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21156900000012

第12章 社交中的心理学——学习社交,打造个人魅力(6)

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其一,错误的思维定势:喜欢猜疑的人,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以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循环思考。其二,相互间缺乏信任:一个人越是对别人缺乏信任,产生猜疑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三,不良的心理品质:猜疑心理重的人通常也是狭隘自私、自尊心过强、嫉妒心强烈的人。其四,受流言蜚语的影响:听信谣言,也是产生猜疑心理的一大原因。

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克服猜疑心理呢?

(1)培养理性,防止感情用事

猜疑者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下,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因此,遇事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是消除猜疑的重要途径。

(2)加强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和猜疑的坟墓。和他人之间应该加强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有效地消除猜疑。

(3)完善个性品质

加强个性品质的改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拓宽胸怀,提高精神境界,冲破封闭思维的桎梏,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效消除猜疑。

4.孤僻

孤僻心理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心理上的孤僻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孤僻的人不管是置身于人群,还是独居一室,都同样的孤僻和冷漠。孤僻会使人产生挫折感、狂躁感,令人心灰意冷,严重的还会厌世轻生。

孤僻心理在青年人中比较多见。青年人正处在生命发展过程中的准成熟状态,世界观和人生观刚开始建立,自认为已经长大成,常常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另外,缺乏事业心、性格内向的人也容易孤僻。

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消除孤僻心理呢?

(1)完善个性品质

孤寂封闭的性格,是在生活环境中反复强化逐渐形成的。具有自我封闭性格的人,兴趣很少、清高孤傲,难以融入集体。孤僻者要努力克服孤傲的心理,增加心理透明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人交往,吸纳别人的长处,享受、体会人际交往的情意和欢乐。

(2)培养健康情趣

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有效消除孤僻心理。孤僻者可以利用闲暇潜心钻研一门学问,或写日记、听音乐、练书法、种草养花等,都有利于消除孤僻。

(3)多参与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给人与他人接近、谈心交心的机会,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有利于远离孤僻。

(4)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和奋斗目标

一个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不会孤僻;一个为事业忙碌的人,也不会孤僻。因此,孤僻者要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和奋斗目标,为之努力拼搏,孤僻自然会被热情所埋没。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人们在社交中要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为自己画好人脉圈。

克服不良的交往行为和习惯

有的人主观上很想通过与人的交往使生活丰富多彩,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总觉得他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好,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主体、客体和情境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场合或社交场合没人愿意同他交朋友,他肯定存在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无法引起他人的好感。有的人主观上很想通过与人的交往使生活丰富多彩,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总觉得他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好,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以下的不良交往行为,都是必须努力克服的。

1.以夸耀来掩饰自己的弱点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想达到目的而没有办法完成,又怕人看不起,就只好打肿脸装胖子。例如经常挟名人以自重,常以“某某人是我的朋友”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同时,自己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不顾对方的感受,就海阔天空、手舞足蹈地夸奖自己,这样对方当然会很厌烦你。

2.经常打断别人的话题,强行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人具有强烈的说话欲望,不分场合和时间,也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就发表一番自己的观点。尤其当别人谈兴正浓时,还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他就贸然打断话题,人们讨厌这样的人也是必然。

3.喜欢诉苦

有的人一见到别人,话没三句,便开始诉说自己生活如何苦闷,自己身体状况如何糟糕,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平,抱怨家人、上司及同事,抱怨一切不如意。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在一起,本来很好的心情也会他被搅坏,人们对这样的人都会避而远之。

4.喜欢盘问别人

有的人对别人的事似乎怀有过分的兴趣,对别人的一切都追问个没完。人们与这样的人交谈心里总免不了紧张和不安。与他人相处,最好是对方想说你就听着,对方不愿告诉你,你就不要硬去问。每个人都有隐私权,你要学会尊重对方的隐私权。

5.喜欢议论他人

喜欢说闲话、爱论人短长是嫉妒心强的表现。如果你在甲的面前说乙的短处,并揭露乙的一些隐私,甲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一定会想:“他在我面前议论他人,谁敢保证他在别人面前不议论我呢?我对他要提防点。”“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所以拨弄是非的人在社交中是十分不受欢迎的。

6.经常扮演“万事通”的角色

有的人事事充内行,喜欢扮演心理分析学家的角色,对任何人的言行都做出分析,乱扣帽子,好像自己知识很渊博,经验很丰富一样。其实一个人是不可能事事精通的,如果在某一领域能取得成就已很不错了。所以一个人在谈话中要敢于承认自己对某些事的无知,这不是丢面子的事。相反,事事充内行的人却令人讨厌。

7.言语冷淡单调,缺乏热情

当同事诉说痛苦时,你不会为之悲痛;当对方需要你分享快乐时,你仍面无表情。没有人愿意和这样没有感情的人交朋友。别人喜欢的是能与自己一起笑,一起哭,善于理解自己的人。

8.习惯用责备的口气谈话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有地位高低之分,但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有的人谈话时动不动就怪罪他人,这是最伤他人自尊心的事。也有人喜欢用责问的口气纠正别人的错误,其用心也许是善意的,但在帮助别人之前先责问后解释,犹如先给对方一耳光然后再塞块糖,这样的好心会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9.说话斜眼看人或逼视对方

在谈话时,无论你出于何种动机,斜眼看人会使对方觉得你轻视他,或者有敌意和挑衅之倾向。谈话时两眼逼视对方,这也会令对方极不自在,如果所有的时间一直在盯着对方的脸,说明你关心这个人比关心谈话内容更重要。尤其是你用这种眼神盯着一位异性,不能不引起对方的一些其他想法。一般来说,你在和对方谈话时,随谈话感情起伏可以多用一点时间注视对方,但每次最好不要超过两分钟以上。

10.小气吝啬,小心眼

有的人心胸狭窄,经常猜疑他人,容易为他人的一句话、一件事生闷气,斤斤计较,有时甚至“无事生非”。他人明明为你做了一件好事,可是你却老是从不好的方面去猜疑他人,似乎人家总是“别有用心”。别人会因为与你做朋友劳神、紧张而远离你。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要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克服不良的交往行为和习惯,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技巧,促进自身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