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与现代六个阶段。在这个历程中,中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神农尝百草到各种各样的炮制,再到中药现代化,从单味药到复方,再到丸剂、口服液、粉剂、针剂,从扁鹊到孙思邈再到蒲辅周,从零散的医学书籍到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典,从点点滴滴的理论到系统成熟理论的形成。中医理论、中医诊疗技术在逐渐成熟和完善,解除了众多患者的痛苦,民众的口碑为传统医学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传向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优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神医、药王、医药典籍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装点出一条极具神话色彩的中医发展之路。
4.1先秦时期——萌芽阶段
中医的萌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从被动的自救到初期的探寻、系统的救治。最开始的建造住所是抵御外伤及六淫,钻木取火不再是简单的为了食物加热,也变成了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巧合,都是中医萌芽阶段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知道医学是减轻或消除病痛的一种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4.1.1构木为巢
中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野兽和风雨雷电的侵袭,我们的祖先尝试着在树上做巢,这也就有了后人所称的“构木为巢”。建造房屋人被称为“有巢氏”。自从有了房屋,古人便有了栖身之所,不再直接暴露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可以说为人类的健康保健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4.1.2由火到热熨
火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自从有了火,人类喝上了热水,吃上了热饭,而更加神奇的是,聪慧的人类将火应用到了医疗方面,如用加温后的石块温暖人体的局部以消除病痛的原始的热熨法,以及在热熨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灸法,还有用火加热消毒手术器械等。“火”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光明。
4.1.3最早的医疗器具
原始人在生产中发现了某些工具可以作为医疗器具使用。最早的医疗器具有砭石、骨针等。砭石不仅是外科用于剖割排脓的医疗工具,而且是我国针刺术的萌芽。最初的砭石不过是由石片经打磨而成的,以后逐渐有了较进步的石针、骨针、竹针等,《帝王世纪》中关于“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记载,便是使用医疗器械最早的传说。
4.1.4毒药与解药
人们在寻找食物充饥的过程中,因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的症状,而又因食用某些动植物减轻或消除了痛苦。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知识,随后新的药物不断被发现并应用到医疗过程中来。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药物,人们还发明了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据《周礼》记载:“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就是把黄堥放入石胆、丹砂、雄黄、礜石、磁石之中,烧三天三夜,然后用大公鸡的羽毛扫取其烟末而成,把这种烟末撒到疮疡处,那些烂肉腐骨就会全部排出来。这种炼丹的制药方法,给后世化学制药法开辟了道路。炼丹也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4.1.5药酒的起源
在夏禹时代,人们学会了酿酒。酒的制作在医药上有着很大的意义,因酒有舒经活血壮阳等作用,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治疗疾病。到了商代,人们在单纯使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多种药物制成药酒来进行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关于酒的药用价值有这样一段话:“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黄帝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生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时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和醪醴,病就可以好了。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4.1.6汤液——汤剂的来源
汤剂是指药物经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遵循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早在商代就有了汤剂,那时称为汤液。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古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把所有的生药用水煮成药汤药水,这样便有了汤液。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样,古人也把汤液的发明集于一人之身,说是“伊尹创始汤液”。
4.1.7“望、闻、问、切”的扁鹊
在这个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当首推扁鹊。扁鹊(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莫阝(今河北任丘北)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中医经典著作《难经》即为扁鹊所著。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诊断技术,也就是后来中医总结的望、闻、问和切四诊法,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有一次扁鹊行医来到陕西的虢(音guō)国,听说虢太子突然死亡,人们都在为太子办理丧事。扁鹊询问了病由,并对太子进行详细的诊查,看他的脸色,摸他的脉搏,观察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两股内还有体温,断定太子并没有真死。扁鹊拿出了针,给太子针刺百会、合谷、人中等穴位,太子竟然慢慢地苏醒了。以后又用汤药给他调养了一段时间,终于使太子恢复了健康。虢君对此感激不尽,他赞扬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扁鹊高明的医术便流传开来。其实扁鹊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的神医,而是他善于运用切脉、望色、听声、问病情四诊来诊查,因此司马迁高度赞扬扁鹊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医术高明或者药物灵验的时候,就说“起死有方,回生有术”。
另外,大家熟悉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具体的案例证明了扁鹊精于望色,可以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相传,扁鹊晋见蔡桓公时,通过望诊判断出蔡桓公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扁鹊劝他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蔡桓公却自我感觉良好说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退出后说:“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不久,扁鹊再度晋见蔡桓公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蔡桓公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告诉他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蔡桓公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蔡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下,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病在肌肤之间,用针刺就可以医治好;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现在蔡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几天,蔡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这个故事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给予了抨击。从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扁鹊当时应用望诊诊断疾病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也反映了望诊在当时已达到了较高的诊疗水平。
4.2秦汉时期——奠基阶段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秦、汉大一统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4.2.1中华第一医书——《黄帝内经》
医学启蒙读物《医学三字经》前两句是“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意思是中医学起始于岐黄。创作于战国、秦、汉之际,大约汇编成书于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总结了西汉及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并不是一时一人之手笔,是经过许多医家搜集、整理、集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东汉及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修订和补充,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和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该书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系统阐述了诸多医学问题,还涉及哲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医学内容而言,包括人体解剖、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治则、运气、针灸,以及临床各科的部分内容,是中医理论发展及中医学科分化的母体。直至现代,《黄帝内经》的许多理论知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一直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
4.2.2惜遭遗失的《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3卷,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原版已经遗失。“难”是“问难”之义,或作为“疑难”解,“经”乃指《黄帝内经》,即问难《黄帝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81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以脉诊、脏腑、经脉、腧穴为重点。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重要关口)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泻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4.2.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医学家,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代王叔和及宋代林亿等先后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伤寒论》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治问题,它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诊疗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并载方113首。《金匮要略》着重探讨内伤杂病的诊治问题,书中以病分篇,论述了40多种疾病的因、机、证、治,贯穿着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方法,并收载方剂245首。《伤害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计并见的重复方,共计有323个方剂。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严谨、选药精当、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变化巧妙,深为古今中外之医家所折服,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础方剂,经久不衰,至今常用。后世大量常用名方,大多以这些方剂为基础化裁而成,或是效仿张仲景药物配伍组方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组成。所以说,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从而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4“堂”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张仲景不但辨证准确、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向反对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