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珏山
21108500000005

第5章 问道珏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本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可以表达的规律,感受珏山,就会有道中无道,名中无名的真切感觉。东汉时期,珏山就已经有道家在此活动。道家在此选择,一是可以寄情于山水,从山水间发掘道的真谛;二是可以参悟于山水,人生之道,不怪乎多与少、得与失、盈于亏、高于低,居珏山之巅,傲视群山,俯首有蜿蜒曲折的丹河,山之高难于天齐,水之低难至地平,故才有做事如山、做人如水之道。也就是这清楚明了的道理造就了珏山之道。两宋之际,道教辉弘,道人齐聚珏山,所占领的并非只是一座山,而是心灵的家园。因此,在山上两峰建起了玄帝殿、真武宫、灵官顶及多处天门、小殿,供奉道教诸神,成为一方仙境,一邑灵迹,被誉为“大道珏山”。

真武镇守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珏山路万人碑记》记载:“吾泽居太行之巅,东西叠立而上者,名曰珏山。松柏悬崖,丹流绕座,林壑深蔚,固郡中文峰之奥区也。山有玄天上帝庙,东西对峙,历年进香,每春二、三月间,游人士女不绝如蚁,接踵摩肩,香火之盛,威称北武当云。”

珏山素称“北武当”,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武当山是真武帝君的修炼之地,而珏山则是其镇守之所。

真武大帝最初是道教的一个星辰之神,真武本为“玄武”,宋真宗祥符年间因避圣祖赵玄朗讳,始改“玄武”为“真武”。其实所谓圣祖赵玄朗,不过是位乌有先生。唐王朝的李皇帝为抬高自己的门第,把老子李聃(dān)奉为始祖。宋王朝的皇帝姓赵,自然也得给自己找一位大人物来做始祖。于是,他们便决定请一位道家大神来做始祖。为了使这位根本不存在的“圣祖”能名正言顺地立起来,真宗赵恒亲自导演了一幕造神的闹剧。他与大臣王钦等合伙演了一出“神降天书”的闹剧。真宗赵恒假戏真唱,以此事布告天下,然后上“圣祖”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并下诏曰:“圣祖名:上曰‘元’(玄),下曰‘朗’,不得犯。”(《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于是,一个来路不明的赵宋始祖、道教大神就这样制造出来了。为避赵玄朗讳,“玄武”即改称“真武”,并为后世所沿用。

在道教中,关于真武大帝的来历还有好多种说法,比如,说真武为元始(或太始)化身,黄帝时,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从母亲左胁产下,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得玉清圣祖紫气元君之道,入太和山修炼,后得道飞升,威镇北方,号曰玄武。太和山即更名为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此山”之意。(《道藏·玄天上帝启圣录》)

到了元代,蒙古皇帝也很迷信真武。元世祖忽必烈于至正四年(1344年)开始营建大都城,有龟蛇现于高梁河上(今北京西直门外),忽必烈召群臣问禨祥。大臣承其意附会道:“国家受命朔方,上值虚、危(二宿),其神玄武,其应龟蛇,其德惟水,水胜火,国家其尽有宋乎!”当时,南宋还享有中国半壁江山,诸臣之言正中元世祖下怀。于是忽必烈下诏于其地建大昭应宫,以祀真武。元成宗时,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但真武信仰达到鼎盛,还是在明朝永乐年间。

明成祖(即永乐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在北平做燕王。史称其“貌奇伟”,“智勇有大略”。朱元璋死后,他即发动了“靖难之变”,反抗建文帝。朱棣与军师道衍(即姚广孝)合谋,在造反大军誓师时,鼓吹真武显圣:“出祭,见被(披)发而旌旗者蔽天。成祖顾公(道衍)曰:‘何神?’曰:‘向固言之吾师,北方之将玄武也。’于是,成祖即被发仗剑相应。”这样就给本属叛乱的“靖难”涂上了一层“奉天行道”的神圣色彩。四年后,朱棣称帝,特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

随着真武身世的高贵,地位的显赫,其原身龟、蛇只好屈尊足下,成为真武手下的龟蛇二将,另外,真武两旁还常塑有周公与桃花女。俗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而周公善卜,桃花女善解禳(ráng),这就使得真武大帝又具有了司命的神性。

