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按:胃黏膜脱垂症是胃壁黏膜因异常松弛而向上进入食道或向下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后者为常见,故概称为“脱垂”,常伴随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或溃疡发生。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胀满”或“胃脘痛”范畴。本例患者,朱师辨为中州气滞,脾胃不和。盖人以气为主,宋代医家杨士瀛指出:“(气)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中州气滞,则必然导致脾胃不和,若胃腑之通降失宜,脾脏之健运失司,则必导致食滞中焦,血瘀脏腑,胀满疼痛之症由此而作。朱师用针法以开导之,灸法以温暖之,遵先贤孙真人之教诲,刺灸兼施,双管齐下。刺内关、公孙,调阴维、冲脉,疏胃心胸之气机,配足三里(胃合),统是和胃之穴。灸上脘、中脘、下脘,温复腑之阳气,以利通降之职,配灸脾俞、胃俞、足三里,均是调治脾胃之穴;再灸气海(元气生发之海),是釜底添薪之意。故针灸15次后症情减轻而获全治。
十一、尿血(1例)
(病例) 王某,男,12岁,学生。
1975年11月21日初诊:血尿已1年半。1974年7月感觉头晕,腹部酸痛,到某医院求诊。小便化验:红细胞()。服中药3个月,复查小便为红细胞(),以症状未减而停药,转来针灸治疗。当时小便中红细胞(),便意频数,颜色淡红,头晕腰酸,面色白,形体消瘦,脉细,舌质淡苔薄。患儿平素好跑动、喜跳,伤气损络,营血外溢,治拟温气摄血,灸治观察之。
灸穴处方:血愁,命门。
灸法:以上2穴,每次灸1穴,间日1次,先上后下,艾炷麦粒大,每穴每次灸5壮,每穴报灸3次,共6次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后,休息1周,再灸第2个疗程,方法同上。
该患儿第1个疗程结束后,小便化验为红细胞4~6,白细胞0~2。第2个疗程第二轮灸完时,小便化验红细胞已无,再灸一轮以巩固疗效。停治后1个月复查小便,红细胞、白细胞未找到。随访1年未发。
按:尿血在临床上有虚实两类,实者多属暴起,尿血鲜红,尿道有热涩感觉,即五淋中之血淋;虚者多属久病,尿血淡红而无热涩之感。在治疗上前者以清热泻火、滋阴凉血为主,后者应以温复督阳、补气固摄为主。本例患者小便频数,颜色淡红,无热涩感,头晕腰酸,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病程已有1年半,当以虚证处理之。取督脉之命门穴,用艾灸法以温补督阳、固摄下元,气温则能摄血,血受摄则尿血自止矣。其中血愁一穴为经外奇穴,主治一切血证,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上,也在督脉经分野。督脉统摄全身阳气,故血愁穴与命门穴同用,能起相辅相成的功用。
十二、遗尿(2例)
(病例一) 李某,男,7岁。
1976年1月9日初诊:每夜遗尿3~4次,自小至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大便时有溏薄。此肾气不足,脾阳不振。治拟益肾健中。
处方:关元,中极,足三里(双),三阴交(双)。
手法:平针法,捻转和提插相结合,得气后留针20分钟。
1月12日三诊:针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继续针治。
处方: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关元,中极。
手法:同前。
3月20日五诊:续针4次后遗尿较前好转,唤之能醒,但夜间有惊呼现象。再宗上法加减之。
处方:三阴交(双),气海,中极,水沟。
手法:同前。
1月25日七诊:夜间小便次数明显减少,能觉醒自唤,惊呼现象消失。宗上方巩固之。
针灸处方: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关元,中极,水沟。
手法:同前。
中药:黄芪片200片,每日2次,每次3片。
后又续针4次,患儿能睡到天亮不小便,如晚饭后多饮水,也能觉醒呼唤。
按:遗尿一证多见于小儿,凡年满3周岁以上的儿童,夜间发生遗尿,即为病态。轻者隔数夜遗尿一次,重者可一夜遗尿数次。病情较重,不及时治疗者,可延长病期,甚至到成年。朱师认为,《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因此,小便之所以能维持正常的排泄,有赖于膀胱与三焦功能的健全。而三焦的气化,上焦以肺为主,中焦以脾为主,下焦以肾为主,故遗尿不禁,又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本例患儿自小遗尿至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属脾肾不足。关元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取此二穴以补益肾气,加用气海、中极以调整气化。患儿夜间惊呼,加水沟以醒脑宁神。共针治11次而痊愈。
