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21154600000029

第29章 企业的立业之本——品牌管理(2)

2004年初,刀郎罗林推出新专辑《刀郎》后,便一直大放烟幕,忽儿说他的新专辑7月推出,忽儿又说他的新专辑8月上市,令关心他爱护他的歌迷大失所望。结果以老掉牙的翻唱专辑《北方的天空下》搪塞歌迷。后来,负责发行刀郎罗林新专辑的音像公司又大放空气,声称为免新专辑上市后同样遭遇盗版噩运,便刻意推迟发行,将原定9月推出的新专辑暂时雪藏,选择在此空档先打击盗版,而他的新专辑将在盗版有所收敛后才正式推出,而这个时间估计要等3个月之后。在现代社会,3个月是个什么概念?恐怕这“快鱼”西域刀郎早已抢先推出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了,乐滋滋地和发行人数钞票去了!

4.更准:鹰在高速俯冲的过程中,为何能准确地出手命中猎物,并一举将猎物捕捉?这是因为鹰眼在强光下不用缩小瞳孔,不会感到眼花,而仍然具有很高的视觉灵敏度。

我们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可可否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仍保持高度的视觉灵敏度,坚守自已的定位?

美国派克笔是高档笔,一度是身分体面的标志,人们购买派克笔,不仅仅是为了买一种书写工具,而更主要的是买一种形象以此表明自己的身份。1982年派克新任的经理彼特森却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档产品市场,而是热衷于转轨生产每支售价仅为3美元的钢笔,欲在低档钢笔市场上与其他对手一比高低。但此举却极大地损害了派克笔作为钢笔之王的形象。这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他们趁机大举进军高档笔市场,令派克损失惨重。

红旗轿车曾有不少令人炫目的光环:中国的第一辆国产轿车;国家领导人的专用座骑;我国惟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在1999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红旗”品牌首次评估价值人民币35.01亿元,位居轿车行业首位……

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国人一度尊崇的轿车,红旗轿车没有坚守自已的定位,没有去充分挖掘这份历史遗产,而是走下神坛,走平民化的路线,价格不断跳水,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并一度眼红出租车、旅游用车市场……。结果在出租车市场被捷达、夏利、桑塔娜打得鼻青脸肿,同时自身中高档的江湖地位也已不保,沦落成了四不象,日子每况愈下。

5.更狠:鹰可以捕捉奔跑的野兔,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更加凶猛的野兽,鹰还会稳操胜券吗?兀鹰,体长可达1.2米,两翅展开达3米。它有一个坚强而钩曲的“铁嘴”和尖锐的利爪,专吃活的动物,不仅吃鹿、羊、兔等小可爱,甚至还捕食美洲狮等大型兽类,因此又有“吃狮之鸟”和“百鸟之王”的称呼。

怎样进行品牌管理才有战斗力?就是要鹰一样狠,要一针见血,要刺刀见红。

名人掌上电脑何以由一个弱势品牌快速掘起为强势品牌?名人电脑何以打败江湖大哥商务通?靠的就是比鹰更狠、更毒、更辣的招式。

2000年,商务通经过两年没有对手的广告与营销攻势后,以近60%的市场占有率,高居行业榜首。8月底,名人突然发力,将其主导产品一指连笔王降至1600元,比商务通同等档次产品低380元;名人PDA328降至600元,是商务通同类产品价格的1/3。商务通很快做出回应,开始实施“A计划”,宣布主流产品价格下调35%,原来2000元以上的PDA价位迅速下降成为1000多元。从此商务通被名人“拖下水”。

商务通的应战恰恰是名人想要得到的,即引起业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由于市场对名人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销量迅速上升。

面对名人咄咄逼人的势头,商务通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推出了“闪念822”。商务通将“全新的CPU,每秒可处理800万条指令”作为技术支持,以“快”作为其主要卖点,并连续推出了用来诠释“快”的平面创意:“鹰——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类”、“猎豹——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哺乳动物”等一系列广告,以“鹰”、“豹”的形象,诉求“闪念822”的“快,并快乐着”。

为了应对商务通关于“快”的广告攻势,名人推出了“快,而且准”的品牌诉求,并与商务通的平面广告“快”的“鹰”篇与“豹”篇针锋相对,出台了更快更准的“猎鹰”与“猎豹”的平面广告,来诠释“快与准”——“鹰,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类,但它毕竟难逃成吉思汗的利箭,箭,利器也,——更快,而且准。名人智能王技术领先,无往不利。助您早日实现弯弓射大雕的梦想。”

沿着这条思路,名人又创作了“莽原猎豹”篇,让高原猎人的标枪去对付对手广告中“跑得最快”的猎豹。这一个系列的广告,用以表现“技术领先,当然可以作到更快、更准、更酷”的主题,在全国媒体刊发后激起了强烈反响,喝彩声及叫骂声四起,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还以这次水来土淹,兵来将挡的广告战搬上了屏幕。名人再次大捷,更加稳固了自已的江湖地位。

品牌内涵的塑造

品牌与品牌内涵的关系

品牌是被公众认可和接受的,包含某种特定利益或内涵的特征。从构成看,普遍来说,品牌应该包含三个方面:

1.感官内容。如视觉上的文字、标志、图案,也可以是听觉上的;

