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志国管理日志
21516300000024

第24章 八月:战略转型(1)

8月1日

大名牌战略

青啤真正开始进入战略意义上的发展期是在1998年。1998年5月我们举办了青啤“大名牌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对青啤的发展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大名牌战略”。高加低的战略,支撑了青啤的发展。

——摘自2002年6月7日金志国在“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经验交流表彰会”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高起点发展”是基于青啤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而言,青啤在市场的地位应该是高起点、大名牌。但是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青啤必须适时进行扩张,以产品规模化实现渠道高密集。在当时,多数消费者认为青啤是贵族啤酒,价格定位偏中高端,如何满足各层次消费群的需求,这是“高起点发展”的青啤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低成本扩张”似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路径。

在“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大名牌战略”推动下,青啤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解决了品牌大、规模小的矛盾,完成了在全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为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疑,“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是以质量为支撑的“大名牌战略”的核心。这一战略的实施使青啤的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使青啤的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

青啤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发展阶段:1993年以前,属于自然发展阶段;自1993年开始,进入自觉发展阶段;1998年实行“大名牌战略”后,进入快速膨胀阶段;2001年之后,进入到艰难的整合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整合与扩张并举的阶段。

行动指南

做大是手段,做强是目的;做大是过程,做强是结果。

8月2日

三大战略转型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商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在全球经济接轨和全面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当今中国企业都必须思考和回答的。

为适应新的国际化竞争格局,我们需要做出新的“三大转型”战略,即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型;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由资本驱动下的规模扩张向能力驱动下的品牌/市场扩张转型。

——摘自金志国在2009年青啤社会责任报告会上的致辞

背景分析

从2002年开始,青啤就根据市场形势和外围环境的不断变迁,继而提出了“三大转型”的经营思路。这意味着青啤在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机制保障、文化支撑等诸多层面,支持重心都将转到市场、品牌、消费者这三个链条上。

基于此,青啤的企业定位已经从“啤酒酿造商”向“品牌运营商”转变,并大胆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青啤创新一体化的组织运营模式,包括市场一体化、财务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采购一体化等,有效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成立了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并由负责战略制定和管理统筹等的“总部大脑”进行系统指挥。

以这“三大转型”为目标,青啤近年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全面的转型和创新:以“客户至上”为商业原则,转变单一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方式,建立起以“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适时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2009年,青啤提出“碳管理”的概念,建立起了“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N形经济模式。

在“三大转型”的引导之下,青啤的营销模式也发生重大变革,变过去的平面营销为立体营销,创新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三位一体的立体推广模式;创新了“大客户+微观运营”的运营模式,在经销商的选择培养上,采取“大客户模式”;在市场运营上,采取微观运营模式;创新了“1+1”的品牌模式,在一个区域市场,用“1+1”的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一个“1”是青啤,发挥影响力,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1”是第二品牌,比如山水、汉斯、崂山等,产生亲和力,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因此,近年来,青啤越来越贴近市场,产品越来越能契合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品牌高度凝练,搭建起了合理的品牌架构;资源、资本与能力的匹配度越来越高,使每一次扩张同时也是资源整合优化的过程,高度集合了公司的优势资源,实际上公司总部已经成为“资源配置中心”。

行动指南

只有不断转型,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8月3日

不要盲目比规模

做企业最怕决策上出现战略性失误,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要面对“规模陷阱”,这时切忌盲目和别人比规模,一看别人的规模要超过自己了,就赶快去并购,就会掉入“规模陷阱”。自身整合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别人在规模上暂时领先。经营企业像长跑一样,交替领跑很正常,最终要看冲线的是谁。

——摘自2004年7月金志国做客《****访谈录》节目的谈话

背景分析

2002年青啤的战略是在快速扩张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整合,机制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结构调整,做强做大,再创百年辉煌。战略由“做大做强”转为“做强做大”,方式由竞争走向竞合。

从那时候起,规模扩张不再是青啤的主要诉求。2002~2005年,青啤一直都在苦练内功,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主要从公司的结构、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

在这期间华润雪花啤酒集团先后超越珠江、燕京、青啤,一举跃升为行业老大。

面对规模上超过自己的华润雪花啤酒集团,青啤并没有盲目追赶,而是追求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在“大品牌战略”的带动下稳步前行。

行动指南

从规模经济看,企业要取得效益,就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必须警惕“规模不经济”现象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应该追求最佳规模,而非最大规模。

8月4日

“麻袋”和“土豆”

我们过去收购企业,把青啤当一个“麻袋”,收购一家企业就装到里面,然后告诉大家:你看青啤多大,一“麻袋”了。实际上只不过是收购企业在“麻袋”里和“麻袋”外的区别。如果麻袋里的“土豆”不能“整合”成一个“土豆”的话,这种扩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企业必须用自己的文化,用自己的管理体系,真正整合出规模效应,这才叫扩张。

——摘自2009年10月18日金志国在青啤内部所作“系统力”主题演讲

背景分析

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并购后,青啤格外强调“先市场、后工厂”的新发展理念。青啤旗下每家地方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致使到2004年,青啤使用着100多个品牌,品牌的整合与压缩就显得格外突出和迫切。

2005年1月,笔者曾与金志国在北京就品牌整合话题进行过深入交流。当时,金志国的个人观点是:“品牌在整合上要高度聚焦。青啤这些年来并购了近5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一个乃至多个品牌,总数加起来超过100个,非常不利于品牌推广。”

