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乾坤
21244800000011

第11章 中医发展之路(2)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和张仲景有关,传说张仲景在退休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他看到许多穷苦老百姓衣衫褴褛,耳朵都冻坏了,就研制出御寒的“祛寒娇耳汤”,天气变冷的时候就吩咐人熬出给大家喝。延至后来,“祛寒娇耳汤”被替换成了饺子。而张仲景第一天分“祛寒娇耳汤”恰好是冬至,所以就有了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的习俗,并且人们都认为,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4.2.5“外科鼻祖”华佗华佗(?—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三国演义》第75回有一段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手术的痛苦,手术引起的剧烈疼痛甚至会让人晕厥,严重影响手术的实施,这该怎么解决呢?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醉汉,躺在街头,无论旁人如何呼唤都不能将其唤醒,无论你对他做什么,他都没有反应,醉醒后也若无其事。因此可以推断,一定存在一种方法能让人失去知觉而不知疼痛。华佗总结前人的用药经验,四处采摘能使人麻醉的中草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一种麻醉药,叫作麻沸散。麻沸散的发明在2~3世纪,而西方使用乙醚或笑气进行全身麻醉是在19世纪40年代,比中国晚了1600多年。有了麻沸散之后,患者的痛苦减轻了,手术进行的也更顺利了。有一次,一个人肚子痛得很害,被送到华佗那里。华佗诊断为肠痈,就是现在常说的阑尾炎。他对患者家属说:“针灸已经晚了,非开刀不可。”经家属同意,华佗给患者服用了麻沸散,等患者失去知觉后剖开他的腹部,割去溃烂的阑尾,洗净伤口,再用线缝合,在伤口处敷上药膏,四五天以后,患者的伤口长合了,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华佗妙手回春,治好了许多濒危的患者,人们感激他,赞扬他,尊称他为“神医”,后世人们也常用“华佗再世”来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

华佗还重视预防疾病,提倡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可见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有了防病养生的意识和方法。他对弟子吴普说:“人的身体必须经常活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能帮助消化,促进血脉流通。譬如门户枢纽,由于经常在动,就不容易被虫蛀。”他发展我国古代医疗体育“导引”的做法,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禽戏。吴普按照五禽戏的规定动作,经常锻炼,活到90多岁,还是耳聪目明,牙齿坚固。现代实验验证,五禽戏有改善和调理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腰背力量和骨密度的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练习。

秦汉时期出现的上述医著,从不同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模式,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路径。

4.2.6缇萦救父

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很灵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也是“诊籍”制度的创始人。《史记》记载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相传齐文王(前178—前164年在位)患肥胖病,气喘、头痛、目不明、懒于行动。淳于意听说后,认为文王形气俱实,应当调节饮食,运动筋骨肌肉,开阔情怀,疏通血脉,以泻有余。可是有一庸医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于是王公贵族诬陷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时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请淳于意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听信诬告,把淳于意传到长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当皇帝诏书进京问罪时,他感伤无男随行。于是小女儿缇萦坚持随父进京,并上书朝廷,申述父亲无罪,并愿意为奴以换取父亲的自由。经汉文帝诏问,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应诏回答汉文帝询问时叙述了自己学医、行医的经过、业务专长、师承、诊疗效果、病例等,共计25个病案。他所答诏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史称“诊籍”(即诊病的簿记),反映了淳于意的医疗学术思想与医案记录上的创造性贡献。

4.3晋隋唐时期——继承、提高阶段

晋、隋、唐至五代,前后700余年,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大发展及中外医学交流广泛等特点,在对病证及其原因和机制的认识、诊断技术、医方创制、新药发展及临床各科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

4.3.1王叔和与《脉经》《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著述《脉经》,一是整理《伤寒杂病论》。

《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全书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对医学精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魏晋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身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巨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抄本,终于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4.3.2王叔和开棺验尸

王叔和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太行山下有个济州城,城里有家“济生堂”药店,新聘任一位坐堂医生,其治病配药颇具神通,特别精于内科诸证。

一天,济州城里有一贫寒之家出殡,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先生瞥见血迹,陡然一惊,再定睛细看就大叫:“那出殡的,如何将活人往外抬?”出殡队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职,无人理会。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灵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连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后生以为他有意捣乱,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像作恶的,止住年轻人,唤来一位中年汉子叫他裁夺。中年汉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28岁,因产中血崩脱阳暴亡。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证,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坊,须及早入殓安葬。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张罗出殡。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甘愿开棺验尸。于是,几个愣小子一拥上前,“嘎吱”一声把棺盖撬开。坐堂先生立即掐按死者的人中、关元等穴,顷刻之间,贾氏开始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而这名坐堂先生正是王叔和。这一件医案,顷刻轰动了济州城。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都城许昌,王公大臣们便三聘五请,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当了太医令。

4.3.3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为隋朝的太医博士,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教育“太医署”,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规模宏大的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其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该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病是因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戾气引起”。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书中对疾病的症候、病机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病理学说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4.3.4大医精诚——“药王”孙思邈

唐代孙思邈学识渊博,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论述了作为“苍生大医”的两个基本条件:“精”“诚”。所谓“精”,是指精深的医学造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他在《大医习业》中指出,凡想学医并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首先必须熟读古代的医药典籍、熟记医学理论和各家的学术经验。所谓“诚”,就是对病家、对同道怀有一片赤诚之心。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须安神定志,无私心杂念,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人们的疾病伤痛。假如遇到患有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或人所恶见的患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