珏山西顶、东顶分别建真武殿、玄武殿,建筑古雅,精美辉煌。“祖师金殿,每岁正月至三月,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

三教合一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教,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孔子祀于学,佛释祀于寺,老子祀于观,原本俱有定制,各不相混。可是,在晋东南地区,却留存有许多儒释道三教圣人共居一山、共奉一堂的景观,其中尤以珏山为代表。珏山历史悠久,自古就留有佛道和谐共处的遗迹。山上东西二顶属道家,而南顶又为佛家的“慈云阁”,特别是在慈云阁二层建有“三教殿”,将佛、儒、道三圣共奉一殿,和谐共存。青莲寺的开创者高僧慧远曾经在道教执掌的珏山讲经说法,灵官顶上至今留有慧远说法台和慧远说法的摩崖石刻画像。而名列晋城四大名胜之首的“珏山吐月”,景成于珏山之顶,观赏于青莲之寺,青莲寺至今还有款月亭。青莲寺内子抱母的千古绝唱,恰恰又是中国儒家学说中“孝”文化的最好诠释。

三教在对立统一中发展,构成了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道冠儒屐(jí)佛袈裟,和会三家为一家”,“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三教合一的理论在珏山表现得淋漓尽至。

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主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有着巨大影响。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分,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儒、释、道三教并重却出现于唐代。一方面,执政者重视,大凡遇国家庆典、节日等,经常诏三教讲论于殿廷;再一方面,士人(已融于佛道者)宣三教于街市,使之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三教内部注重调和关系,如华严宗第五祖宗密(780—840年)所著的《禅源诸诠集》、《华严原人诠》中均肯定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同是至圣,并鼓倡“三教同源”;又一方面,释氏规劝人心存善念,息争退让,利他无我,孔孟宣扬仁义,老庄主张隐退息争。在此交融中,儒、释、道三教找到了共渡彼岸的结合点。由此可见,三教的契接融合与时代风气、自我的调整,特别是与统治政权的倡导密不可分。

明代时,出现了很多孔子、释迦、老子并祀于一堂的三教堂,蔚然成风,珏山“三教合一”也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弘扬。我们不难看出,嘉靖往后,珏山广建殿宇,且主要由青莲寺的住持僧来负责和管理,又有众多乡贤儒士鼎力援建,“三教合一”已经完全渗入其骨髓,融入其精血,透入其灵魂了。

敬奉众神

珏山上分布着许多庙宇,供奉着许多神明,“有求必应”的众神仙,各司其职,涵盖了老百姓生活和生产的一切方面,它们是无情世界里的感情所托。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有求医治病的六瘟神、药王爷,有主管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有管财运的五路财神,有管生育的送子观音,有四大元帅、王灵官等护法,还有武圣人关公等等。那么就让我们一一来认识下这些神仙吧。

先从山上诸殿中位居最前端的魁星阁、黑虎殿说起。

魁星是北斗七星中天枢、天璇、天机、天权四星的总称,道教称这四颗星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因为四星排列如方斗,是北斗之首,所以又称“魁”、“斗魁”,也叫璇现。根据早期道教“北斗注死”之说,北斗在古代信仰中是主管生死寿夭之神,后来却发展成为了主管文运之神。

黑虎殿内供奉黑虎神。传说,黑虎神本是赵公明部将。

月老亭的月下老人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专管婚姻之神。

据说只要月下老人暗地里用一根红线把一对男女的脚绊住,无论两个人离得多么远,地位相差多么大,最终都会结成夫妻。所以,向往爱情的人们总是对月下老人尊崇备至。

一天门供奉有五路财神和六瘟神。

五路财神又叫五路神。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明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其中,赵公明元帅为正一玄坛真君,他负责率领其他四位正神迎祥纳福,保佑百姓。

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福均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行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民间以正月初五祀五路神,传说这一天是路头的诞辰日,所以人们一大早便起来敲锣打鼓放鞭炮,摆设供品,以迎接路头的到来。所谓五祀,是指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路头,是指五祀中的行神。五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思是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瘟神本为五个,可珏山的瘟神殿却名“六瘟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供奉的并非张、刘、赵、钟、史这五瘟神,而是在《封神榜》中,姜子牙封的瘟部六位正神,他们都是“瘟癀(huáng)昊天大帝”吕岳的徒弟或师弟。

瘟部六位正神分别为:

