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21584000000071

第71章 处世要沟通(4)

西汉末年和王莽时代的残暴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浪潮中被推翻了。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吸取西汉政权和王莽统治被推翻的教训,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与民休息,恢复社会生产,先后九次发布关于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并多次下诏减轻人民的租税和徭役,还大赦天下,兴修水利,裁撤冗员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颁布了许多法令,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这些法令仅仅对老百姓有用,对皇亲国戚就没那么有用了。光武帝的大姐姐湖阳公主,就仗着兄弟做皇帝,骄横异常,随心所欲,目无法纪,甚至她家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里,为非作歹,胡作非为,周围的人和许多官员都怕她,小心翼翼地去逢迎她、巴结她。

那时候,有一个洛阳令,名叫董宣,生性刚直,对皇亲国戚的骄横不法非常不满,他认为皇亲国戚犯法,应当同百姓一样治罪,而不能有什么特殊,他虽然官职不大,但刚直不阿,宁死不向权贵屈服让步。因而汉光武帝赐之为“强项令”,时人又称他为“卧虎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名,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出身微贱。最初被司徒侯霸征辟,专门负责评定一些地方官吏们统治政绩和优劣。这期间他工作努力,不徇私情,受到上级主管的好评,于是被任命为北海相。他所管辖的这个地区,有些豪强地主鱼肉乡民,欺压百姓,残害无辜,无恶不作。他决心改变这种混乱局面,使当地人安居乐业。

当地有个很有权势的豪富大户,名叫公孙丹,是一个武官。此人一贯作威作福,当地人迫于他的地位和权势,都敢怒不敢言。公孙丹花了很大一笔钱,建造了一座相当豪华的住宅。但有位风水先生说,这座深宅大院,没福气的人住不得;有福气的人住进去,也得先死一个。但又说,有办法补救。当时迷信认为,可以先找一个替身冲掉那股丧气。目无法纪、残忍歹毒的公孙丹当下就叫他儿子杀死一个过路人,把尸首抬进新屋,以免自家人遭殃。董宣得知这件事后,很是生气,立即派人将公孙丹父子捉拿归案,详加审问,依法判处公孙丹父子死刑,为无辜的死者申冤报仇。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都认为董宣为他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但公孙丹乃一方豪强恶霸,家丁众多,当下他们亲戚、家丁、死党带着30多人,手执兵器利斧直奔相府前鼓噪威胁。董宣毫不畏惧,率府兵击退了他们。后他又查出这帮家伙曾参与王莽阴谋篡权活动,并与海盗勾结为非作歹,杀人越货,便毫不犹豫地命令部下水丘岑将他们逮捕法办,一并杀之,以绝祸患。

可是董宣的上司青州太守,不问青红皂白,以滥杀无辜的罪名将董宣、水丘岑等判成死罪。董宣更加气愤,在其上司面前丝毫也不示弱,据理痛斥。临刑前,执刑官让他饱餐一顿,董宣厉声说:“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毫不畏惧,上车而去。一同斩首的有9人,刚轮到他时,正好光武帝刘秀派专使来了解这件事的经过,便命令把董宣带回牢狱。在狱中,董宣义正词严地向特使陈说了事情的真相,以铁的事实驳斥了对他的诬蔑,并且大义凛然地说:“公孙丹的案子是我办的,水丘岑只不过是执行我的命令而已,他没有责任,要杀就杀我吧。”光武帝知道后,很受感动,觉得董宣是个难得的人才,便赦免了董宣和水丘岑,并将董宣调到京都洛阳,任洛阳令。

皇城脚下,为官哪能轻松。董宣到任后不久,便遇到了一件更为棘手的案子:原来,湖阳公主有个管家,一贯狗仗人势,横行霸道,这一次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故杀人,这还了得!当下吩咐部下去抓。可是这家伙却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而洛阳令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职,哪能擅自进入侯门,更不用说要进去抓人了。董宣平时就听说过湖阳公主的厉害,知道事情很难办,但董宣决不罢休,等待时机,一定要为死者鸣冤抱屈。董宣也着实费了不少心事,叫人整天守在公主府门口,并派人收买公主府中的奴仆,打探公主的行踪。终于,机会来了。

