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顾全大局
21126900000012

第12章 超越工作岗位(2)

但是,这点要求却让库管员很不高兴。他用自己的大嗓门对着质检人员吼:“你们就知道挑三拣四的,你没看到我这一天要来多少纸,要是一批批记,还不累死我。我能让纸不受潮、不着火就行了,干这么多活也没见人给我涨工资……”

质检员拿他没办法,只好向上反映情况,最后工厂把这些要求写进了岗位职责。

这个库管员就是个持本位主义的人。他才不管这些新措施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它会给工厂解决什么问题,带来多少好处。他就想着自己现在能少干就少干,能不干当然更好。他更不会把货源、生产和顾客放在一起考虑。他想的就是自己的那点事,除了让纸不着火、不受潮以外其他的活都是对他的盘剥,都是别人在挑三拣四,都是欺负老实人,都是无理取闹。这样的想法的确会成为工厂改善工作的阻力。事实上,质检部门的想法对生产是很有利的。如果这个库管员没有对货源做基本记录,那么出现问题,不就连源头的数据都丢失了吗?那么这些问题找谁解决呢?难道因为他省点力气,让所有的人都白费工夫吗?

持本位主义的人就知道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本位主义的思路是最危险的。他们不懂得去考虑全局,他们的应变能力很差。就像那两个准备到海边的人,在拿到渔竿和鱼的那一刻,他们想都不想就一人拿一样高高兴兴地走了,肯定还觉得自己占了好多便宜。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厄运的开始。工作中的“库管员”也是如此,他到底还是不能保持自己的“本位”,这些东西到最后还是要写进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那时候他再强调“本位”并牢骚满腹的话,他就肯定会丢掉自己的工作了。

事实上,我们只有一起努力,才能走到“海边”;只有相扶相助,才能共创业绩。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都提倡在工作中要坚持发扬“邻桌原则”。这种观念就是治疗本位主义思想的一剂良药。它提倡,要把身边的同事当成自己的邻桌。我们工作的时候不能仅仅想着自己这摊活,还要常常看看邻桌的进展,问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如果我们仅看到自己,或者错把同事当成自己的竞争对象,那么我们将失去最好的伙伴,最后就像寓言中的那两个人,一起弹尽粮绝。

本位主义的人总是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根源就出在他们的思想里。如果我们能舍弃这种非常危险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境遇将得到根本的好转。

人们一定听过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一个临终的人很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他找到天使求他实现自己的这桩遗愿,天使同意了。他先带这个人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看见在地中央放着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面黄肌瘦的饿鬼争抢着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吃不到。

他们又来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人们总是给对面的人夹菜。他们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地狱里盛行本位主义,每个人都焦躁地往自己那使劲夹菜,但是到最后还是一点也没有吃到。天堂里的人却总是夹给对方吃,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菜。

这就是差别!如果一个集体被本位主义所侵蚀,那么这些落后封闭的思想观念就会无情地吞噬掉这个集体的活力和未来。没有一个集体能在本位主义的阴影下走向成功。本位主义已经成了一个团体永远的痛!

让我们放宽视野,一同告别本位主义;让我们在快乐之中同心协力,共同建造一个无敌团队!

心中常存使命感

让使命感深植于心中,平凡的岗位上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使命感,是员工对待工作、公司乃至社会、国家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员工内心的潜在意志,是员工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和价值观等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现。

具有强烈工作使命感的人,不会畏惧自己工作上的坎坷,会始终沿着目标向前迈进。

心中常存使命感,会促使员工同老板一起奋斗,把公司做大做强,这是员工共同的目标,更是员工共同的责任。

心中常存使命感,会让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多彩,人生的目标变得更宏伟。

心中常存使命感,会给员工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员工面对困难不低头;还会给员工希望,让员工在努力工作中看到成功的曙光。

心中常存使命感,会让一个人心怀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一切以大局为重,无论何时何地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即使在生命的尽头。

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第二件事:用尽全身力气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可以安全地下车;

第三件事: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这三件事后,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他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司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却是富有使命感的珍贵写照,也是所有职场中人的榜样。

当你觉得你的肩头上担负的是一种使命、一种理想时,你就会不自觉地注入你全部的热情与能量,并为着这个理想不断地努力进取。

金利来集团总裁曾宪梓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在泰国的遗产问题,刚刚从中山大学毕业,就不得不离开祖国。

他想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政府将他送到学校,是国家的助学金帮他读完了中学和大学。而如今,自己就这样地离开了祖国。

他回头望着海关楼上的五星红旗,在那一刻暗自发誓:这次出去以后,一定要努力创造财富,将来有机会,在不同社会环境里面,用不同的方式来回报祖国!

在日后拼搏的岁月里,曾宪梓时刻牢记自己的誓言,终于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品牌——金利来。之后,他终于实现了回报祖国的诺言。

无独有偶,海尔的张瑞敏也曾经遇到过大同小异的事情:

海尔集团在拓展海外市场前,曾经有人建议张瑞敏搭顺风船,也就是用OEM贴牌的这种方式。

因为当时很多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这样做不需要广告费,也不需要市场开发费,甚至连出口到国外的费用都不需要了,只要贴上人家的牌子就行了,实际付出的费用很低。

但是张瑞敏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这样做,在短期内看是有利润的,但是长期来看,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品牌。

海尔在核心价值观方面,非常强调敬业报国这样一个价值观。

张瑞敏认为,中国最缺的是世界名牌,而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名牌,你就很难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所以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大局”,就是再苦再难,他也要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别人问张瑞敏,什么样的时刻是让你感到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候?

