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宝宝常见的急症——照顾问题篇 (2)
退热药只是短暂地把高热降低一点,并不是止热药。它同时也可以使身体感觉舒适些,属于症状治疗,而非真正的治根(疾病)药物。
退热药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以下几类。
作用一:使体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液中的热可由体表发散到空气中。
作用二:使汗液增加,流汗亦可帮助退热。
作用三:使体温调节中枢所设定的温度暂时地降低。
作用四:使体内感染的反应减缓一点,释放出的毒素也减少一点。
经以上这些作用后,体温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暂时消退。但在退热药效消失之后,身体又会开始发热,这是因为疾病的因素还存在的缘故。
市面上有各种不同形式的退热药,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不同的用法。
(1)口服剂:因目前退热药的成分都是带苦味的,所以再加工配制成各种不同口服的形式:如:糖浆是专给幼儿服用的;口嚼剂适合5岁以下的幼童;片剂则专给已能良好吞咽的儿童及成人服用。
口服剂的吸收效果不错,一般在服用半小时后,即开始有退热的作用产生,但口服退热药在严重呕吐的儿童则不适用,因很容易会将药吐出来。
(2)栓剂:由****给药,熟睡的幼儿使用此剂最方便,可以不用吵醒他起来服药,但对腹泻的幼儿则不适用,因为栓剂会刺激****而使药剂随着水便排出。另外,栓剂的平均吸收效果不稳定,因此剂量不易控制。
(3)注射针剂:可迅速达到退热效果,但一般并不主张如此快速的退热,因为对幼儿的身体不一定好,且打针易使宝宝哭闹,所以应尽量避免采用针剂。
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联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如果要并用的话,最好先请教医师。
所以,只要确定退热药没有质量上的问题,还是应该按需要服用。不过,绝不可以多服几次或增加剂量,来加强退热效果,因为任何药物(包括退热药)都有它们规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不良反应。许多父母因焦虑及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热药给幼儿使用,不但没有退热,反而会热得更厉害,因为退热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使体温升高。
5.吃药打针外的退热方法
父母时常碰到的问题是药已经按时吃了,但是宝宝还是高热不退,怎么办?此时建议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全身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服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擦拭,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热气散出,另外,当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但要特别注意,千万勿用冷水或酒精来拭浴,以免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温,对宝宝不好,且烫热的皮肤突然遇到冷水,宝宝的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抽搐。而酒精会穿透皮肤吸收及其所弥漫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2)洗热水(37℃左右)澡:理论与前项相同。
(3)多喝水:以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的失水。
幼儿发热时,可将其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勿直接对着身体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
生病时发热与发冷常常是并存的。如果孩子的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发冷),表示需要温度,应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如此反反复复的动作,虽然有点麻烦,但对宝宝却是有益的,等到疾病逐渐康复后,体温自然就会恢复正常了。
必须强调的是,发热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医生注意的是疾病本身的发展,但父母通常只是看到疾病的外表,如发热、呕吐、咳嗽等。医生治病,着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只为减轻症状(如退热)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暂时不用药物而让症状(如发热)持续地表现出来,以查找内在真正的病因。
所以父母们请谨记:不要一味地要求医师退热,去治疗发热这个症状,而应遵从医嘱,正确地找出引起发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四、幼儿在户外烈日下活动过久且无防护措施,一会儿之后发现他全身都烫烫的,他也闹着喊头痛,这时该怎么办?
中暑系因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体温极度上升,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及昏迷。幼儿较成人更容易中暑,尤其是我国台湾省的炎炎夏日,气温又高、湿度又重,更不能掉以轻心。
1.中暑的原因
人类是恒温的动物。所谓恒温,就是不论外界环境温度的冷或热,身体温度的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都会适时地产生一些反应来保持正常的体温范围。一旦体温过高时,就需要一些散发热度的反应,包括下列几点。
(1)皮肤微血管扩张,使更多身体中央含热较高的血液能流经皮肤表面,以便将热量散出。由于此时皮肤血流非常丰富,所以看起来很红,且摸起来很热,表示血液正在体表把热量散发到较冷的环境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如在火炉边、工厂内或密不通风的房间中,其温度接近或甚至高于体温,则热量无法散出而逐渐蓄积在体内,如此体温自然逐渐升高到危及正常运作的高温状况了。)
(2)汗腺分泌增加,流汗多。汗水覆在皮肤表面,当汗液蒸发时,就可以由皮肤吸收热量,所以人体可以借着流汗来降温。(如果环境中的湿度过高,汗水无从蒸发,这一招就不管用了。)
(3)呼吸加快,使环境的较冷空气借吸气进入肺中,而呼气时则可将肺中的热气排出体外,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这种作用就如同用大量的冷空气来灌洗肺部一样。(如果环境的温度过高,吸入的是热空气,不但达不到降温的目的,甚至反而会使体温更上升。)
2.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通常有下列三种。
第一种症状:宝宝起先是烦躁不安及哭闹,接着立即会不省人事,或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
第二种症状:肤色红润,但触摸感觉干燥、温热,体温升高甚至可达40℃以上。
第三种症状:呼吸及脉搏加速。
3.中暑的急救
(1)将宝宝移到通风的阴凉处,或使用电扇及冷气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并除去身上的衣物。
(2)如果宝宝神志尚清醒,可使其平躺,头颈肩部稍垫高,以利呼吸道通畅,同时喂食一些清凉饮料。
(3)如果宝宝昏迷,但呼吸尚可,则可使其俯卧,注意不要影响到口鼻的呼吸。
(4)全身可以温凉的湿毛巾擦拭(以自来水润湿即可,切勿以酒精取代),或用清水浇洒,使其体温(肛温)能降到38℃以下;然后改用干毛巾或毯子覆盖其上,让宝宝在冷气房中继续休息。如果宝宝体温再度上升,必须重复同样的动作。
(5)立即就医,确认有无其他并存的问题或疾病。
五、抱起宝宝来应该感觉热才对,但为何有时他的体温感觉比较低呢?
