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跟李嘉诚学投资
21154400000029

第29章 投资谋略之借鸡生蛋,以小搏大(2)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的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资产成倍、甚至是几十倍地增长。怡和这个商界巨人越来越显得暮气沉沉,渐渐不敌这批虎气十足的华人财团。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后,香港商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因为这些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就已对华资财团有了防备。纽必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了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的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结构称为“连环船结构”。

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陷入低谷,债务累累,使投资者大大丧失了信心,股价迅速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仅剩下30亿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些,尚有100亿港元。俗话说:“柿子先拣软的捏。”此时市场又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有一些股评家认为,这种连环互控的股权结构,就像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控制住,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但两者的股东利益并不一致,因而彼此间各伸出的一只钳子难以协调作战。

但也有人认为,并非纽必坚设计的互控结构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在过去,即便怡和这头雄狮酣睡不醒,也没人敢打扰其美梦,更不要说斗胆拽其一根毛了。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专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包伟士到来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置地宣布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然后又宣布将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

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据传,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便如铜墙铁壁一般,因此击碎了意欲收购者借收购怡和达到控制置地的美梦。但也有人说这种结构是凯瑟克家族“保帅舍车”之举。凯瑟克家族通过这种结构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这就使得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相应增大。分析家认为,已将怡和迁至海外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置于垂涎已久的华南虎面前,以便待价而沾,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中区豪楼名厦羡慕不已。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如此大好时机,岂可错过?

于是,李嘉诚在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会时,首次向舆论透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做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天机泄露”,华南虎吞并垂暮狮子的传言愈发不可收拾。

4月底,华资财团持有的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使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一般,急窜到8.9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升幅最大的一天。

这一回合,李嘉诚瞄准对手的致命弱点,因而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是商战中一经典的战役。

4.分拆集资,连锁包销

只需要一年存1.4万元,如果他每年存的钱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因而获得平均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成为1亿零281万元。

——李嘉诚投资箴言

1986年9月,长实通过其全资附属的长江实业财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发行港币10亿元浮动利率票据认购权证的合约,同时发行认购权证1000份,持证人可于1986年10月1日起9个月内认购另外港币5亿元的相反浮动利率的票据,均于1989年1月19日到期。其目的是作为海外及香港拓展业务。这款由传统浮动利率票据、认购证及相反浮动利率票据组成的商业票据发行,标志着香港金融市场的一项新的发展。长实将成为香港第一家商业机构,以低于银行拆息的利率筹集资金而载入史册。

10月,李嘉诚宣布长江实业与香港电灯达成协议,港灯发行新股1.03亿元,每股作价10元,集资10.3亿元,收购长江实业拥有的希尔顿酒店。这是长实系公司进行的一次资产大转移。长实在70年代初期购入希尔顿酒店,面值2.5亿元,因此这次将希尔顿以10.3亿元出售,可获7.8亿元非经常性盈利。李嘉诚表示,出售希尔顿酒店所套现的10亿元,长实将用在本港进行再投资。

11月,李嘉诚宣布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联合组成一家公司,委托银行团在欧洲发行总值7.8亿元港币的可兑换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债券,该等值券持有人可以每股约5.75元的价格换取和黄及长实现时手上持有的国泰的5%股权。该等价券每张面额为50万港元,5年期满,固定年息5厘,每半年付息一次,已于1987年1月发行并随即全部售罄,实际发行额为港币7.62亿元,扣除买入价5.1亿元,和黄和长实这次变相批售国泰股份,在短短半年内获利2.5亿多元。

长江实业通过发行巨额商业票据、批售可换国泰股份债券,以及出售希尔顿酒店等不同途径,获得以10亿元计的资金回流。市场纷传,长实坐拥巨资,有庞大的收购计划在酝酿,地产业可能又掀起一场收购合并活动。

长实出售资产(例如希尔顿酒店)及配售股票(港灯发行1亿新股购入希尔顿酒店,同时将新股配售于海外基金,变相地高价出售)等一系列行动,就是把握股价偏高,借机高价出售的生动例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析集资的手法。

1987年3月,香港电灯宣布该集团进行重组,一分为二。将原来集团的电力业务仍归香港电灯集团持有,而其余非电力业务分拆交由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嘉宏国际将于当年6月独立上市,市值达港币100亿元。消息传来,市场轰动。

根据重组协议,嘉宏未来的总发行股数约为24.61亿股,嘉宏将以每10股港灯股份换28股嘉宏股份的方式向和黄购入其持港灯的23.5%股权。而和黄在完成这次分拆建议后共持嘉宏约13亿股,相当于嘉宏53.8%股权。连同其以一股换一股方式获配嘉宏股份,和黄未来将控制嘉宏股权52.9%至53.8%之间。嘉宏余下的46.2%股权则由原来港灯股东持有。分拆后,和黄将从原来直接控制港灯53.5%股权,改变为不再直接控制港灯,而只是透过持嘉宏控制性股权持港灯同等股数,而嘉宏则变为港灯集团最大股东。