(病例二) 缪某,男,16岁,学生。
1976年9月22日初诊:夜尿10年余。自幼小便频数,每夜遗尿1~2次,唤之意识模糊,经各处针药治疗,疗效未显。于1972年12月曾到某医院摄片检查示:隐性脊柱裂(腰骶部)。诊得患儿面色萎黄,四肢怕冷,小便清长,发育较差,脉细尺弱,舌苔薄白、尖红。此秉赋不足,肾气虚弱。试拟培本扶元,益肾固脬,针药并施之法。
针灸处方:关元,中极,水沟,三阴交(双),上髎(双),次髎(双)。
手法:平针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10分钟运针1次,上髎、次髎针刺得气后不留针。
中药:太子参9克,炒白术9克,云茯苓9克,五味子5克,杭白芍9克,全当归9克,覆盆子9克,补骨脂9克,炙甘草6克。
9月29日四诊:3次治疗后,夜间呼唤易醒,仍有少量小便遗床。守上方投治。
针灸处方:关元,中极,三阴交(双),水沟,上髎(双),次髎(双)。
手法:同前。
中药:太子参9克,炒白术9克,云茯苓9克,五味子5克,杭白芍9克,全当归9克,覆盆子9克,补骨脂9克,炙甘草6克。7剂。
10月23日十五诊:针药同治以来,夜间有时仍有少量遗尿,但有时能控制,呼唤时易醒。仍守原治。
针灸:取穴、手法同前。
中药:同上方。7剂。
11月28日三十诊:治疗以来,面色红润,食量大增,体重增加,小便能自控。再守上方巩固疗效。
针灸:取穴、手法同前。
中药:同上方。7剂。
12月20日四十诊:上星期因考试复习比较紧张,又有1次少量尿床。四肢怕冷好转,脉转有力,舌苔薄白。守原方。
针灸处方:关元,中极,三阴交(双),肾俞(双),上髎(双)。
手法:平针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
中药:同上方。
1977年3月14日四十七诊:最近一直未尿床,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再巩固疗效。
针灸处方:关元,中极,三阴交(双),上髎(双,不留针),次髎(双,不留针)。
手法:平针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
中药:党参9克,覆盆子9克,补骨脂9克,菟丝子9克,炒白术9克,炒白芍9克,云茯苓9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7剂。
按:“脊柱裂”为现代医学病名,是椎管背侧的先天性闭合不全,按程度轻重可分为隐性脊柱裂、脊膜膨出和脊膜脊髓膨出。隐性脊柱裂多数无临床症状,少数有局部毛发增生、色素沉着或脂肪瘤,可有局部酸痛、不适感,个别患者的马尾神经粘着于骶骨或有异常纤维脂肪组织伸入椎管内,随着年龄增长,脊髓上移,这部分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而出现功能障碍。夜间遗尿则是马尾神经轻度受损,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疗法。腰骶椎位属督脉及八髎部。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足太阳脉气会合,同贯脊柱,外出归属于肾脏。朱师取上髎、次髎二穴以疏通膀胱经气,促使脊柱裂症状缓解;取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以补肾益气,加水沟以清脑宁神。经针刺、中药并投共治疗47次,症状痊愈。随访5个多月,未尿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十三、慢性尿路感染(1例)
(病例) 仇某,女,32岁,工人。
1981年5月19日初诊:小便频急,尿时刺痛1年多。1980年6月17日开始小便次数增多,且急而刺痛,伴有腰部酸楚。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尿路感染,服呋喃坦丁等药3天,并服中药2个月余,未见好转。转至某医院治疗,小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诊断同上。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四环素等,疗效亦不明显。又转某医院求诊,诊断与用药相仿,治疗仍无效。又服中药半年左右,症状稍见减轻,但仍腰间酸楚,晚上小便频数而刺痛,转来我院针灸治疗。诊得症状如上,兼有精神委顿,胃纳呆滞,形体瘦削,夜寐不宁,脉细弦滑,两尺均弱,舌苔薄白尖有红刺,根部现滤泡。湿热下注,留滞州都,久病而脾肾两亏之证。拟清热利湿、补肾宣络为治。
处方:①阴谷(双)+,阴陵泉(双)-,复溜(双)+,中极-,气海+;②肾俞(双)+,上髎(双)-,次髎(双)-。
