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故事
21179100000047

第47章 新唐书(1)

杨贵妃传

玄宗的贵妃杨氏,名为玉环,是隋朝梁郡通守杨汪的第四代孙女。她家后来迁到蒲州落户,在此之前是永乐县人。杨氏从小就是一个孤女,由叔父抚养成人。起初,她被聘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武惠妃去世,从此在后宫再也没有让玄宗满意的人了。就有人进言说,寿王妃丽质天生,应当充入后宫。

玄宗于是在禁宫召见她,对她大为称异,就命寿王妃杨玉环自己上表,请求度为女道士,并给予宫中女官的职位,称号“太真”。另外为寿王娶韦昭训的女儿为王妃,而太真从此得到玄宗皇帝的宠幸。她擅长歌舞,通晓音乐,又聪明过人,善于迎合玄宗的心意。玄宗大喜,杨玉环得以受宠专房,宫中称她为“娘子”,礼仪与皇后相同。

天宝(公元742~756年)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她父亲杨玄琰被追赠为太尉、齐国公。她的叔父杨玄硅被升为光禄卿,族兄杨锸出任鸿胪卿。杨铸为侍御史,又娶太华公主为妻。而太华公主是武惠妃之女,最得玄宗的宠爱和礼遇。此外,杨钊也逐渐显贵起来,杨钊就是杨国忠。贵妃的三位姐姐都很有才貌,玄宗称她们为“姨”,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她们出入宫廷,所获得的恩宠震动了全国。每次命妇们入班进见,在三位国夫人面前,持盈公主等人都谦让而不敢就坐。御史台、五省及州县的长官对她们的请托无不奉承和迎合,为她们奔走办事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对皇帝圣旨的热情。各地的官员纷纷献上财物,以结私交,这使她们的家门庭若市。

建成、信平两位公主因为和杨贵妃的家族有矛盾,竟然连自己实封户缴纳的财物也被追缴,驸马都尉独孤明也因此被免职。

有一天,杨贵妃因为受到玄宗的谴责而被送还杨锸的府第。接近中午了,玄宗还不想进食,愤怒地责打左右近臣。高力士为了试探玄宗的心思,便奏请将殿中的供帐、司农寺供应的酒食共一百多车送往杨贵妃现在的住所,玄宗随即命令将御膳分赐给她。由此,高力士便得知了玄宗的心思。这天晚上,他便奏请将贵妃召回,并打开安兴坊门让贵妃驰车入宫。

杨贵妃一见到玄宗,就伏在地上请罪,玄宗很高兴,对她抚慰了好一会儿。第二天,三位国夫人进献美味佳肴,玄宗命奏乐,又将大量财物赏赐给左右侍从,从此以后,杨贵妃越发受宠,玄宗每年赏赐各位国夫人一百万钱作为脂粉钱。杨锸凭借着上检国的身份在门前列戟,与杨锜、杨国忠和韩、虢、秦三位国夫人五家宅第相连,并仿照富蔡的建制,大概一堂就要花费一千万缗钱。一见别家的宅第比自己好,他们就要拆掉再建,一定以豪华奢侈相夸耀,土木工程日夜不息。玄宗得到了奇珍异宝及各地进献的物品,就分别赐给各家,赏赐的使者络绎不绝,五家都一样。

杨贵妃每次跟随玄宗外出游幸,乘马时就由高力士授予缰绳和马鞭。为杨贵妃织锦、刺绣和镕造、雕刻的工匠,总计有一千多人,以供她的需要和素求,她所用的奇服秘玩,变化多端。各地的官员争相进贡奇珍异宝,这些东西无不令人惊奇。其中,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为贡献的物品最多,因此张九章被升为银青光禄大夫,王翼升任户部侍郎,由此全国形成了一股风气。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还一定要是新鲜的荔枝,于是玄宗专门设置了飞骑来传送,一路上奔驰几千里,荔枝的味道还没变就送到了长安。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贵妃又因为受到玄宗的责备而被送回外家。杨围忠与吉温商议,吉温于是入宫进见玄宗,说:“妇人抗旨应当赐死,但何必怜惜宫中·张席予一般大的地方让她自尽,有什么必要要让她到外面蒙受屈辱呢?”玄宗听后动了心,就停止进膳,下诏命宦官张韬光把御膳赐给杨贵妃。责妃于是通过张韬光向玄宗请罪说:“妾罪该万死,但除了身体和头发之外都是皇帝赐予的,现在将要死,没有办法报答皇恩了。”她当即持刀割断了一缕头发献给玄宗,并说:“将此物留给陛下,作为诀别。”玄宗见了既惊慌又叹惜,赶忙将她召回宫中,礼遇和恩宠与当初一样。玄宗于是又驾临秦国夫人和杨国忠的宅第,赐给两家大量的钱财。

