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1565800000036

第36章 李白(4)

“不知”不是真的不知,也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两句都不是问语,而是激愤语、痛切语。“诗眼”就在尾句的“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和压抑。其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诗人素有“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又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始终不泯。写此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一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1]。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2]。

【注释】

[1]戎虏:与下句的胡尘皆指安禄山之乱。[2]日边:皇帝的身边。

【鉴赏】这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意欲舒展抱负的抒怀诗。安禄山起兵造反,攻陷潼关、长安,唐玄宗逃亡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磷经营长江流域。永王请李白出庐山为幕僚。李白到永王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展平生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东晋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首句就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试借君王玉马鞭”,豪迈俊逸,可谓出语惊人,比起直向永王要求军权,又来得有诗味多了。这种超凡的豪迈,不仅表现在敢于毛遂自荐、当仁不让的举措上;也不仅表现在“平交诸侯”、“不屈己不干人”的大方风仪上;还表现在“试借”二字上,诗人并不稀罕权力“玉马鞭”本身,不过借用一次罢了。

要指挥战争,必须拥有军权,这是极普通的常识。一到诗人笔下,就被赋予了理想的光辉,一切都化为神奇。次句就指挥战争的从容自信而言,诗意与“为君谈笑静胡沙”略同,但境界更奇。比较起来,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都变得平常了。能自如地指挥三军将士已不失为一个高明的统帅了;而高坐琼筵之上,于觥筹交错之间“指挥戎虏”,赢得一场战争,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了。写战争而没有一丝火药味,还匪夷所思地用上“琼”、“玉”字样,这就把伏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也浪漫化和诗意化了。这又正是诗人个性的内心表达。

当时不是“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局面几乎不可收拾么?但有了这样的英才,一切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南风一扫胡尘静”,几乎转瞬之间,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以南风扫尘来比喻战争,不仅形象化,而且有所取义。古人认为南风是滋养万物之风;“南风”句也就含有兴邦复国之意,而永王的军队和大本营都在南方,用“南风”设譬也非常巧妙。

当完成如此伟大的统一事业之后,又要怎么办呢,出将入相?这不是诗人的志向。诗人一向崇拜的人物是战国的鲁仲连,实现理想后即功成身退(见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末句诗人再一次表达了这一理想,而且以此推及永王。“西人长安到日边”不但意味着“谈笑凯歌还”,还隐含着诗人功成弗居、功成身退之意。诗人没有看到,永王李磷是个想取代父王皇位的野心家,在他那浪漫的心目中,永王同样被理想化了。

李白第二次的从政活动最后以悲惨的失败告终,但他燃烧着的爱国热情却并不因此减色。

在唐人绝句中,像本诗这样饱含政治热情,把干预现实和追求理想结合起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确属不多见。全诗形象飞动,词气夸张,写得兴会淋漓,如今我们读到,仍凛凛而有生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

【注释】

[1]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平羌江:又名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境内,经峨眉山东北面流入乐山县城入岷江。[2]发:出发。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说:“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鉴赏】

本诗是青年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意境明朗,音韵流畅。

上联的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首句用一个倒装句点明蜀地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光明。“秋”字入韵,既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了月色之美,诗人信手拈来,天然自成。月亮只有“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次句的“影”指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人”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联动式谓语,意在说明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当然不会是真的流走了,而是被流动的江水扯成了一长溜的碎片,看起来像在流动。这个“流”字,是非常传神的,只有亲历其境,才会看到月影随江水流走的妙景。所以次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了秋江行船之事。

下联的人情实在令人陶醉。次句景中已暗示有人,第三句中人已完全露面:作者正连夜从清溪驿乘船出发,从青衣江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故土,对故乡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让千里月光寄托我的乡思吧!