东方行瘟使者周信,乃吕岳之徒。发似硃砂脸带绿,獠牙上下金精目,道袍青色势狰狞,足下麻鞋云雾簇,手提宝剑电光生,胸藏妙诀神鬼哭,行瘟使者降西岐(qí),正是东方甲乙木。用的磬名曰“头疼磬”。

南方行瘟使者李奇,吕岳之徒。面如满月眼如珠,淡黄袍服绣花禽,丝绦上下飘瑞彩,腹内玄机海样深,五行道术般般会,洒豆成兵件件精,兑地行瘟号使者,正属西方庚辛金。用的幡名曰“发躁幡”。

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吕岳之徒。巾上斜飘百合缨,面如紫枣眼如铃,身穿红服如喷火,足下麻鞋似水晶,丝绦结就阴阳扣,宝剑挥开神鬼惊,行瘟部内居离位,正按南方火丙丁。用的剑名曰“昏迷剑”。

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吕岳之徒。顶上金冠排鱼尾,面如紫草眼光炜,丝绦彩结扣连环,宝剑砍开天地髓,草履斜登寒雾生,胸藏秘诀多文斐,封神台上有他名,正按坎宫壬癸水。用的鞭名曰“散癀鞭”。

和瘟道士李平,吕岳师弟。知天命所归,吕岳二次下山阻周兵进关摆瘟癀阵,李平进阵劝阻,吕岳不听。待杨任来破阵时,又来劝解吕岳,不要与周兵作难,也是天数该如此,恰逢其会,当被杨任一扇子扇来,可怜李平“一点诚心分邪正,反遭一扇丧微躯”,误被杨任一扇子扇成灰烬。

劝善大师陈庚,吕岳师弟。与吕岳共摆瘟癀阵,见杨任误将李平扇成灰烬,欲为李平报仇,也被杨任扇成灰烬。

二天门供奉马、赵、温、岳四大元帅。

马元帅即马灵官马胜;赵元帅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即温琼,东岳大帝部将;岳元帅即岳飞。

道教在做道场祈禳(ráng)时,必然有一个仪式是请神,请有关神灵“降临”,帮助请者“驱魔降妖”。在所请的神灵中,“马、赵、温、岳”这四大元帅是必不可少的。也说明他们的重要地位。

三天门供奉的是雷公、电母、风伯、雨师。

灵官顶上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发髯须,身披金甲,三目怒视,左举钢鞭,右持风火轮,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

明朝永乐(1 4 0 3—1 4 2 5年)年间,杭州有个名叫周思德的道士,因为会使王灵官元帅的法术,名声显赫于京师。据《新搜神记·神考》“王灵官”条记“周思德”行“灵官法,知祸福先,文皇帝(朱棣)数试之,无爽”。于是永乐皇帝为王灵官在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供奉萨真人和王灵官。里面塑三十六天将,以王灵官为首。不久,永乐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藤像分量很轻,永乐皇帝将其放入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永乐帝雄武而有大略,征战一生。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永乐帝祷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终病死在返京途中。可见在野史笔记中,神明“灵验”的故事不胜枚举,亦表明灵官信仰的深远。

王灵官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不遗余力,王灵官常被用来镇守道观,守护道法,其作用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于是在民间老百姓称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西顶上有真武殿、文昌殿。

真武殿内塑真武帝君、龟蛇二将。龟蛇本为真武之形象,真武大帝在明初大抖威风以后,一跃而为道教大神。一些经书还编造真武或金阙真尊化身。

关于龟蛇二将的来历,《北游记》中说得更有意思。说这龟蛇二将是真武大帝的腑脏,也就是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成的。真武大帝(当时为净乐太子)当年修行时,渐入仙道,但未去五脏六腑。妙乐天尊显神通,把两个瞌睡虫放在真武身上,真武睡去不醒。天尊即命一神将剖开真武肚子,将其肚、肠取出,放到岩下,用石盖住。然后将衣衫一件放入腹中为肚,用线缝合,将还魂丹放入真武口中。真武醒来,自觉身轻,杂念全除,遂成仙道。真武大帝成仙后,这肠子和肚子沾了灵气,变成龟蛇二将,随侍真武左右。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相传张亚子是个孝子,对母亲极其孝顺。在晋朝为官,不幸战死。死后,百姓给他立了一座庙。最初,他是被当做雷神祭祀的,以后逐渐成为梓潼地区的重要神明,叫“梓潼神”。宋元道士假托梓潼神降笔作了所谓《清河内传》,说他生于周初,后来经过七十三代,西晋末降生于四川,为张亚子,成为梓潼神,并说玉皇大帝命他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