杨国忠不久升为兼剑南节度使一职。每年十月,玄宗的车驾前往华清宫时,杨门五宅的车骑都随着前往,各家分别为一队,每队各穿一种颜包的服装,没多久五家队伍会合,灿烂得像万朵花在怒放,河川和山谷都变成了锦绣一样的颜色。杨国忠在前面派出剑南节度使的旗节作为先导。一路上珠玑作响,遗弃了不少首饰和绣鞋,散发出的芳香几十里之外都能闯到。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正月十五夜里,杨贵妃家的仆人与广宁公主的僮骑在西市门抢道,杨氏家奴挥着鞭子耍威风,公主堕落马下,狼狈离去。广宁公主向玄宗哭诉,玄宗一而下诏将杨氏家奴诛杀,一面又将广宁公主的驸马都尉程昌裔贬官。杨国忠专权后,其子杨昢娶万春公主为妻,杨暄娶延和郡主为凄;他的弟弟杨鉴娶了承荣郡主。玄宗又下诏,由国家出钱为杨玄琰修建家庙,又亲自为他书写碑文。杨铦和秦国夫人死得早,因此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杨国忠的风光时间最长。而虢国夫人早就与杨国忠私通,外人早就知晓,他们却不以为耻。每逢入宫进见皇帝,他们乘马在路上一起走,随从的护卫、侍女有一百多骑,许多蜡炬点燃,如同白昼一般,鲜艳的服装充满了街巷,车前也不施帷幔,时人称之为“雄狐”。

诸王的子孙凡有婚嫁之事,只要先通过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向玄宗奏请,总能得偿所愿,以致于要用几百甚至上千金来答谢她们。

当初,安禄山在边疆很有战功,玄宗对他很宠信,下诏命他与三位国夫人结成兄妹,而安禄山又认杨贵妃为母亲,每次入朝,一定要大摆宴席以讨她欢心。安禄山反叛后,以诛杀杨国忠作为借口,并指斥杨贵妃和几位国夫人的罪过。玄宗想命皇太子李亨统率军队,并借此将帝位传给他。杨家一门听说后十分恐惧,在朝堂上哭泣。杨国忠入宫告诉了杨贵妃,贵妃便口含土块请求自尽,玄宗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到玄宗西逃至马嵬驿时,陈玄礼等人为天下人考虑,商议诛杀杨国忠,但杨国忠死后,军士们仍然不愿散开。玄宗派高力士去询问,军士们说:“祸根还在!”玄宗没有办法,只好与杨贵妃诀别,让人把她带走,将她缢杀在路旁祠庙里,然后用紫茵包裹起她的尸首,草草地埋在路边,杨贵妃时年三十八岁。

后来,玄宗从西蜀返回,途经此处,派人去祭祀,并下诏要将她改葬。礼部侍郎李揆奏道:“龙武军将士因为杨国忠辜负了皇恩并导致了祸乱,所以代天下人将他杀了。如今要改葬杨贵妃,恐怕会导致他们的疑惧。”玄宗这才停止改葬,但暗中派出宦官准备棺材将她重新下葬。启土时,发现杨贵妃从前佩戴的香囊还在,宦官就将它献给了玄宗,玄宗看到它,百感交集,流泪不止,便命令画工将贵妃的容貌画下来,挂在别殿,早晚前往看望,一定要哽咽一番。

马嵬坡禁军将士发难叫,虢国夫人与杨国忠的妻子裴柔等人逃往陈仓,陈仓县令率官吏追捕,她们还以为是贼寇,弃马逃入林中。

虢国夫人先将两个儿子杀死,裴柔说道:“请杀了我吧!”虢国夫人便将她连同她女儿一块杀死,接着自刎,但并未立即断气,县吏将她用车子装载,安置在狱中,她还在问:“这是国家官吏,还是贼人呢?”县吏答道:“兼而有之。”最后,她因为鲜血封喉而死,被草草地埋在陈仓县城的东郭之外。

