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20838900000012

第12章 文化情趣篇(2)

一个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团体,一个团体的凝聚力需要的是坦诚相待,我们应该再次强调,合作之所以重要,首先源于你的能力有限,同时也因为你的能力倾向与其他人不同,在商业中专业从事销售的人多乐观、热情,专业从事财务的人多理智、有条理、慎重,有的像猎人敢于冒险追逐确定的目标,有些人像保管员,善于保存,把已经到手的成果收藏好,保管好。性格类型差别是长期养成的,如果你不善于使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善于坦诚的对待他们,你的筝业将会一事无成,容纳别人更重要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即使你的事业一时受到挫折,由于你的人品不错,别人也不会断然置你不顾。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对诽谤的最好回答是无言的蔑视。

读书的方法

读书可以消除心理的种种障碍,犹如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某些身体的疾病一样。

读书为的是权衡和思考事理;不是为了辩护、盲目信从或寻找谈话的资料。

读书会陶冶人们的个性。

学问能使人性美化,经验又可使学问充实。

学问不曾将它的用途告诉人,因此机巧的人看轻它;浅薄的人惊服它;而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它。

读书能使人获得乐趣、文饰和能力。

读书能使人丰博;辩论能使人机敏;写作能使人精细。

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略读;有的书则非全部精读不可。

天生植物,必须用人工加以修剪,人类的天性,也得用学问去诱导才行;而学问又须经验作依据,否则便要流为空疏。

读书的时间花费太多,便是进步的迟缓;太过炫耀自己的学问,便是矫揉造作;而一切都依学理来判断,则又是书呆子了。

人在独处或归隐时,便会体昧读书的乐趣;谈话时便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而在判断事情时,因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便最能发挥出来。

一个人很少读书,对不知的事情,便得狡猾地装做知道,结果很少辩论;如果很少辩论,需要有机智;如果很少写作,就得有极强的记忆。

历史能使人变得聪明;诗歌能使人增加想像力;数学能使人精确;哲学能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能使人态度庄重;逻辑学、修辞学能使人擅长辞令。

评析

学业犹如爬山,攀登得愈高,视野就开阔,知识越丰博,犹如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此我们想象到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场合,也不可以适应目前高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箭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能把握现在的人,就能把握住未来。

读书有几种,一种是有选择的,一种是广博,另外一种临时抱佛脚,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是认真踏实的学就能成功。人们总在说这人有气质,这人有风度,这人有修养,无外乎是知识的熏陶的结果,知识会让人变得聪明,有才干。

树上的果实,来源于地下的根,人的才华来之于持之以恒的勤奋。

学识与智慧

一个人在心神散乱的时候,最好去学习数学,因为演算数学题目时必须集中精神,否则便计算不出来。

没有学识而有实际经验的人,对有些事情的处理,虽然也能果断,可是对事业指导,筹划和处理,就需要有真正学问的人来担当,才能胜任愉快。

坦白最易博取别人的了解。

要想求得别人的了解,必须让自己的一切赤裸裸的表露出来。

与命运争吵的人,永远无法了解自己。

真正的了解,不过由习惯、志趣、气味相投等方面互相承受或容忍而已。

一知半解,有时歪曲真理;而无知无解,则根本不懂得真理。

人与人之间,原存在着许多隔阂怀疑;唯有了解才能用作化隔阂为知己,变怀疑为良友。

那些轻易听信谗言的人,要不是品德不好,便是比孩子还缺少理智与了解。

一个不能了解自己的人,就根本谈不上了解别人。

要两个相互取悦对方,他们一定要十分相似,于是他们可以互相了解;又要有些差异,于是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些东西以供“了解”。

去了解你的朋友,但不必去了解你的恋人。

了解的增加是为了两项目的:第一是我们本身知识的增加,第二使我们能够将那知识传给别人。

我们并不在乎我们做什么,而在乎我们了解什么。

有的人讲话不一定在表示他的见识,也不一定是对辨别是非表示他的见解,而只在表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能自圆其说,想使人称赞他的机智而已。

粗心比缺乏知识危害更大。

最不了解自己的人,总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深窥自己的心,而又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办大事的人,不忌受小怨。

做事要敏捷,而说话要谨慎。

说话最大的罪恶,是造谣诬陷人。灰心生失望,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败。

迅速的决断,果敢的胆量,已使许多人从危机中成功;踌躇只能使许多人失败。

失败是坚忍最后的考验。

恼怒在程度上和时间上,我们应加以规范和限制,一则不可发怒过甚,再则不可发怒过久。

愤怒像一种炸药,碰到东西就一同毁灭。

无疑的,恼怒是一种卑下的情绪,专向小孩、女人、老人、病人等体质危弱的人侵袭。

在没有说到正题以前,附带的理由讲述太多,会令人生厌,但如全部缺少,却又嫌乏味太不婉转了。

评析

说到智慧从来和知识分不开,而知识的来源一半来自书本,一半来自日常实践之中,没有学识而又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是办不好一件事的;有学识而无实践,对事情的处理缺乏始未;有学识而又有实际经验,能够胜任每件事;真正的学识是要与实际相结合,本本主义容易产生官僚,做事人云亦云。因此要想自己的智慧高人一筹,就要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有一句名言“现实中的恐怖,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大多数人在碰到棘手的事物时感到束手无策,失去解决办法的机会,于是产生恐怖感;但是,一旦有了文化知识,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

唯有智慧的光辉,永不磨灭历久不衰!

