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17

第17章 柳永(3)

【注释】

夜半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本词属正调,三叠一百四十四字。越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境内。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地浣纱。樵风:指顺风。据《嘉秦会稽志》载:汉朝郑弘少年时砍柴,捡到一箭。不一会儿,有人来找箭,问郑弘想要什么,郑弘知这是神仙,就说若耶溪用船运柴很难,只愿早晨刮南风,晚上刮北风。后来果然如此。世人称之为樵风。画:古时船家在船头上画鸟,以求吉祥。因鸟抗风善飞。后来船亦称画。南浦:南面的水滨。也泛指水边。酒旆:即酒店挂的幌子。鸣榔:即敲榔,长木棍。渔人用其敲击出声驱鱼入网,有时也用来击拍以唱歌,此处当指后者。

【译文】

云彩像冻住般凝滞,天色暗淡。我驾着一叶扁舟,乘兴离开江边。一路上穿过万壑千岩,行进在古越地的山水之间。怒涛渐渐平缓,船已进入平原。又正刮起顺风,船只便高高挂起风帆。同船的商旅们相互召唤,喜笑开颜。那只画船,轻飘飘地靠向南边的水岸。远望中,只见酒家的幌子随风招展,有一个紧凑的水边乡村,有几行秋树在村外相环。夕阳之下,渔民们一面敲着鸣榔,一面划着返村的渔船。荷花已经枯萎凋残,衰柳掩映着岸边,有三三两两洗衣服的美女,避开游人们的视线,含羞地笑语交谈。看到此情此景,忽然勾起我的思念。如此轻抛绣阁中的佳人,像追逐波浪的浮萍一般,不知要漂泊到哪一年。叹息以后相会的盟约,相互间叮咛又叮咛的誓言,一切都成为虚幻。离别的情怀很是凄惨,空恨岁月将晚而无计归还。呆呆愣愣,泪水充溢双眼,眺望汴京的方向,神思渺渺,满目云烟。天色已近黄昏,那飞向远方的大雁,叫声也越来越远。

【评析】

本词抒写羁旅之愁。许昂霄云:“第一叠言道途所经,第二叠言目中所见,第三叠乃言去国离乡之感”(《词综偶评》),分析颇为精当。

上片开头点明时令、出发地点及气候特点。“乘兴”二字在意义上笼罩前两片,故格调很明朗。次写船行所经之美景,“万壑千岩”是船在越溪山区间航行之景。“怒涛渐息”以下几句写船出山峡而行入坦途时的情景。“翩翩过南浦”既写船行之轻快,也表现出词人心情之轻松,同时自然过渡到中片,出现村落。中片写南浦的具体美景,由远而近,有声有形。“酒旆”暗示出有食宿之处,夕阳人归,渔舟唱晚,均是日暮之实情,败荷衰柳均为初秋之实景,摹写生动。“浣纱游女”含羞相语的样态,如特写镜头,是词人视点之中心,并引出离愁别恨之叹喟。下片承前而急转,抒发“轻抛绣阁”的怅恨。后悔轻易离家,而今浪迹天涯,且后会无期。结尾二句以景收,家远而不可望,孤雁哀鸣象征自己的离家索居,故只有“凝泪眼”而已。意境浑成,笔力雄健。本词是词人浪迹浙东时所写,若耶溪以及浣纱女都与西施有关,而樵风也是发生在这里的典故,切合地域特点,很值得注意和借鉴。

玉胡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玉蝴蝶:词牌名。本词为正体,双调九十九字。花:生于浅水的草本植物,夏秋间开小白花。文期:古代文人不定期举行的作文赋诗的聚会。孤:同辜。星霜:代指一年。

【译文】

我凭栏眺望,心中暗自恓惶。雨收云散,我目送着秋光。傍晚的景色萧条疏旷,足令宋玉一类多愁善感的文士更加悲凉。水风轻吹,菊花渐渐枯萎,月光露气变冷,飘落的梧桐叶点点土黄。这情景更令人感伤。故朋旧侣们啊,你们都在哪里?为什么眼前所见的只是烟水茫茫。实在难忘,当年与朋友们在一起,或定期填词赋诗,或饮酒放狂。如今辜负了几度风月,虚度了大好时光。山路迢迢,海面宽广,不知何处才是潇湘?我的朋友也一定在那里彷徨。想到那双小燕,难以凭它传送远信,暮色苍茫,枉自辨认那些归来的桅樯。我默默伫立,黯然神伤,在孤雁的哀鸣声中,眼看着夕阳慢慢沉没,渐渐地收起它的余光。

