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模范格格
20957900000200

第200章 大结局

她再一次见到胤祯的时候,已经是五十七年秋天了。

不光她,全部的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聚在午门外恭送抚远大将军胤祯出征。

那一年的夏天,皇上选中了胤祯,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进驻青海,带兵援助西藏边境战事。

同一个夏天,马尔汗去世了。

阿玛得病有一阵子了,雨京那段时间几乎都在两个府来回奔波,每一次走的时候见他脸上都是缓回些气血,才稍稍放心,没几日又不见好,如此反复。直到那一夜里突然有人来报说病情加重,她和胤祥连夜赶过去的时候,只听见阿玛屋里一片哭喊声。

她站在屋外浑身颤抖,久久不敢进去。

夫人后来说,马尔汗闭眼前扫了一眼屋里的来人,嘴张了张,似有话要说,又没有力气说出来。夫人凑近到他耳边,只听见一声没发完的‘西’,人就没了。

没人知道马尔汗最终想叫的是谁,他眼里流露出来的淡淡情绪,也没人读得懂。一生为了这个国家操劳,一辈子做人坦荡,到老都生活在小心谨慎之中,只有马尔汗自己最明白,伴君三朝,直至八十五岁高龄,他尽力了。

大片的记忆,大片的伤痛,阿玛的责备,连他手握马鞭的暴躁表情都格外珍贵起来。有愧疚,有不舍,更多的是难以掩盖下去的悲戚,胤祥就揽着她让她靠着,让她哭湿他整片衣襟。马尔汗最后留给她的,是整间书房。他那些珍藏的书册,他的用心良苦,他真心希望她和胤祥过的好。

那一夜雨京和六姐思叶留在阿玛灵堂前守夜,两个人谁都没说话,眼睛都肿的发疼,各自拿着纸钱轻轻抵到火盆里,看着那一叠叠纸钱随着火苗烧至灰烬,终还是又哭了。若彤后半夜睡不着,探出一个头,“我能不能进来陪额娘?”

思叶微笑着,“若彤是想念郭罗玛玛?进来吧。”

跟着若彤一起进来的,还有红着眼圈的玉柱。

四个人烧了一夜的纸钱,直到天亮来替换的人进来,才顿觉疲惫。末了,若彤含着泪轻声和玉柱说,“安不玛还请节哀。”

雨京突然鼻酸,原来女儿已经长大了。那个皱巴巴的孩子终究会长大不再冒失,她更希望阿玛活着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瞬间,看着她的时候有她现在同样的欣慰。思叶看她哭的伤心,拍拍她的手,“雨京,这是喜丧,阿玛走的安详。”

她跟着点头,拉着若彤的小手,怎么也不想放开。

她在忙着送阿玛最后一程的时候,自然没有心情去管谁被封了大将军,谁要风光出征,谁有无限大好前程近在眼前。

其实已经快要麻木了。宫中起起伏伏,她早就没有心情去在意,也早就在意不着了。那样威风的场面,说实话雨京还是第一次看见,整个军队在午门外浩浩荡荡地出发,站的太远了,她看不见胤祯的表情是自豪还是得意,她只看见胤祥的表情,用理性压制着不平,用微笑掩饰着落寞。

她不忍心再看,又不忍心再让他一个人孤零零承受,趁着队伍离开众人眼神都在望着午门的空挡,偷偷蹭到他身边。他撇她一眼,“就一个人站不稳当?”她傻笑两声,拉起他的手,“这不是看你缺个拐杖么。”

胤祥没好气瞪她一眼,也不言语任由她牵了一会儿,反手把她的手攥的更紧。

从始至终,她都没看见十四福晋的身影。

有人说,皇上这是暗示十四皇子往后际遇可就不一样了。可不忍心儿子远走的德妃叹气说,“这孩子是恨不得离开这京城离开他那府邸,做额娘的我心里疼啊,我对不住他啊!”

这一年过了年,正月里四阿哥就来了好几趟。照着雨京看,跟河坝是没什么关系了,两个人进了书房门一关就是大半天,四阿哥的马车还常常停在侧门。雨京合计着,这都是又使什么心眼呢?

没几天胤祥突然冷不丁地问她,“十来年了,你不也该回去看看?”

事实是,慰藉马尔汗一生效力朝廷,临死都没成愿去鄂尔多斯见见收养他孩子的人,乌日塔纳顺的身子也不如往前,再加上十七阿哥那边的努力,皇上竟然开恩让雨京回一趟草原。马尔汗有没有这么想过说过雨京也不知道,反正有人说是。这么突然的决定让雨京完全一片茫然,家里一群孩子怎么办?四阿哥倒是有安排:那就都接过来住段日子。

她越想越不对劲,质问胤祥,“到底是去干嘛?”

“你不是想看你阿爸么?”他低着头翻书,被她一把抽开,“你告诉我,到底是去干嘛!”

胤祥迟疑了很久,压低了声音,“我过去替四哥见几个人。”

雨京眼睛瞪的老大,“疯了?四哥让你做的?不要命了?皇上知道了怎么办?”

胤祥伸手放在嘴边,示意让她噤声。一阵沉默让屋里气氛明显凝重起来,他小声说,“四哥那边都是人牵制着走不开,我一定得过去这一趟。雨京,我自知是铤而走险,你容我这一次,可好?”

四阿哥到底什么时候决定,也要掺和进来蹚这浑水的?雨京无从而知。胤祥又什么时候决定要站到四哥那边的?她静默想了想,轻叹了一声。

不是没有预料到,只是发生的太突然。安静惯了,对再一次的翻滚不知道还有没有应对的本事。可看见胤祥坚定的眼神,那个一向深沉的眸中,多了几分向往,多了几分明亮。她愣愣坐着,心中忽而冒出一声: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还要等多久?