一天,董宣得知湖阳公主要出游,而且那个杀人凶手也跟着出来。于是早早地等候在路上。果然,远处一簇仪仗车马奔夏口亭而来,很是排场威风,原来是湖阳公主乘车来了,那个家奴也坐在车上。等公主的车马一到,董宣便仗着剑,跑上前去,拦住马头,并且以刀画地。湖阳公主见停了车,便询问出了什么事,驭者说是洛阳令董宣拦阻马车。湖阳公主见一个小小的县令敢拦她的车驾,怒问道:“大胆董宣,为何拦阻我的车驾?你知道你犯了什么罪吗?”董宣闻言,气不打一块儿出,当着公主的面,说她的管家犯了杀人死罪,现在就得逮捕依法惩办,并厉数公主庇护杀人凶手的罪行。公主大怒,不仅拒绝交出她那个管家,反而责骂董宣无礼。董宣责备公主不该放纵家奴杀人犯法,并且大声呵斥那个杀人凶手,骂毕,喝令那个管家下车,当场依法处决。周围围观的人很多,都感到董宣为百姓出了口冤气。

湖阳公主哪里受过这般气,小小县令竟敢当着自己的面处死自己的家奴,真是又羞又气又急又恼,急忙命令驭者驾车径直朝皇宫奔去,向自家兄弟光武帝告御状。很快便赶到皇宫里,湖阳公主便向光武帝哭诉董宣如何欺负她,牙齿咬得“格格”直响,恨不能一口咬死董宣,以泄心头之气。光武帝一听董宣这样不讲情面,把自己姐姐气成这样,大怒,立即下诏令董宣上殿面圣,要把董宣当着姐姐的面:“箠杀之”,就是用竹板条打死董宣。

董宣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上得殿来,镇定自如,从容地走到光武帝面前,说:“陛下要打死我,我毫无怨言,不过临死前要让我把话说清楚,这样我死也瞑目!”光武帝仍在气头上,怒气冲冲地说:“大胆狂徒,竟敢对公主这般无礼,你有什么说的,快说!”董宣慷慨激昂地说:“陛下向来以德为本,圣德贤明,励精图治,使汉室得以中兴。可是皇姐纵容家奴随便杀害平民百姓,百姓不满,天理难容!如此无视国法,而陛下却千方百计予以包庇,这不是纵容犯罪吗?陛下将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忠心为国为民,没有罪过,不能受刑,清陛下允许我自杀!”说完便昂头向盘龙柱碰去,顿时鲜血四溅,董宣血污满面。

光武帝刘秀没想到董宣这样刚直,急忙叫太监把董宣抱住。细想董宣的一番话,觉得自己处理不当,不应当责怪董宣这样忠心耿耿的官员。沉吟半晌,想赦免董宣,但又感到有损皇姐的面子。于是叫董宣向湖阳公主叩头道歉,双方体面地了结此事,便说:“我念你一腔正气,饶你一死,还不快快向公主谢罪?”并用眼光向董宣暗示,可是董宣是个威武不屈的硬汉子,坚决不肯向公主叩头谢罪。光武帝左右为难,只好命令两个太监将董宣按倒,强使他叩头,求公主开恩。可是董宣说什么也不愿叩头,用双手死死地撑着地,挺着脖子,不肯低头,其势恰如“卧虎”。后来京都百姓称他为京都“卧虎”,因而董宣也叫“卧虎令”。

湖阳公主见董宣如此倔强,而自家兄弟气也消了大半,更加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很生气。就用话来刺激光武帝说:“文叔(刘秀的字),当初你是平民百姓时,就敢隐匿和庇护犯死罪的人,官吏谁敢进家门抓人。现在你当皇帝可好,贵为天子,难道就制服不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光武帝已经被董宣这种刚直不阿的倔强劲头打动了,听了姐姐的一番话,不仅没有发火,反而哈哈大笑,说道:“皇姐,你有所不知。我现在当皇帝与过去做百姓时可不同了。那时隐藏犯人,是出于义愤。现在我做了皇帝,就得带头依法办事。还请皇姐多多包涵。”

那两个太监也知道光武帝缓和下来了,并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给三方一个台阶下,便大声说:“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光武帝听了,也只能对湖阳公主笑笑而已,下令“把这个硬脖子的洛阳令撵出去!”湖阳公主见这情形,也只得作罢。

光武帝十分欣赏董宣的忠贞刚直,就给他一个封号,叫做“强项令”,意思是脖子很硬的县令;同时,赏他30万钱,奖励他的刚直。董宣回府后,把这笔钱又分给了他的手下办案的人。

从此,董宣更加大胆地执法,敢于同豪强地主、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地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之为“卧虎”,有歌谣赞曰:“抱鼓不鸣董少平。”

