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112

第112章 张炎(2)

解连环

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怳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

怳然:失意貌。怳,同“恍”。却下寒塘:唐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点”,故云。因循:迟延。残毡拥雪:用苏武事。《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井咽之,数日不死。”此处喻指南宋被迫北行守节不屈者的状况。荏苒:时光流逝。长门: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被废幽居于此。见辛弃疾《摸鱼儿》注。又暗用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蓦地:忽然。玉关:玉门关的简称,唐著名边关,此泛指边塞地区。

【译文】

空阔的楚江日色已晚,我怨恨自己离群万里,怅然与同伴失群离散。我顾影自怜,想要飞下寒塘栖息,又心惊胆战而迟疑流连。只见草枯沙净,水平天远。我孤单一身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一点。我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托付我传达他的丹心一片。谁能可怜羁旅孤独的哀怨,长门宫中深夜寂静悄然,有锦瑟弹奏出清愁无限。料想那些离散的伴侣,依然栖宿厮守在芦花丛底,也一定会把我思想惦念。我想他们在春天到来之前,也应该飞往楚天,来这里与我为伴,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相互呼唤,怕在关河处突然与他们相见,我将会怎样悲乐交集而喜笑开颜。想到这里,看到盟燕归来,画帘半卷,双燕在屋梁上双栖双眠,我一点儿也不艳羡,心中更没有丝毫的羞惭。

【评析】

本词以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国破家亡后的漂泊孤凄的生活处境。上片写孤雁凄苦艰危的生活环境及惶恐忧惧的精神状态。下片写其孤独之感及对伴侣的苦苦思念,全词委婉缠绵,刻画新警深微,是咏物词的名篇,时人曾因此词而称张炎为“张孤雁”,可见影响之大。

张炎的咏物词比较有名,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也是末世咏物诗词的共性。本词对孤雁的刻画穷形尽相,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寓其中。上片先把孤雁置于寥廓凄冷的环境中,渲染其孤寂凄苦的生活环境。亦雁亦人,也正是作者国破家亡、孤苦无依生活的写照。“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两句含蓄空灵,构思极妙,能道前人之所未道。“料因循”三句点明孤雁的故国之思和高风亮节。下片开头三句承前,化用典故写孤怨。“想伴侣”下是自慰之词,想象着北去的许多志士仁人也会回南方来的,故不必去羡慕双归的春燕。使全词在哀飒之气中尚有一些希望和光明。关于最后几句,本文所译所释与前此诸文均不同。前文多释为北方之伴侣呼唤此雁在春前也应转程北归,但意脉不清,且与最后两句语意相抵牾,与情意也未合。一是春前即冬季雁应南翔而不该北归,二是如此孤雁北上,与“双燕归来”无关。只有北雁南来与此孤雁为伴,才可“未羞他、双燕归来”。且如从词人本身来讲,只有盼北去的友人不仕新朝南归之理,断无北人盼他同去之情。此是细微之处,也涉及全词意脉之大节,不可不细察之也。

疏影

咏荷叶

张炎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匹练飞光,倒泻半湖明月。

【注释】

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倾盖:车盖相碰,表示一见如故。《史记·邹阳传》:“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浣纱人:指怨女。唐郑谷《莲叶》诗:“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鸳鸯盖。”此处化用其意。留仙裙折:《飞燕外传》“帝于太液池作千人舟,号合官之舟。后(赵飞燕)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皱。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此指荷叶多皱褶,类多褶裙。