综观全球著名国际啤酒制造商,品牌最多不过四五个,有的甚至是单一品牌,集中资源是品牌价值快速积累和放大的保证。金志国计划未来数年将100多个品牌整合至10个以下,把“青岛啤酒”等中高档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军,最终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的“金字塔”形品牌结构。

在此背景下,金志国倡导的品牌健身运动显露成效。仅以2009年为例,青啤的“土豆”得以大量“压缩”,品牌整合的市场效应迅速显现,实现了“1+3”的品牌战略,前四大品牌销量占到总销量的94%。

行动指南

以品牌整合带动市场整合,以市场整合促进效率提升,继而强化协同效应。

8月5日

成长的代价

我认为青啤经过连续七八年的快速扩张,必然会稀释一些能量,稀释一些资源。就像一个孩子,在他需要长个头的时候,我们让他快速成长起来,长起来之后身体有点虚弱、消瘦。现在这个阶段,必须想办法让青啤强壮起来。所以我们把顺序调整了一下,以“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

——摘自2002年2月金志国做客《财富人生》节目的谈话

背景分析

1998年,青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扩张,引发了行业扩张潮,这个阶段的扩张对青啤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扩张,风险很大,很可能会脱轨。那时候,青啤确实到了非常时期,高速并购、极度扩张后,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股东负责的态度,青啤不得不调慢节奏,发展战略由外延式增长转为内涵式增长,更加关注资产的效率。

履新后的金志国重新制定了战略,实现了战略转型。青啤快速调整“路基”和“路轨”,是为了下一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扩张。要调整节奏、放慢脚步,不能无止境地扩张。

金志国表示:“青啤要在整合中做强做大,原来是通过外部嫁接式做大,有点像小孩长个儿,个子很大,但是力量和思维都还是小孩子的。青啤现在放慢做大步伐,靠内部成长做大,这种整合是有机的,随着整合的深入,我们的力量、思维都将成人化。这才是青啤真正的做强。”

行动指南

消化吸收的顺畅是成长发育的关键,融为一体整合的达成才是并购扩张的真正要义。

8月8日

如何才能“强”?

反思之后发现,我们对目标的理解有些偏颇,我们把目标设定为成为世界啤酒业前十强,而实际上理解成了世界十“大”。世界十强的“强”字寓意很鲜明,规模只是“强”的一个因素,人才、战略、资金、运营能力等,都是“强”的核心要素。所以不能以单纯的产能来完全代替“强”,它只是“强”的一个要素,是“强”的一个必要条件。

——摘自2005年7月金志国在两岸企业家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1996年,在与全国1000多家啤酒厂的竞争中,青啤从“啤老大”的位置滑到了老三,燕京、珠江都超过了青啤。那时青啤一直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之下靠惯性发展,真正进入市场经济的一片汪洋,很快便迷失了方向。

当时,青啤的突出矛盾是品牌大、规模小,如何做大青啤是那时的头等大事。其后,青啤通过在沪市A股和香港H股上市,募集了大量资金,开始以雷霆之势推行外延式扩张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轮收购兼并高潮。2002年青啤的总销量突破了300万千升,基本上进入世界十大啤酒品牌的行列。

“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要做大必须先做强,没有‘强’的支撑,所谓的‘大’只能是昙花一现。”在金志国看来,中国企业向来以“大”自居、以“大”为荣,这是“大国战略”在企业层面的直观呈现。

行动指南

由“基于数量的膨胀”向“基于质量的改善”转变,由“基于增长的发展”向“基于发展的增长”过渡,由简单的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才是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8月9日

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

青啤要提高的是抗击打能力。从“做大做强”转化为“做强做大”,对青啤来说是节奏的把握问题,无对错之分。我不能长时间眼看着内部的资源和外部的环境失衡。而必须要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建立在一个新的平台上。

——摘自2005年1月金志国接受张翼采访的谈话

背景分析

做大与做强,规模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做强是前提,做大则是次要的,企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而科学的基础之上。

世界前十大啤酒商,对于青啤来说是个标志性平台,但决不是一切。之所以提出进军世界前十大啤酒商的目标,为的是通过此种目标导向、目标管理长效激励青啤人,充分量化实际工作。青啤的追求不在于企业规模有多大、利润有多高,而在于企业的真正价值。青啤的全方位提升在乎质量而非数量,做实、做优、做强、做大、做久,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这是金志国们的理想。为此,青啤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增长方式、提升技术含量。

青啤早年的发展模式是“低成本扩张,做大做强”,单一的数量级要求让青啤在后期整合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如果不改变这种单一的增长方式,青啤的发展很难稳健,很难实现质量与内涵的提升。后期,青啤践行整合与扩张并举,在思路上把低成本扩张提高到与自我滚动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在做强做专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做大。

行动指南

从追求规模优势向打造竞争优势转变,规模与竞争力辩证统一,是企业理性的升级之路。

8月10日

江轮入海

青啤江轮入海第一步的规划就是,打造我们的战略管理系统,建立匹配的数据分析和运行机制,换句话说,江轮入海,需要解决船体从江轮到海轮的升级、导航能力和驾驭能力的提升。通过江轮入海的转型,我们的组织、人员、文化、品牌、资源等结构得到了实质的改变,增强实力的江轮为顺利入海作好准备。

——摘自金志国著作《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