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自由成长
21509300000015

第15章 施教于“萌芽状态”(1)

在孩子的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

在孩子取得任何一点进步时,如果父母都能进行及时肯定的话,孩子就能从每个认可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身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就是说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把握时机。

大人有时就把孩子叫到身边,问他:“你昨天又做了什么坏事?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这时孩子总是会瞪大眼睛闪现出无辜的神情,根本就不明白父母在说什么!

司马光小时候,他的父亲不仅关心他的学业,而且也非常重视培养他的人品。司马光六岁时的一天,他想吃青核桃,让姐姐帮他剥皮,姐姐也剥不开。姐姐离开后,管家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他说是自己剥的。司马光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很是生气地对司马光说:“明明是管家帮你剥的,你怎么可以撒谎呢!”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无论是治学作书,还是为人处事,他总是十分诚实,丝毫没有半点虚假。

美国幼儿教育家麦恩说:“当孩子流泪——并非是由于害怕惩罚,而是悔悟的时候,就不该去责罚他了。”当孩子做错了事,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正是孩子最紧张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孩子内心的自我反省加上父母的批评指导,会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在这个时机前后,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甚至惩罚,都无法达到这种方式所取得的效果。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在他孩提时,曾砍掉过父亲喜爱的两棵樱桃树。父亲回来后,发现樱桃树被砍非常生气,暗自思量:“如果被我查明是谁砍了我的树,一定要狠狠惩罚他。”到处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走出来,到父亲面前,面带惭愧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华盛顿说道:“你不是让我做个诚实的孩子吗?”父亲抱起他说:“我的好孩子啊,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及时指出他犯了什么错误,并帮助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可能引起的结果等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扩大化,例如孩子打破了花瓶,批评孩子时就不要说孩子总是打破东西,更不要不停的讲道理,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只会使孩子产生疲劳,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里。

家长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有些小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肯定。

有个三口之家分得了新房,白天夫妻俩都去上班,下班回来后就奔到新房搞装饰,每天忙得精疲力竭。上小学的儿子看到父母有时忙的连晚饭都吃不上,便拿出了自己偷学母亲的手艺,给父母摊面饼做晚餐。等摊好后他就拿着面饼,提着茶壶,走到新房慰劳父母。面饼虽然不怎么好看,可它却凝结着儿子的辛劳,凝结着他对父母的爱。父母激动地品尝着儿子送来的晚餐,吃得比山珍海味还有滋味。望着站在面前的儿子,父亲伸出温和的大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忘情地说:“儿子,你懂事了,是个称职的男子汉了!”儿子则像个大人似的胸脯一挺,说道:“我是大人了,我可以分担父母的辛劳了!”

这种及时赞美的方法比任何一本正经的说教更具说服力,更容易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找到进步的动力。

先天性双耳失聪的周婷婷在父亲周弘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残疾大学生,更确切地说是我国第一名残疾大学生。在周婷婷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每次欣赏的眼光、肯定的口气、行动的支持都使周婷婷信心百倍。当父亲对她取得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及时表扬时,小婷婷都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她的坚强的性格,勇攀高峰的自信。

无论是批评还是肯定,及时都是教育孩子的关键,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早则空洞,使教育过于空白,没有支点;晚则鸡肋,只会在孩子心中产生父母爱翻老黄历感觉。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及时!

教育孩子从每一个细节开始

一个细节,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刻让你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或者感动,细节所产生的教育力是难以估量出来的。

中国有句古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疏忽和损失都有可能发展成大的漏洞。失败往往隐藏在我们行事过程之中,并不是在失败的结果中。

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拚死一战,因为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固然很重要,可是我必须找点合适的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马上迎战,你能用什么就用什么吧。”

铁匠埋头干活。他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足够的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两颗钉子,得需要点时间砸出两个。否则不能像其它掌那样牢固。”铁匠说。

“能挂住就行了,抓紧时间吧,要不国王会生气的。”

在马夫的催促下,铁匠凑合着把铁掌钉在马蹄上。

两军开始交战了。理查国王冲锋陷阵,率领士兵迎战敌兵。途中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敌军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颗铁钉。

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出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他在1485年的波斯沃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名句“马、马,一马失社稷”,将这一战役永载史册。

一个微小的细节往往关系着全局的成败,而大多数时候这种成败取决于每一个普通人对工作的态度。换一个角度想,如果理查的马夫多一点认真的精神,少一点马虎,也许英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谆谆告诫我们:“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从小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且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曾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这样一个问题:“您在哪所大学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接着他告诉记者,在幼儿园里他学到了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每天睡个午觉,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做错事要道歉,观察大自然要仔细等等。这就是他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对每个人来说,细节不能忘记却又总是忘记。在我们的生活中,细节随处可见,如此平凡,却如此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是从细节努力的基础上得来的。

在教育孩子时,许多家长更加注重“原则”,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实际上,这种教育法并不可取。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这样说过:“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或“凤”,那么就该从每个细节开始教育孩子。

东汉时期,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凡事都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成功的家庭教育是从教会孩子做对每一件小事开始,而不是毫无目的告诉孩子们要如何做成一件大事。只有先把小事做好了,细节做到位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里,凡事并无大小轻重之分,有的身居高位却遗臭万年,有的人出身卑微,却终能成大功、立大业,这其中巨大差别的原因仅在于是否认真对待一件小事。

现在,在不少家庭,家长不注意教育引导孩子做不起眼的小事,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健康问题十分重视,而对一些小事说成鸡毛蒜皮的琐事。很多家长认为,树大自直,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小树从小就不直,长大后怎么会变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