唐代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传说梓潼神在万里桥迎接玄宗,李隆基便封其为左丞相。后来唐僖宗因避内乱亦入蜀,封梓潼神为济顺王。相传梓潼神还帮助唐朝军队平息过叛乱。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陡长,从一个地方小神而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并逐渐与文昌神合二为一。

文昌,本是星官名,包括六颗星,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将其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又将其尊为主宰功名利禄之神,又叫“文星”,民间俗称“文曲星”。隋唐科举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士人顶礼膜拜,说什么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因文星和梓潼神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二为一。到了元代,仁宗皇帝封梓潼神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两侧,塑有两位童子像,这两位童子,即是我们常常听说的“天聋”、“地哑”。人们为什么要在文昌帝君身旁安排这样两位侍从呢?这当中也自有其原因。

《历代神仙通鉴》中称“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原来,这是在掌管文人仕途命运的神明身旁,特别安排了两个聋哑人,为的是防止向凡人泄露秘密。这其实反映了士子们对考官们的极端不信任和对科举场黑幕的愤懑之情。

在文昌帝君身旁的天聋、地哑还有另外一层寓意。据清代作家褚人获说:文昌帝君从者,曰天聋、地哑。盖帝君不欲人之聪明尽用,故假聋哑以寓意。夫天地岂可以聋哑哉!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gǔ)不聋,不能为公。钟伯敬云:“上句大作用,下句大受用。”这其中透露出中国文人的可悲,褚人获一身学问,但终生布衣,他是清醒的、明白的。

西顶、东顶之间的月光娘娘殿内供奉“团圆之神”——月光娘娘。

月神的崇拜,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古代对月亮的圆缺抱有非常大的神秘感,而月球表面上的不规则黑斑,又诱发出人们的种种幻想,在古代的漫漫长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明。夜空中最明亮的自然是月亮,所以月亮又称“大明”,并常与太阳并称。月亮以其光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

由月亮之圆,人们联想到圆满、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这一天,家家团圆,拜月赏月,人们互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传说中,月神常化为月华,降到人间,遇之者拜求,福禄即得。但更常见的习俗,还是向月光娘娘祈求美满姻缘。

东顶供奉的神仙主要有玄帝及其侍从周公、桃花女,三官神,三十六部将之二辛江、邓成,还有关帝。

玄帝殿内,在玄天上帝的身旁,塑有一男一女两侍者,这便是周公和桃花女,二人捧册端宝,其身份是听差加秘书。据《真武本传妙经》说,周公、桃女是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权力还不小呢。据说此二人周公善卜,桃花女善解禳(ráng)。

民间关于周、桃二人的传说则多见于元明戏曲和小说,桃花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尤为广泛。元代时有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剧情大概是这样的:算命人周公开业三十年,从无差错,某日有石婆婆算命,周公说她儿子石留柱在外必遭横死,石婆婆回家途中遇到桃花女,桃花女教禳解之法,救了石留柱。石婆婆找周公退卦钱,说他的卦不灵。周公又给仆人彭祖算命,断定他必死。彭祖路遇桃花女,桃花亦教他禳解之法,彭祖便依法祭拜北斗七星,得以延长寿命。彭祖见周公,周公知其不死之因,顿生妒意,请彭祖媒,娶桃花女为妻。

桃花女进门后,周公费尽心思要害死她,但都被她破解,反而差点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周公再次害桃花女,又被她破了法,使得周公一家死而复生。在周公复生后,真武大帝出现,说明周公与桃花女是金童玉女转世,业缘已满,应复归天位。从此,二人便跟随于真武大帝左右。

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也被称作“三元大帝”。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地官治理地下,主为人赦罪;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厄。民间则将三官附会成三个神人,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陈子寿的人,长相俊美,深得龙王三个女儿的喜爱。她们与陈子寿结婚后,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各生下一个儿子。这三兄弟原本是龙子,长成人之后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元始天尊分别封他们为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他们的生日分别叫上元日、中元日、下元日,合称“三元日”。三官中,尤以赐福天官最受欢迎,名声也最响亮,被奉为“福星”。

