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20

第20章 晏几道(1)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仕途坎坷,个性耿介,不肯依傍权贵,文章自立规模。工令词,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号称“二晏”。有《小山词》。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五十八字,正调为六十字。却:正当,恰巧。小:歌女名。双重句:衣领屈曲如双线心字。彩云:喻指小。

【译文】

梦醒之后,人去楼空,楼门都已上锁;酒醒之时,锦帐中冷冷清清,帘幕低垂。又是去年春天充满离恨的时候,落花纷纷,一个人独自伫立;细雨微微,一双燕子在雨中低飞。记得初次见到小之时,她穿着双重心字式的罗衣,尽情地演奏着琵琶,倾诉芳情怨思。当时的月光皎洁美好,曾照着她离去时的倩影,仿佛彩云般翩翩而归。

【评析】

本词为怀念歌女小所作。上片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今日;下片追忆初见小时的印象及小归去时的情景,写去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

晏几道是位痴情之人。他的痴情在这首词作中表现得亦极为充分。据《小山词跋》云:“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小山词》中写到这四位歌女的词就有十余首,涉及、莲二人者尤多。这四人后来的命运是很悲惨的。本词即抒写对小蘋的思念之情。上片因念人而喝酒沉睡,醒后又到外面去独立,看燕双飞。第三句“去年春恨却来时”非常重要,暗示出前后动作的时间和原因。下片回忆与小蘋初见时的美好印象及分别时的情景,更增添今日的惆怅。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陈廷焯评此词曰:“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白雨斋词话》)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释】

尺素:代指书信。浮雁沉鱼:即雁高飞鱼深潜,无人为之传送书信。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倚缓:低音。古筝有十三弦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音高,缓则音低。移破:谓尽情演奏,古筝柱已经移动到极点。

【译文】

梦境中,我奔行在烟水迷茫的道路,但是找遍江南,也不能与心上的人相遇。睡梦里,那种渴望急切的心情无处倾诉,醒来觉得更加伤心,因为知道梦中的伤心真是枉然,醒后一切都变得踪影皆无。想要把这种真情写成一封情书,但雁飞鱼沉,最终还是无法寄出。只能凭悠扬的音乐之声来抒泄一下离情别绪,只因为过于伤心,即使移遍秦筝的筝柱也无法把感情宣泄。

【评析】

本词属闺怨类,写思妇的怀人之情。上片写梦中寻人不遇和醒后的幽怨,下片写音书难托的苦闷及弹筝抒怨的情景。

开头三句直接写梦境,“行尽江南”写思妇对意中人思念寻觅的急切,其意境由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千万里”化出。“睡里”两句推进一层,抒情尤深婉,梦中因寻人不见而焦灼,醒来尚感到伤心和失望,细一思来,又被梦中的多情所误。表面看似洒脱,实质是更深的情感表现。下片先要写信,但不知伊人行踪,无处投寄,只好借弹筝以抒哀怨。“缓弦”似乎可以听到低沉舒缓的古筝之音,“移破”仿佛可以看到演奏者把筝柱深情反复移动之情景,用词精练,颇富表现力。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

春梦秋云:形容时间短暂而去后又毫无痕迹。

【译文】

在西楼分别时已喝得大醉,醒来时已把别时的情景完全忘记。人生真是怪异,就像春天的梦和秋天的云一样,聚合离散真是太容易。倾斜的月光映照半个窗棂,我很难入睡,彩绘的屏风闲立一旁,屏风上的吴山一片苍翠。衣上的酒痕,诗里的词字,斑斑点点,行行句句,总是表现些凄凉的意绪。那红色的蜡烛,仿佛也在自怜自爱而没有好计,在寒冷的夜中,徒自替它的主人暗暗垂泪。

【评析】

本词为忆旧怀人之作,所怀之人当是青楼女子。上片写别后的寂寞凄凉情怀,下片写靠饮酒填词来打发孤苦时光的情景。斜月无寐,寒窗烛泪,宛如图画,引人深味。

开头三句直抒“聚散真容易”的深慨,领起全篇。“西楼”为幽会之所,醉酒写暂时之欢娱。“春梦”惜相聚时间之短,“秋云”恨别后了无痕迹。“真容易”痛惜轻易离别,满含酸辛。斜月两句写深夜难寐,孤栖寂寞之苦。下片前三句与上片似断实连,“酒痕”遥应“醉别”,“诗里字”暗应“少睡”,因无眠而写诗填词以抒幽情。故没有睡意。“点点”为酒痕,“行行”为诗句。结尾句从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化出,以红烛垂泪暗示人之垂泪,一片伤心凄楚景象。全词虚实相映,含而不露,极尽曲折之妙,引人遐思。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玉钟:珍贵的酒杯。拼却:甘愿,不顾惜。剩把:尽把。银:银灯。