【评析】

本词是秋日怀念故人之作。上片从景到情,从眼前现境凭栏写到忆旧游之过境,由实入虚;下片从情到景,由虚返实,从忆旧游之过境回到凭栏之现境。抒情回环往复,结构开阖,层次清楚。

上片以远处景象开篇,由景入情,因见景物凄凉萧疏而引发对故人的思念。下片用“难忘”换头,转入对往事的回忆。慨叹故人受山水阻隔而难以相见,天各一方,音信渺茫。因无信而盼归航,虽屡次“空识”,但依然“立尽斜阳”,表现出对故人的一片痴情。结尾处又回应开篇的“望”字,首尾相环,结构甚妙。关于本词怀念之人,是情人还是朋友,扑朔迷离,在两可之间。但从“文期酒会”一语来看,可能是友人。再从“归航”二字体会,本词当写于家乡,是盼望他人回归,与写于外地感伤自己不能返乡有所不同。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名,又名甘州、潇潇雨、除池等。后用作词牌。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因共八韵,故称。是处:处处、到处。红衰翠减:花残叶枯。苒苒:同“冉冉”,渐渐地。物华:美好的景物。渺邈:遥远。淹留:滞留、久留。颙望:抬头凝望。恁:这样。

【译文】

伫立在江边的楼头,面对着潇潇的暮雨,那暮雨仿佛在洗涤清冷的残秋。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山河冷落,落日的余晖映照江楼。满目凄凉,到处是花残叶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歇休。一切生命的活动仿佛都静止了,只有楼下的长江还在流动,但仿佛也在暗自伤心,默默地无语东流。实在不忍心登高远眺,望到故乡的方向云烟渺茫,归乡的思绪便难以排遣束收。唉,真令人伤心。这几年来四处奔波,究竟是为什么才苦苦地到处滞留?思念中的那位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的画楼,盼念眺望着我的归舟。可是误认了一舟又一舟,仍不见我的身影,心里必然要充满责怪和怨尤。可你哪里知道我啊,在这里正倚楼眺望思乡,也是这么样的深深忧愁。

【评析】

本词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是柳永的代表作。上片写登楼所见之秋景,凄清寥廓。下片写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深挚婉曲。

开篇单字领起,“对”字用得精当有神,振醒全篇。即全词均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暮雨是大背景,“霜风凄紧”三句由远及近,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苏东坡盛赞此三句,认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是处”二句描状衰残之景以烘托人之离愁。“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用拟人法衬游子之忧伤,又暗转下片。只见江水东流,而游子不能东归,只能眺望而已。下片抒写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共有三个画面,游子登楼怅望,忧思百端。“不忍登高”却正在登高,表现思乡之情浓烈而无法排遣。“何事苦淹留”怨恨很深,潜台词是如果追求功名富贵也值得,而自己为什么如此滞留他乡,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无限酸悲尽在此语。“想佳人”三句则是设想对方盼望自己之景,更显示词人思念对方之深切。结尾再回到自己一方来。这样,由此及彼,再由彼返此,回环往复,抑扬顿挫,抒情效果极佳。陈廷焯评此词云:“情景皆到,骨韵俱高。无起伏之痕,有生动之趣。古今杰构,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

迷神引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迷神引:词牌名,本词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暮角:黄昏时的画角声,多用于军事。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游宦:即宦游,在外地为官。