辛元帅辛江、邓元帅邓成是真武大帝麾下三十六天将中的两位。据《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亦称《北游记》)称,三十六天将均为真武大帝收服的神,即北斗众星中三十六罡(gāng),每个天罡星中有一神,共三十六位神将。这些天将中,有的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死后被封为神;有的原是道士,死后被神化;有的是传说中的人物,有的是小说或戏曲编造出来的人物。

提起关帝,那就更有名了。其实,自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大。他是从宋以后才大走鸿运,青云直上的。宋哲宗封其为“显烈王”,宋徽宗封其为“义勇武安王”。元代时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特别是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面世,使得关羽名声大震,在民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地位并不重要的关羽,在小说中被描绘得极为完美,俨然勇武和忠义的化身。关羽的美誉不但在刘、关、张三兄弟之首,甚至跃居历代名将之上,成为“古今第一将”。真可谓是“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甚至让陆秀夫、张世杰(二人为南宋末大臣,抗元兵败殉国)为其左右丞相,岳飞为元帅,尉迟恭为伽(qié)蓝(护法神)。清代顺治皇帝更甚,对关羽的封号竟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suí)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由一员武将而升为“王”,升为“帝”,以至“大帝”。其名义上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人间的帝王。

明清时,关帝崇拜极盛。有“武圣人”之尊,与“文圣人”孔子齐名。由于关帝被说成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全能”法力,所以,民间各行各业,妇孺老幼,对万能之神关帝的顶礼膜拜,是远远超过孔老夫子的。再者,在文学作品中,关羽是一位义气千秋、忠贞不二、见义勇为的英雄好汉,是旧时江湖义气的楷模。而从统治阶级方面来说,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亿万臣民,是强化封建统治的再好不过的灵丹妙药了。

至于说关羽后来成了财神,那也是有着深刻意义的。人们尤其是商贾们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是人们企图用传统道德秩序来规范经济行为的一种强烈愿望。广大群众希望商人们以诚信为宗旨进行买卖,不要有欺诈行为,商人们之间也要求以诚信为原则进行交易,商贾们更要打出诚信的旗号争取买主,诚信化身的关公于是成为最理想的保护神。财神关公还尤其受到餐饮业的重视。

农历五月十三要举行关公会,传说关公要在这一天磨刀,所以通常会下大雨,叫“关公磨刀雨”。

最后说说南顶供奉的几位仙人:南海观音、小龙女、善财童子,药王爷和送子观音。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一直沿用至今。佛经中说,在众生受苦受难时,只要称颂“观世音”的名号,她就会“观”到其“音”,立刻前往救助。声音不用听而一“观”即知,仅仅这个名字就足以显现出这位菩萨的大慈大悲和神通广大。

观音菩萨的两胁侍分别是善财童子和小龙女。善财是梵文的意译,又叫善财童子,是佛教菩萨名。善财童子虽被绘成或塑成天真的孩童模样,但童子这一称谓并非是指小儿,不是“少年”、“儿童”的意思。原来,佛门中称菩萨为“童子”另有含义。一是菩萨作为候补佛,将来要荣登佛位,就像王太子以后要继承王位。二是菩萨持戒清净,就像童子没有****贪念,十分纯真。

说来有趣,因其名为“善财童子”,老百姓们望文生义,认为“善财”一定是善于理财、善于招财,于是将其作为“招财童子”、“送财童子”来顶礼膜拜。还有些人则更是向其求生贵子,居然成了送子之神、生育之神。

南顶上供奉的另一个观音是送子观音。送子观音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纯属民间创造。在任何佛教经典中,都没有“送子观音”这一名目,但是,由于佛门宣传观音菩萨的慈悲为怀,救助众生,人们便在她的众多功能中,又给她增加了一项重要的“送子”功能。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药王爷。生老病死是谁也免不了的自然规律,在医学极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往往把能帮人治病的医生奉为神明。而道教的核心是神仙信仰,炼丹服药是修炼神仙的主要途径,因而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客观上是方士、道士在修炼神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道教供奉的药王有很多,基本上历代的名医均被奉为药王。珏山南顶慈云阁外墙供奉的药王爷便是孙思邈。

