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21506900000006

第6章 对孩子的不文明语言说“不”(5)

及时干预制止,适度表扬奖励

孩子在嘲笑和讽刺他人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及时干预,立即劝阻或制止。这不但可以有效防止事态蔓延,更是对孩子的言行进行规范的必要手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看有意义的影视作品或组织互助活动等方法,让孩子从中亲身领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与他人共同分享也是一种幸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关,从而改掉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

作为老师和家长对待优秀的孩子要适度表扬,不能把他们捧上天。要让他们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谦虚对待他人的道理,要循循善诱,就事论理,让孩子从小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教育和培养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逐渐摆脱以“自我中心”的意识。并教育孩子学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注意家长行为切莫推波助澜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嘲笑讽刺他人时,首先不要忙着教训孩子,要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有些家长可能在不经意间,当着孩子的面说了其他孩子的坏话,甚至有些虚荣心强的家长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而故意贬低别的孩子,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嚣张气焰”,因此当孩子自己在评价他人时,也会表现出嘲讽的态度。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对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嘲讽他人也是他们的一种竞争意识的表达,他们运用学习、运动、操作能力等方面分出高低上下,借以炫耀自己的能力强,用嘲讽的方式显示自己在某一方面站了上风。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可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加入嘲讽里,表示对某人表现的评价。

我们不论孩子的这一评价是否正确,但孩子的这一不尊重人的行为,势必会引起周围人的不满,如果经常性地不负责地评论他人,那这样的孩子一定不受大家欢迎,甚至遭到大家的遗弃。

为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言行,及时纠正,切莫推波助澜,正确分析原因,找出自身差距,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和助人为乐的意义,帮助孩子消除嘲笑心理,这将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8.接下茬儿的“小画眉”

“接下茬”是许多孩子的一种习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接下茬”虽说往往是思维活跃、反应迅速的表现。但是,由于很多孩子接下茬不分场合、时间和地点,随意脱口而出,扰乱了别人的正常思维和正常秩序,那么“接下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毛病”,应被干涉、制止,尤其是在课堂上,这种行为不仅会干扰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更严重的是干扰了同学们的正常思维和听讲。

小宝刚刚上小学,聪明好学,反应很快。可就是有个毛病,老师每次在课堂上讲课,她总是爱在下面接下茬。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把昨天作业中大多数同学都出错的一道题写在黑板上,正要给同学们讲解,小宝忍不住在下面大声接下茬,“老师这道题不用讲了,我都会了。”

老师严肃地看了看小宝,“小宝同学,你会不等于大家都会,很多同学对这道题都不理解,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一下。”

“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也要讲啊,不会可以问我好了!”小宝还在不自觉地说着。

“小宝同学,请你不要打扰别的同学听讲。”老师有点生气了,同学们也怒视着小宝。小宝只好不再大声,但还是小声在下面嘀咕。

小宝这个接下茬的毛病,颇让老师头疼。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把小宝的这个毛病反映给了小宝的妈妈。

“哎,老师我跟您说吧,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太贫。老爱接下茬,在家也如是。我们也说过他好几回了,可就是改不了,弄得我们也没有办法。”小宝的妈妈无奈地说。

小宝的这一“接下茬”行为,在课堂上很常见。许多像小宝一样聪明的孩子,总是在不恰当的时候,抢着表白自己的情绪,让周围人不能接受,甚至反感。

小莲那张小嘴啊,那叫一个快,就像白话小说中那个“快嘴李翠莲”。本来就是快嘴,最近又添了个“接下茬”的毛病。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大人的话还没说完,她马上就有下文。弄得爸爸妈妈都不知所措,一再提醒她,小孩子不能随便乱插言,可一到时候,她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这天,邻居刘阿姨来找妈妈帮忙办点事情,“小李,你们单位有打印纸么,再帮我从你们单位拿点儿,我儿子在家用得可快了!”

妈妈其实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很不愿意帮这个忙。一是,纸是公家的,不好用于私人;二是,上次就迫于面子,答应了刘阿姨,结果自己掏腰包买了纸。所以这次无论如何要拒绝。

“哦,这事不太好办。现在打印纸都归办公室专人管了,我不太好拿啊。”妈妈为难地找着理由。

“妈妈,你不是办公室主任么?你不是说办公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你管么,那些纸,难道连主任也不能拿么?”谁想到小莲在一旁接了下茬。

“主任也要按章办事啊,也不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啊!”妈妈当时一急,实话脱口而出,说完就有些后悔,“刘姐,您别管了,明天我送涛涛一包纸。”

“算了,不用了,我们怎么能让你掏钱买呢。”说完刘阿姨心有不悦地走了。

看着邻居悻悻而去,妈妈生气地对小莲说,“你这孩子,没事接什么下茬啊?真不懂事!”