【译文】

一条如叶的行船靠向水边,船帆轻卷,暂时停泊在楚江的南岸。暮色苍茫,孤城里响起画角之声,伴有胡笳曲的哀怨。江水茫茫,平坦的沙滩上落着几只大雁,很快就被惊散。暮烟聚拢,色彩暗淡,略带寒意的树林一簇又一簇,仿佛是一幅画图正在铺展。远在天际的群山显得很小,颜色如黛眉般很浅很浅。以往所欣赏的风流韵事全都轻易地抛弃,如今却漂泊到这偏远的地区来做小官。总觉得旅途劳苦,年岁已晚。萧条索寞的异乡风物,正对着我的眼帘,使我愁上加愁,实在难堪。这里离京师十分遥远,更望不见秦楼楚馆。羁旅在外,令人心魂迷乱,思绪联翩。碧色的芳草绵延到天际,残阳映照,翠色满眼。可我的俏丽佳人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如同远去的断云,越飘越远,完全离开了我的视线。

【评析】

柳永工于羁旅行役之词,本词尤能体现此点。全词表现漂泊旅途之苦况及对京师生活之留恋。上片写停船时所见之景象,下片抒怀念帝京佳人之情怀。

起三句写停船留宿。“暂泊”表示天晚暂且止宿,明天将继续赶水路。二字连前贯后,写出旅途之苦。词人运用“帆卷”、“暂泊”两词,况舟行乍歇之景,很生动精当,须有很丰富的生活体验方可写出。“孤城暮角”二句写所闻,音哀声怨,“水茫茫”三句用雁被惊散暗喻人之漂泊,在对雁的同情中也有自伤之情。既是眼前实景,亦有寓意在其中。以下几句写远景。上片写景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声形色彩兼备。尾句的“眉黛浅”既是实景,也暗逗下片之情思。可见作者时刻也未忘怀那位佳人。见远山也约略是美人之眉眼。晚唐五代到宋代,女子画眉多有用山形容者,就眉式看,有小山眉、远山眉、春山眉等。此处将远处之山想象为“黛眉浅”,更增情韵。“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两句,为上片之总括。“旧赏”即旧相识、旧相好之意,与结尾处的“佳人”同义。次五句写旅程劳苦,异乡风情之萧索,正衬自己的孤独凄苦。“帝城赊”三句再写愁绪的具体内容。末四句正面点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结题终篇。

竹马子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残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竹马子:词牌名,又名竹马儿。双调一百零三字。旷望:视野开阔。烟渚:雾气笼罩的水中小块陆地。雌霓:虹霓双出,颜色浓者为雄,称虹;淡者为雌,称霓。雄风:强风。素商:秋季。按五行之说,五色中,白属秋,五音中,商属秋。白为素色,故曰素商。凝伫:伫立凝望。赢得:落得,剩得。

【译文】

登上荒凉的孤垒,站在高亭上四处眺望,对面是烟雾笼罩的静静的洲渚。阵雨乍停,虹霓挂在天际,阵阵凉风吹来,轻轻地送走残暑。渐渐觉得一叶落而惊秋,残蝉在昏暮中鸣噪,又到了清秋时序。看到眼前景物,我想起以往的欢娱,只能望着京师的方向,就在那不是烟雾的遥远的深处。面对此情此景,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新愁不断堆积,旧的情人却难以相聚。高处凭栏远望,尽日里凝神伫立,也只落得个忧伤难禁,黯然无语。雨停后,远处的暮霭沉沉。几只昏鸦零乱翻飞,满目萧索,江城一片昏暗迷离。南城墙上响起画角之声,又一次把残阳送下山去。

【评析】

本词亦属羁旅行役之词。上片侧重写登临所见之秋景,由景到情;下片侧重写怀远之情,由情归景。全篇景起景收,情置中间,结构很巧妙。

起三句写独自登亭的寂寞。“孤垒”状荒凉,“旷望”状无人,“静临”状无声,寂寥凄清之境界如在目前。“雌霓”、“雄风”意新语工,实为巧对。“渐觉”以下三句写秋之荒凉,素商二字稍嫌斧斫,但并不晦涩,暗转以下之情语。“览景想前欢”为过渡句,由景入情。“想前欢”则为全词的词眼,是抒情具体对象。“指神京”,点明“前欢”之所在。过片三句紧承上片意脉,“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可谓警语。情感含义极为丰富,又是人生之常境,颇富艺术感染的力度。“凭高”二句是由情向景过渡之语,又遥应开头的“登孤垒”,前后贯通,结构绵密。最后以日暮黄昏的苍茫景色作结,意境高远雄浑,足显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