果,如:因腹股沟疝气造成肠管嵌顿,却因未对宝宝察看而被当成一般肠胃炎或肠绞痛处理,结果在数小时后导致肠管坏死,而需要手术切除或造成更严重的败血症,故千万大意不得。宝宝昏睡或精神不佳,大人认为正常而未及时就医,结果是得了脑膜炎,可能致命或影响日后智力发育。

2.对不同哭声的处理

基本上,可以从宝宝的哭声中探知,分辨出究竟是不是属于危急的症状?有没有必要立即送医院检查及治疗?

3.安排儿科医师检视

6个月以下的宝宝,常在喂奶后啼哭起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属于情绪的宣泄或借哭泣来沟通,或自行做肺部呼吸运动,真正属于病态是很少见的。但仍需要儿科医师的检查才能放心。

4.可以放心而不必进一步检查

(1)饥饿:喂奶时,食欲很好,且表情满足。

(2)口渴:未到喝奶时,给予清水或稀释果汁,随即停止哭泣。

(3)心理因素:换个喜欢的人抱抱,或换个熟悉安全的环境,就不再哭泣了。以上这些因为都与疾病无关,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三、宝宝在半夜发热时,该如何做居家处置以降温?会不会烧坏大脑?

小璇今年刚满3岁,长得活泼可爱,平时健康状况良好,也按时接种疫苗。可是,这一次小璇的发热事先一点儿症状也没有,一般常见的咳嗽、流鼻涕、鼻塞症状都没出现,就是莫名其妙的发热,体温最高时曾达41℃,而且已经连续高热了3天。就以往生病的经验来看,只要3、4天发热自然就会退了,但小璇到现在却一点退热的迹象也没有,爸爸妈妈带她到诊所去看了医生,吃了药,似乎毫无改善。最后爸妈也慌了,只好替小璇办理住院,希望好好的检查治疗。

1.发热的原因

人体内在各器官组织功能及活动的进行,最适宜的温度是36.5~37.5℃,所以一般而言,正常的体温应是37℃左右。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各种病毒或细菌侵犯人体所造成的(感染性),也可能是起于非疾病的因素,分别说明如下。

(1)环境温度过高:体温无法外散,所以就逐渐蓄积而升高了,这就是所谓的“中暑”现象。

(2)剧烈运动时及其后:肌肉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增加,会有暂时性的体温升高,属于正常现象。

(3)脑部受伤或长瘤:破坏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所以体温的升或降会有很大的变化。

(4)使用某些特殊药物后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及麻醉药。

(5)因疾病而引起发热:各种病毒或细菌侵犯人体时,或自体免疫上出了问题,会释放出一些毒素,而这些毒素就会改变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它错将37℃误认为应是39℃或更高才正常,就好比冷气机的恒温设定被误调了,因此产生发热现象。

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如:感冒、扁桃体发炎、气管炎、肺炎、肠胃炎、脑炎等,所以,当有以上疾病时,都会伴随着发热。此外,自体免疫疾病、癌症或肿瘤也会释放出某种毒素,而使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设定,因此也会有莫名其妙的持续发热状况出现。

2.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发热通常是表示身体出现问题了,必须多加注意或就医处理,同时可借由高温杀死病毒或细菌,所以,一旦孩子发热了,不要过于紧张,必要时予以退热处理,最重要的是找医生查明发热原因,对症做正确的处理即可。

事实上,发热并不是只有坏处,而是利弊兼具的。

3.高热会烧坏宝宝的大脑吗?

一般父母最常担心的是:“高热会不会烧坏宝宝的大脑?”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大脑细胞的主要基本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通常要在42℃以上才会逐渐地被破坏,而一般的发热很少会超过此温度,所以,不用担心会烧坏了大脑。

既然发热不会伤到大脑,为什么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在某次的高热疾病后,就显得智力障碍或反应迟钝呢?的确,偶尔会有这类个案发生,但并不是由高热所造成,而是原本发热的原因就是脑炎或脑膜炎,或因高热引起的抽搐过久无法进行有效的正常呼吸,导致大脑缺氧等因素,所造成的大脑伤害,与高热本身是两回事,无直接的关系。

如:胃肠炎、气管炎或肺炎也会发热,但不会影响到大脑,由此可知,发热与烧坏大脑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退热药的目的在于使高热降低,而不是完全不热;另外,药吃多了对身体也有副作用,所以,只有在必要时才需服用退热药,以免过度滥用造成危险。

一般而言,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需要服用,而且每次服退热药之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当然,如果宝宝热得并不高,如每天只发热2、3次,而且只达到38℃左右,也可以给他服用退热药,因不会有过量的顾忌,退热药另一作用是可使人感觉舒适,但是此时退热的效果就不十分明显了。

即使是正常的体温,也不会恒定的一成不变,它是呈波形的高低状,通常在清晨体温最低,而下午体温最高,但都维持在36~38℃。发热时,体温也同样是高低起伏的,只不过体温调节中枢在此时被设定为39℃左右,体温升高时或可达到40℃以上,但过一会儿就会降到38℃左右,然后没多久又会再升上去。

所以,孩子生病发热时,父母勿因短暂的热退而心喜,因为一会儿之后,体温仍有可能再升高。

病好了以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就又会恢复成原来的37℃左右了。

4.退热药≠止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