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21507100000013

第13章 单亲妈妈:快乐阳光地生活(7)

小苏放声笑时,有人说:瞧她那样放浪的样子;当小苏睁着大眼睛很专注地听一位男同事说话时,自己认为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又有人窃窃私语:看她那副媚眼,在勾人呢;小苏穿红上衣白裤子想给自己阴霾的心情涂一点儿亮色,又有人指指点点:离了婚的人还如此扮靓;当小苏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得到上司赏识,而上司恰好是男的时,于是又流言四起;小苏申请调动,上司挽留她,因为她比较能干,她负责的部门成绩很好,就有人挤眉弄眼心有灵犀地会心一笑说:瞧,他舍不得她走吧。

处在这样的流言飞语中,小苏举步维艰。

后来,小苏尽量自我萎缩,每天早晨穿戴完毕,总要问问家人,我这衣服不妖不艳很一般吧?待家人告诉她快土得掉渣了她才放心离去。每天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家里,两点一线。她甚至只想躲在黑暗的角落,不被人注意。婚姻的失败并不是犯罪,但是有许多人仍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她。

小苏没有想到,现代的生活对离婚还是这样不能容忍。在他们那儿,经济可以是最发达的,可观念就说不准了。

看小苏一副忧郁的神情,知心女友们会宽慰她,但她分明知道她们不欢迎自己到她们家去。有一次张大姐还做出一副关切的神态对她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小苏明显地看出她笑里的深意,听出她话音中“路”的双关意。

小苏知道自己心理都已经不健康了。难道离了婚的女人就要低眉顺眼、破衣烂衫、一塌糊涂来让别人同情你吗?她想撕去自己伪装的沉默,让欢快重现。但这种恢复是艰难的,因为她真被伤了。

小苏想,自己得有一个男朋友来阻止这种流言飞语。但是约会也不容易,上了一天的班,晚上又打扮着去约会,想到儿子一天都没见到自己了,自己却花枝招展地去约会,真是自私又冷酷。特别是临出门时儿子拼命大哭,她心肠都要疼断了,哪有心情约会。

有一次,她认识了一个税务干部,谈了两个多月,感觉还好。约会回来,他送小苏到家了,还坚持要想进门,小苏就不高兴了。他脱口而出:“你以为你是黄花闺女啊?”

小苏愣住了。

而真正难以排遣,挥之不去的是内心的寂寞。真正让小苏恐惧的是无边的寂寞如影相随。那天晚上在路上走着,夜风里飘着一首歌——《当爱已成往事》。歌曲被李宗盛、林忆莲,演绎得如此细致沧桑: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不太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小苏一直想大哭一场,但她却根本找不到一个地方能让自己痛痛快快地发泄一番。

离婚的过程,和离婚后生活的开始,由于有许多因素互相纠缠在一起,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烦恼、压抑、焦虑等心理不适,我们把它称之为“离婚综合征”。那么,单亲妈妈该如何克服这种“离婚综合征”?

1.改变自身的认知。

的确,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的观念不同,“离婚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离婚的女人不是好女人”的成见在一些地区,一些人的头脑中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小城镇,人际关系紧密的地方,“小城故事多”嘛,议论容易互相传播,形成风刀雪剑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则是离婚女性自己的心役。因为离婚女性自己也跳不出这种文化氛围,所以也无法磊落与潇洒,心灵为此而敏感,把一些出于真诚的关怀也当作讥讽,别人无聊的随意议论也能伤害她。其实这种议论与对人其他方面的议论有什么不同呢?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真正被伤害的,是自己的感受。

“怕人询问,掩泪装欢。”——唐婉被迫与大诗人陆游离婚后,写下了《沈园》诗篇,鲜灵灵地表达了古代离婚女性的心情。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已婚妇女有“七出”之说,那时休妻是令人耻辱的事。现在有多少人在内心里会把离婚当作是女性的不道德的行为呢?事实上,外部的环境是在不断改善中。

刚刚离婚的女性,这时候的状态是,过分敏感,忧谗畏讥,听谁说话,都话里有话。就如上文中小苏认为张大姐“走自己的路”是深有含意一样,也许正是她自己此时的不良心态。假如她过了这种状态,她会认为“路”即便是指其再嫁、再婚,也不是什么坏事。根本原因是自己内心的敏感。好比膝盖,本是浑身皮肉最粗糙的地方,一旦损伤,就会发现最容易受伤的是它,其实不是因为外界对它伤害增多了,而是它自己的病灶没有痊愈。