2.内涵。可以理解为某个品牌倡导或在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且该理念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某种利益,如Haier的“真诚到永远”、Pansonic的“ideasforlife”等;

3.公司形象。这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公众心中,公司的背景形象客观上也构成品牌的一个元素。举例说,如果市场上突然出现一种“HELTOOTH”牌牙膏,可能很多人不会去看它,如果过几天,P&;G突发出宣传,说那是他们潜心研制的具某种特殊功能并定位高端人士的产品,估计很多人就可能去了解或购买了。

这儿可以看出,品牌内涵是构成品牌的元素之一。

本文对品牌内涵的特点及如何塑造做简单分析。

品牌内涵的特点

每个品牌都有其内涵,不同的是有的品牌内涵是由企业主动去倡导且被公众接受的;而有的则是完全公众去感受而得的;有的很有个性;有的则略显平庸,不被人注意等。从品牌内涵本身来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品牌内涵的形成最终是由公众决定的

很多企业在推品牌时就会提出要倡导某个的理念,其实不管理念有多好,最终能否占据公众的心智就成了品牌成败的关键。如果娃哈哈当初要推一种年轻人喝的可乐,试想那要怎样说服消费者放弃“百事”?所幸娃哈哈选择了带有中国喜庆色彩的“非常可乐”,但要怎样才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恐怕娃哈哈还需努力。

其实也有公司没有主动为她的品牌注入内涵,而是通过其包装、说明、企业宣传及消费者使用等产生一种理念或感觉,这对某些行业当然也适用。

2.要在公众心中塑造或改变某种内涵非常困难

尽管普通消费者一般会根据其仅有的有限经验及知识会对某一品牌形成自己的认知,但他却认为那是正确的,尽管那可能会跟客观情况不一致,但“心智认知就是品牌”,消费者还是根据他自己的认知去消费。

日本丰田汽车为了抢占豪华车市场,推出了“Lexus”(凌志)品牌的豪华轿车,凌志车在品质上赢来良好口碑,而国内奔驰车在品质问题上也有过负面报道,但在消费者心中,豪华车还是属于“奔驰”及“宝马”,正如电影《大腕》里疯子大亨所说:“……业主个个开奔驰宝马,你要是开了个日本车就不好意思向邻居打招呼……”。可见,一个品牌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某种内涵,不仅取决于公司本身的情况,还要看竞争对手是否已经先你一步。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定位去导入不一样的内涵。

3.品牌内涵代表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品牌保持持久竞争的力的保证。但品牌核心该怎么表达?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品牌的内涵去铸造品牌的核心价值。针对行业产品的不同特点在结合合适的市场定位,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

“飘柔”曾经被宝洁赋予“自信”的内涵,现在换成了“柔滑”(大概因为品牌延伸吧,笔者认为),但要怎样才被公众接受?广告也许解决不了问题;而“飘影”现在则向公众传导“自信”,消费者会接受吗?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塑造品牌内涵及原则

由于消费者对不同的品牌有不一样的认知,他们在购买时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公司不主动去给品牌塑造内涵并让公众接受,那在竞争中就容易会处于被动,因此,要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塑造内涵。

1.内涵的确立

这是塑造品牌内涵的第一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竞争市场信息,包括竞争对手品牌的内涵及被接受程度,市场上品牌分布状况,产品特点、档次等;再根据自己公司或产品特点确定合适的内涵。

在这过程中,企业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我觉得是尽量“避免跟风原则”,道理前面已说过:改变消费者的心智非常困难。想当初“VOLVO”(沃尔沃)也曾试图想树立自己“豪华轿车”的形象,但她改变不了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认识,辛亏当时“VOLVO”的高层及时认识并纠正了这个问题。其实市场是很大的,客户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如“性能”、“豪华”、“性价比”、“经济”等。

国内牙膏市场上,“田七”通过传播“中医护理”概念打开了市场,避免了与“高露洁”和“佳洁士”的直接竞争,而是通过细分市场,间接与各大品牌竞争。虽然市场上早有众多中医牙膏品牌,但都不是很强势,也没有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2.内涵的传播

一旦内涵被确定,企业就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去传播,包括时间、地点、途径、是否请明星代言、如何通过产品及包装、广告的制定等,不同的传播途径会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不一样的手段也会给人不一样的的感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品牌和产品特点及公司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切不可一味依靠广告。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有一个很多公司时常忘记的也是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是“避免品牌内涵与产品、服务或公司形象等不符合,不统一”。我们看到,很多品牌投入了很多资金在大做广告,却在产品的设计或研发上显得落后,甚至公司内部有违法现象,这都极大的影响了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一夜成名”,花巨资去买来央视所谓的“标王”,结果呢,产品创新滞后,研发不足,渠道建设不到位,我想这样失败的案例在国内是有不少,“秦池”应该算一个吧。还有如“三株”,当其在中央电视台喊出“三株口服液,祝您身体健康”时,却有报道出来说有喝三株口服液的人出了人命。

企业因为盈利而生存,产品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需要品牌,品牌因为获得公众认可而产生价值,要怎样的品牌才会获得公众认可呢?唯有当一个品牌可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他才会选择它。因此前面说企业倡导的内涵能否被公众接受,是由公众决定的,那公众根据什么决定呢?根据他在消费时获得的利益,反映在产品性能、包装、渠道、公司形象、内涵的地位等。所以说,内涵绝不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