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艺术美 (2)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由于词曲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深沉的历史感和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很快在祖国大地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首鼓励全民族为了自由解放而奋进的战歌。它呼喊出时代的强音,展示了民族大众前仆后继的不屈精神。整个音乐结构处理得大胆而自由,不拘一格,但又非常精致,极富逻辑性。时代的、民族的、作曲家的个性特征鲜明统一地体现在这首不朽的战歌之中。
(二) 音乐欣赏的基本素质
1.要有两只善于辨音的耳朵。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贝多芬的钢琴独奏曲《致爱丽丝》。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流畅清新而又朴素无华的旋律,引起听者的感情反应,想象到少女娇柔可爱和纯朴天真的神情。它就如一幅小小的肖像素描,一挥而就,又栩栩如生,优美动人。
2.要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
3.要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首先是小提琴奏出的具有乡土气息、明快清澈的旋律传入你的耳朵。当进一步被音乐所感染,展开想象的翅膀时,眼前仿佛展现出乡村开阔的大地、茂密的森林、盛开的鲜花、徐徐流动的小溪;仿佛看到一位恬静的少女坐在溪边遐想;听到村妇跳舞时的笑声、暴风雨中的狂风怒吼;嗅到暴风雨过后那清新的空气。
三、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又称“空间艺术”,是以塑造可视形象为主的艺术。视觉艺术以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建筑、书法等)为主。
(一)绘画
它是以笔、刀等为工具,墨、颜料等为物质媒介,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造型语言,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一般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
按工具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中国画、素描、油画、版画、水彩画和水粉画等;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动物画等。
(二)雕塑
雕塑是在三度空间(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形式中,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环境艺术。以硬质材料制成的称雕刻,用软质材料塑制的为塑造。
从所用材料上分,有石雕、牙雕、木雕、骨雕、金属雕塑、砖雕、玉雕,陶塑、彩塑、泥塑、面塑等。从其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又可归纳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等。
(三)建筑
建筑是指用沉重的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社会最基本的环境。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主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贝多芬说:“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可以说是凝固的音乐了。”
(四)摄影
摄影是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经过暗房工艺制作,塑造真实、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视觉艺术。具有纪实性、瞬间性特征。
摄影作品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瞬间的抓取和典型化表达。
(五)书法
书法是以点、画、线条等的变化运动构成一种形象和动态美,传达书法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用点、线的变化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二是以点画、结构反映事物的形象及动态美。
汉字由点、横、竖、撇、捺、钩等基本笔画构成。点如高山坠石,画有起止波折;用笔中锋,在平面中求立体,具有雕塑美;集点画而成字,字有重心,安排均匀,结构紧凑,表现了建筑美。结构是点、画之间的搭配方法,汉字的字形结构在有意识的安排布局下,能获得一种艺术造型效果,反映事物的形象美。隶书和楷书的各种上、下、左、右、挑起或拖曳的笔势,草书、行书以富于运动感的点线去表现事物的或轻盈、或敏捷、或矫健的动势,都具有动态美。
(六)视觉艺术的欣赏
欣赏视觉艺术必须具有一双“艺术的眼睛”。一是熟悉视觉艺术的审美特征。要对不同的视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各自的独有特点。二是多读艺术史。三是多欣赏各类艺术。
要想理解古希腊的裸体艺术,就必须了解古希腊的时代和地域特点。古希腊三面临海,航海特别发达。劳动者常常赤身裸体在海上做业,加之当时战争频繁,古希腊人特别重视人体的健康有力,各城邦每逢节日,要举行体育竞技,从中选出最有力气、身手灵活的人,并把他们推为英雄,为他们塑像纪念,如《掷铁饼者》。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四、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是综合运用语言、表演、造型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用工具和材料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门艺术。主要有舞蹈、戏剧和电影艺术。
(一)舞蹈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合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姿态为表现形式,表达审美感情和反映生活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
1.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是兼有时空特点的综合艺术:舞蹈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别林斯基曾说:舞蹈好比是从台座上走下来的活雕塑。
(2)抒情性是舞蹈的本质属性:舞蹈是动态的表情性艺术,它长于抒情,拙于叙事,对生活的再现性差,对感情的表现性强。当人的情感发展到言之不足,歌之不足时,就要手舞足蹈。
(3)造型性是舞蹈创造美的特有手段:舞蹈造型使用的物质材料是人体及其动作,舞蹈造型对人体美的要求,着重于先天条件,因此对舞蹈演员的体形、体态、容貌等要求严格。
(4)节奏美是舞蹈艺术抒情的主要特征:节奏在音乐中组织旋律,在诗歌中组织语言,在舞蹈中组织形体动作。节奏是舞蹈的生命,快速而强烈的节奏多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缓慢而深沉的节奏多表现忧郁缠绵的感情。
2.舞蹈艺术欣赏要素
(1)舞蹈形象美是以舞蹈形体动作美为核心的组合美。
(2)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仅次于舞蹈本身。
(3)文学、戏剧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美学元素。
(4)道具、服装、美术、灯光对舞蹈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舞蹈具有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造型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它是一个以动的视觉形象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所以,欣赏舞蹈艺术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才能把握完整的舞蹈形象美。
(二)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为表现形式,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矛盾冲突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获得生动的艺术审美感受。
戏剧的种类颇多,按作品展示的人物感情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大类;按作品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哑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儿童剧、科幻剧等;按情节的时空结构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1.审美特征
(1)集中性:情节、人物、矛盾和场景的集中。
(2)冲突性:戏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剧作者就必须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冲突集中起来,使戏剧的矛盾冲突具有尖锐性、激烈性,情节发展具有紧凑性。
2.欣赏方法
(1)话剧欣赏:欣赏话剧主要欣赏人物的对话、潜台词和动作。
(2)戏曲欣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门类,以表演为中心,形成有机的整体。综合性、表演的程式性和虚拟性是其审美特征。
(三)电影
电影是综合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艺术的特长,借助现代摄影、录音等科学技术手段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富有群众性。
电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一词来源于法文,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转引为电影艺术术语,意为剪辑、组合,是影片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在影片制作中,先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内容,经过“分镜头”处理,然后再按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画面)有机地剪辑在一起,使它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效果。
2.掌握时空的灵活性
(1)时空顺序结构: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进,有头有尾,层次清楚,脉络明晰。
(2)时空交错式结构:是把故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相互穿插起来,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