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22230100000093

第93章 卢祖皋

卢祖皋,字申之,又号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权直学士院,词风婉秀淡雅。有《蒲江词稿》。

江城子

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注释】

娉婷:姿态美好貌。此处借指美人。酲:指饮酒过量而不舒服。

【译文】

画楼上卷起幕帘,只见天气新晴,拂晓的寒意很轻,我掩紧银色的屏风。坠落的繁花飘来淡淡的清香,天天都在招惹人产生愁情。暗想十年来在湖上迁延,有几次能与佳人幽欢尽兴。我陡然感到年华凋零,终日在春酒中流连光景。举世浑浊而没有人可以知心交谈,又有谁可以去倾心诉说清醒?天阔云闲,无处再去寻找那悠扬欢乐的箫声。纵使也像年轻时那样买花携酒,却完全没有了当时的那种心情。

【评析】

本词抒写感伤时序更迭,年华易逝而旧梦难寻的落寞心情。上片抚今追昔,惜十年前艳遇之事已成过去,下片叹今日之衰老寂寥。

开头四句描绘春景,环境很美,但主人公却“日日唤愁生”,有些反常。接下三句揭示生愁的原因,“著娉婷”不能单纯理解为幽会美人佳丽的风流韵事,其中包含着仕途失意的感慨,否则下片的感情抒发便缺乏根据。下片重点抒发年华空逝的惆怅,“拥春酲,对谁醒”是全词感情的关键点,须仔细体味,大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味道,这与词人生活年代有关。卢祖皋生活在南宋中叶,考中进士后为官时期,正是韩侂胄当政,积极北伐,而朝廷中党争激烈,政治很糟糕,国家前途黯淡,因此当时士人普遍感觉压抑郁闷。本词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绪。结尾三句很有韵味。况周颐说:“后段与龙洲(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可谓异曲同工。”(《蕙风词话》)

宴清都

卢祖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春啼细雨,笼愁淡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

【注释】

宴清都: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琼管:律管。古代以葭莩灰实律管,节候至则灰飞管通。葭即芦。泮:溶解,分离。黛眉:此处比喻初生的柳叶。梁苑:汴京的园圃名。此处为泛指。鸾分鉴影:范泰《鸾鸟诗序》载,从前罽宾王获一鸾鸟,非常喜欢,想听其鸣叫,但鸾鸟不鸣。饰金喂珍馐,更悲哀而不鸣,三年也未鸣一声。夫人说,听说鸟见其类而鸣。于是用镜子来照。鸾见镜子里自己的形体而悲鸣,哀响凄厉,一奋而死。后便以此比喻爱人分离或失去伴侣。

【译文】

春天的信息来自装有芦灰的玉管,春风徐吹,日益和缓,墙外的鸟声婉转零乱。江城的节令日日都在改变,笙歌在绿树丛中飘转,穿着绮罗的美人香气融融而温暖。山涧里的层冰渐渐融化,新涨的渌冰充满河床直到岸畔。就在我醉生梦死迷迷糊糊当中,年华已暗暗转换。料想柳堤上的杨柳,黛眉式的柳叶尚未舒展,园林里的鲜花,已偷偷要把芳心显现。新近来看不到云中的鸿雁,自然无法把音信传递。我就像照镜的孤鸾,只能伶俜独立顾影自怜,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再见。想起当时,那寂寞空虚的庭院,春雨潇潇仿佛天在轻泣,终日里都丝丝绵绵,淡淡的月光朦朦胧胧,清愁无限。我还不曾开口说要远离,塞满离恨的柔肠先自裂断。如今就算还有一双登高远眺的双眼,又怎能忍受眼前的景观:无边无限的衰草连着远天,在黄昏中飘坠的梅花一片接着一片。

【评析】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隐含着怀人之思。上片描写初春景色,感叹年华虚度。下片抒写相思离别之情,移情于物,借以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惨淡心情。尾句以景结情,余味隽永。

上片从各个角度描写初春风光。“春讯飞琼管”为全词总领句,春气动春天来临是抒情出发点。“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两句写肤觉与听觉,春意很浓。“江城”三句写他人游春踏青之欢乐,“笙歌翠合,绮罗香暖”八字之中,听觉、视觉、肤觉、味觉都写到,故很生动,精微细致,需要体会到,并以此来衬托自己之寂寞。“料黛眉”三句形容柳叶生长百花萌发欲放之景象,用语新丽精巧。或云是写女人,与全词意境不合,未妥。下片转写离愁别恨。“新来”三句写分别之苦,“无计重见”是全词抒情之根,情景皆由此四字生发。“春啼细雨,笼愁淡月”,情景相生,意境迷蒙,可谓佳句。最后四句追忆当年离别时的苦况,分别后登高远眺,所见之暮春景色更令人感伤销魂。以景收尾,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