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凉州卷
20816900000021

第21章 工业(2)

葡萄酒酿造业凉州区葡萄酒久负盛名。汉时通过丝绸之路,葡萄种植与酿酒技术传入河西。三国时,凉州葡萄酒已成为贡品,魏文帝曹丕曾下《凉州葡萄诏》,称赞凉州葡萄与葡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葡萄种植与酿酒业日趋衰落。1988年,国营黄羊河农场兴建武威葡萄酒厂,生产“莫高”干红、干白等酒,2000年获全国行评第一名,质量优于王朝、张裕、烟台等名牌产品。同时,甘肃皇台酒业股份公司已于2000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产品有“皇台、凉州”牌干红、干白等系列葡萄酒。2005年,国内知名企业山东威龙公司在凉州区投资建成的“威龙”系列葡萄酒生产项目也已正式投产。到2006年,全区年产各类优质葡萄酒1874吨。

酱醋酿造业凉州区的酱醋生产历史悠久,所酿造的“凉州熏醋”是中国三大名醋之一(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凉州熏醋)。到2006年全区设计生产能力200吨以上的酱醋生产厂家就近10家,年产熏醋1万多吨,酱油3000多吨。主要生产企业有甘肃凉州益民食品有限公司、武威凉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武威柏树庄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熏醋、酱油、酱制品、各式糕点、粉条等。

制糖业土法制糖始于40年代,在甘肃省处于领先地位。甘肃黄羊糖厂系我国八大制糖专业厂之一。主要产品有白砂糖、颗粒粕、酒精、单晶冰糖等十余种,其中白砂糖、颗粒粕、酒精、塔冰糖等产品系省优产品。2001年企业宣告破产,后重组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甘肃远洋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白砂糖、塔冰糖,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六、造纸印刷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包括土纸、机制纸板、纸箱和纸制品业。

土纸生产土纸有麻纸、草纸两种,生产工艺落后,草纸质地低劣,粗糙,无韧性。1949年,城乡草纸作坊众多,1968年后受到机制纸的冲击,生产停止。

机制纸生产武威全圣纸业有限公司(原武威市造纸厂)主要产品有包装纸、有光纸、卫生纸、招贴纸、凸版纸等。到2006年,全圣纸业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3万吨制浆,5万吨中高档文化用品纸及包装用品生产项目。

纸板生产双城镇造纸厂主要生产瓦楞纸和纸浆,是乡镇工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

印刷印刷工业历史较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就已经历了木刻印刷、石印和铅字印刷三个发展阶段。2006年,全区已有印刷企业十余家。开展报纸、书刊、挂历、画张、帐表等制版、印刷业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武威天力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武威华文印刷有限公司(原武威市印刷厂)。

七、皮革缝纫皮革、皮毛及其制品工业,主要有制革、再生革、皮鞋、皮衣、制毡、车马挽具和其它皮革、皮毛制品业。

制革业秦时凉州区一带已有了皮革、毡裘等手工业制品,皮革远销西域诸国。民国时,马步青部创办的河西皮革厂和民办的天成皮革厂,熟制加工羊、牛皮,并进一步加工成各种皮件,用来满足军需和出售获利。民间从事皮革鞣制加工的皮匠,城乡均有。

1949年鞣制皮革产量约4000张。之后的制革一直没有中断,1987年武威皮件厂建成,凉州区的皮革制造从此进入规模生产。进入20世纪后,由于经营机制的约束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设备老化、技术陈旧,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而破产。

皮鞋制造业主要有武威市皮鞋厂,1988年,由皮鞋厂开发生产的卫生防臭皮鞋,能抑制霉菌繁殖,达到防臭目的,深受用户欢迎。后来,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和受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产品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导致企业停产。近年来,凉州区的皮鞋制造仅有极少数的个体工商业户加工销售。

缝纫工业主要以服装制作为主。过去,服装加工者称裁缝,多是以摆摊设点的形式按照顾客的要求和提供的布料,量体裁衣加工制做。1949年城区有缝纫铺40余户,五六十年代,服装的来料加工占主要部分,成衣生产批量较小。20世纪70年代,组织流水线生产,成衣生产规模扩大。1979年后,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服装制造企业采用国家标准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江、浙等地人开办。1989年,各式成衣加工量达56.41万件,120多个品种,270多个花色。武威服装厂是武威最大的服装加工企业,1989年工业总产值375万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武威的私营服装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武威锦华服装公司、武威翔达服装公司,到2006年,年生产服装26万件。

八、采矿

凉州区有一定数量的煤炭资源,主要煤种有无烟煤和烟煤,无烟煤主要分布在九条岭地带。

民国18年(1929),九条岭煤矿正式开发。烟煤主要分布在大口子、西营、南营、小红沟、臭牛沟等地。煤炭开采始于明初,但到1949年仍处于镐挖、人背、牲畜驮的落后状况,年产量1.55万吨。1989年开采量为30万吨。到2006年,由于储量下降,原煤开采量下降至10.06万吨。主要企业有甘肃省九条岭煤矿、武威市大口子煤矿。

莹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营镇大沙沟一带,为农民自行开采。

九、电力工业火力发电1958年黄羊电厂建成投产,1985年,采用大电网供电而停机转产,经历27年,共发电33.27亿千瓦时。

水力发电武威有西营、黄羊、南营等9座中小型水库,发展水电有着便利条件。先后建成凉州区南营水电站、黄羊水电站、西营水电站。水力发电量1979年为405.8万千瓦时,1989年达到3700万千瓦时。2006年为3474.18万千瓦时,其中西营总干电站1202.74万千瓦时,黄羊水电站946.5万千瓦时,南营水电站1324.94万千瓦时。

十、医药工业医药工业包括中西药加工和兽药加工。

中西药加工民间制药历史悠久,其中“王蛤蟆”膏药享有盛誉。1978年,武威制药厂建成投产,产品有中西药片剂、祖师麻膏药、医用纱布等12个剂型105个品种。

“祖师麻膏药”对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引起的肌肉、关节疼,具有特殊疗效,远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诸国。医用不粘纱布是1989年开发生产的专利产品,具有不粘肉、疗效好的特点。来苏尔和医用不粘纱布等填补了甘肃省医药产品空白。不粘纱布获第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质奖和比利时科技部长特别奖,“铁拐李”牌祖师麻膏药1985年获省优产品称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武威的医药加工企业发展很快。到2006年,凉州区已先后建成投产的医药加工企业有甘肃普安制药有限公司、甘肃泰康制药有限公司、武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武威绿洲中药材加工有限公司、武威天慈堂中药饮片公司等。医药生产已被确定为凉州区的主导产业。

兽药加工兽药加工始于1988年,武威天马制药厂建成投产,目前已形成片剂、散剂、水剂的生产能力。

十一、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力机械、建筑机械和其它机械配件制造。

农用机械曾经制造过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水利启闭机、打井机、农用拖车、605型力车底盘等,有效生产时间短,批量较小。改革开放以来,私营农业机械制造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目前,凉州区双城镇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除生产传统产品外,还根据农民的需求不断研制开发出各种新型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生产企业有双城农机制造厂、谢河机械厂、新鲜农机厂。

粮油机械粮油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有碾米机、磨面机、电动清理筛、皮带输送机、饲料粉碎机、提升机、手摇风车、油缸、粮斗、浸出设备和精炼设备。主要企业有武威粮食机械厂、凉州区谢河机械厂。凉州区谢河机械厂的“银武牌”粮食机械已取得发明专利,产品远销新疆。

矿山机械矿山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有矿车、刮板机、绞车、翻车机和矿山机械配件。主要企业有武威煤矿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