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21584000000032

第32章 做人要注重口才(2)

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忍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得不到提高,则焦虑和紧张就会常常困扰我们的身心。假如你拥有幽默,也就具有了随环境变化不断加以调节自我心理的有力武器,即可利用幽默减轻生活中因失败带来的痛苦。

有位年轻人,一面查看那辆崭新摩托车被撞后的残骸,一面对周围的人说:“唉,我以前总说,有一天能有一辆摩托车就好了。现在我真有了一辆车,而且真的只有一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车被撞已无可挽回,但他并没有看得很重,而是利用幽默的力量,既减轻了自身的痛苦和不愉快,又给围观的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公司通过调查证实,参加过幽默训练的中层主管,在9个月内生产量提高了15%,而病假次数则减少了一半。测验则证明了沉闷乏味的人和具有幽默感的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幽默感心理调节功能和作用所在。

1.经多次心理测验证实,幽默感测试成绩较高的人,往往智商测验成绩也较高,而缺少幽默感的人其测试成绩平平,有的甚至明显缺乏应变能力。

2.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而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也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幽默面对,就是面对困境以幽默的态度处之。幽默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幽默是生活中和艺术中各种喜剧形式的总称,包括一切能引导人开心的表情、体态、动作和心态。幽默是一种本能,人有了这种本能才能以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处理事情,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能自我安慰,一笑了之。幽默能引人发笑,使人思路敏捷,心胸开阔,防治心理疾病,增加心理健康。

3.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的人,总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据统计,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并非都是最勤奋的人,而是善于理解他人和颇有幽默感的人。

4.幽默能使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更为乐观、豁达。所以,拥有幽默感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会轻松自如,利用幽默消除工作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而缺乏幽默感的人,只能默默承受痛苦,甚至难以解脱,这无疑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显而易见,人们具有幽默感,有助于身心健康。因此,要善于培养幽默感,如有机会可参加专门的幽默训练,但更重要的还是,从自我心理修养和锻炼出发来提高自己,释放心襟,开阔心胸。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是保持一种愉悦向上的好心情。

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重复单调的举动容易惹人发笑,像口吃、口头习惯、小孩子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这样一种“可笑”的论调,因为这样的所谓“幽默”只是把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定的弄成刻板的。

如果我们学会自嘲,可以对自己心安理得,对周围的人也不加苛求。明末清初的怪才子金圣叹便是一例。金圣叹所写诗文,均富于奇气,既刻薄、又幽默,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金圣叹不但为文奇趣,而其日常的生活作风,也极为奇特,生性极其放荡、喜闲暇,除游山玩水外,更喜饮酒。由于金圣叹的性情是放荡不羁,再加上明亡以后(金氏曾发誓不进清廷的仕途),其愤世厌俗的作风,最后,终于招致杀身之祸。行刑前夕,狱中同时受刑诸人皆纷写遗书拜托狱卒寄给妻子。金圣叹见状,自知不免,乃亦执笔写成遗书一封,留给长子。

然其遗书却只有寥寥数字:“字传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最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遗书不言他事,却教大儿子小吃之法,此真尽其幽默之能事,令人怆然莞尔不已!

许多人都以为西方人才懂得幽默,中国人是较为严肃缺少幽默感的民族。其实中国人的幽默感更是“高超”,不仅含蓄,而且是温柔敦厚的讽喻。自诗经、楚辞、诸子、国策,至唐诗、宋词,无不充满温柔敦厚的讽喻笔调。白居易新乐府讽喻诗,就好像今天评论文章。庄子尤为古代幽默大师,他向朋友告贷未遂,却以“枯鱼”为喻;拒绝楚王诏命,则以太庙中锦缎包裹的死蝇为喻;与好友惠施辩论,从没有脸红耳赤过。孟子滔滔雄辩,抨击异端时,言辞比较锋利,但他劝齐宣王行仁政,却以“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来循循善诱,实在是最富于幽默的一席话。

掌握幽默的基本技巧:1.必要时先“幽默自己”,即自嘲,开自己的玩笑;2.发挥想像力,把两个不同事物或想法联系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与形体语言的搭配和组合。

幽默是一种力量。如果在交往中不时地用点幽默“心眼”,逐步掌握了幽默技巧,就会巧妙地应对各种尴尬的局面,能够很好地调节生活,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甚至改变你的人生。

讲话看场合,发言有分寸

说话,通常不是说给自己听,而是说给别人听;既然如此,你又怎么能不去考虑一下别人听了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懂“心眼”的人说话,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想说啥就说啥,结果无意中便得罪了别人。

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直话直说是致命伤。别误解,这不是在鼓励说谎。这里讲的是一种高深艺术,一种和斗牛相似的艺术。餐桌谈话的高手能够像斗牛勇士一样,挥洒自如地应付、闪避灾难。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人,他的厚颜与本领令了解他的人都要大喊一声“太妙了”。例如,如果有人问他:“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他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他根本没读过,然而谁会煞风景破坏融洽的谈话?

