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乾坤
21244800000009

第9章 中医病因学说(2)

3.3.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例如,我们都知道,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理智的判断和决定。

3.3.3影响病情转归

七情影响病情转归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疾病康复或加重病情,如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则有利于疾病康复;但若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则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例如,一位患者感觉胃疼,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胃癌,并且已到了晚期。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她认为癌症一到晚期,就等于宣判了死刑,精神压力很大。回家后,她就感觉胃部疼痛加剧,20天内体重竟减轻了20多千克。后来该患者去肿瘤医院会诊,经过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不是胃癌,而是溃疡病伴发胃结石。肿瘤医院否认她患了癌症,使她从精神上死亡的领域扭转回来,仅仅过了2个月,她就恢复了过来。由此可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减缓疾病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时竟使人们难以相信。所以我们要适当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这不管是在防病还是在治疗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4饮食失宜致病

俗话常说“病从口入”,就是说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饮食致病主要是因为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

3.4.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指的是过饥和过饱,过饥即饮食不足,《灵枢·五味》:“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过饱指的是饮食过量,致脾胃难以消化转输,轻者表现为饮食积滞不化,可见腹痛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症,甚者可因脾胃久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痔疮、心脉痹阻等病症。我们生活中很多幼儿的消化道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节所致,幼儿本身就脾胃脆弱、功能不强,若饮食不知节制,很容易导致疳积、腹泻等;作为父母,对孩子应该合理喂养,均衡膳食,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若出现疳积的表现,除及时去医院就诊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小儿推拿疗法,在本书后面章节中,我们会有介绍。

3.4.2饮食不洁

很明显,饮食不洁指的是吃东西不注意卫生,进食不洁净食物。其致病多以胃肠病为主。若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出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致各种寄生虫病;若进食有毒或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轻者可致腹痛呕吐,重者可致神志昏迷甚至死亡。

3.4.3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多表现为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和食类偏嗜等,久而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引起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导致疾病发生。例如,因寒易伤阳,热易伤阴,所以偏食寒热可致阴阳失衡。过食寒凉,易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过食辛热,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而五味对五脏具有一定选择性作用,长期嗜食某种口味食物,会使相应的脏腑功能偏盛,久之破坏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发生病理传变;如《素问·五脏生成》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一定要讲究卫生,并注意饮食“度”的把握,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自己患病的机会。

3.5劳逸失度致病

有人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蕴含了一个劳逸结合的道理,我们都知道长时间的劳累或安逸都不利于我们的健康。中医认为劳逸失度可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劳逸失度也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过劳即指劳动过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劳力过度主要表现为伤气和伤筋骨,《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见古人对这方面已有了很深的认识。劳神过度即脑力劳动负担过重,因心主神,脾在志为思,故其易伤心脾,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少气乏力的症状。房劳过度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可直接伤及肾精,表现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等肾虚的症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由此也出现了各种疾病,如长期低头而致的颈椎病,长期用电脑而致的眼疲劳、近视,长期的压力和睡眠不足而致的脑神经衰弱等,这些都严重地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点时间放松休息是必不可少的。

相对于过劳,过逸是过于安闲,很少劳动、缺乏锻炼,从而导致气机不畅、阳气不振等,正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久卧伤气。”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活。”这句话可是至理名言,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经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由此可见,平常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6病理产物致病

我们这里所说的病理产物主要指痰饮、瘀血、结石等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以后又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正常功能,既可加重病情,也可引起新的变化。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3.6.1痰饮

痰饮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中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较稠浊的病理产物,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较清稀的病理产物,凡是引起水液代谢障碍的都是痰饮形成的原因。因为肺、脾、肾、肝、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肝、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痰饮一旦形成,可随气流传至全身各处,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