张瑞敏回答说:“最激动的时候,就是我们1999年,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设厂。

那时候在奠基典礼上,来了几百名美国各界的知名人士,有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州长,当然,还有当时中国驻美国的大使李肇星先生。在这个奠基仪式开始之后,全体起立,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那时候非常非常激动。

对我来讲,这些应该说是一个梦想。从10几年前一个濒临倒闭、资不抵债,而且靠借钱发工资的一个很小的工厂,到今天在美国的土地上有我们自己的工厂,是非常激动的。

而且在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不仅仅代表着海尔,我们代表的是中国!”

相信张瑞敏当初在做出用自己的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定时,心中一定是有着“中国”这两个重逾万斤的字的,用自己的品牌强大中国,用中国支撑自己的品牌!只有把祖国真正扎根于心中的人,才会做出如此睿智的决定。

这就是工作中的使命感,这就是企业家的大局观,当这种使命感和大局观真正融入工作中时,是如此的震撼人心!

做到位、不越位、善补位

“做到位、不越位、善补位”是员工对单位的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是衡量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员工,工作要做到位。做到位既是一种敬业精神,又是一种责任意识。所谓敬业,是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而责任,就是不逃避工作中出现的风险。这种责任感是超越敬业精神的。因为对于敬业来说,你只有收获,而对于责任,你可能会有更多的风险。

每个公司、每个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范围。你首先必须保证工作到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它尽量不出现漏洞。

即使大家都能够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奋敬业,尽可能积极主动维护公司利益,恐怕也同样存在着做不好的现象。做不好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同时,责任边界总是会有交叉的地方。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在责任边界上经常存在模糊地带。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留出责任的空白区。这是责任意识到位的基本要求。

除了要求工作做到位,我们还要求在工作中不要越位。要做到不越位,你首先得对工作中的“越位”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断章取义或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

有一个北京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到深圳工作,应征做了一个公司的策划负责人。他工作起来也算出色,很受客户认可。但是他自恃才高,对一些他认为的小策划案采取不接的态度。有一次,一个广告公司要设计宣传页,他不屑于接,于是就推给他的一个同事去做。他的同事很高兴地接下来。但他是新手,由于不懂得规则,在策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漏洞。这个研究生发现了漏洞,但是他并没有指出,而是暗暗嘲笑。方案反馈到客户那里,客户毫不客气地取消了与他们的合作,转向了他们的竞争对手那里。很快,经理就找到了研究生,批评他因为他的推脱责任使他们失去了一个大客户。研究生据理力争,说那不是他策划的。这让经理很失望,于是经理决定将其开除,而那个研究生的同事却留了下来。

研究生在临走时的辩白中说道:“我就是为了不越位。因为我的责任就是把策划案做好,其余的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怎么我按照规则做了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其实,不要越位是说公司的有些事情牵涉到管理权限。如果没有上级的授权,超越了管理权限就会导致权责不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可以推卸责任。

无论如何,该是你管的事情,就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你管的事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配合主管人员把事情处理好。特别是在责任出现交叉的时候,更要以公司大局为重,从维护公司利益出发,从拓展公司业务出发,把相关工作做好。

还需强调的一点是,不越位不等于不要补位。

该补位的时候,你不及时补位就可能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失。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对其他的员工负有责任。这就像互相咬合的齿轮,大家必须紧紧地连在一起,才能共同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组织必须对自己负责,也需要彼此负责,这才能达到事先约定的成果”。因此,当工作出现责任空当的时候,员工应该能够及时补位。

在一次项目完工的剪彩仪式上,有一家房地产公司邀请了总公司五位领导前来剪彩,当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项目经理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老领导也来了,于是硬把这位领导拉上台,让他也一道剪彩。下面的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就要出洋相了。

说时迟,那时快,公司办公室主任迅速地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把剪子递了上去,一字排开,六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所有的人皆大欢喜。一位老员工在吃惊之余,顿生敬佩之情,随即问办公室主任:“你怎么知道还会叫一个人上去?”

“如果老总再叫一个,我这边口袋还装着一把呢。”

人在职场,要善于补位,就要想他人所未想,你才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你才能把“泥饭碗”变为“金饭碗”。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失业的,因为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生存的最好条件。

陈清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平时的工作只是收发、传送领导文件。当公司出现一些无人料理的事情时,别的同事都为能少做就少做而推来推去,而陈清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赶快补上,不多久一份工作就漂亮地完成了。从此“阿清你见一下那个客户”,“阿清你去做那件事情”,这样的指派越来越多。

陈清从未觉得自己是个被人支来支去的“小跑堂”。虽然杂事很多,但是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多,比如叫她去接触传媒,联系公司的广告业务,参与广告文案的写作,选择适合的传播渠道等等,这都给了她一个充电和学习的机会。

一直在暗中观察员工表现的老总暗暗点头。从此陈清工作更忙了,但是忙的却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户,一些谈判的场合,老总都会带上陈清一起去。终于有一天公司要准备“上市”了,需要把公司彻底包装成一家公众公司,拟一份招股说明书,集团董事会希望陈清能做好准备,协助管理层完成公司历史上质的飞跃。

陈清不负众望,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为那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秘书。后来,她又跃升至公司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并且成为资本运营方面独当一面的大将。

每个公司都会出现一些无人负责的事情,这时就需要员工及时补位,多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越多,你的地位越重要,掌握的个人资源和工作资源也就越多,情形对自己就越有利。

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如果我们树立起补位意识,用锻炼自己成长的积极心态来对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能把工作当成机会,把指派当成锻炼。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扪心自问:你是否有补位意识?是否善于补位?如果你的回答不是特别肯定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自己成为一个任何时候别人都离不开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