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21190900000040

第40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苏北经济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培育(7)

(5)创建农村资本增长机制政策。对于苏北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千条路,万条路,增加资本投入是出路”。据调查,苏北农村储蓄额转化为本地投资额的比例低于苏南农村。提高农村储蓄就地转化为农村资本比率是苏北农村资本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建立这类农村资本增长的政府贴息机制。要利用资本的保值趋利性特点引进资本,建立引进外来资本风险机制。要关注引进资本的结构性问题,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及对建立现代农业具有支撑意义的工业项目。

(6)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产业政策。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应由政府主办和主导。由政府在镇所在地办(兴建)图书馆,在村办图书室(村图书室为镇图书馆的阅览室,定期进行图书交换)。由政府扶持(补助)镇(村)文化站(队)进行文化活动。

3.创新领导体制

苏北各级地方政府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放到与城市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的关键是创新领导体系。

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出思路、想办法、提要求,强化领导责任,真抓实干,确保主要指标的实现。要鼓励和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工作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创新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省协调发展体制。经省委、政府部署和组织,苏南五市对苏北五市对口帮扶,南北挂钩合作,实施的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的项目,有力的推动着苏北发展。地方政府推动发展优势是苏北发展的制度性后发优势。随着江苏省经济实力增强,地方政府推动发展优势对苏北发展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健全村党组织,发挥其领导作用。村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农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团结广大农民,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苏北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苏北经济发展在江苏省域经济中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滞后。加快苏北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这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制度的效率,其中尤以人力资源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着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苏北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实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苏北经济创新发展

人力资本是苏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除了人力资本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密切相关外,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还将直接影响着城市部门经济的发展。从历史发展来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必然向城市流动,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1960年代,其一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能为中国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提出关于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口的教育和健康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叶到19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受过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罗伯特·卢卡斯认为:现实经济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因而规模收益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而递增。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即水平效应),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长期化。

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二元发展理论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较多研究。20世纪的50—60年代,具有明显古典主义色彩的一些经济学家探讨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希望通过对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使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刘易斯模型和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他们以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为基础,大量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描述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变过程,从而形成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此模型试图证明,通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和使经济不断发展。

凯恩斯主义的二元发展理论也研究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1980年代,许多学者试图将凯恩斯理论融入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二元发展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中的模型和理论,对研究中国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遵循一般的规律,城市工业和非生产部门(第三产业)可成为吸收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重要路径。

2.苏北经济创新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

苏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苏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是要以农民为主体的。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苏北经济创新发展最核心的内容。

(1)建设苏北城市经济带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而城市经济带建设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通过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使相对落后的苏北经济在相对较短时期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苏北经济必然产生对人力资本的大量需求,而要满足这一需求只能依靠本区域的农村供给。因此,人力资源能否顺利向人力资本转换就成为苏北城市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才能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带建设,实现经济创新发展。

(2)农业产业化经营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增加。农业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发展的组织经营形式,是苏北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最优化路径。农业产业化项目生产的集中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特征,对农民自主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能否尽快把握多样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成为苏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提出了高素质要求。

(3)劳动力区际转移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增加。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北青年农民的价值观念得到转变,多数青年农民已不满足于父辈束缚于土地和微薄收入的生活方式,而是通过区域流动实现个人收入的最大化和个人价值的提升。据统计,到2006年底,苏北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629.6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12%。2006年苏北新增转移人数40.30万人,在城市获得的收入成为苏北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农民转移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如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大致为初中毕业,没有接受培训的比例过半。另外,苏北的转移劳动力从事农业的比例高于苏南、苏中,从事服务业及其他行业的比例低于苏南和苏中。苏南、苏中的转移劳动力从事服务业最多,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业;而苏北的转移劳动力从事最多的是工业,从事农业的比例也达到9%。因此,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对文化素质和技术有较多要求,这也就增加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增加。

3.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

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是投资不足。在开发苏北人力资源的投资上,长期以来二元结构性特征十分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省、市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放在城市,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不断扩大,并因此而弱化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对竞争力,阻碍了农村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一方面,进一步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责任推给中国农村的最低一级的地方政府——乡镇政府;另一方面,财政权不断上收,农村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日益枯竭。这直接导致苏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难。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劳动者知识、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更快发展。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江苏省、苏北各市地方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投资,有利于农民减负增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