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21584000000072

第72章 处世要沟通(5)

徐有功不仅执法如山,护法尽忠,而且无论对公对私都持公正廉明之心,丝毫不以个人或其他的原因而怠慢国政。一次,酷吏皇甫文备和徐有功共同审理一件案子,徐有功秉公办理,不无故陷人之罪,因而引起皇甫文备的不满,于是他就诬告徐有功有意释放叛逆犯人,武则天遂命令让徐有功回避此案,并另外派人调查实情,但后来调查的结果证明皇甫文备纯系诬陷。但徐有功对此却泰然处之,坦荡无私,丝毫不以为怀。不久,皇甫文备亦被人告发谋反而被捕入狱。徐有功经过调查和详细的分析案情,认为皇甫文备是受冤而致,于是就把他无罪释放了。徐有功的属下们都很不理解,就问徐有功:“皇甫文备过去曾无中生有地陷害你,竭力把你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而你对他却这样宽容,对他如此宽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徐有功听了后,严肃地对大伙儿说:“你们说的是我和皇甫文备私人之间的矛盾,但我现在所执行的是国家的法律,我又怎能因为我们俩有矛盾而去违背国家的法律呢?”短短几句话,揭示了徐有功为官清正、大公无私的高风亮节。

徐有功经常对他的下属说:“一个人身为法官,掌握着百姓的生死大权,所以不能只顾自己的荣辱进退而一味地顺从皇帝的意见,说假话,说空话来滥杀无辜。”徐有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几次任法官期间,多次地为受冤枉的和被陷害的犯人和案件平反,积极地为受害人申诉,几次差点被武则天处死。但徐有功坚贞不渝,置国家的法律于个人之上,公而忘私,忠心为国,确实堪称志士仁人。尤为可贵的是,徐有功身逢乱世而其身不乱,出污泥而不染,卓然守法,矢志不移,终无屈服之心,而有忠烈之义。其大公无私的节操深为后人称赞,因而得以流芳百世。

徐有功多次为受冤枉和被陷害的犯人平反,积极为受害人申诉,几次都差点被武则天处死。虽幸免于难,但也不能不说明忤逆龙颜的危险。

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这一中国古老的至理名言,谆谆告诫着后人:对领导,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领导,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汪辉祖、王永吉在《官场学》秘籍中提到,“观察他同上司共同处理事情时是否同忧同乐,来决定他是否是个心地纯正的人”,从而决定他是否是一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

在一些单位里,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淡薄,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领导们最感头疼的“刺头”或称“渣子头”。这些人或是身无所长,进取心不强,对领导的吩咐命令满不在乎,或是自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傲物,无视领导。无论是事出何因,他们一律都是在领导面前昂着高贵的头,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在他大脑中“存档”,唯有领导的命令不在此列。比如一天中午,我办公室的领导问同事小蒋:“小蒋,我让你复印的资料怎么样了?”小蒋三分惊讶七分漫不经心地反问:“复印什么资料?”当着其他下属的面,我们这位领导很丢面子,气呼呼地训道:“你怎么对我说过的话这样不放在心上!”照常理而论,小蒋应立刻道歉,略找原因给领导一个台阶下,待领导稍有息怒,迅速去把资料复印来交给他。这样,领导再火盛也会阴转晴,顶多再训他两句也许还是面带笑容,年轻人事情多,领导一般会谅解他们的疏漏的。但这位小蒋却既没道歉,也没立即去复印,而是屁股一扭,逃之夭夭。

这些“刺头”表面看来,超凡脱俗,潇洒自在,实则是自己有意识地与领导划出了一条鸿沟,不利于自己的工作进步,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和相处。因此,“刺”万万不可长,进取之心万万不可消。你不是才高镇主吗?敬请谨记:谦受益,满招损。年轻人在某一方面,定会有领导所远远不及的才气,但只有与领导融洽相处,小心服从,大胆探索,才会让领导充分领略你的才华,为你提供锻炼的机会,才能不断进步,以才高德厚得到领导的器重。你越是自视怀才不遇,感叹世无伯乐,越是阻断了展现自己才能的道路和机会,你不跑一步之遥,即使伯乐常在,又怎能发现你这匹千里马?对于才气不佳者,更应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和洒脱,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毅力和韧劲,而不应甘于沉沦,成为领导眼中又臭又硬的绊脚石。