“安全吗?”

“不安全我便不会带你一路去。”他掌心发热,恳求道,“雨京,容我这一次,可好?”

临行前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的不安快要达到极致。不是不盼望他能再一次找到自己位置施展拳脚,但是太多牵绊,太久的沉寂,已经不知道院子外面的天地还能不能把持。

她在炕上来回折腾,坐起来,躺下去,又坐起来,不住叹气。

胤祥身子动了动,伸手拉她躺下,感觉的出她的不安,他慢悠悠地说,“我还记得在草原初见你的时候,觉得,你是傻的。在城外看到你抢人家糖葫芦的时候,又觉得你是疯的,后来看见你满脸通红跟十四妹扭在一起的时候,是真心觉得你有病的。”他闷闷笑出声,“那时候有心调侃你,却不想落得和胤祯一样不受待见的下场。”

雨京皱着眉,怎么好端端说起这段来了?

“看你整日围着我傻笑,那时候心里是挺舒服的,不过又不知道怎么和你回应。默默陪着你,又怕你觉得我闷声无趣,和你一起闹,又觉得失了身份。总之那些日子小心翼翼,颇为头疼。”

雨京彻底傻眼,“你小心翼翼?你什么时候小心翼翼了?你把人身子都看光了还小心翼翼?”

他只是笑,“看你那时候在大殿前被打,胤祯比我还要着急,我心里亦然不忍,却还是拉不下脸当着皇阿玛的面喊。他能做到的,我其实未必真的做得到。”他顿了下,“我自幼跟着四哥,多少秉性里也有他那种隐忍,我既不想走四哥的老路,又做不到胤祯的火热,为了你不管不顾。”

“所以就不动声色让我自己跳进来,然后你埋了我?”雨京笑了笑,定住了看他。

胤祥回望她,眼里全是疼惜如故,“但也是受不了控制的,见你在酒楼里跟四阿哥一个人对抗,心中之疼,才警觉你已经住在我心里,想往外推都推不出去了。”

雨京也安静想了想,那都是多久以前的老事了,那时候她还敢指着鼻子骂四阿哥,不知道这样的人这世上还有没有第二人?她跟着也微笑,揉了揉眼,柔声说,“莫名其妙的被你骗了。这一次也一样,莫名其妙成了你的挡箭牌是吧?”

他直接点头,“可有不甘?”

雨京疲倦地合上眼,嘴角依然笑着,“甘与不甘,都有。勤妃说我们俩,是少时夫妻老来为伴。你说就你那腿脚,我不陪着你,你万一火海没跳好怎么着也得把我拽进去。要是那样,我还不如穿件好袍子自己跳了。”

胤祥听了大笑,搂着她的胳膊也紧了紧,颔首道,“你倒是痛快。”

他的胸膛,永远让她忍不住沉浸其中遥遥欲睡。雨京轻声嗯了一下,算是作答,慢慢思绪变为睡意。

“雨京,”他目光灼灼望着她的睡脸,脸上竟然起了一片红润,眼圈也渐渐发酸,“有你在,这辈子我没有不甘。”

雨京没有听到这句话,但终究并不重要了。有些人一辈子在一起,整日面对彼此却找不到欢喜的原因,有些人遇到困难不知所措,富可共享,难却不能同当。

而有些人,亦如她和他。年少轻狂时的吵闹,中年老成后的相依为伴,十几年中,她教会了他如何心平气和面对挫折,他也将要亲手证明给她那些曾经的许诺。

在梦里,她看见曾经神采飞扬的自己,十四岁的青涩年华。她被一个少年拉到假山后面,有些扭捏放不开,可还是仰着下巴,问他,“十三阿哥喜欢我吗?”

他被她问的一惊,眼睛瞪得大大的,半天没反应过来。只见他双手紧紧攥着,咽了好几口唾沫,脸一下憋红了,那表情像是被什么东西呛住了喉咙,只狠地点了点头。

(全文完)

=====

后记一下:

胤祥本来还有一位侧福晋乌苏氏,在五十五年正月产下一子,这里就直接抹去了。

长女六十五年五月出嫁,乾隆四十一年去世,年七十四岁。(文中的依彤)

弘昌乾隆三十六年去世,年六十六岁。

次女雍正元年正月出嫁,雍正四年去世,年二十岁。(555文里的若彤)

弘暾雍正六年去世,年十九。

弘晈乾隆二十九年去世,年五十二。

四女和硕和惠公主雍正七年出嫁,九年去世,年十八。(妙彤)

弘【日兄】康熙六十一年去世,年七岁。

后面文里面没提到的还有弘晓,他是最后继承了怡亲王的人。康熙六十一年出生,乾隆四十三年去世,年五十七岁。

八子绶恩,雍正三年出生,雍正五年去世,年三岁。

七子和九子都不是兆佳氏的,这里就不一一举出了,但是都是很早就去世了,一个年十四,一个年二岁。

胤祥雍正八年去世,年四十四岁。

兆佳氏去世年份没找到,之前好像看过据说是活到了八十几岁高龄。

胤祯嫡福晋完颜氏去世年份应该在雍正二年。

关于其余人等后来的结局,我也不在这里写了,大概大家都知道吧?

如果没补全以后再加,现在就想到这些了。接下来有几篇番外,会在这几天都奉上的,个人还比较喜欢马尔汗的一篇,希望你们还会回来看看。感言神马的,也少不了的。鞠躬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