末句说,我虽然再三思念我的友人,可是仍然不得相见,只好任船随江流,直下渝州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在这里用七个字表达出来,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除“峨眉山月”之外,诗中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于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传媒。由它引发和传递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诗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是抒发江行思友之情处。

再者,诗人突破了绝句因短小而无法表现时空变化的限制,使这首短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并且人们读时还不觉得其重复。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浸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了起来。还有,诗中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将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且在句中位置也有所不同。这样,读起来也就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赠孟浩然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1]。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2]。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3]。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4]。

【注释】

[1]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2]红颜:指年轻的时候。轩冕:指官职,《庄子·缮性》:“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物之傥来,寄也。”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卧松云:指退隐山林。[3]醉月:月下醉酒。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事君:伴随在皇帝身边。[4]安:岂。徒此:惟有在此。清芬:指美德。

【鉴赏】

此诗大约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727-736)。这一时期,李白常到周围各处游历,与孟浩然相识并结下深情厚谊。本诗形象地概括了孟浩然隐居不仕的一生,热情赞颂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自己的精神境界。

诗人首联点题,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我敬重孟浩然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爱”字为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二字是孟浩然品格气质的主要特征,因此首联从意境上统摄全篇,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颔联以“红颜”对“白首”,从纵的方面概括孟浩然大半生的风流情致。他少年时鄙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云间隐居。“卧”字活脱脱地画出一位潇洒出尘的隐士的神态,确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情韵。颈联以“醉月”对“迷花”,从横切面描写孟浩然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国君的隐居生活。在对于孟浩然的描写上,两联诗各有侧重,错综有致,笔法灵活,生动地刻画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高卧林泉,醉月中酒,风流自赏,迷花不仕,不为尘物所动的高雅形象。尾联回应首联,直接抒情,再度表现对孟夫子的景仰之意: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能在这里向你作揖,景仰你清香的德行。

本诗以情构篇,线索分明。开头写“吾爱”之意,中间写孟浩然“可爱”之处,最终表“敬爱”之情,形成抒情——描写——抒情的结构。运用“赋”的手法而又极有情致,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

【注释】

[1]踏歌:脚在地上踏着节拍唱歌。[2]桃花潭:风景地,在今安徽泾县境内。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贯池)前往参观。汪伦:李白友人,住桃花潭边。李白来访时,他天天用美酒佳肴款待。

【鉴赏】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赠别诗。作者在桃花潭游玩的日子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临走时主人又来送行,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来送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行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站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是用了曲笔,只说听见了岸上传来的歌声。一群当地老百姓(在汪伦的带领下)踏着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来了。这似出乎李白意料,所以用“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是遥接首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是在桃花潭。“深千尺”非实指而是形容,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局做了铺垫。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了起来。结句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友情。潭水已深达“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如果直说汪伦之情像千尺深的潭水,便是普通的说法,诗人只一转换,妙境全现。妙就妙在“不及”二字。这后两句因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法,故将无形的“情谊”变为了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诗语言近似大白话,写法亦似白描。然其妙处,尽在三、四句之生动用比,使全诗充满了生气。

这首诗深得后人赞赏,“桃花潭水”也因之成为后人抒写离别之情的常用语,桃花潭一带也因之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者访问的遗迹,如其东岸便有门额题为“踏歌古岸”的踏歌岸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

【注释】

[1]左迁:古称贬官为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属蛮荒之地。[2]闻道:听说。五溪:湘西山区五条长江支流或支流的支流,山高谷深水湍急,系雄溪、横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3]夜郎:这里指位于湘西沅陵,古称夜郎县。龙标在夜郎西北。有人把夜郎国与夜郎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古夜郎国指位于今贵州桐梓的一个小国。

【鉴赏】

这是一首抒怀的寄赠诗。王昌龄与李白同负诗名,因生活小节问题而被贬南方蛮荒之地为龙标县尉。李白听到此消息后,写下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遥寄于王,是非常好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中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首句已景中见情,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听说之后的惊诧、惋惜;“过五溪”表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首联未作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写诗人与王昌龄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末句写明月之光将我的愁心漂送到夜郎以西的龙标,与你一起发愁吧。尾联两句一气相贯,抒情味十足。其意境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含三层意思:一是说在悲花伤春、子规催归的季节,你却要爬险山、涉恶水地远谪蛮荒之地,我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能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够看见她;三是说只有依靠明月之光才能将愁心及时寄予,此外别无他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多层表达,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不幸的遭贬之人。

这种将自我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本诗就是用这种特点和优点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并获得预期效果的特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