这时也是周围同事朋友与其不好相处的时期,关心或不关心都有可能成为对她的伤害。结果会使得她感觉别人对她的疏离。有一个朋友曾对笔者说:“我不得不离她(指某个离了婚的朋友)远了些,完全不是因为对她的歧视,或者笑她生活的失败,这个年代谁能担保自己的婚姻不出事?而是她这一段时间过敏性的反应,这时跟她说话要特别的小心翼翼,你甚至不小心说到自己的家人,都会伤害到她,同事之间说笑也可能会伤害到她。因为怕她受伤害,起码不应该是作为朋友的我伤害了她,我宁肯暂时离她远点。”

对一些隐瞒自己离婚事实的当事人,保守这个秘密,更成了她极大的心理负担。不是说要张扬这件事,但是只有自己心理比较放松,才不容易受伤。

所以,战胜伤害,一是外部环境的改善,人们不要议论别人的私生活;二是当事人自己还得靠内心的力量,坦然与坚强,婚姻失败,不等于人生的失败。

2.立即着手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立即着手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使自己身心放松下来。

可以去做一件自己多年想做而没做的事情。比如旅行、装修房屋、外出参加瑜伽锻炼、报考个复习班等等。

可以去孤儿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做义工,体会被需要的感觉,体会生命的艰难与珍贵。

扩大社会交往空间,结交新朋友,把对自己心情的关注转移到对外界的关注。

或许你一开始会感觉自己无法从事这些事情,但强迫自己打起精神,逐渐在行动中可以改变心情。相信快乐是可以创造的,心宽天地就宽。

单亲妈妈的自信心重建

婉清是来自台湾的女孩子,陪伴丈夫一同来大陆发展,但最终二人还是劳燕分飞。离异后的一段时间,寂寞的婉清像个孤魂野鬼,日夜飘荡,假如那时有毒品,她会把它注射到体内。婉清理解了那些吸毒者,他们开始也一定有她这样的时候。那时候,婉清甚至曾想去当妓女,不管是谁,只要有人在陪她。好在最后她没有精神崩溃。

是服装设计救了婉清。起先是婉清精神好的时候,为解寂寞,为周围的朋友、邻居设计制作衣服,后来也收点钱,渐渐在亚运村一带有了点小名气,一个传一个都是回头客。

婉清设计的服装中西合璧,材料运用上也不拘一格。她从不多接活,一种设计仅仅做一件。不少人演出、出国都找她做服装。

因为这个行业,婉清认识了许多很有特色的女人,有外交官员,有演艺界名优,有记者,也有大公司的白领丽人。她们不少人成了婉清的好朋友。她们中间有的生活是顺利的,有的和婉清一样在婚恋感情方面有过挫折,但她们的事业都很有成就。这些人以她们的经历激励了婉清,在婉清精神最苦闷寂寞阶段陪她走出了困境。

后来婉清还花一笔钱办了个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证。其实她不爱打球,但是她把它当作是投资,她需要这种上层人的气氛,让她感觉自己不落伍。她还希望在这里结交新的客户。从此,婉清的生活丰富了许多,也开阔了许多。

是这种生活,渐渐引导婉清融入社会,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婉清也不能再回厦门了。老家的人还以为她跟着曾经的他生活在仙境里呢。她发誓将来要过到风风光光才回去。

后来婉清的客户圈越滚越大,其中不少是老外。她认识了一个叫杰克的小伙子,他是德国驻华公司的职员,那天他陪着公司的同事来做衣服,不久他就单独与婉清约会。

杰克朝气蓬勃,无时不在动感中。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喜欢婉清这个比他年龄大还有些忧郁的女人。他开始是用极其贫乏的英语词汇交流,但是几个手势就会让彼此心领神会。

他一放假就拖婉清四处去旅游。有一次,婉清跟他开着车到郊外很远的地方去钓鱼。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婉清的心情松弛极了。

那天水那样清,天那样蓝,草地那样柔软,杰克是那样朝气逼人,他们一起亲密无间……婉清觉得自己好疯狂。

随着时间,随着情景的变化,婉清又恢复了生气,以前灰头土脸、怨气十足的她不见了。虽然已经30多岁了,可她觉得自己现在美丽、青春、坚忍、有能力。

婉清近期的目标是聘请律师将她的孩子要回来,至少要一个回来。

在这之前,她办了旅游签证,同杰克去了台湾看孩子。她们从台北乘飞机到了新竹,婉清拿着以前的地址摸到前夫家。她的前夫不在,她的原老板,前公公大吃一惊,但他还是通情达理的,没有不让婉清看孩子。

