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22225100000014

第14章 新闻的“播”与“说”(1)

在广播电视播音界“说新闻”与“播新闻”之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在新闻立台主旨思想下,各种新闻类型的节目大量涌现,致使新闻节目“播”与“说”孰胜孰劣的争论延续至今。对于这一争论,我们不能仅仅从语言表达的表面形态来下简单的评断,而是要从我国广播电视播音诞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发展的历程来分析其原因;更要从栏目的定位、节目的策划及编辑写作的文稿特点,来看待新闻节目中体现出的“播”与“说”。

第一节播音风格——时代特征的体现

新中国的人民广播播音事业,是伴随着中国革命解放的历史进程而诞生的,它是“整个人民解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出了一个明朗嘹亮、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是我人民广播第一位播音员徐瑞璋(麦风)发出的第一声呼号,她同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几万万劳苦大众的心声;这声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①由于新中国的广播事业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因此,在其播音语言的风格特点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战斗性、鼓动性。“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开创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其播音中‘包容着时代的风云、人民斗争的烈火、民族解放的巨澜’,所以,体现出了磅礴的气势,‘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气概;贯穿着爱憎分明、坚定豪迈的情感;同时又显示出沉重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②这一播音风格特点,我们可以用八个字加以总结:鼓舞人民、打击敌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随着①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第7页。

②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第13页。

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新中国的广播播音事业也日趋成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员,他们在一线的工作实践中对广播播音语言从发声的科学性、情感的丰富性、吐字的清晰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端庄大方的风格特点。特别是在新闻语言的表现形态上,一直作为播音员独有的语言形态区别于其他艺术语言,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全国的广播播音。可以说,这段时期是中国的广播播音事业空前辉煌、人才辈出的时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中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时代现象也同样在广播播音的语言形态上折射出来,其表现出的声音语言特点:高、平、喊,假、大、空。

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宣布十年“**********”结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从此,中国社会转入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经济状况逐渐改观,电视开始进入到百姓家庭的生活中。因此,中国的电视事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缓行后开始起步,《新闻联播》栏目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视播音员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电视播音员的播音开始为人们所评点。随着中国电视事业这一起步发展的开端,老一辈以及年轻一代的电视播音员,不断探索着在新闻节目中电视播音语言与广播播音语言的不同表现形态。从语速、语流、语感、受众的心理等诸多方面都进行着不断的探求。在此之前,作为播音员所独有的语言表现形态——新闻语言,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根据广播特点的要求以及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准的播音语速是每分钟180字,其“播读”形式的语言形态,表现出的风格特点是庄重大方;然而当电视这一传播手段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之后,电视播音员呈献给观众的荧屏形象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形态,这就不能照搬广播播音的播报方式及播音语言表现形态,而是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进行新的挖掘、新的探讨。无论从播音时对新闻稿件内部的感受、荧屏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眼神、细微的动作,还是到新闻播音语言体现出的语速、语流、语感,都要符合受众心理的要求,符合受众接受电视这一传播手段时身处客观环境的要求。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特点,已经开始摆脱广播播音语言对其的影响,开始根据电视传播手段自身的规律,逐渐形成电视新闻播音的风格特点。

当中国的电视事业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起步、九十年代的腾飞,以及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百花齐放的繁荣阶段,电视新闻播音的风格也体现出了多彩纷呈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语言随着节目的多样,对语言的表现形态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由于新闻节目不同时间、不同受众人群、不同节目内容的定位,体现在新闻语言表达总体风格特点的表现形态——更加接近于生活语言。

第二节新闻语言的播报形态

一、传统新闻播音语言形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标着着新中国广播播音事业开始了崭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在传承延安时期广播播音的风格的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广播播音的风格特点及语言形态。这一时期广播播音的定位为党的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广播播音直接传播着党中央、******的声音,体现着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策、方向、具体措施传播。

这一时期的广播新闻播音语言,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当时状态下电子传播承载手段的要求,语言的节奏比较平稳,语速每分钟180字,在发声吐字上体现的特点为声音饱满、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在语言表达风格方面体现的特点为庄重大方、亲切自然、感情丰富。这一时期的广播播音语言形态,用现代人的耳朵去衡量,或许显得有些呆板,显得不太自然,显得有些拿腔拿调,然而作为那一时代的特征在广播新闻语言上的体现,这一语言形态恰恰成为中国广播播音员特有的语言形态,成为中国播音员新闻语言播音的典范。由于其诞生并传承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我们暂且称之为“新华体”播音。这一风格特点的新闻语言播音形态,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广播新闻语言,即使在今日的很多广播新闻播音中,还依然可以隐约地感受到其魅力。

二、《新闻联播》语言形态

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诞生于1958年,定名为北京电视台。初期的电视新闻是以“新闻简报”的形式出现,播音员的功能主要是以新闻影片配音为主。

