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21149400000025

第25章 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培育和创新(1)

姚裕萍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校教师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石,对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推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支撑,对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高校教师文化,是指长期处于一定高校文化氛围中的高校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价值理念、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以及在这种精神因素长期支配下形成的行为模式,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多样性、可塑性等特征。高校教师文化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内部教师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一旦形成,对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高校教师文化内涵和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职业文化追求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事业、成就和理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才干,努力发挥自身潜力和创造力的价值追求过程。追求自我实现的职业文化是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重要内涵。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以及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渴望被尊重、被欣赏,追求事业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自我实现的职业文化体现为教师具有坚定的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能够经由自己的职业行为获得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感,从而实现教师职业的外在社会工具价值与内在个体生命意义的统一。追求自我实现的职业文化还表现为教师具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以及具备与其自我实现目标相匹配的教学科研等职业技能。

(二)学术文化崇尚宁静致远

作为组织的心理环境,大学学术文化对高校教师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高校优良的学术文化应该具有学术至上、宁静致远、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等特点。在优良的学术文化中,学术至上意味着高校教师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意味着学术信念、学术自由、学术责任、学术忠诚以及高度的学术自律;宁静致远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一种学术操守,因为学术追求而追求,摒弃学术功利和浮躁。优良的学术文化还表现为既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氛围,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鼓励领先和冒尖,有效促进学术创新。

(三)教学文化体现精耕细作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大学最本质最经常的活动。精耕细作的教学文化是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当前高校价值追求也出现一些功利化倾向,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人文,重当下轻长远,师生关系紧张化、冷漠化,大学品位降低,大学精神消退。精耕细作的教学文化意味着高校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平等对话,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彰显高校教师应有的文化气度和人格境界;不断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四)学科文化寻求开放合作

学科文化是教师对自己学科的信念和忠诚度,以及不同学科人员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和标志,高校教师学术活动主要围绕学科的分化和组合来进行。加拿大学者哈格瑞弗斯根据教师文化成员之间的关系样式将教师文化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主义文化和自然合作主义文化,其中自然合作主义文化是比较符合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理想型文化。开放合作的学科文化是自然合作主义文化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以及多技术集成、协同和创新将成为一种群体意识和共同追求,生活在这一气场中的教师将不再受“门户”之见、学派壁垒影响,而是在共同目标下积极配合,寻求集体合作的策略。

(五)交往文化追求和谐共生

优秀的教师文化最终体现为与教师有关的人际关系,即是否具有和谐共生的交往文化,如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干群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等。和谐共生的交往文化体现为和谐共生成为高校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他们在相互尊重、互相合作、体谅宽容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处理一切社会关系,表现为对相互人格的尊重与平等,对各种意见的宽容,在信任和自律中化解矛盾,从而自然生成民主对话、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团结协作、相互借鉴和守望的师师关系,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干群关系,等等。

二、影响高校优秀教师文化形成的障碍分析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价值目标的短期化

高校一直被视为是精神的家园,是追求真理与科学的地方,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的浮躁与功利,高校亦面临空前的办学压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价值目标的短期化行为。以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经济效益为目标,高校片面追求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论文数量,重应用轻人文现象突出,造成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弄虚作假、包装炒作之风盛行,师校、师师、师生关系紧张,大学品位降低,大学精神消退。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政治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利益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部分教师越来越重功利和实惠,他们重视眼前的物质利益,阻碍了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部分教师在名与利的驱使下不能恪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丧失了学术研究者应有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良知。还有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不能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敬业精神不足,业务钻研不够,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佳。更有部分教师对教师职责认识片面,育人意识十分薄弱,错误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割裂开来,在课堂上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不闻不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信任和理解。个别教师师表意识单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损害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二)个人主义工作方式与派别主义文化心态

合作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合作创造信任,增强信心,创造各种诱发归属感的联系纽带。合作产生共享,使处于合作圈层的所有人或组织都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一共有资源,从中获取相关知识,降低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文化和派别主义文化仍是我国高校中最为常见的教师文化类型。

从高校教师劳动特点来看,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约定俗成,教学工作和专业研究都是高校教师相对封闭且自足的领域。客观上,知识与信息的多元获得渠道使教师以往“真理代言”人的假借权威受到挑战,然而主观上教师中心主义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为避免给同事和学生留下教学无能、教学失败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遭遇难题宁愿裹足不前也不愿请教同事或者转变身份角色与学生一起探讨互动。这种氛围特别不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以及教师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科研方面,由于“门户”之见、学派壁垒,高校教师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教师之间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几乎没有,超越本学科进行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研究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派别主义根深蒂固,同行相轻,学科封闭,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相同学科不同团队之间相互封闭甚至拆台,资源难以共享,跨学科研究无法展开,造成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不能形成科研大团队,不能承担大课题,不能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人才培养也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