评论:有人说,武后、韦后扰乱唐朝如出一辙,武后持续的时间较长,韦氏马上灭亡,这是为什么?武后从高宗时就开始挟持皇帝作威作福,胁迫和控制全国人民,还将中宗、睿宗赶下台,并改国号为“周”,赏赐和刑罚都由她自己决定,不倚靠文武百官的力量。虽然他在上面篡权夺位,在下面却使全国得到了治理,故能颐享天年,面临危险却没有灭亡。韦后欺压自己的丈夫——中宗,在朝堂上****,胡乱下达命令,施政前后不一,既毒死了中宗,又引睿宗来辅政,大权旁落了自己还不知道,威风已经丧失,人们对她失望,玄宗趁着这一机会以言语打动了英雄豪杰们,所以他夺取政权就像在地上捡别人遗弃的东西一样顺利,韦氏家族也很快被诛灭,因而她扰乱唐朝的时间比较短。可以说,武后和韦后给后代帝王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县人。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落魄失意,但志向远大,学贯古今。

隋末天下大乱,魏征假托出家做了一名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响应李密,命魏征主管文书。李密每次接到元宝藏的文书,总是称赞不已,后来听说是魏征所写,立即将他召来。魏征给李密进献了十条计策,但未能被其采纳。王吐觅进攻洛口,魏征进见长史郑颋,说:“魏公虽然突然取胜,但死伤了许多精兵猛将。此外,其仓库里没有财物,将士们打r胜仗也得不到奖赏。就因为这两条,军队就无法再出战了。如果我们深挖壕沟、加固营垒,长期坚持下去,贼军粮食吃光了,肯定会逃走,那时我们再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好办法。”而郑颈却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魏征听后连告辞都没说,就离去了。

后来,魏征随同李密一起来到京师长安,许久也未能出名。魏征就向朝廷主动提出去安抚山东地区,便升为秘书丞,得以乘驿车赶到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坚守,魏征便写信给他说:“起初魏公李密因叛乱而起兵,振臂一呼,就聚集起几十万人马,他的声威达到了全国的一半地区,但一朝失败就萎靡不振,最终入关归附了唐朝。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天命已经有所归属了。现在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早点确定自我保全的办法,就将会大势一去便无法挽回了!”李勣收到信后,就拿定了主意,归附唐朝,并调拨大量军粮供应淮安王李神通的部队。

正好窦建德攻破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兵败后,魏征与裴矩一起西行进入关中,隐太子李建成任命他为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很大,就暗中劝隐太子早点确定对策。李建成失败后,秦王李世民便责问魏征道:“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兄弟俩互相争斗?”魏征回答:“太子要是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在今天的祸事中死去了。”秦王对他敢于直言很是器重,因此将原来的怨恨也打消了。

李世民登基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达时,在河北有一些曾为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做过事的人心里感到惶恐不安,往往潜伏起来,图谋叛乱。魏征向太宗报告道:“不向他们展示朝廷的大公无私,此等祸患就不能消除。”太宗说:“那就麻烦你去安抚和告知那些人吧!”在去河北的路上,魏征看到从前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正被押往京师长安,就与副使商议道:“刚有诏书下达,对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一律免罪。

现在又将李志安等人逮捕并押往长安,那谁能不心存疑虑呢?我们即使去宣布圣旨,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于是,就先放了李志安等人,然后再奏明朝廷。魏征从河北出使归来后,太宗很是高兴,与他的关系日渐亲密,有时甚至将他引八卧室,向他咨询天下大事。魏征自己也认为这种赏识是一辈子也难以碰到的,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总共提出了两百多条建议,没有不让太宗皇帝满意的。因此,太宗任命池为尚书右丞,兼任谏改大夫之职。

太宗的左右近臣里有人诋毁魏征偏袒朋友,太宗命温彦博负责考察、讯问这件事,结果与事实不符,温彦博认为:“魏征作为大臣,不能够著明形迹,远远地避开嫌疑,因此遭到了无端的诽谤,这是应当受到责备的。”太宗就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说:“我听说君主和臣子应当一条心,这叫做上下一体,难道可以抛弃主公,只注意形迹?如果上上下下全都这样,国家的兴盛和败亡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很吃惊,说道:“我已经懂得你的意思了!”魏征磕头道:“希望陛下您让我成为良臣,而不要让我去做忠臣。”太宗问道:“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道:“后稷、契、皋陶是典型的良臣,龙逢、比干是典型的忠臣。

良臣,使自己获得美名,君主的名声得到传扬,子孙世代相传福泽传之无穷;忠臣,自己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和罪恶,国家灭亡,君主的全家也被杀,只取得一个‘忠臣’的空名。

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太宗说:“说得好!”接着,太宗又问:“做君主的人,怎样才能贤明,犯什么样的过失才会昏庸?”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能够听取多方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在于偏听偏信。尧、舜两位君主大开四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虽然有共工、蛀在朝堂上,也不能蒙蔽他们,好听的话和荒谬的行为,也不能迷惑他们。秦二世躲在深宫之中,不出去体察民情,偏信赵高的话,天下人都逃亡和叛乱了,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