各处殿宇建起来,各路神仙供起来,各种香火焚起来,珏山上,好不辉煌,真个热闹。然而,大多数时候,对普通善男信女来说,并不太在意各庙各殿的职司主管,他们大多数人是见殿就烧香,见神就磕头,大有宁可拜错也不漏过的架势。因为,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无论是传说中的文臣武将,还是管天管地、利水镇火的各路神明,无论是民间的神灵还是地区的圣人,无论是本国的道主还是外来的菩萨,他们都可以接受,他们生活中需要什么就信奉什么,他们不求对佛经道义的索解,而真正看破红尘,弃家入寺当僧尼的更是微乎其微,他们所要求的只是这些八方神灵能带来长久的福安或者一时一事的圆满与保佑。

赏月名山

中华民族自古崇拜“日”、“月”,我国大多数名山大川都是以“日出”著称,而珏山则独以“赏月”闻名。珏山自古就是以“珏山吐月”为主题的祭月、赏月胜地,素有“中国赏月第一山”、“珏山月、天下奇”、“月是珏山明”的美誉。

据青莲寺宋元符元年(1098年)石柱题记记载:泽州通判段约同晋城令耿敏、县尉黄叔敖等“步月临流,传觞赋诗”。金代状元李俊民在中秋节游珏山赏月有“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的诗句。金代泽州刺史许安仁在中秋节游珏山赏月留有“今宵掷笔台边月,来照幽人物外游”。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摩崖碑刻记载曰:“每岁中秋,月从珏山所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创建珏山一天门记》碑文记载有:“俗传每年八月望,月忽自中出,谓之珏山吐月,亦游观之胜景也。”“珏山吐月”,早在明代时就被列为“泽州八景”之一,后来,当其他七景渐次被岁月湮(yán)没,不复存在时,“珏山吐月”仍稳居晋城四大名景之首,直到今天,依然是晋城地区的游观胜景。

“珏山吐月”胜景尤以八月中秋为最佳。到时候,请你来看看珏山的月亮。夜幕深降,一轮乳白色满月已挂在了山顶双峰间,也许不是传说中的那样,不偏不倚,正当双峰之中,可那又何妨。似银盘般的满月,静若处子,明亮而不耀眼,外露却不张扬,默默地展示着自身的无限魅力,静静地挂在山巅,冷冷月色中隐隐透出的一股子孤傲气韵,默默地向四下里弥漫。白日里清晰的峰峦,此时是山岚氤氲,缥缈悠远。珏山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柔纱幔帐之中,雄浑的山体此时朦胧轻柔,风情万种,完全是一种婉约的风范。

一千年前,大略也是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月明,一代文豪苏轼有感而发,欣然吟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西方文论家埃米尔曾说过:“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中国自古也讲:山水是人心的外化。“月亮代表我的心”。若有千个“我”,便有千颗“心”,是否也会有“千颗月亮”?当年的东坡居士如若得见“珏山吐月”,又会是哪般心情呢?

青莲寺的款月亭,原来是观珏山吐月的最佳地点,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球的变化,如今的八月中秋夜,在款月亭是看不到这一自然美景了。据说,现在观月的最佳位置是在青莲山的半山腰上方。难怪清人董绪在《珏山咏月》中会发感慨:“怪来秋月因何事,不向从前峡里明。”(清·董绪《珏山咏月》)

天门窦开

站在停车场昂首仰望,沿着山坡陡直而上的石阶以及崖石上的长廊、崖畔的苍松,有天门座座矗立其上,灵动欲飞,令人景仰。

珏山共有三道天门,象征道教的三清之境。三道天门依次由西南向东北,由低到高,有360余级依山凌空、陡然直上的石阶天梯相连。这是由前山登顶的主要通道,天门与天门之间均有石阶相连接,形成了珏山主峰的重要景观。

在天门之前,第一所建筑是魁星阁和黑虎殿。

自停车场攀登,矗立最前端迎接你的便是“珏山胜景”小牌楼。过此可见雄伟气派的魁星阁端居高台。魁星阁为标准的重檐十字歇山顶亭式建筑,叠拱飞椽(chuán),雕梁画栋,描红覆绿,流光溢彩。