【译文】

碧绿的圆叶自然高洁,向着浅浅的汀洲,远远的水滨延伸着,亭亭玉立的姿态幽芳清绝。还有卷曲而没有展开的嫩叶,如美人遗下的碧玉头簪,不肯敞开她的芳心,又能卷走多少炎热?宽大的荷叶伸展开来如同伞盖,下面有一对鸳鸯正甜言蜜语何其亲热。这种情景,且不要对浣纱人诉说。恐怕花风会吹断她的怨歌,她会撕碎翠云般的荷叶。回忆当年在汉宫中歌舞,天子怕赵飞燕随风飞去。大风吹后,绿裙上留下许多皱褶,那仿佛就是布满皱褶的荷叶。我眷恋自己的一领青衫,似乎还沾有荷叶的清香和芳洁,又叹息如今鬓丝已经白白如雪。荷叶式的铜盘承接着露水,又被一夜秋风吹折。喜看月光如练从天空中倾泻,半个湖面都是澄澈的明月。那种妙境实在难以诉说。

【评析】

本词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写荷叶的高洁幽绝,下片写其荣枯变化及清净自守的节操。

上片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叶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犹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隐约暗喻自己以及诸多志士仁人心情郁结不开的情形。并隐寓即使尚有一些遗民不肯接受新朝,而又能起什么作用的意思。仔细体会方可悟出。“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下片用赵飞燕之典,形容荷叶之皱褶形态,增加了情趣,同时也暗寓往昔盛事,表现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恋恋青衫”五句抒发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之慨叹。末几句写荷叶虽然被秋风所摧残折断,却依旧生活在清净圣洁的环境之中,暗寓自己高洁自守,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

月下笛

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无语。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注释】

月下笛:词牌名。双调一百字。万竹山:《山中白云词》江昱注引《赤城志》:“万竹山在(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隘。岭丛薄敷秀,平旷幽窃,自成一村。”甬东:古地名,一作甬句东,在舟山岛上,今属浙江省定海县。连昌:唐行宫名。此处借指南宋故宫。张绪:南齐时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洒。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曾叹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此处是作者自比。西州泪:晋羊昙与谢安友善。谢安死后不过西州路。因酒醉过此,伤心落泪。此处借用字面意。杜曲:古地名。在唐代长安城南,杜氏为当时望族,世居于此,故称。此处代指贵族住宅区,即指自家住宅。翠袖:美人,借指隐者。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

我独自在万竹山间漫游,寂寞的门前落满败叶,不由得黯然神伤,愁思忧苦,因而牵动黍离之悲。当时我寓居在甬东积翠山舍。

我像一片孤云万里飘荡,独自游历在遥远的僻壤穷乡,故人如今又在什么地方?在寒窗下幽邈的梦境里,还记得旧时经行的地方。故国宫苑中恐怕已没有多少柳树,第一难以忍受的便是夜雨空响。梦醒后清冷寂寞凄凉,空对着烛前的孤影,独抱半床空被默默无语,有谁陪伴我说短论长?我如风流儒雅的张绪,暮年为何还不归乡?遥思断桥畔的鸥鹭大半已经零落,见到我一定会依依感伤。我浪迹天涯实在厌倦行旅,此时的心情无比凄惶。只能满怀愁苦重流思乡的眼泪,问一问当年的故园是否已经废弃撂荒。料想故人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依旧穿着绿色的衣衫而婷婷玉立,依傍在梅花树旁。

【评析】

南宋亡后,张炎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东(今浙江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词中以孤云自比,抒写故交零落、故宫荒凉、故家残破的无限悲慨,以及对故国、故家、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起笔突兀,凌空而起。以孤云自况,“故人何处”点出怀人之思。“寒窗”以下四句借梦境写故国之思。“连昌”二句极空灵,理解为梦境亦可,理解为想象也可。“漫惊回”又折回到现境。下片开头“张绪,归何暮?”写故家难归之苦。“半零落”两句暗示故人已过世大半。“天涯倦旅”二句照应上片的开头和歇拍两处。“只愁”二句怀故家兼怀故人。结尾三句则以赞扬隐居的故人以自明心志,全篇以漂泊孤独之思为抒情主线,以怀故国、故家、故人为抒情对象,虚实互映,时空不断变换,意脉却很清晰。用典浑化无迹,凄婉动人。陈廷焯赞曰:“骨韵俱高,词意兼胜,白石老仙之后劲也。”(《词则·大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