【译文】

捧着玉制的酒杯非常深情地劝酒,我宁可喝醉也要尽兴。酒宴中,我们狂饮狂欢,放荡纵情,轻歌曼舞,直到月下杨柳树;歌喉婉转,直到摇动的桃花扇缓缓而停。自从分别之后,总是盼望着相逢,几回在梦中与君重畅欢情。今天我们真的相聚在一起,我尽情地端着银灯,端详着你的面容,很怕这次真的相逢,也是在梦境之中。

【评析】

本词表现与一位红粉知己久别重逢的欣喜。上片写当年相聚的欢乐之况,下片写今日重逢的惊喜之情。

上片描绘当年初会时的欢情。歌女殷勤劝酒,词人拼命痛饮。在杨柳簇拥的楼中歌舞,不惜时光之流逝,设色绮丽。“彩袖”、“玉钟”、“醉颜红”、“杨柳楼”、“桃花扇”均是锦词丽语,状当年之欢娱。“杨柳”又暗喻女子之腰肢,“桃花”暗喻女子之面庞,此义均在有无之间,妙极。下片写今日相逢之惊喜。本已相逢,偏疑是在梦中,竟把灯来照,犹显风情之致。本词之艺术手法,全在虚实相映处。上片用绚丽之字面描摹当年欢聚之况,似实而虚,是过境,如电影镜头般倏归乌有。下片写不期而遇的重逢,似虚而实,是现境。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相互映衬,表现出词人的多情、钟情、痴情。陈匪石评曰:“笔特夭矫,语特含蓄,其聪明处固非笨人所能梦见,其细腻处,亦非粗人所能领会,其蕴藉处更非凡夫所能跂望。”(《宋词举》)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字。可怜:可惜。人人:人儿,对所爱者的昵称。

【译文】

边塞寥廓而荒凉,思亲情浓而经常进入梦乡。真是太遥远和偏僻,家中的书信也难以送至身旁。两鬓本来很黑,只怕因为相思而白如繁霜。幽梦中忽然回到故乡,与心上人紧紧依偎在一起,靠着绿色的纱窗。我深情地向她倾诉着憋在心里的悄悄话:“别离的滋味真的是难以忍耐,真不如与你厮守在一起欢度时光。”

【评析】

本词写游子的思乡之苦。上片写盼信无望,下片写梦中返乡,以梦境中相逢的幸福反托离别的痛苦,情调很深沉。

开头二句以“关山”、“塞雁”点出游子所在之所,梦长写思亲之切,“书少”写家信之稀,更增思亲之情。“两鬓”两句写本是青春年少之韶年,偏受离别之苦的煎熬,恐怕要为相思而变老。下片托诸梦境,返乡而与情人软语谈心。于失望中尚有希望。而希望却只在梦中,更增加凄凉情味。全词语言朴素无华,雅中见俗,俗而不失其雅,游子的音容跃然纸上,很是生动。在小晏词中别具一格。

玉楼春

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释】

直须:就应该。

【译文】

春风依旧那样无情无意,把粉红色的花瓣吹落大地。我不忍看到这种情景,放下画楼的珠帘进行遮蔽。可那落花的情景依稀可见,难以遮掩住我那纷乱的愁绪。今年此时的情怀,与去年完全相同,没有丝毫的差异。谁让我错管这春残花落之事。因这一切举动纯属多余。到处登临观景,只是浪费许多无用的眼泪。春光决不为我流连,照样无情地归去。唉,在这种时候,只能满斟酒杯,喝他个痛快淋漓,眼看着花儿就要落尽,再醉还能醉上几回?