许多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刻体会:服从一次容易,事事依从领导却很难。工作时间长的人几乎都曾有过刁难领导,违背领导命令的经历,虽然在平时他们大多数都很好地与领导相处。导致这种突发性不服从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第一,刚刚受到领导的批评或成为领导的发泄对象,感到气不顺,心不平,可能会情绪化地对待领导的命令,不服从甚至顶撞领导随之而来的新的安排和命令。

第二,因为领导的原因使自己的利益不能满足。如由于领导不公平,自己的奖金比别人少,房子比别人小甚至没分到,或者评职称不如意,等等,就有可能抵触之情顿生,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第三,领导的决策与自己有根本性分歧,或交办的事情对自己并无好处并有可能得罪同事时,不愿执行领导的决定。

人的生命,总是在满与不满,愿与不愿的无休止交织中消磨、延续。满座笑语,独一人向隅而泣的滋味,几乎每人都品尝过。身临此境,也许你的忍耐比力量更有效。你可以巧妙地表示自己的不满,但绝不可抗拒。你以自己的宽阔胸怀,坚持服从第一的原则是聪明之举。这样做,使领导心里雪亮,你在情感上掩藏着极大的不满,但理智地执行了他的决定,他在下属心中的地位不得而知。对你的气度和胸怀,他也不得不佩服甚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你暂时的忍耐,铸就了来日更灿烂的辉煌。否则,顶顶撞撞,使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在某个特定阶段陷于紧张状态,进入不愉快的氛围之中。缓和、改善这种僵局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你当初忍辱负重的服从还要大出几倍或几十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喟为时晚矣!须知,没有哪一个人会永远顺利,一味满足,暂时的忍耐,巧妙的服从,也是一种人生策略。当然,服从也有善于服从,善于表现的问题。细心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单位里,同样都是服从领导、尊重领导,但每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何也?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掌握服从的艺术。有的肯动脑子,会表现,主动出击,经常能让领导满意地感受到他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并且收获很大。相反,有的人却仅仅把领导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不重视信息的反馈,甚至“斩而不奏”,甘当无名英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服从第一应该大力提倡,善于服从,巧于服从更不应忽视。因为,在丰收的田野上,农夫有理由让人们记住他挥洒的汗水和不辍的辛劳。这不是虚荣,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那就请掌握服从的技巧和艺术:

第一,对有明显缺陷的领导,积极配合其工作是上策。我们的时代,是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领导原来基础就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样的领导,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但对下属的反映却格外敏感。你不妨抓住领导的这一弱点,借鉴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你的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其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领导工作,表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又能适当展现自己的才华,英雄找到用武之地,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领导不单会记住你,更会感激你,一份付出,两份收获,何乐而不为呢?第二,有才华且能干的下属更容易引起领导的注意。

领导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才华出众的“精英”型下属身上,他们服从与否,直接决定领导的决策执行水平和质量。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正确的方法不是无视领导,而应认真去执行领导交办的任务,妥善地弥补领导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你不凡的才智,这样,你就获得了优于他人的优势。才干+巧干,会使你成为领导心理天平上一枚沉甸甸的砝码。

第三,当领导交代的任务确实有难度,其他同事畏手畏脚时,要有勇气出来承担,显示你的胆略,勇气及能力。某单位单身职工李君患肺结核住进了医院,领导动员同事们去做经常性护理。大家面面相觑,无人表态,领导很尴尬。最后,年轻的小伙子刘君主动站出来,为领导解了燃眉之急。领导大为感动,会上表扬,私下感谢当然不在话下。可见,关键时刻服从一次,替领导解忧,胜过平时服从十次,而且还会深深打动领导,使其铭记在心。

第四,主动争取领导的领导,很多领导并不希望通过单纯的发号施令来推动下属开展工作。一位资深领导曾说过:当下属的要主动争取领导好感,向领导申请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摊派。请求上司的领导比顺从上司的领导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技巧,它不仅体现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加了让领导认识自己的机会。这种工作方式已越来越为现代型的领导和下属重视。