正常体温(如以肛温来计算)的最低值可达36.5℃,如果再低于此限度,就可以算体温偏低了,若低于36℃则是过低了。
1.体温过低比高热还危险
当体温过低时,表示正常体内组织细胞的活动已经大量减少了,甚至重要的器官如脑、心、肝及肾的功能都会接近停止,因此,体温过低比高热还要危险,它表示生命的活动已经减慢,所以千万不可漠视!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丧失体温,这是因为幼儿的能量储存原本就较少,身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与空气接触面大,而一般人们活动的室内温度都较体温为低,因此体内温度容易丧失到空气中。
幼儿暴露在冷空气里,弄湿了身体(如溺水),长期营养不良或饥饿过久,都很容易引发体温过低;此外,罹患重病或脑部有问题者以及刚出生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也都是容易发生体温过低的人群。
2.体温过低的常见症状
一般而言,幼儿的体温过低时,常会有下列几种症状。
第一种症状:皮肤冰凉且苍白(小婴儿也许还会保持红润)。
第二种症状:身体偶会有强烈的颤抖。
第三种症状:表情呆滞麻木,反应迟缓。
第四种症状:言语含糊不清。
第五种症状:身体肌肉软弱无力。
此外,当婴儿或早产儿体温过低时,也会出现下列几种现象:
(1)不寻常的安静,嗜睡、不哭闹。
(2)拒食。
(3)肤色可能正常,但触摸时会感觉冰凉。
因为婴儿的大脑发育并不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所以体温会忽高忽低。然而,除了行为有细微的变化外,其外观几乎完全正常,往往不容易被察觉,父母应特别留心!
3.体温过低的紧急处理
在处理所有低体温者时,记住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持温暖,不要让体温继续的丧失。
(1)把宝宝带入较温暖的环境(比如屋内),不要让宝宝吹到风,或以大人的身体来保护着孩子。
(2)保持全身皮肤的干燥。如:把孩子湿的衣服脱掉,将体表水分擦干,以免水分由体表蒸发时吸收更多的体热。
(3)用温热的包被及毛巾将孩子全身(包括头部)裹紧,以免体温继续丢失。
(4)如果孩子神志尚清楚,可以让他喝一些温热的饮料或甜点。
(5)利用外来的热源,如电热器、烤灯或电毯等,对幼儿的身体及周围环境逐渐地加热,以使体温上升至正常温度(37℃左右)即可。在加热过程中,可对肢体及躯干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环增加而将热源输送到身体各处。
注意:切忌在局部或以直接触及皮肤的方式加热过度,以免造成皮肤的灼伤,因为丧失知觉的孩子是不会和常人般有痛感的。
在做以上所有处理的同时,应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以查找其他的病因,或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六、宝宝直嚷着头很痛,量了体温也不发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头痛?此时该怎么办呢?
由于头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一旦小孩叫头痛时,父母总是因为害怕孩子大脑出了问题而惊慌起来。
小孩头痛的程度可轻可重,应视个人对痛的感受程度而定,轻者只是口诉头痛而已,重者会有肢体动作,或抱头摇晃,或恶心呕吐等,出现痛苦的样子,而且可能是持续性、间歇性或跳动性的不定时反复发作。
1.头痛的原因
(1)感冒、发热:这是最常见的头痛原因,成人都有经验,每当重感冒时,全身上下都不舒服,而头痛也伴随而来,其原因可能是体温升高后,全身血管扩张,而进入脑部的血流量亦增加了,以致脑内的压力升高而产生头痛。这类头痛只要感冒及发热退了后,自然就会消失了。
(2)脑炎、脑膜炎:颅骨是一个几乎密闭的壳腔,其缩胀的弹性很小,所以,任何可产生内部压力变化的因素,就会压迫到正常的脑组织,产生头痛及其他症状。因脑内感染而造成脑组织肿胀,无论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都不可忽视,有时与单纯感冒的头痛很难分辨,但若小孩呕吐厉害或神志有变化时,父母就需特别留意了。
(3)脑瘤、脑脓肿:脑内的肿瘤在儿童也是常见的,当它的体积长大到某个程度,或压迫到正常脑组织时,就会产生头痛及其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