痰饮致病主要有以下特点。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而动,若其停滞于经络脏腑,可以阻滞气机,妨碍血行,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还可以阻滞脏腑气机,影响脏腑功能,停于肺可见胸闷气短、咳嗽吐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痰饮停于肺、脾、肾等脏器,能影响其功能,而加重水液代谢的失常,从而产生恶性循环。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其易扰乱蒙蔽心神,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甚则神昏谵妄等症状。因痰随气流动,内至脏腑,外达四肢肌腠,因而临床上形成的病症繁多,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因此痰饮之病还具有变化多端、病症错综复杂的特点。

3.6.2瘀血

瘀血是指由于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和停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血液。故凡是造成血行迟缓、停留和出血的因素均是其形成原因,主要有气虚、气滞、血热(血黏)、血寒及出血。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失去动力,血热易伤津液、血寒凝滞均增加阻力,而出血则可直接形成瘀块。瘀血形成后,停积体内不散,可致新的病变发生。

瘀血的致病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血能载气,故血瘀必然能导致气滞的发生,而气能行血,所以这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次,若瘀血不能够及时清除,其阻塞于脉道,必然影响血液的运行,而这也会导致相关脏腑的失养,影响到其功能,阻碍新血的产生。第三,瘀血致病的症状也有着明显的特点,表现为疼痛属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有肿块,且按之有形、质硬、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或夹瘀块;有瘀斑,主要表现为面、爪、肌肤、口唇的青紫;舌质紫暗,有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这些典型的症状为我们自己诊断瘀血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3.6.3结石

结石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有些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比较常见的因素有饮食失宜、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等。饮食不当致病主要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蕴生湿热,结于胆久则成胆结石,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另外,空腹食柿易致胃结石。若情志不畅,肝气不达,可致胆汁郁结而成胆结石。某些药物能致脏腑功能失调,或其沉积于某些部位而成结石。

结石的致病也具有其相应的特点: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器;易于梗阻通道,导致疼痛,表现为胀痛、钝痛、酸痛、隐痛;其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会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7其他致病病因

除上述几种致病因素外,我们在生活中还会见到其他的致病因素,如外伤,包括跌打损伤、烧伤、冻伤、虫兽伤、化学伤、电伤;寄生虫,包括血吸虫、蛔虫、蛲虫、钩虫、囊虫、绦虫等;还有药邪、医源性因素、先天因素等。

3.7.1外伤

外伤主要指机械暴力等外力所致损伤,外伤致病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来说,轻者可有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出血、瘀斑、血肿等,重者可损伤筋骨、内脏,甚者危及生命。

3.7.2寄生虫

寄生虫致病是指由于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并且能阻滞气机,造成各种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3.7.3药邪

药邪指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药本身是用来治病的,但如果药物用量过大、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补药滥用等,药物就成了药邪。药邪的致病也具有其特点:一是中毒,当误服或过量服用有毒药物时会出现中毒症状,轻者表现为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可有全身震颤,烦躁、黄疸、昏迷,甚至死亡。这主要与药物成分和用量有关。二是加重病情,变生他疾。中医治病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果辨证失误,寒证却用寒药,而热证却用热药,这肯定会加重病情。所以,在此郑重告诫各位读者,有病一定不要自己乱吃药,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会很严重。

3.7.4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因素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贻误病情或致生他疾的一类致病因素,又称医过。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需要医生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患者详细说明病情,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讲给医生,以实现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为医生正确地辨证和用药提供准确的信息。

3.7.5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人出生之前已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它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病因。先天因素可分为胎弱和胎毒两个方面。所谓胎弱,一是指遗传性疾病,多因父母之精异常引起;二是指先天禀赋虚弱,多因妊娠期间母体虚弱所致。所谓胎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广义胎毒指妊娠早期,母体感受邪气或误服药物,不利于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所以,胎儿孕育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和用药,保证胎儿的健康。

了解了致病因素,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遵循大自然的基本规律,遵循人体的自身规律,起居有常,回避各种外邪,饮食有节制,调节情志,热爱生活,爱惜身体,用心享受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