手法:提插结合捻转补泻,得气为度。第①组穴留针20分钟,第②组穴不留针。
6月16日十二诊:针治后,腰部酸楚、尿急尿痛均见明显轻减,精神较振,纳谷转馨,舌尖红刺已退,根部滤泡尚存。守上方出入。
处方:①三阴交(双)-,阴陵泉(双)-,阴谷(双)+,气海+,中极-;②肾俞(双)+,志室(双)+,上髎(双)-,次髎(双)-。
手法:提插结合捻转补泻,得气为度。第①组穴留针15~20分钟。第②组穴不留针。
7月11日十六诊:针刺15次后,各症状均已消失,夜寐较酣,胃纳亦馨,精神健旺,体重增加,续巩固之。
处方:①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关元+,气海+;②肾俞(双)+,命门+,上髎(双)-,次髎(双)-。
手法:同前。
7月11日后又针治4次,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发。
按:尿路感染即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感染细菌后(又称泌尿道感染),使泌尿道引起炎症的病变。女性的发病率较高,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较易治疗,如急性期未治愈者,延时半年以上成为慢性。根据其尿频、尿涩痛的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淋证范围,认为由于湿热下注膀胱而致。如《诸病源候论》说:“诸淋者,由于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下水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患者病经1年多,腰酸尿频而消瘦神疲,是肾亏之候;尿时涩痛,是湿热未清之兆。朱师用针刺治疗,泻阴陵泉、中极、上髎、次髎利尿清热;补复溜、阴谷、肾俞、气海、关元、命门强肾以利气化。经治20次而愈。朱师在临床上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症,一般数次即愈。本例已延成慢性,且久治不愈,已成痼疾,得能痊治,已属幸事,费时二月,当在所不计也。
十四、中风后遗偏瘫(2例)
(病例一) 童 某,男,55岁,工程师。
1975年3月27日初诊:右半肢不能动,已有1个月。患者有高血压史已6~7年。1971年6月出现心绞痛,经常头晕、胸闷、胸痛。心电图检查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右心室占优势,窦性心动过速。1974年11月发现眼底动脉Ⅱ级硬化。1975年2月28日下蹲起立时,突然出现右侧上、下肢麻木,不能行动,随即神志昏迷,面色潮红,口角向左斜,流口水,舌强不语。送某医院急诊,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症,曾服降压灵、维生素等药。后又至静安区某医院诊治,诊断同上,转来针灸。
当时诊得右半身不遂,口角斜,头晕头胀,胃纳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尾骶部疼痛,大便秘结,痰黏色黄,脉弦滑,舌苔薄腻、边尖绛。此中风后遗症也。风痰流窜经络,气不行,血不荣,古称“偏枯”。治宜潜阳息风,疏经通络。
检查:血压为21/13.9kPa(160/105mmHg),肘膝以下麻木不仁。经络切诊为督脉长强处有压痛,右半肢沿胆经、膀胱经牵掣疼痛。
针灸处方:大椎,肩髃(右),曲池(右),支沟(右),合谷(左),环跳(右),居髎(右),阳陵泉(右),飞扬(右),丰隆(右),地仓(右),下关(右),风池(左),太冲(双),复溜(双)。
手法:平针法。因患者紧张,故得气后即起针。
中药:竹沥半夏9克,广郁金9克,新会皮6克,延胡索9克,川芎5克,桑寄生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全当归9克,黄芩9克,云茯苓9克,怀牛膝12克,生石决明30克(先入)。5剂。
3月29日二诊:针刺后尾骶部疼痛消失,右脚稍能迈步,余症同上。再从上法针治。
处方:上方去大椎穴。
4月3日四诊:右口角斜有好转,右半身不遂,沿小肠经经脉拘急疼痛,血压已正常,胃纳较馨,脉弦滑,苔薄腻。宗上法加减。
针灸处方:天宗(右),曲垣(右),肩中俞(右),肩贞(右),地仓(右),殷门(右),委中(右),飞扬(右),风池(右),下关(右),太冲(双)。
手法:平针法,不留针。
中药:竹沥半夏9克,广郁金9克,潞党参9克,淡黄芩9克,桑寄生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全当归9克,云茯苓9克,陈皮5克,牛膝12克,石决明30克(先入)。4剂。
4月7日六诊:口角左斜已正,右半肢麻木减轻。再守上法。
针灸处方:上方去下关、地仓二穴。
手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