【评析】

本词抒发春残花落,留春无计的感伤。上片写又见花落,难免惜春之意;下片写借酒浇愁,尽抒伤感之情。

开篇破空而来,笔力沉着。直怨“东风无情”,悖理而入情。“碧楼”句写想要不愁而无可奈何。愁本无形,帘影何能遮住?用这种拙劣的遮掩方式正好表现词人的痴情,造句立意新颖。“还是去年今日意”强调年年伤春而又无计留住春的无奈与感伤。这种情感在晏几道词中多见。下片“错管春残”、“登临费泪”皆近痴人之语,恰恰表现出词人对春的痴情。最后以旷达收束,骨子里却是更深的感伤。貌似及时行乐之态,实则长歌当哭,深藏沉痛之情。与乃父晏殊词句“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樽前醉”(《蝶恋花》)的意蕴相近而更深沉悲慨。

木兰花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注释】

彩笔:据史载,南朝梁江淹得到一支五色彩笔,故诗文中多有佳句。后来梦见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文思枯竭。人谓之“江郎才尽”。襄王春梦:指男女情事。据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游高唐,梦神女荐枕席,临行有“旦为行云,暮为行雨”之语。“旦为行云”即早晨之云,即朝云也。

【译文】

秋千闲挂,庭院空空。帘幕一层又一层,分外宁静,又到黄昏。慵闲无事时,坐在花窗之前,拈起彩笔,吟咏性情。墙头处,一枝红杏独自开放,雨后的花儿更加艳红。房门外,飘舞着杨花柳絮,在微风中从从容容。朝云不知去了何处,毫无音信和行踪。或许是应襄王之约去赴巫山春梦?紫骝宝马认得以前的路径,嘶鸣着走过画桥,沿着东边的路信步而行。

【评析】

本词为暮春怀人之作。上片回忆以前情事,以实写虚;下片写情人已不可复见,怅然空归。抒情含蓄深婉,意境扑朔迷离。

开头两句见景生情,似实实虚。见到院落而忆往事,在院子里荡完秋千,尽情嬉笑后回到深闺之中,放下一层一层的帘幕,只有一对情人,成了二人世界。一直欢乐到日暮黄昏。闲情时,才子便在绮窗前题诗填词,美人笑着依偎怀中品评,该是何等风情。此二句虚写以前之境而映带环境。理解为词人即时之景亦可,即看到院落空秋千闲。词人面对绣户而作斯词。但还是理解为忆中之境为上。三四句转写现境,而今只见墙外有红杏花,那是雨过后的花儿;大门外飘着杨花柳絮。此二句写现境而含过去之境,理解为当时之景也未尝不可。而且,“雨余花”暗寓情人已非当初,“风后絮”暗寓情人如柳絮飘浮不定,意蕴极丰厚。下片用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又为全词罩上一层朦胧的色彩。结尾两句回到现实之中,既然人已不见,姑且返回去吧。马也认识旧路,嘶鸣着离开这里。细绎全词,只最后两句为现境,并倒贯全篇:即一日雨后,词人故地重游,结果人去院空,只能回首往事而已。全词的意脉较为分明。妙在虚实相映,亦幻亦真。黄蓼园分析得甚为精当:“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沉,门阑紧闭。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蓼园词选》)

清平乐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注释】

锦书:情书。前秦窦滔妻苏惠织锦为回文诗以寄其夫,后遂以锦书代指情书。

【译文】

无论怎样挽留都无法留住,情郎哥还是带着醉意乘船而去。一只小舟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春水之中,所过之处,随时可听到拂晓时的莺啼鸟语。渡口空空荡荡,只剩下杨柳青青,那枝枝叶叶也仿佛充满了别意离情。你这次走就别再回来,也不必在情书里海誓山盟。因为画楼中的情侣本来就靠不住,我又何必如此自作多情?

【评析】

本词写一女子挽留不住情人的怨恨,如一特写镜头,刻画出一位女子多情善感的美好形象。

开头如特写镜头:一位女子在深情地挽留自己的情人,但那个男子还是乘着醉意解开船的缆绳摇桨而去。下二句是女子遥想男子路上的情景。“晓莺”二字暗示出这是清晨。那么,他为何要拂晓离去,这对男女之间又是何等关系,均值得玩味。下片前两句以景衬情,渡头空空,女子尚不忍归去。后两句写心理活动,尤为精彩,依稀可见一俏丽女子噘着樱桃小嘴,瞪着怨而不怒的一双大眼睛,用纤细的手指指着情人离去的方向一跺小脚,喃喃地倾吐着怨恨。表面看来是绝情之语,正是怨极爱极的嗔怪之态。一位多情而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妙甚。周济说得好:“结语殊怨,然不忍割。”(《宋四家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