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20838900000014

第14章 励志理想篇(2)

评析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这就是战胜自我的最高准则。

想要成为一个胜利者,最需要精通的是个人权利(特别是领域权)的课题,虽然对你领域权的最大威胁似乎来自于处在那些威胁的人。但如果你没有设定自己的目标,或为自己设一个极限,就等于邀请他们来侵犯你,胜利者会把领域遭到入侵当作自己的错,他们对自己的弱点就象对别人的弱点一样敏感。他们知道如果说失败了要归罪某某人身上的,那个人大概就是他们自己。

你看到一些他们的生活是痛苦,因为他们在每件事上都妥协,妥协是我们语言中最丑陋的字眼。只要有一点点勇气,你就将感觉到你是为你自己生活;于是我们说战胜自我,自己解放自己,守住自尊,守住自信。

演讲与压制

说话小心比雄辩好;措辞适当也比恭维好。

讲话大意不得,就像在旷野一样,任意徘徊常要迷途的。

一个人倘若说个不停,不让别人插嘴,那么,就要制止他,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

自己在讲话的时候,一定也要留出讲话的机会给别人。

肯向人请教的人,会增长见识,讨人欢喜。

在有些方面的谈话应该避免诙谐,像宗教问题,国家大事,个人要害。

有的人谈论普通的话题很擅长,不过却少于变化。少变化的话容易使人厌倦,发觉之后,反而要觉得好笑。

机智和讽刺的分别,我们要把它辨别清楚。喜欢用讽刺的语调说话的人,人们对他机智之谈,也是害怕的。

一种最正当的讲话法,是控制适当,在把当前的话题发挥完毕后,就要巧妙地转到另一件事上,这才能采取主动的姿态。

只会滔滔不绝地作长篇演讲,而却不会交谈,是显示这个人的太不活泼;只会闲谈,而不会作长篇大论的演讲,就显示这个人的浅薄怯懦。

要是想自夸而又能够不失面子,有一个这样的办法:当你发现别人身上也有你所具备的特点时,你就尽量夸奖他的好了。

假如所问的话适合被问人的专长,当然更好;因为这样受问的人更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浑身很得意;发问的人也就因此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演讲或作普通谈话的时候,要是能够时常变换话题,在所谈问题中杂一些可以认证而易为人们了解的道理,故事里带一点说理,问话间掺一些意见,笑话中夹一点正经才好。

如果你有时候对不知道的事情假装知道,但等到下一次,人家就知道你对自己并不明白的事情,是在不懂装懂。

评析

有的人生活了几十年常常被人鄙视“你不会说话”,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要知道一般人每天大约要讲6~10万字,淡如水的话语,像白白流走的水。因此开动脑筋想一想,一句话怎样说才会有效果,或谐趣,或优美,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管是第一印象,还是最后一次见面都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少说废话,勤于思考,注意那些能说会道的人都有什么特点,有机会也拿他们涮一涮,学学他们说话的声调,模仿他们的口形,神态、夸张他们的缺点和癖好,这是一种乐趣,也是练习的好材料,这样就会不断的进步,形成自己的特点。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也许就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当然演讲则应具有引人注目的独特而稳重的外貌,演讲需要有一种魄力,配合自己的言语,配合适度的体态动作,表情和手势以及音调的变化,演讲需要有胆量,外表就是第一印象,表达清楚,善于运用生动语言等等。

因此,日常说话很重要,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

不忘事业

在生气之时,不可突然把你的工作放弃;不管怎样的留下退步的余地,绝不可以做了无法挽回的事来。

敏感而又脆弱的人,受到许多事情的困扰,定然常会生气;而性格刚强活泼的人,却一点也不把那些事情放在心上。

发怒之时不可太过尖酸,尤其是在对方听起来感到特别刺耳,特别刻薄的语言;因为普通的侮辱尚可容忍,特别的侮辱便使人无法忍受。

关于怎样的激怒别人和缓和别人的愤怒,就要看你选择的时候是不是恰当。

一个人如果把别人对他的伤害,想象成是充满轻蔑的成分,他当然要怒火中烧,因为更难使人容忍的是轻蔑。

在所有压制愤怒的方式中,还是以拖延时间为最好。自己要能够相信报复的时机还未到,不过有个适当的报复机会已等待于前面了。如此便可逐渐冷静下来,愤怒也就会渐渐平息下去。

