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21196000000043

第43章 说古论今(13)

中医为什么非要成为科学?

“出啥事了?出啥事了?”

记得读研究生的时候一室友每次从外面回来,脑袋刚伸进宿舍门就会问这个问题,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后来大家也好像受了传染(也是故意)一样,见面第一句话都改成了“出啥事了?”。而另一位老家在江南的同学则在有事情发生后都会以“搞大了”作为评论的开头,一时成了我们宿舍一景。而我国现在医药界真的是出事了,真的是搞大了。

搞中医的和搞西医的打起来了:搞西医的要联名上书废除中医;搞中医的不甘示弱,据理力争,说要保卫国粹,发扬传统。双方在各路媒体(以网络为甚)上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开始大家还是就学术言学术,后来有些争论还发展成了人身攻击,一时间好不热闹【1】。害怕真的是搞大了不可收场,都是娘的孩子,打坏哪一个都心疼,于是卫生部站出来力挺稍显势微的中医:“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

这次估计老祖宗的传统中医命还会很长,因为从常理来看,这次反中医,官方是不赞成的,而民国时期官方主持的“废止中医”案都没有成功。

窃以为,中西医争论的焦点是中医是否是科学。坚持取消中医一方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列数其斑斑“恶行”;坚持中医一方认为中医是科学的,罗列其种种功用。但在强大的西医攻势面前,中医不免露怯,极力想证明自己是科学的。本人对中医和西医都七窍通了六窍,凭自己的经验也无法说到底哪一种更好,但一直有个问题我搞不明白,那就是中医为什么非要成为科学?不是科学又能怎样呢?不是科学就不是中医了吗?

从历史上讲,现代科学概念的出现是晚于中医的,而且相差很远很远,中医横行一时的时候,科学的概念还没有出现。那么,科学是什么?

在20世纪初那些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人士心目中,“科学”的定义是相当明确而一致的:“科学”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机构组织。现在来讲,科学还需要:与现有其他科学理论是相容的;在理论上不能自相矛盾;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实验的可重复性;规律性、逻辑等概念。可以看出,科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程序、逻辑体系,还是一套话语体系、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也就是说,要想成为科学,至少要符合上述一套规则。正确性并不是评价科学与否的标准,科学承认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它会出错,但是知错能改,今天“正确的”结论,随时都可能成为“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科学的东西不一定有用处、对人有好处,不科学的东西也一样有益于人民。用科学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结果当然可以是科学也可以不是科学,但这不影响中医作为中医的存在。2006年篮球世锦赛,美国的NBA和WNBA成员组成的国家队都没有拿到冠军,当然不是他(她)们水平不行,而是由于裁判的规则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他(她)们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天下第一。人家回美国依然采用自己的规则,全世界为之疯狂依旧。

我们心里都明白,科学是从西方来的——在中国的传统词汇中,甚至就根本没有“科学”这样一个词。问中国传统的中医是不是科学,等于鸡同鸭讲,和一直争论的“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样本身就是个伪问题。

中医大可不必对西医的挑战惊慌失措,不科学你依然可以作为中医而存在,民众是否接受不是因为你是不是科学,关键看的还是效果,流行歌曲不是科学,但喜爱的人众多。中医同仁们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至于能否永远走下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我还是悲哀地看到,“中医研究院”改成了“中医科学研究院”,不知是自讨没趣,还是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