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凉州卷
20816900000033

第33章 政协凉州区(市、县)委员会

一、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凉州区(市、县)委员会,是****凉州区(市、县)委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立的地方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65年3月14日,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威县委员会(下称政协)。1966年“**********”开始,政协被迫停止工作。

1979年10月,开始筹备恢复县政协。1981年1月4日召开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3月,二届县政协常委会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学习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和科技、民族宗教、工商、对台宣传四个工作组。

1985年6月,县政协改称市政协。10月,一届市政协常委会一次会议决定,除办公室外,下设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农林、医药卫生、工商经济、文艺体育、文史资料、祖国统一、妇女、民族宗教10个工作组。1986年4月二届市政协一次会议后,经****武威市委批准,市政协下设一室六委,即办公室和提案法则制,学习宣传、文史,青年、妇女,经济、农业,科教文卫体,祖国统一民族宗教6个委员会。委员会各设一名主任,二名副主任,再从政协委员中按界别吸收5~7或7~9名委员进入相应的委员会开展工作。2001年撤市设区后,政协武威市委员会更名为政协凉州区委员会,由26人界别组成,设立宣教、农业、经济、祖国统一民族宗教、提案法制、文史资料六个专业委员会和办公室。

政协凉州区(市、县)委历届主席表届别姓名任职时间

政协武威县第一届委员会姬治国(兼)1965年4月~1966年5月政协武威县第二届委员会

马千里(兼)1981年1月~1983年10月

徐光明(主席候选人)1983年10月~1984年2月

政协武威县第三届委员会徐光明1984年2月~1985年6月政协武威市筹备委员会朱寅(兼)1985年7月~1985年9月政协武威市第一届委员会徐光明1985年9月~1989年4月政协武威市第二届委员会徐光明1989年4月~1992年1月政协武威市第三届委员会周大寿1992年1月~1997年4月政协凉州区第四届委员会

张伯福1997年3月~2002年6月

师福学2002年6月~2002年12月

政协凉州区第五届委员会师福学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政协凉州区第六届委员会刘兆祥2006年12月~

二、会议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于1965年3月14日至21日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22人,代表13个界别。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于1981年1月4日至12日召开,出席委员45人,代表17个界别,特邀人士2人。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于1982年3月1日至8日召开,应到委员65人,实到61人,特邀人士11人。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于1983年3月10日至17日召开,应到委员65人,实到52人。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于1984年2月27日至3月5日召开,出席委员67人,代表21个界别。

政协武威县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于1985年3月26日至4月1日召开,应到委员67人,实到57人,特邀人士17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于1985年9月20日至26日召开,出席委员100人,代表21个界别。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于1986年4月22日至28日召开,应到98人,实到89人,特邀人士13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一届三次会议于1987年2月24日至3月1日召开,应到95人,实到81人,特邀省政协委员及社会人士18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于1988年3月3日至9日召开,应到99人,实到87人,列席17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于1989年4月11日到19日召开,应到委员126人,代表24个界别,实到113人,列席20人,特邀70多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于1990年3月1日到3月6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29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于1992年1月17日到1月23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35人。

政协武威市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于1997年3月31日到4月5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45人。

政协武威市凉州区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日到12月5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70人。

政协武威市凉州区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1日到12月25日召开,参加会议委员1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