广纳忠言

只采纳一个所说的话是不稳妥的。这表示一个人过于软弱,结果容易蒙受耻辱,弄得身败名裂。

从属所要求的,通常都应在帮助、介绍与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道德沦丧的时代,勇敢的人较诸有才能的人还要有用。

不能安份的人追随你,不是为了感情,而是因为不满另一人的缘故。这样的人更加不可收留,因为你会因此而与朋友失和。

征求许多人的意见,危险反而更大;因为这样常会等到问到最后一人才采纳其意见,而这种人并无一种坚定不移的主见。

无论对什么人,都不可一开始就优待他,这方面谨慎的办法,因你不可能自始至终地优待他的。

没有深谷、高山无从现出;人间的友情少得可怜,而在同辈之间更加的少,因为同辈常是尊己而抑人;因此在尊卑之间才有友情存在,因为主人要是发财,从属也有福可享。

若一切都是徇情办理,那就无妨厚此薄彼,随意淘汰,如此将使受宠者更感恩,其余的人更逢迎。

一切事情倘若都秉公办理,那么最好是不要有所偏颇。对一部分人如果特别优遇,就会养成他们骄横飞扬,而其余的人则要感到不满,因为他们也要求享有平等权利。

最正当的恩主,是知道怎样去提高从属的品德和价值。但在能力上不须求差别的地方,还是用平凡的人比能力高强的人好。

有一种人有危险性,他们专喜欢刺探主人家里的私情,然后到处向人宣扬,所以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奸细。

从属太多,实在是弊多于利,绝非聪明的办法。因为拖累越大,行动也就越不灵便。

评析

在社会上,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无疑是一颗体谅的心,即使是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有互相体谅对方的心,就是荒原里的甘泉,因此广纳忠言互相沟通,彼此间互通有无,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年的秋季,大雁由北向南以V字形状长途迁徙。雁在飞行时V字形的形状基本不变,但头雁都是经常替换的。头雁对雁群的飞行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头雁在前开路,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羽翼在冲破阻力时,能使它左右两边形成真空。其他的雁在它的左右两边真空区域飞行就等于乘坐一辆已经开动的列车,自己无需再费太大的力气克服阻力。这样成群的雁以V字形飞行,就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要省力。

人只要互相合作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只要你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广开言路,包容他人多听他人的意见,不要顺耳就听,逆言就不听。如果这样就会弄得身败名裂。

朋友与情趣

有的追随者喜好夸大,逢人就吹嘘他的恩主是如何如何的伟大,这种人同样的会为你惹来许多烦恼;因为他们容易泄漏机密,常会坏事,恩主的声誉也会被其坏败,招致别人的妒恨。

临时结合的人,不是朋友。

疑心会蒙蔽你的心灵,离间你的朋友,而阻碍你事业的继续发展。

获得朋友的唯一方法,便是自己先要做别人的朋友。

我们千万不要投其所好,以求人家的喜悦。我们必须由衷的以最诚恳的态度去满足人家的需求,这样才是赢得朋友的最上乘的方法。

遇患难始知真友。

上帝赐给我们亲属,感谢上帝给我们选择的朋友。

我们要永记患难之交,信赖那些在我们身处逆境时为我们分忧的人,还有那些愿意与我们共享阳光的人。

宽宏的气度,镇静的神态,是吸引朋友爱护自己。亲近自己。仰慕自己的法宝,更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人类有一项最幼稚可笑的通病,就是做任何事只想自己的需要;当然,你对你自己的需要总是关心的。不过你该想到,其他的人也正和你一样,他们也关心他们自己的需要。

与其寻找可靠的朋友,不如使已结交的朋友可靠。

评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都渴望获得他人的好感,这是人的一种基本要求。获得别人的认同、赞许,从而得到内心的平衡,产生成功的满足感也是现代人渴望的具体表现。而且相知的朋友一起共事游玩,另有一番情趣。

如何交结朋友,赢得朋友的真心好感呢?

首先塑造良好形象,要想别人对你有真情,应该先在自己身上要有好的影响力,即形象设计和内在素质。别人的好感只能从自己本身的良好形象和文明的言行中产生。只要做到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固执,倔强而不狂妄,才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其次注意积累知识,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喜欢知识贫乏而又没有情趣的人,只有学识丰富,思想敏锐,兴趣广泛,才能提高自我价值,吸引着众人愿意和你交往。

最后心地坦诚,待人诚恳,这是被人了解和受人欢迎的开始。如果不说真话,弄虚作假,别人就不会信赖你,觉得你不可靠,时间长了就会疏远你,厌恶你。

总之人生有几个知心朋友,其乐无穷,就得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这对人的自信心的确立是极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