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76

第76章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知处州、静江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不辱君命。诗多关心时政民生之作。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楼月、蓬莱阁、双荷叶等。双调四十六字。金虬:铜制的龙头,装在漏壶上,是漏壶的零件之一。片时二句: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此处化用其意。

【译文】

遮楼的树荫露出一个豁缺,初升的明月映照着东厢,栏杆的影子隐隐约约。月光明亮皎洁,满天春风清露,盛开的杏花洁白如雪。外面雾气蒙蒙,只听见夜漏呜咽。帷幔中灯光暗淡,灯花已打成了结。灯花已经打成结,我只在片刻的春梦之中,便行遍了江南的山高水阔。

【评析】

范成大集中有五首此调词,抒写闺怨,似为组词,此篇为第四首,最精彩。全词无一语直接抒情,完全用画面表现情致,如影视中的空镜头,极含蓄空灵,却又写出时间的流程,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妙甚。

上片开头两句是一幅清静而又明暗分明的图画,并点出时间为月初升。正因月初升,故树影可遮楼。如月在当空,则不会出现“楼阴缺”之景象。正因初升,才照东厢,如将落则照西厢。此皆细微处,不可不察。“风露”和“杏花”为所见所感,暗示出抒情主人公在楼外凭栏。她望什么、想什么,均未说,但似可意会,这正是含蓄处。下片转写室内景象。听漏声呜咽,写静极孤极愁极,才能听到这种细小的声音,也暗含着光阴虚掷的怅恨。灯花结既象征人之愁苦郁结不开,又点出夜已深矣,而人尚未睡,为什么?结两句化用岑参诗句之意,委婉地交代出原因。原来她是因相思而如此,故在梦中去江南寻找意中人。而梦境中究竟能否见到尚未可知,所见到的只是“江南天阔”而已。梦已虚幻,虚幻中之境界还是渺茫的,双重虚幻更加重了凄婉情味,是双倍的写法。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东风寒、小阑干、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酣酣:艳盛貌,多形容花草。此处形容日光明亮。破:此处指打开、敞开之意。扶头:扶头酒的省称。指易醉人之酒。溶溶曳曳:水荡漾貌。

【译文】

明艳刺眼的太阳光,照得地面上烟雾般的暖气蒸蒸腾腾如烟似云。天气太温暖舒适,我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衣襟。这正是令人困倦的天气,阵阵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迷迷糊糊进入到梦境里。这困倦慵懒的春思,略带丝丝愁意。就像满塘的春水,被微风轻轻吹起,像轻纱的皱纹般泛着细细涟漪。微风溶溶荡漾,春风软弱无力。时而微波略起,时而平稳静谧。

【评析】

这是一首即兴之作。只写路中疲乏春困的瞬间感受,却写得风情摇曳、生动传神。上片写春日融融,花香袭人,使作者如饮美酒般陶醉。下片写淡淡的春愁。用微风轻泛涟漪的春水形容时而凝聚、时而飘忽,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十分熨帖自然。全词意境空灵美妙,深得花间词之神韵。沈际飞评曰:“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草堂诗余别集》)王闿运赞云:“自然移情,不可言说,绮语中仙语也。”(《湘绮楼词选》)范成大也是位有志节而主战的士人,并有过出使不辱君命的光荣经历,但他对于现实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词中表现的愁也有报国无门的感伤,不是一般的闲情逸致。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长桥夜。双调四十三字。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谓“倒春寒”。

【译文】

一夜春寒凛冽,如今寒气已渐渐消削,傍晚时候天晴雨歇。稀疏的寒梅温情脉脉,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数枝梅花洁白如雪。这景致美到极点,人的愁情也到了极限。空对这良辰美景,我寂寞孤单,向谁去倾诉心中的焦烦?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倚画楼,日日夜夜都把你思念、把你渴盼。

【评析】

本词别本题作“梅”。细绎词意,并非咏梅之作,而是以梅点时令衬人物。上片写寒梅初开时的胜景,下片写美人月夜倚楼相思之多情。

上片以疏淡的笔墨绘春日黄昏的美景。“一夜春威折”属倒叙句,暗示梅花经受住一夜风寒之考验,突出其耐寒的品性。“脉脉”二字赋予梅花以人之生命情感,表现出喜梅爱梅之意。“数枝雪”写梅之形色,再用淡天浮云来衬托,景致极清绝,令人神往。梅花之神韵贵疏不贵密,也表现其清高的品性。下片承上赞叹美景。“胜绝”二字总上而启下。末二句借飞鸿诉说孤寂念远和音信难托之情。词调清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