董宣当了5年的洛阳令,任内逝世,享年74岁。董宣是一个封建国家的县令,他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法令,不惜生命,同破坏国法的权贵作斗争。应该说,他那种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强项”精神的确是值得赞赏和推崇的。

天下明君有几人?董宣的命是好了一点。对于不怕死的人来说已没有什么令他畏惧的了。

徐有功舍命履法职

徐有功是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非常知名的法官,在他早年任蒲州司马参军时,就已经以其执法刚正严明、大公无私而为世人所共知。后来,在他任司马丞后,徐有功更是维护正义,依法办案,为冤假错案平反,在宫廷辩论是非曲直,冒死抗争,从而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赞扬。

武则天在继唐高宗之后称帝,为了巩固其政权,以严刑峻法进行恐怖统治,任用了大批的像来俊臣、周兴、皇甫文备等这样的严官酷吏,任意罗织罪名,大肆陷害无辜,迫害宗室重臣;同时还大搞牵连之风,致使冤狱累累,怨声载道。而徐有功正是在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克己奉公,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尽到了一份自己的职责。

天授元年,即690年,道州刺史李仁褒被人诬陷,徐有功察其清白而为其力争,使李仁褒和他的弟弟李榆次得以幸免。但徐有功自己却因此而被周兴等酷吏所嫉恨,并因此被诬陷而罢职。过后不久,由于徐有功的清正无私,又被武则天起用为左肃政台侍御史,依然掌管司法。徐有功对此力辞不就,并对武则天说:“我曾听别人说过这样的谚语:鹿虽然在山林中奔走驰跑,然而它最终的命运却是和厨房的厨子联系在一起。陛下您让我掌握司法,而我却只能克己奉公,公正执法,因此不管是谁,我都要依法处理而不敢因陛下的旨意而枉法,所以也许会因为这个差事而送了命。”由于武则天深深了解徐有功的公正无私,所以执意要他接受这个职务,而徐有功一方面迫于王命,另一方面也为了伸张正义于天下,所以就领受了这个职务,重新执掌刑法。长奉二年,即693年,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家奴诬告窦孝谌的夫人烧香诅咒皇上,并且还密谋不轨。武则天闻知大怒,遂审讯查办。给事中薛季昶则为了取媚于皇上,所以无故罗织罪名,将窦孝谌的夫人庞氏问成了死罪。窦孝谌的儿子窦希不服判决,立志为母申冤,遂向徐有功申诉了冤情。徐有功据实而查,把自己的进退得失置之于脑后,最后终于力排众议,推翻了原先无中生有的罪名,为庞氏平了反。然而徐有功此举却大大地得罪了薛季昶,薛季昶因此向武则天大进谗言,诬陷徐有功结党营私,志在谋逆,并将徐有功问成大罪。当徐有功的属下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徐有功听了哈哈大笑,泰然地对痛哭不止的属下说:“死没什么可怕的,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难道唯独我去死,而其他的人就能长生不死吗?”说完,徐有功就像往常一样地处理公事、像平常一样地吃饭、睡觉。第二天,武则天召见了徐有功,对他大加责备,严厉地指责他断案量刑过宽,有意放纵、败坏国家的法度。徐有功对武则天的指责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我说过我是依法办事,也许有时定罪判刑过宽,但这是我作为人臣的小过失,然而我却能够通过这些小的过失,挽救了一大批好人的性命,不冤枉错杀犯人及无辜者,而这些却都是大的功德啊,如果陛下能发扬这种大的功德,那就是普天下老百姓的万幸啊。”徐有功慷慨陈词,一时使武则天也无以为对,最后使窦孝谌的夫人庞氏终于被免去了死罪,而被改判为充军,而徐有功却又一次成为武则天淫威的牺牲者,被再次废为庶人。

徐有功虽几经大起大落,但他尽忠至公之心却并没有因为他的几起几落而旁落,相反,这却更使徐有功增加了为民请愿之志,当徐有功每次看到武则天无故杀人,都要冒死力争,有时对皇上也是声色俱厉。一次,武则天因为一个案子和徐有功争执不下,于是恼羞成怒,便命令殿前的武士把徐有功推出午门斩首。武士们马上进殿驾起徐有功就往宫门外拖,徐有功一面用力挣扎,一面大声喊道:“陛下,我虽然被杀,但法律却不能随意更改。”武则天听了后,深深地佩服徐有功以死尽忠、护法尽节的忠义之心,遂上前喝住武士,并大大地奖赏了公正无私的徐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