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生活经验、看问题的角度、学习经验都有所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传统中那种注重求统一的、模仿前人的思维无时不妨碍人的学习。我们的思维是多姿多彩的,学习中要充分认识到个人发展的个性差异,要尊重自己的个性,按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求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适应社会、主动接受社会挑战的人才。
自主学习
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就是劳作。劳作就是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它规定了“人性”的内涵。就学生而言,真正的人性就是他们在学校的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在学习中使精神潜能得以唤醒、内心得以敞亮、独特性得以彰显。可以说,自主创造性活动是我们个性化成长的基本形式。学习,就是自由自在的自主活动过程。自主学习是自主地、能动地进行的,不是外部力量促成的。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内斯特·卢瑟福在当时的学校里学习时有高度的自制力。他说:我幻想时,有时忘记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但我不是被某些同学称之为“书呆子”一类的人物。事实上,我参加了校内的各种活动,对一切有益的游戏,我也决不轻易放过。即使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中,我也能像在幽静的森林里那样专心致志地读书。在我聚精会神地演算数学题时,尽管有人用书本敲我的脑袋,我也似乎觉得与己无关。
后来,卢瑟福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实验发现了放射性辐射的组成(α、β、和γ射线)、放射性元素衰变规律、原子核和原子有核结构,并首先打破了原子核,实现了元素的自发和人工转变。他预言的原子核、氢和氦的同位素、中子和正电子,也被一一证实。
学生在学校要完成的任务,已不仅是掌握各种教科书上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着力提高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谁仅仅把头脑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满足于“学到什么”,而不注重“学会怎样学”,就不能提高学习质量,更不能适应以后的工作。如果你有幸升入大学,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大学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所中学对升入大学的40名学生的大学学习情况做过调查,其中85%的学生成绩优良,15%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或勉强及格,造成学习成绩悬殊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能力的差别。后一种学生学习能力差,对学习高深的理论很不适应。目前大学生中,有些被称作“高分低能”,他们入学考试的分数很高,但学习能力低,学习大学课程很吃力,这种情况也说明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完成学业之后,绝大部分学生将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实践领域,需要依靠学生时代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并通过其他形式继续学习。一般说来,不管在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注重发展智力和学会学习,在工作中就有较强的适应性,而这种较强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上来自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他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却有很高的数学天份,19岁就写出了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的论文,25岁就成了年轻的数学家。他把论文寄到武汉大学数学系,希望能谋求一个教席。但是,该校以他学历太低拒绝了他的要求。然而,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却是一位真正的伯乐,他慧眼识才,毅然聘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执教,从而造就了一位誉满全球的数学大师。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是否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不论受正规教育时间长短,他们的知识和创造,都以自学为基础,以会学习为条件。不会学习的人,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都是有限的,而会学习的人,才智发展的道路却无比宽阔。爱迪生、富兰克林、法拉第、安徒生、高尔基等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仅读过几年小学,连中学的大门都未跨入,靠自学,他们攀上了科学或文化艺术的高峰。相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学会学习,不能独立地获得知识、更新知识,也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很难有所发现和创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理由认为,学会学习既是关系到个人生活、工作、事业和理想的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兴旺、民族昌盛的大事情。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明天的文盲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大量的事实充分证明: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本身就包含着自主性的因素,没有学生一定程度的学习自主性,就形成不了教学过程。学生进入学校,便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主观条件,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自主学习必然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要完成复杂的学习学生任务,并为将来完全独立地从事专业或研究工作做好准备,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关研究指出,学业水平与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1955年,19岁的丁肇中以优异的成绩从台湾建国中学毕业。数学、化学两门功课都拿了满分,物理是97分。校方保送他上台南的成功大学。毕业前夕,同学相互赠言,共同勉励。有的人在给丁肇中的同学录中这样写道:“希望你努力研究,发现宇宙间从未发现的东西。”“你的理科成绩在班里可以说是无敌手,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现几个丁氏定理。”在成功大学的第一年,丁肇中沿用自己在中学时期的一套学习方法,感到课程很轻松,尤其是对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凡学有所成者,一般都使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只有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
国内调查研究指出,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国外的研究也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谓学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调控自我学习心态和监控自我学习过程以及思想学习目标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摈弃失败的、无效的学习策略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
有很多同学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进而厌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没有学懂,没有学会,成绩差。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学习方法,越到高年级,知识越多,这些学生就越学越难。因此,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厌恶学习,逃避学习。
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一门或者一套课程可以供你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者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
在学习和运用学习方法时,要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对一个已经形成死记硬背习惯的学生来说,要学会思考和理解,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行。法国大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通过方法学习和反复运用,使自己形成一套正确有效的现行方法,它是你不断成功的基石,将使你受益终身。而错误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才能纠正。
学习特点个性化
个性,顾名思义就是属于个人的东西。而我们自身存在的个性是坚不可摧的。我就我,你就是你。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人不同的个性。个性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你可以暂时为别人改变你的脾气,但是却改变不了你与生俱有的个性,个性还是存在你的基因里,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个性,不要被周围的人和事物所左右,在学习上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