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别让不会讲话害了你
21805500000010

第10章 领导表扬的艺术(2)

五、表扬可以借口于人

《三国演义》中,貂蝉就曾经用过这种表扬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貂蝉曰:“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想反受他人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

貂蝉的话的前半句,就是借口于人,把吕布捧上了天,后半句又陷之入地,这就使得吕布深感愧对貂蝉对自己的赞扬与敬慕,不觉“羞惭满面”。可以说,貂蝉这夹以涕泣的数语,对吕布后来反杀董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领导借他人之口表扬人,丝毫不会影响领导的表扬效果。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认为,借他人之口加以表扬的方式不过是一个托词,实际上所表达的其实正是领导自己的真实看法,只是羞于直接说出口而已。

借人之口表扬人,会使你的观点蒙上一层面纱,其中微妙的心理不仅常常使人感到惊奇,更会令其陶醉在猜想的快乐中。

六、少说“我”,多说“你”

“少说我、多说你”的表扬原则,主要是指使下级始终成为谈话的重心,领导可通过表示欣赏、求教等方式来显示自己对对方的由衷赞叹。领导要善于分享下级的欢乐,肯定下级的成功,为下级所骄傲的事情喝彩。总之,领导要使下级感到被关怀,自我价值得到某种实现。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作为贾府“通天”级的人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有着相当的水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曾有这样一段描写: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罢使用帕拭泪。当贾母笑着让她别再提及那些伤心话题时,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我们可以发现,王熙凤在谈话中很少提及自己,始终把黛玉放在了谈话的核心,并处处留意贾母的情绪和反应,她的表扬的功效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事半而功倍,处处说在了贾母和黛玉的心坎上。难怪贾母对她一向那么喜欢呢!

七、多表扬对方才华

希腊有句谚语:“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才能,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明显的标志,也是他幸福的源泉之一。我们表扬一个人,就要深深地打动他,而最能打动他人的表扬,莫过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我们周围不乏才华横溢之人,有的人有能言善辩的口才,有的人能潇潇洒洒,妙笔生花,有的人善发明,有的人演技高超……诸如此类的才华都是有价值的表扬题材。

1933年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同学聚会上,王同惠和费孝通就人口问题发生了一次争论。费孝通为了说服她,就把一本关于人口问题的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王同惠。在他们后来的一次闲聊中,王同惠告诉他:“是你的这件礼物打动了我这颗‘凡心’,觉得你这个人不平常。”费孝通听后很自豪,赞叹自己遇到了知己,他后来说:“这个评价成了我们两个人的结合剂,也就是牵引了我们两人一生的这根线。一个赏识‘不平常’的人,而以此定情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平常的人。”

基于对彼此才华的赏识和仰慕,二人结为金兰之好。王同惠通过与费孝通的争论,特别是他的礼物,发现了费孝通的出众才华。她的表扬并没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什么高亢激昂的抒情,而一句“你这个人不平常”,便对其才华作出了独具一格的评价,朴实、蕴藉之中也显现着赞美者自身的才气。费孝通的表扬更是与王同惠相映成趣,对其才华的赞叹更是直言不讳。他们二人首先选准了表扬的基点——才华。对这一闪光点的表扬,对于两位才能出众的人来说,要比赞其容貌、气质等外在特征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更能打动对方。

表扬一个人才华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比性表扬

才华有时候是一个相对性的东西,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更清楚地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与你比,我这辈子算白活了”,等等,都是在对比中体现对别人的恭维。

赵忠祥初次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正大综艺》节目时,自己担心,朋友也替他担心。但金子毕竟会闪光。看过两次节目后,人们发现了赵忠祥的才能。他赢得了一片喝彩。姜昆郑重其事地对赵忠祥说:“大哥,你接住了。”姜昆的夫人则说:“比姜昆强。”

姜昆的夫人也是位很有才气的演艺界人士。她对赵忠祥别有心裁的赞美中显露着高招,仅仅四个字就把赵忠祥的主持水平和才能大致勾勒出来。众所周知,姜昆是著名的相声演员,1990年主持过一年《正大综艺》后退了下来。一句“比姜昆强”,一方面体现了姜昆夫人的宽阔胸怀,另一方面也充分表达了对赵忠祥水平的认可和赞赏。

有比较地表扬别人的才能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做比较的双方有何关系。如果这两个人不属同一范畴,你的对比可能就达不到目的。如若在上面的例子中,把节目主持人赵忠祥与工人王进喜相比,别人就摸不清你究竟要说什么。此外,若你所对比的两个人平时关系一般,甚至其中一方嫉妒另一方,那么,你的表扬就会扬一贬一,使两人都感觉不舒服。其次,做比较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乱做没有根据的对比。再次,比较时要公正,不可以一个人的优点去对比别人的弱点。

2.“无声胜有声”的表扬

对一个人的才华进行表扬,没必要都用语言表达出来。一次善意的行动,要胜过所有赞誉之词。波普曾说过:“最聪明的赞美者,是做一些他所喜欢的事,但却不表明是为他而做的。”对一个人才华的表扬也如此。

严济慈在法国留学时,遇到了导师法布里。在法布里的指导下,严济慈完成了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法布里很欣赏他在这篇论文里所展现的才华。有一日,法布里突然找到严济慈问道:“你的论文能等一两个星期发表吗?”严济慈满口答应:“当然可以。”但不知导师有何用意。几天以后,法布里以其出色的成就和资历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在首次出席科学院院士例会时,宣读的却是严济慈的博士论文,论文以其独创性和精确性,获得了法国科学界最高权威们的掌声。严济慈的才华震动了法国物理界。

法布里虽然很早就看准了严济慈这位中国学生具有非凡的才华,但他没有直接赞扬他的论文如何如何好,而是把它作为得意之作,拿到法国物理学院士例会上去宣读,这一行动要比优美的赞誉之词不知要好多少倍。其结果不仅显示了法布里对自己学生的高度评价,而且使严济慈扬名法国科学界。还有什么比这无声的表扬更令人感动呢?

3.人不可貌相

中国有句老话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为了表扬一个人的才华,不妨以相貌平平为衬托,反衬其才华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