小莲被妈妈数落了一顿,心里委屈,心想,自己没说错什么啊,妈妈本来就是办公室主任么,本来就能管那些纸么。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说呢?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就已经声明,“接下茬”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很可能是孩子主动思维的结果。只是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场合不对,引起了不好的局面。

弄清“接下茬”原因,区别对待引导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不自信,特别夸耀自己也是不自信心态不自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有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家庭关爱,自我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和肯定,在缺少“关爱”的潜意识里想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关注;再就是有些孩子具有叛逆心理,对某门课不喜欢或者对某个老师厌烦时很可能用这种办法报复;而对于那种想引起别人关注的孩子来说,“接下茬”,很可能就是爱出风头,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

了解了孩子“接下茬”的原因,作为家长和老师就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家长和老师更要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关注,时刻提醒孩子在他们提问题或者说话的时侯,要先思考,考虑清楚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时再发言。而对于那些思维敏捷、聪明的孩子来说,就要正确引导他们上课不能影响别人,更不能影响老师讲课,对于老师传授的课程,一个人懂了,不等于所有人都明白。要有全局观念和公众意识。这样才能转化孩子的这一行为走上正轨。

善于利用特长,充分发挥潜能

对于爱“接下茬”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便很有可能促进孩子学习热情、促进孩子智力水平的提高。

爱“接下茬”的孩子往往理性思维能力强,但形象思维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又由于天性好动,所以意志力比较差;孩子爱“接下茬”,说明他们喜欢表达,但缺乏表达前的深思熟虑,也就是说话不过脑子,为此需要加以训练。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孩子善于表达的欲望,让孩子进行类似口头作文的训练,利用演讲和朗诵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发挥良性循环;针对孩子自制力差这一特点,适当地调节控制,在课堂上,可以让他在文具盒里放个纸条,提醒自己,每当自己想“接下茬”时,就看看纸条上“不要打断老师的讲课、不能影响同学听课”等文字来提醒自己保持安静和课堂纪律;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对爱“接下茬”的孩子委以重任,发挥孩子的组织能力,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发挥孩子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转变孩子不合时宜的“接下茬”行为,“化腐朽为神奇”。

读懂孩子内心,尊重激发兴趣

作为家长和老师来说,爱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感情去体验,只有这样,家长和老师才能真正明白孩子的内心、兴趣、特长和潜能。针对对学习内容或所见事物感兴趣,但忽视了纪律和智商较高、思维敏捷,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忘乎所以的孩子,要特别引起家长注意,千万不要一味地打压,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积极思考,积极发表见解和议论,作为家长和老师要采取保护、表扬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适时地告诫她们纪律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在不合适事宜的场合不能乱“接下茬”,教育他们要有合作精神。家长和老师还可以用奖励的形式,跟孩子做个约定,让孩子自觉的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爱“接下茬”的孩子就会比以前说话谨慎,渐渐克服自己的这一行为。

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更要有一颗平常心,和孩子打成一片,这样更利于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只有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思想,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9.学舌的“小鹦鹉”

所有的人都是从学舌开始学会说话的。从说话的萌芽状态,爸爸妈妈就叫孩子学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然后发展成为“吃饭饭、玩具、阿姨、叔叔”等等。渐渐地孩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慢慢开始模仿家人说成句的话语。

这大约就是人们学习说话的一个简单而复杂的过程。但是一般2岁以后的孩子就不需要再学别人说话,这时他们已经有了独立思维的能力,虽然这个能力还不完善,但毕竟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语言顺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

然而,这时有些孩子开始传话,他们就像“鹦鹉学舌”那样,把别人的话传到父母耳朵里,或者把父母的话传到他人耳朵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颇令家长头疼。

故事一:

小武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总是爱在家人间传话,弄得家人间常常因此呕气。这不,周六爸爸妈妈加班,小武又送去奶奶家疯玩了一天。

晚上爸爸接他回家,妈妈早已在外面定了餐,一家三口在餐厅欢聚。小武可能是中午吃的太多,晚上有些没有胃口,一边吃一边玩。妈妈一边劝小武好好吃饭,一边有意无意地询问奶奶那边的情况,“小武,奶奶怎么样啊?今天都谁去奶奶家了,姑姑、姑父去了么?”

“奶奶家今天可热闹了,姑姑、姑父带着姐姐都去了。”小武绘声绘色地说着,“奶奶做了一大桌子菜,可好吃了。”

“对了,奶奶和姑姑吃饭的时候还提起你了呢。”小武吃了口菜继续说着。

这时爸爸感觉有些不对,忙阻止小武,“小武吃菜,别乱说话啊。”

“孩子要说就让他说么,小孩子从来不说谎话的。”妈妈瞪了一眼爸爸,“小武,奶奶和姑姑说妈妈什么了?”

“她们说你就爱乱花钱,不是买衣服,就是外面吃饭,不会过日子。”小武一边说,一边看着妈妈的脸色不断地变化着。

“别听孩子乱讲。”爸爸赶忙给妈妈夹菜,“咱们过自己的日子。肯定和老人观念不一样吗!”

妈妈气得把筷子放到一旁,“我就知道你姐姐来了就没好事,就爱背后说人!我买衣服怎么了?我花的是我自己挣的钱,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