这次港灯集团趁股市大旺时机进行分拆,是个扩展业务、增强公司活力的好办法。一方面给予投资者更多选择投资的机会,港灯股东如不愿投资地产风险的便可出售嘉宏的股票,保留或转向港灯的投资;另外一方面将业务分拆后各自进行独立经营,使组织更为科学,管理更为有效,发展更具弹性。

这样,无论是原来的港灯还是新成立的嘉宏,都将给股民以新的形象,分拆出的业务更具专业性,可获注入新资金、新活力,提高集团股票市值,增强社会吸引力。正如该集团主席马世民在记者会上宣布该项建议时指出:由于电力及非电力业务各自所涉的风险不同,将其业务分由两家上市公司经营,将可使股东按各自需要改变对公用事业及投资业务的投资组合,而分拆后也令股东更容易评估两类业务的优缺点。

9月14日,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其控制下的四家公司(长实及其名下三家公司和黄、嘉宏、港灯)将集资103亿港元,其中29亿港元用于收购英国大东电报局(Cable and Wirelesspie)4.9%股权。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集资行动,对市场影响极大,引起全港轰动。李嘉诚亲自向各报记者及证券界解释这次供股计划,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李嘉诚起先一律以粤语作答,然后才由公关做即时翻译。当谈到“103亿”时,翻译因数目过于庞大,以为听错而犹豫了一下,李嘉诚迫不及待地用英文讲出,反映其得意的心情,对事业充满信心。

这次庞大的集资计划,长实承担金额约为一半,余下由包销商及股东负责。其办法是按当日市价二成折让,具体分配是:长实以十供一,每股供价10.4元的形式集资20.78亿元;和黄以八供一,每股供价11.2元的形式集资37.53亿元;嘉宏以五供一,每股供价4.3元的形式集资27.78亿元;港灯以五供一,每股供价8元的形式集资24.18亿元。这次供股计划的特点,采用“连锁包销”形式,即大股东或控股公司除了按所持股权接纳供股外,还会再多包销一部分新股,使得他们承担了其中一半的包销责任。

至于其余一半的新股,则由万国宝通国际、获多利、新鸿基、加拿大伯东融资及百利达亚洲负责包销。如所有股东接纳供股,长实系公司将在市场吸纳资金65.06亿元;但当时市况逆转,长实系除需按所持股权承担本身供股责任外,还需履行其包销承诺金额,约为14亿元,其他包销商所负担的供股金额为51.06亿元。

这个数字对于香港这五家包销商来说,理应不会构成什么困难。但由于适逢全球性股市大灾难,香港股市由牛转熊,每家公司所拟定的供股价都较市价高达三成以上,因此出现了大幅度不足额认购,四家公司接获股东认购只占总股数0.1%—0.4%,接近五成的股份均由五大包销商承担,供股总值达50余亿元。

值此市况不景气之时,各信托基金的经营已十分艰苦,若要他们承担50多亿元的供股额,只会迫使他们按其股份抛售套现,对市场所构成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因此,许多人认为长实系应该取消供股计划,以缓和市场压力。为此,获多利曾与多家金融机构游说李嘉诚放弃供股集资计划,但没有成功。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站在长实系的立场上,取消供股计划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无论是长实、和黄、嘉宏还是港灯,这四大公司都是香港举足轻重的财团,向来信誉卓著。一旦将集资计划取消,就会予人以话柄,认为长实系终于要受到市况逆转的冲击而低头。

再说,李嘉诚在公布供股计划前,已对未来的发展大计做了部署,如果集资计划失败,数项大的发展计划将会胎死腹中,这对于一向具有进取心的长实系集团来说,并非是其所愿意看见的。另外,该包销商都是香港鼎鼎有名的大银行和财务公司,宁愿艰苦地挨过这次难关,也不愿意贸然开罪长期与之密切合作的老主顾。况且,除了公司与包销商签有协约之外,公司彼此之间也做了不可撤消的承诺,承购其所控公司供股权的50%。五大包销商又与一百多个分包销商签订合同,彼此都有明文规定的条款所制约,造成取消集资计划难乎其难矣。

李嘉诚的做事风格是说到就做到,一承诺就兑现。他在回答记者关于“这次股市大跌,(百亿)集资计划是否会有改变或暂时取消”的提问时指出:“这次集资,其中50%是由我认购包销的,和其余包销商的正式合同尚未签署,如果要暂时取消,在法律上是可以的。但我不想给人批评为不守信用,因为股价跌落就取消包销,以避免损失。所以我个人承担的责任一定照数兑现。我希望维持长实系的合理股价,老实说,原因之一也是在巩固长实系各公司的信誉。”

事实上,李嘉诚本人按协议规定包销长实一半的新股,共99888920股,现金10.3851亿元。仅是包销长实新股数,李嘉诚的账面损失就达3.5亿元。他负责包销有关股票,也未收取分文包销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