婉清的小宝贝都已经上小学了,他刚开始怯怯地不认婉清,不久就腻在她身上了。大儿子很高了,他依稀还记得婉清,很矜持地过来叫“妈妈”,令婉清泪如泉涌。

婉清带着孩子去了阿里山看原始森林,到太鲁阁登顶,参观高雄港……母子天性,到她回程时,孩子与她难舍难分。他们的父亲经常外出,并不时地换女人,但没有给他们找到好妈妈,虽然他们有保姆照看,但他们需要妈妈。所以婉清一定要把他们要回来。当婉清有自信的时候,她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生活了,因为孩子的自信来源于母亲的自信。你自己如果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人,孩子就会成为“最可怜的人”。

意识支配心态,心态决定命运。我们可以像弃妇一样凄凄惨惨、忧忧怨怨地独自过下半生,也可以生机勃勃有质有量地生活下去。哭也是过,笑也是过,何不笑着过?

有一个哲人说,幸福是一种一开始人人都自以为可以得到,最后没一个人敢说拥有的东西。我们可以肯定说,幸福绝对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绝对不要让它握在别人的手里。

坚强的人,都是从软弱走过来的。柔柔弱弱的婉清,现在有了坚忍的生活信念,婉清从依持别人生活,到今天,能仰望自己的天空。

上帝为人们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必定同时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

很多离婚女性的自信心是在生活中自我康复的,就像婉清一样。但有的时候这种过程很长,也很痛苦,她们会不断自我追问:“我真的不怎么样吗?”“也许我真的一无是处。”“我不知道怎么开始生活,我的前景暗淡无光。”有的人会在若干年里眉头紧锁,心情晦暗。这类女性有时需要外界的帮助。

在一些单亲家庭活动中心,心理大夫有一套心理治疗方案。比如,“画家谱图”——通过画家谱图,学员来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研究者们发现,家庭各种背景,包括地区、文化、经济、个性、生活方式等等,对一个人的观念、行为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待人接物的态度等。

假如说“性格就是命运”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处境就是可以追寻的。

婚姻专家们发现,家庭的观念、行为,甚至家庭问题都是可以传递的,比如对待婚姻的看法、处理婚姻冲突的模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等,都有部分继承性的。

在画家谱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祖父母、父母、自己婚姻的发展倾向及联系。

非常有效的一种恢复信心的心理治疗,叫“水晶球”。这是集体的小组活动。学员们团团围着一圈。

心理大夫拿着一颗水晶球传给每一个学员,郑重地说:“握紧你的水晶球!……请告诉大家,你从水晶球里看到你需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一年后你看到什么?……5年后你看到什么?”声音极富引导性。

学员放松自己,尽情地表达。有一个学员是这样说的:

——小的时候,我和同院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做过许多游戏,想当医生、老师、幼儿园阿姨。

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真是快乐。渐渐随着长大和参加工作,这种感觉似乎找不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学习、家庭、婚姻的困惑带来的多是烦恼。

突然,有一天自己是单身一人的时候,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欢乐,好像都离我那么遥远,围绕我的是孤独、寂寞,仿佛世间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没有了,内心充满了黑暗,真可谓到了心灰意冷的地步。

当我拿到水晶球,我的思绪一瞬间打开了,多年来压抑在心里的那些烦恼、痛苦渐渐飘得很远。我自己也飘得很远,我看到我想要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都很实际,也很现实。想要房子、汽车,想去旅游,想学法律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等等。我最大的心愿是想和女儿生活在一起。我发现这些愿望都不是幻想,也不是很遥远的事,那些都是我有可能在一年或5年内做到的。

从“水晶球”里我似乎又找到了童年的那种欢乐,找到了新生活的希望。我看到,虽然生活有坎坷,有痛苦,但生活中多数是美好的,为了那份美好的愿望也应去追求,去努力。既然已错过了晨曦,就不要再错过晚霞。

当一个人处于绝望的状态,这种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当你大声地对着众人将自己的心愿讲出来的时候,你会感到充满信心,像宣誓一样,有着信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