心悦口服对待上司

令人讨厌的上司,使人见之便起浑身鸡皮疙瘩,与这样的上司相处经验多多。因此,愿以亡羊补牢的心境,劝说各位几句。

如果为家人着想,为往后的荣华富贵铺路,为光耀门楣等等,应该就不会直接的反抗上司,顶撞上司,硬骨头、自尊心,是全然没有一点儿利处的。

上司的命令,纵然过分地无理,也必须顺从。团体是冷酷无情的,千万不可以下攻上。

总之,要表露出心悦诚服的神色,并观察上司的特长,对其特长大表敬意,如此一来,与上司间的关系一定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一流的卖艺人会听从顾客的无理要求,时而哄、时而安慰,然后再牵着他们的鼻子走。不管再怎么和上司和不来,话不投机,也要尽量拍马屁,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人事考核第一关的主管,就是你的直属上司。若在这一关就被打了低分数,再往上级评审,也只会减分,不会有高的评价。

如果,你实在觉得上司不讨人喜欢,就让太太往上司夫人身上下工夫吧。逢年过节,别忘了差遣妻子前去送礼致意。慢慢地,对方的态度一定会改变,你们的距离也会逐渐拉近。

强者——是可以指挥、压抑自己的人(犹太法典)强者——是可以把敌人变成朋友的人(犹太法典)侍者的礼仪若是周到,任何酒都变成美酒(犹太法典)。《犹太法典》中所说的强人,的确是真正的勇者,用合宜有礼的行止来与上司相处吧。再亲密的朋友也有距离。如果你的态度慎重又谦恭有礼,大多数的上司应该都会接纳你才是。

你也要反省,身为部属的你,是否会草率地批评上司呢?对自己的缺点是否佯装不知呢?

先入为主的观点最要不得,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总之要高高兴兴地为上司服务才是。

良药不必苦口

优孟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其特点是字面语义与字后本意(或所说句子的真正语义)完全相反。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倒能收到奇效。

话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五,他在争得中原霸主地位后,逐渐自大起来,而且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没有当年争夺霸权时的那种锐意进取精神了。一次,庄王得到一匹身躯高大、色泽照人的骏马,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庄王便从此一心扑在这匹马身上,不仅每日抚弄几次,而且还给它“衣以文绣,庇以华屋,席以露休,啖以枣脯”。不想此马没有福分消受,不久,便肥死了。庄王为之沮丧不已,好像死了贵妃似的。最后,庄王为了表达他对爱马的真情,决定为马发丧,以棺椁埋之,以大夫礼葬之。庄王的决定一发布,立即遭到众臣的反对,许多忠直之士以死相谏,但庄王主意已定,谁也无奈他何。正当群臣撞头叹息之际,突然从殿门外传来号啕大哭之声,庄王惊问是谁,左右告之是侍臣优孟。于是,庄王立即传令优孟进见。问道:“爱卿,何故大哭?”

优孟一边擦眼泪,一边如泣如诉地说道:“堂堂一个楚邦大国,有什么事情办不到,有什么东西得不到?大王将自己所爱之马以大夫之礼下葬,不但不过分,而且规格还嫌低了。我请大王应该将爱马以国君之礼葬之,赐以玉雕棺材,好木头作的棺椁,而且要全国老幼负土掩埋,通知邻国来唁悼。这样让诸侯们也好知道大王你看重马而轻于人,这不是很明智的举动吗?”

优孟的话音刚落,群臣一片喧哗,以为优孟之说,十分荒唐。庄正一听,却沉默不语,细细品味优孟话中的真意。寻思良久,低着头慢慢地说:“我说以大夫之礼葬之,确实太过分,但话已传出,于之奈何?”

优孟一听,马上接口道:“我请大王将死马交给厨师,用大鼎烹饪,放上姜枣、椒兰等佐料,马肉让群臣饱餐一顿,马骨头以六畜之常礼下葬。这样,天下人以及后世就不会笑话你了。”

于是,庄王按优孟的主意办理,群臣与优孟一道,吃到了庄王爱马之肉,抹抹嘴巴,扬长而去。

君主有失,为臣讽刺劝止,这是古之常理。但是,楚王不但晚年爱马成癖,玩物丧志,而且在作出以大夫礼厚葬死马的决定后,听不进直谏的苦口良药,险些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