另有一次,有人问他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他回答:“英文本没读过。”旁人不禁肃然起敬。他这句百分之百的真话会让人产生三种误解:一是他读过这诗篇;二是他精通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三是他是文学纯粹主义者,不屑读翻译本,真高明。

其实在社交谈话中有很多诀窍,在这介绍给那些直来直去的人作为参考:

(1)寻找安全话题预备一个有趣的题目,侃侃而谈,但言辞须含糊,社交专家能知道你在瞎扯。不妨考虑以下几项:

①量子物理学——就暧昧模糊而言,这题目是数一数二的,或许连爱因斯坦都会紧张吃力。这个话题最重要的部分叫做“不确定性原理”。有位物理学家最爱以这世界的本质为题讲些令人费解的话,然后看到周围的人个个满脸愕然、面面相觑,便忍不住偷笑——你也可以学他。

②死海主卷几十年来,只有少数圣经学者能接触到这些古代经文并加以研究。他们不让别人看,也许是因为他们还没琢磨出古卷中文字的真正意思。

③某位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你选的历史人物不必有什么精彩的秘闻韵事,然而如果你不想再听某人喋喋不休地谈论当今的国家领导人,这题目就很适合了。

你可以说:“某某怎么样?”那人会顿时茫然,问道:“他怎么样?”

“你刚才说的全部可以应用到某某身上,”你回答,“你看看他的遭遇。政客就是这样的。”

谁能反驳?

不过要审慎的是:上宴以前必须跟其他客人周旋一下,谈些不相干的话,摸清楚什么题目不能碰。王明有一次大谈“**********”,谈了二十分钟,殊不知坐在他旁边的那个人是屈指可数的中国史权威。

(2)用涵义广泛的形容词所用的形容词最好能适用于几乎任何方面。如果有人要你对毫无所知的某本书、某出舞台剧、某部电影或某首音乐发表意见,你应该说:“我喜欢他早期的作品。作风比较单纯。”或者说:“我喜欢他后来的作品。那比较成熟。”无论对方是否同意,都不能说你错。

(3)讲述一些历久弥新的趣闻逸事你不必发表长篇大论也可以令人觉得你学识渊博。

在节骨眼上讲出一桩人所罕知的事,会使人深信你满腹经纶。例如,你记住某某名作家的妻子是哪个富豪家族哪一房的正室或偏房的表亲,然后在跟人家讨论文学、商界动态、名人花絮或鲜闻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提起。

(4)发表别人无从驳斥的见解闲谈中,难免会有人问你:“你认为如何?”

你不想把真正的想法说出来,原因是你刚才没有注意听,其实你一直在想的是赴宴途中你汽车发出的怪声,或者某部电影里某演员叫什么名字。不过,有三种答案适用于任何话题,而且不会引起异议:

“那完全要看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在某些地方,情况会受环境因素影响。”

(5)高明地搪塞躲避要是有个粗鲁的人竭力想戳穿你的把戏,千万别慌。

你可以采纳如下几个对策:

①含糊其辞。马上用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所讲的:“真理有大小之分。与小真理对立的,当然是错的;与伟大真理对立的,则同样是真理。”然后,趁质问你的人还在琢磨这番话,找个借口离桌。

②指着窗外大声喊:“瞧那个!”希望借此转移同桌人的注意。

③把一块肉放进口里细嚼,同时作思索状,仿佛是在整理你的答案。接着屏息并慌张地指指喉咙,奔出饭厅,挺着肚子朝沙发背猛扑过去,让人们以为你食物梗塞,在自行救治。然后站起来,转身对吓坏了的众人从容地说:“没事了。”

如果你演技够好,大家便会忘记使你突发急症的诱因,反而称赞你有医学知识,救了自己。

好话多说,恶言不语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也可使人振奋和鼓舞,使人得到自信和不断进取的力量。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在付出了必要的劳动和热情之后,都期待着别人的赞许。那么,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慷慨地奉献给别人,体现的是我们的大方和成熟的“心眼”。

赞许别人的实质,是对别人的尊重和评价,也是送给别人的最好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笔暂时看不到利润的投资。它表达的是我们的一片善心和好意,传递的是你的信任和情感,化解的是你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和摩擦。对人表示赞许有如此多的好处,你何乐而不为呢?

世界上的人大都爱听好话,没有人打心眼儿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他几句,对方往往脸上也有挂不住的时候。

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斯金诺,通过一项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连动物的大脑在收到鼓励的刺激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也会开始调动子系统,从而影响行为的改变。同样的道理,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期望和享受欣赏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一位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家说过:“人们对你赞誉、佩服或表示敬意时,除非显而易见地是溜须拍马,即使是应酬话,你也许还是觉着舒坦。可是,听到他人对你不中听的批评言语时,即使他没有恶意中伤,而且又部分符合实际,你也可能长期对它抱有反感。”

这位心理学家的话恐怕不仅仅是对日本人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渗透了人性在对待赞许和批评方面的底蕴而发的透彻议论。中国也有相同的经验之谈,不过言简意赅,没那么具体。“多栽花,少栽刺”,就是这方面既直接、又深富哲理的良策警语。

一般人身上,都有着难以察觉的闪光点,而这些正是个人价值的生动体现。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往往独具慧眼,大多是赞颂别人的专家。

既然赞扬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我们就要在和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毫不吝啬地赞扬别人,使赞许动机获得广大而神奇的效用。一位学者在一所高等学府就职,这人深沉不露,严肃认真。其妻在实验室工作,经常与机器和数据打交道,也难免谨慎和刻板。然而不久前朋友们却发现其妻年轻了许多,不仅待人热情洋溢,而且穿戴打扮也焕然一新。遇到开心的事情时,笑声爽朗很是动人;众人很纳闷,她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询问这位学者,才知道她近来调换了一个工作环境,那里年轻人多,气氛融洽,顶头上司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很会说笑话的人,非常赞赏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不失时机地给予她应有的鼓励和赞美,她也感觉到自己好像突然生活在另外的世界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精神面貌充满了朝气。

这个人的经历说明,赞扬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赞扬的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通过赞扬,你得到了对方的欣赏和尊重,自己享受了自尊、成功和愉快,你的精神面貌还能不充满盎然的生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