中央电视台于1978年创立了《新闻联播》栏目,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央电视台的支柱栏目。该栏目诞生的初期,由于电视机在中国的家庭尚未普及,所以其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的成果初见成效,兜儿里有了点钱的老百姓,将一年甚至数年的积蓄投资在一台电视机上,从此人们开始认识了《新闻联播》以及《新闻联播》中的播音员。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形态逐渐形成。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播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说广播与电视是两种不尽相同的传播媒介,但是播音员语言的基础训练、表达形态都脱胎于广播新闻语言,乃至于部分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的部分老播音员)就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接调进中央电视台进行电视播音工作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老一辈的电视播音员一直对电视新闻播音、配音的语言特点、语言形态进行着探索,特别是到《新闻联播》这一栏目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后,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特点才不断地确立和显现。

《新闻联播》栏目作为电视新闻的重点核心节目,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沿袭至今,经历了电视事业起步、腾飞、繁荣发展的全部历程。这一语言形态诞生之初,在传承了广播语言发声吐字的传统优势基础上,根据电视传媒与受众客体之间显现出的独有的特点,在语言的流畅性、语速及语言节奏的外部表现,特别是语流、语感、语气在电视新闻播音语言中的体现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如:电视节目发展初期电视机进入家庭,观众收看电视时,成员构成形式由群体表现为家庭范围的个体形态,对电视节目的收看形式也由“剧场型”转变为隔着茶几或饭桌看电视;电视观众在电视新闻节目时的注意力,由收听广播节目时的随意状态转变成对电视节目收看时全神关注的状态。从这一点出发,电视新闻的语速较之广播播音开始加快,语言开始向生活语言靠拢。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新闻联播》栏目中播音员所体现出的新闻语言形态,它似乎也像传统的广播新闻语言一样,已经成了电视新闻播音中的传统形态。然而从电视新闻播音发展的历程来看,这一语言形态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三、风格各异、色彩纷呈的新闻语言表现形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广播电视事业也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新闻节目纷纷亮相于电视观众面前,仅中央电视台除《新闻联播》外,就有早、中、晚、午夜不同时间档,以及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24小时、新闻1+1、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国际时讯、世界周刊等二十多档新闻类节目。其节目类型涉及面广、形式多样,有新闻消息播报,有新闻评论,有新闻调查,有国际新闻、时事分析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新闻节目中,播音员所表现出的新闻播报的语言形态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节目的定位体现出风格差异。在这些节目中所体现的语言形态,不是简单的“播”与“说”的关系。仅以目前播出的《朝闻天下》为例,其表现出的语言形态,已经是播中有说,说中有播,将“播”与“说”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第三节“说新闻”与“播新闻”

一、“说新闻”产生的因由

如前所述,广播电视的新闻语言形态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时代留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烙印。广播电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也恰恰是这一发展、繁荣演变过程的反映。

从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当人们的思想经过了数十年特别是“****十年”的束缚“,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当人们听惯了一种声音、习惯了统一的行动,在某一个早晨忽然发现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话,以一个“个性的你”展示在世人面前,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求开始在小心翼翼中进行摸索。当电视开始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当人们可以坐在餐桌旁来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人们忽然发现:电视新闻节目里的“人”和他(她)们所播报的新闻似乎离自己更近,似乎更加鲜活;从电视里“流”出来的(新闻)语言似乎更加流畅、更加亲切、更加易于为人接受。确实,当人们对于一种“宣读”的语调熟悉得太久甚至是麻木了,当一种新的“播报”的语言形态忽然触动了人们的耳膜,就像早餐换了口味,空气也变得清新,人们开始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语言形态。这种在观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变化也许是人们意识不到的,也许是在某一瞬间忽然发觉的。久而久之,人们的口味似乎又有些麻木。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大量的港、台节目被引进大陆,伴随而来的是那“嗲嗲”的、“麻人”的“港台腔”。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都弥散出这种“媚人”腔调,甚而由娱乐节目影响到新闻语言。不过,这一现象持续的时间并不太长,我们可以视之为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中撒了一把胡椒面,调剂调剂吧!

第一位以“说新闻”语言形态出现的,当属凤凰电视台的陈鲁豫。凤凰台陈鲁豫主播的早间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开启了“说新闻”的先河。究其出现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1.凤凰电视台的定位。凤凰电视台由于设立于香港,其政策宽容度上占了很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在夹缝里求生存”。对内地观众来说,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对于外来说有美国的CNN、英国的BBC;在本港,凤凰台也是初建不久,受着众多本港台的竞争。因此从节目的定位到节目的形式都需要另辟蹊径。

2.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者与播音员中就有过探讨。实际上,《凤凰早班车》这一栏目的定位,就是以主持人出现的一档新闻早间节目。因此,在语言内容表达的宽泛度上给了主持人以很大的余地。这之中,不是简单地体现在稿件的“有”和“无”上,而是由于新闻特性(时新性、时效性)体现在整档节目中对新闻素材的取舍、串联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