黑虎殿位于魁星阁后左手方,五开间,前置走廊,额枋(fǎng)彩绘金龙,斗拱朵朵仅施于柱头,无补间铺作。殿内有黑虎神洞,为天然岩洞,洞口虽小,而其深莫测。

一天门位于半山腰中,在缓坡与陡崖相接之处。此门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破“四旧”时遭毁坏,1991年依原址重建。现在的一天门为石拱门,拱券之上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其左右石砌基座,外观仿须弥座,束腰部位同样雕饰龙纹,手法细腻,技艺精湛。转角处各雕一力士像,古拙敦厚。门券之上嵌有“一天门”石匾一方,虽乃重建时新置,却不失质朴风韵。门洞内左右墙壁中嵌有明嘉靖三十五年所镌(juān)石碑各一通,右为《创建珏山一天门记》,详细记载了一天门修建的年代、规模以及“珏山吐月”的来历等。左边一通是功德碑,详细记载了当时修建珏山一天门的捐资者,上至皇亲宗室,下至寻常百姓,笔笔在录。

一天门内,有一平台空间,正对天门建有财神殿,面阔三间,殿内供奉五路财神。该殿同样是在原有旧址上复建的,四根檐柱下的柱础均为明代遗留,左右两个是六极对称阴阳柱础,精雕虎、狮、麟三兽,头尾穿插于几凳式础身的壶门之中,造型别致,活泼可爱,意趣盎然。中间两个是狮驮柱,狮鬃卷毛,一丝一毫均细雕精刻,狮背披着长方形锦铺,侧面锦铺上浮雕古装人物,栩栩如生。殿内三面墙壁均有壁画,构图严谨,人物逼真,妆饰华美,色泽鲜亮。院内右厢是六瘟神殿,内塑六瘟神像: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李平、陈庚,是古时人们尊崇的禳灾祛病的神灵。

过一天门,沿石阶天梯继续攀登,便到了二天门。二天门门洞两侧塑有马胜、赵公明、温琼、岳飞四大元帅的塑像。二天门扼(è)守珏山咽喉,据险而筑,饶富险趣。于此伫立,面对旷野,前瞻深壑,右顾梯田,群峰似涛,山色如黛(dài),不禁让人想起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林严大夫同用南字》)

过二天门上行不远,有一座两层阁楼,即为三天门。下层门洞内雷公、电母壁画。上层为凉台,为游人纳凉小憩和远眺观景之处。进入三天门,沿山脊东行,便可到达灵官顶。

珏山四顶

珏山四顶指珏山主峰的灵官顶、西顶、正顶(东顶)、南顶。灵官顶、西顶、正顶依山势由西向东大致为“一”字型排列,南顶位于正顶东南500米左右。

灵官顶:过三天门东行数十步便到灵官顶。上建灵官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铺。殿前东西两侧有对称的台阶与院相连,台阶中央雕有双龙戏珠图案,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台基正面有飞龙浮雕石一块,更显灵官殿之威严。殿宇四周有堡式围墙。殿内塑有真武大帝的护卫灵官神,褐面獠牙,身着盔甲,手持钢叉,眼睛暴突。灵官殿南下方,西顶西门外有保子娘娘殿,目前在建中。

西顶:过灵官顶东行30余米,便到西顶。顶上依山势建有真武宫、文昌殿、麒麟门(又叫南天门)等。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站在麒麟门远眺,“一览众山小”。门内依山势的回转起伏,建有夹墙复道,曲曲弯弯,方石墁地的院落,南边左右各建钟楼、鼓楼,击之则万山回应。

北面中央建真武殿,其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明嘉靖八年(1529年)曾有过重修。真武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当心间设隔扇门,两次间为隔扇窗,前出走廊。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层叠,有彩绘及木刻装饰,华丽多姿,辉煌自就。

殿内设高大精巧的木雕神龛花罩,各种题材、各种技法的雕刻遍布其上,既有龙、凤、麒麟等神物,亦有花、草、虫、鸟等常物,题材多取自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又有着浓郁的地方风韵。

花罩之后正中塑真武神像,龟、蛇二将分侍左右。真武大帝正襟危坐,披发赤足,颜如冰清,头戴王冠,身着龙袍,神态怡然。龟蛇二将为执旗捧剑的武将形象,戴盔贯甲,衣带飘垂,威武庄严。殿内周壁绘制壁画,工笔重彩,线条流畅,人物传神,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将虚缈的神话传说故事表现得活灵活现,天上人间,亦幻亦真。

