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29

第29章 赵令畤

赵令畤(1051-1134),初字景贶,苏轼改为德麟,自号聊复翁。涿郡(今河北蓟县)人。燕王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入党籍,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同知行在大宗正事。著有《侯鲭录》、《聊复集》。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沉烟香:即沉香,植物名。心材为著名熏香科,又名沉水香。宿酒:昨晚所饮的酒。

【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春寒尚未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默默地在深闺中闲居独处。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残花败蕊?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本来就已经非常忧伤怨恨,清明时节又有这么多无情的风风雨雨。终日无聊闷坐,呆呆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又一缕。昨夜因为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惜春的情绪困扰着我的心,满心充满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屏风,那上面画的就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评析】

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上片侧重伤春,暗带怀人。下片侧重怀人,通过叙事刻画女主人公的形象。全词风格清丽淡雅,景淡情浓。

关于本词之意脉层次,唐圭璋先生说:“此首写闺情,清超绝俗。起三句,画出绣阁姝丽,惆怅自怜之态,欲减罗衣,而又未减,盖以寒犹未去也,为恐极目生愁,故珠帘不卷。‘红杏’两句,因雨惜花,帘虽未卷,然料想花枝经雨,必已零落殆尽,故惜花而又恨雨。换头三句,极写凄寂之况。‘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一时难醒,而醒来空对一缕沉香,仍是无聊已极。‘飞燕’两句,更深一层,叹人去无信,空对屏风怅望,因见屏风上之西江路,遂忆及人之去远,余韵殊胜。”(《唐宋词简释》)此段分析极为精当简明,毋庸多言。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

双鱼:代指书信。横波:比喻女子的美目。

【译文】

柳絮随风飘飞,春寒即将退尽。花在凋零,香气在飘散,眼看着每天的落红一阵又一阵。残酒尚未全醒,又饮新酒解闷,使我更加慵懒倦困。今年春天的怨恨,比起去年春天的更甚。蝴蝶翩翩舞蹈着离开,黄莺啾啾歌唱着飞去,她们都不肯搭理我,我已经无人可以问讯。只能注目楼前的流水,望眼欲穿也看不到你的书信。更加使我烦恼愁苦的是,眼看着太阳西斜,又一个黄昏即将临近。

【评析】

本词写闺人伤春怀远之情。上片因见柳絮随风,落红成阵而引发韶光空逝的怅恨;下片叙述女子黄昏登楼望归,不但人不见而且书信也无,更加忧伤。词意曲折深婉。

上片前三句写残春景色,以景衬情。“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两句用递进方式抒情。旧酒未醒又喝新酒,可见其春愁之深。今春之恨不减前春,说明恨非今年才有,而是向来已久,且愈转愈深,可见恨之长。“酒”、“春”二字的重复使用增加了词的情趣。李攀龙说:“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草堂诗余隽》)下片重点写盼归之望的孤独。“蝶去莺飞”,连这些小生灵都不肯为自己做伴,“双鱼信”又无望,孤独已极,又逢黄昏,情何以堪。李攀龙说:“恨春日又恨黄昏,黄昏滋味更觉难尝耳。”(《草堂诗余正集》)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

隋堤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着筑堤植柳。至宋代,近汴京一段多为送别之地。鹅儿黄:即鹅黄,淡黄色,常用来形容柳树刚泛青叶的颜色。紫陌:京师中的大街。青门:汴京城东门名青门,此处泛指城门。雨魄云魂:失魂落魄貌。

【译文】

和煦的春风,依然特别亲近隋堤的杨柳。吹得它飘飘拂拂,鲜嫩的鹅黄色渐渐染就,节令正是清明的时候。依旧是去年的大路和青门,今天晚上却令我落魄伤神。如果想要折磨人,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落魄丢魂,也不需要别的场景,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

【评析】

本词写暮春时节伤别念远之情。上片写春和景明的怡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几分凄婉。下片写盼归而至黄昏无望的无限感伤,用夸张笔法抒盼归之情切,颇为感人。

上片起句写春风著意柳树,有双关义,以柳谐“留”。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而却未能留住行人。同时暗示出去年即是在此时送别的,暗启下片。下片开头用对句,意义上有省略,可凭体会补出,即在去年的今晚,在紫陌青门之处与情人分手。故今日傍晚时触景生情,如丧魂落魄一般。“今宵”绾合今年与去年。最后两句夸张伤心的程度,意新语工又富于形象性,为时人所传诵。清明为春日之佳日,黄昏为一天最后之时,黄昏一过,意中人归来的希望便等于落空,因此盼归之情最苦,最令人肝肠寸断。故这两句成为名言警句而被后世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