发怒时,不要把机密泄露出来,不然他在这社会里便不适于生存。

当人觉察自己被人轻蔑时,就怒发冲冠,气得不可抑制,这样是愚蠢的。

一个人若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什么伤害,当然便不会发怒。

人们在最顽固和脾气最坏的时候,最容易被人触怒。

你倘若料想你的事务会惹起某人生气,就须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向他提出,因为第一次印象是非常的重要。

你在伤害人的时候,如果还带着轻蔑的成份,也是使人无法忍受的,最好是尽量避免人们怀疑你的行为含有轻蔑;你可以解释那是由于恐惧和脾气不好等,并不存在着半点轻视的意思。

目光的放射或照耀,似可被认为是一种妒忌的行为。

在人类的一切情绪中,最固执最长久的情绪便是妒忌。

人们常是因为用自己与人比较,所以才会产生妒忌,否则便不会有什么可以妒忌的了。

在我们所有感情中,最会使人迷惑和神魂颠倒的,就是爱情与妒忌。

评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事业而跟人争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不忘事业,就是不忘竞争,不忘生存。一个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有一番作为,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就会不断的努力,要与别人一起竞争,要竞争就要有一定的头脑,我们说不忘事业,实际上包括很广,为了事业,需要补充知识,需要和人合作,需要帮助别人等等,不忘事业就是不要忘记奋斗。

妒忌是大敌

妒忌是最卑鄙、最邪恶的。

妒忌事实上总是在暗地里捣蛋,常像痞子一般,暗中破坏了许多好事情。

诡诈奸滑之易于招致妒忌,是因为这种作法足以将其自己无德无能的弱点暴露出来,配不上享有那种幸运。

世界上最能消除妒忌的事,莫过于一个大人物对他部属的尊重,和使他们对自己的权益能充分保持着;这两种方法能使他和妒忌远隔于许多层的屏障之外。

人们的心理往往是庆幸自己的美德,欢喜别人的灾祸;因此自己没有美德的人,对别人的美德总要妒忌;自己没有能够达到别人那种美德的人,常要设法破坏那人的美德,使之成为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人。

比较会妒忌的是一些爱管闲事的人,这对他们不是有什么好处;不过他们对别人的幸运,都带着悲剧的心情去观看,暗中希望自己的显贵,别人结局都将变成一场空梦。

在妒忌的行为中,无论如何都带一些诱惑的魔力,所以妒忌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医治诱惑,那便是把这符咒(如一般所说的)解除下来,另外转移到第三者的身上去。

唯利是图的人,固然自己是聪明的,但对他人则有损害了。

一个人最可怜的,是一切行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就像太阳以自己为中心而转动,让其他的星体在周围环绕运行一样。

我们在谋取个人的利益时,应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原则;对国家的利益,更不得有丝毫的损害。

我们在自爱之外,也应认清对社会公众应尽的义务。

蚂蚁就其本身来说,倒是一种聪明的小动物;可是果园花园,却受到他的许多祸害。

一个人对待陌生人如果亲切而有礼貌,定然这就是一位识时务的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和别人的连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如果他怜悯而同情别人的苦难和不幸,那他的心便像那种产香液的高贵的树一样,宁愿自己受伤而去解救他人。他若常存宽恕,就显得心地高超,不会轻易地被人侵犯。如果他对大家送来一点礼物,就谢恩不已,那是因为礼薄情意厚,他所感谢是人家的美意,而不是区区的礼物。他要是有圣保罗那般的完美,为了救同胞,甘心自己被咒骂,被逐出天国,那就可以表示他具有神性,很像耶稣基督徒了。

评析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富有耐心,心情豁达、乐观,像伽利略、简卡尔、牛顿和拉普拉斯都是这样的人。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洁,行为正派,自觉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为伍。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常怀有妒忌的人总看不到生活中好的东西,常常因为别人有的成就一定会心灵不安千方百计想加以抵毁,只要别人生活的快活,就会痛苦万分,总想找机会加以破坏。生活在妒忌中的人一切都以损人开始,害己告终,尽管满天的阳光,仍会惑到乌云满天。这种人没有欢乐,没有道德,有的是痛苦报复,别人痛苦才能给他有一丝的安慰,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治妒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