文昌殿建于真武殿西侧下院,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曾重新维修。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顶覆琉璃,檐下三踩重昂斗拱,前廊柱础为原址遗留。院内南侧砌筑围墙,墙体内嵌有十二生肖石雕,均为人物与动物组合图案,生动可爱。此院西通灵官顶,东侧有台阶可登临真武殿,东南角曲折至麒麟门。

麒麟门原为清嘉庆四年(1799年)所修。近两年对其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新麒麟门为石质结构,二层,下为石砌高台,中开拱门,左右设琉璃质麒麟照壁各一(“麒麟门”因此得名)。其二层上分建钟楼、鼓楼,四柱撑顶,楼角飞翘,远观如鸿雁之展翅,若鹄鹏(húpéng)之翔翱。

麒麟门外有斜坡台阶,两旁有护栏与铁链,这就是太子坡。太子坡相传是净乐国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玄武大帝十五岁入武当山修炼时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志不坚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气元君用“铁杵磨针”点化,复又上山修炼,最终修得正果。到后来,凡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地方,往往总会有一道太子坡,珏山也同样如此。

西顶与东顶之间,过月亭的下方,建有月光娘娘殿一座。

东顶:又名正顶、金顶。东顶建筑依山势跌宕错落,逐层抬升。最下层在步道旁建有关帝殿三楹,坐东面西,单檐悬山,左有步道往通西顶、南顶,右有台阶可达东顶之巅。

二层平台上有双王庄三山会石砌窑洞一座,洞口摩崖石刻沧桑古雅,因石质不佳,再经百余年来的雨蚀风侵,字迹已模糊难辨,遗憾又可惜。

再往上在第三层平台处,左右建有两所敞廊,塑三十六天将的其中两位:辛元帅辛江和邓元帅邓成,像为木雕,整体结构匀称,英姿凛然。廊内壁上嵌有石碑数通,记载着一些往事、一些历史。

穿过该层平台北面的石门拱洞又达一层,迎面立有高达三米的台基,左右是王镠的功德碑与记述碑。深深藏于碑亭,巍巍立于圣境,可见其重要性。门洞之上建有三官殿,宽三间而深一间,东西山墙上均开门可以进入,殿内三官像坐北面南一字列于神台之上,虽然殿内空间略显紧促,却丝毫未能影响其繁盛的香火供奉。

玄帝殿位于东顶最上端,建在约一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铺顶。斗拱五踩,飞檐挑角,风铃时响,渺若天外。殿内方形藻井,绘饰团龙。东、西、北三壁绘有三十六路文臣武将、雷公电母的五彩壁画,画中人物线条流畅,技法精湛,文臣面容慈善,羽衫飘逸;武将高大威猛,气势逼人,是难得的精彩之作。正中神台端坐玄天上帝,双腿下垂,双手抚膝,披发低目,身周龙头四出。两旁侍立周公、桃花女。

殿前左右两翼分建钟楼、鼓楼各一,晨钟暮鼓,响彻琼宇,弥漫山林。玄帝殿的背后便是著名的舍身崖,“深不可测,望之慄慄(lì)逼人”。另有“圭(guī)石一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为直心石,俱为珏峰点缀”。

南顶:珏山虽以道教为主,但由于当地三教合一的信仰十分流行,因此在南顶建有一座慈云阁。相传,此处曾生祥云观音菩萨应现,因观音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故在此修建楼阁,名曰慈云阁。阁为二层(外观三层),下建三米高的石砌台基,十字歇山顶,斗拱层叠,楼角飞翘,鸟革翚(huī)飞,高峻灵秀。阁内一层为观音殿,供奉南海观音、小龙女、善财童子,殿外东西山墙随奉送子观音和药王孙思邈;二层为三教殿,奉佛、道、儒三教创始人。阁外四周施以围廊,可环望四野,观众山朝拱,看草色云蒙。仰天长啸,吐故纳新,其乐无穷。

慈云阁前有弥勒殿,中间塑有弥勒像,笑态可掬,使人不禁有“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之感。相传清嘉庆年间,当地一富绅来此为父祈福,归去父之陈疾不日消除,富绅重返珏山,重塑弥勒金身。虽为传说,但珏山之灵验,非言语可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来珏山祈福而获福之人也不在少数。因此,珏山也成为晋、豫两地的一座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