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a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b,家书到隔年。沧江c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
a凝情:凝神专注貌。b侵晓:天已破晓。c沧江:一作湘江。
【译文】
滞留在旅馆中独自生活而没有好的伙伴,经常凝神自思而苦闷茫然。面对寒灯思念着往事,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哀鸣的孤雁,使我更加忧愁而难以入眠。待到进入梦境回到家时天已拂晓;家中的书信寄到时恐怕已经过年。沧江的江面上烟笼月照,旅馆的门口就拴系着钓鱼船。对于那无拘无束的垂钓生活,我是真心向往和艳羡。
【评析】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之作,属于常见的题材,但由于诗人善于剪裁熔铸,故写得很有神韵,丰采动人。
首联直接点题,叙事兼抒情,为全诗张本。“无良伴”即没有亲人或友人之意,旅馆中自有许多同住的旅客,但均是路人,无法倾心交谈,只能“凝情自悄然”了。“凝情”描绘失神落魄的精神状态很是逼真。颔联两句只写平常之情景,却生动传神。上句写面对寒灯,如见其形,下句写听雁惊心,如闻其声,形声兼备,状尽孤独寂寞的情怀。颈联写思乡念亲之切,与前联笔断意连,意蕴丰富。“远梦归侵晓”需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说家乡太远,梦归也难,待梦中归乡时天已破晓矣,好梦难成;二是说客居思乡而失眠,待更深夜将阑时才能入睡,意脉上紧承“断雁警愁眠”。下句写家远,书信需隔年方能到达自己手中,表现出盼望家书的殷切心情,衬托出独居旅舍之苦况。尾联用他人自由闲适反托自己的羁于行役,困于异乡的烦恼苦闷,风情动人。尾联的笔法很妙,值得借鉴。前六句从各方面渲染刻画旅宿的幽恨闲愁,最后一笔宕开去,用反托之法以客衬主,在对比中突出自己忧愁的程度。喻守真对这一点分析得比较精当,他说:“末二句是从无可奈何中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自叹劳人作客,这是跳出题目圈子的话,此诗做得神韵风趣,往往从此等语得力。”(《唐诗三百首详析》)
许浑
许浑(788?-858)字用晦,一作仲晦。郡望安陆(今属湖北),籍贯洛阳(今属河南),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后人称“许丁卯”,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官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自小苦学多病,专攻律诗,多写林泉及登高怀古之作,有《丁卯集》。
秋日赴阙a题潼关b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c,疏雨过中条d。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
a阙:宫阙,代指当时的首都长安。b潼关:古代著名关塞,是由中原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故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境。c太华:即华山。山的西南有少华。为区别起见,故名太华。d中条:中条山,在太行山与华山之间,故名。
【译文】
傍晚时分,红红的枫叶在秋风中瑟瑟飘摇,客中送客,倍感惆怅寂寥。只有你我二人举杯劝酒,长亭内外一片萧条。残云仿佛归向太华山脉,稀疏的雨滴宛如正在经过中条山的山腰。树色随着潼关城墙伸向远方,黄河的波涛声伴着河水东流越来越小。虽然我明天即可到达繁华的京城,但在今晚的睡梦中,渔樵生活的乐趣依然令我魂牵梦萦。
【评析】
本诗又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两个诗题联系在一起,我们便可清楚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于秋天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去长安,在潼关遇到魏扶东归,于是在长亭送别,并赋此诗。魏扶当是刚从长安归来,他自然要谈到京师中的一些情况,所以诗人才会有尾联的意绪。
首联勾勒出一幅秋日话别图,引人人胜。“红叶晚萧萧”,景中含悲凉之意,“长亭酒一瓢”,情中有离别之苦。中间四句笔势陡转,通过对潼关典型风物的刻画,创造出一种苍茫雄浑的意境。前两句写远景,残云归岫,疏雨过山,措意新颖,化死景为活景,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增加了诗的意趣。后两句写近景,一形色一声音,一是望中所见,一是听中所闻,绘声绘色,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尾联以述志作结,在向朋友袒露心曲,含蓄地表白自己此次进京并非专为名利而来,已经做好返乡归隐的思想准备。优游不迫,委婉得体。
早秋
许浑
遥夜a泛清瑟b,西风生翠萝c。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d。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e,自觉洞庭波f。
【注释】
a遥夜:长夜。《楚辞·九辩》:“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而有哀。”b泛清瑟:古人称弹奏琴瑟为泛。陶渊明《闲情赋》:“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此处谓瑟声飘荡。c翠萝:又名松萝,地表类植物。d金河:即银河。e淮南句:《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此句化用其意。f洞庭波: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译文】
漫漫的长夜飘荡着凄清哀怨的瑟声,秋风轻轻吹拂着长在地面的翠萝。布满白色露水的草丛中,隐约可见几点微弱发光的残萤。早归的大雁高飞苍穹,好像要碰着银河中的星星。拂晓时树木笼罩在雾中显得密集,远山在晴日中叠叠重重。《淮南子》中有一叶下而知秋的说法,见到落叶自然联想洞庭湖的秋风。
【评析】
唐诗中咏秋的作品很多,但专咏早秋的不多,而写得如此精彩的尤少见。
全诗扣紧题目,用一“早”字结构全篇。首联描写早秋的萧瑟气氛。“清瑟”本是哀怨之调,加一“浮”字,更增神韵,大有“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的味道。“西风”本秋风,风传瑟声,声增风怨,相互生发,加浓了早秋的凄清氛围。中间两联写眼中所见,从不同角度集中描绘早秋之景,上下交错,远近纵横。第三句是俯察,第四句是仰观,第五句是近看,第六句是远眺。视野开阔,取景典型,组合成一个典型的早秋世界。颈联中的“晓”字和“晴”字又鲜明地表现出由于时间推移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早秋景物的特征,增加了色彩感和空间立体感。尾联用典结题,灵活贴切,含蓄而富有哲理。“淮南”借《淮南子》的字面,“洞庭”借屈原作品中的词句,各取其意,将两处描绘秋意的精彩片断巧妙地绾合在一起,连同上文共同构成一幅精彩的早秋图画。“淮南”、“洞庭”又是两个地名,作者巧妙地嵌入诗中,灵动活脱,需灵活理解。如胶着拘滞,则难解其意,淮南地区落下一片树叶,在湖南的洞庭湖怎会感受到秋风乍起时的微波,岂不成了笑话?
蝉
李商隐
本以高a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b,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c,故园芜已平d。烦e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a高:蝉生活在树上,故曰高;也含有清高、高洁之意。b五更句:谓蝉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力竭声稀。c梗犹泛:《战国策·齐策》:“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句谓自己官小而四处漂泊。d故园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句意。e烦:麻烦、烦劳。
【译文】
你是住在高枝上的一个高洁的小生灵,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幽怨而发出怨恨之声?这一切都是枉费徒劳,因为根本就无人肯听。你彻夜哀鸣,到五更时已声嘶力竭,但那满树的碧色却麻木不仁而毫无表情。我的官职卑微,像桃木梗那样四处飘零,流落何方难以确定。故乡的田园已经荒芜,何不归去隐居以求得自由宁静?麻烦你用自己的哀鸣,为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和处境也是如此,贫寒困苦而又凄清。
【评析】
这是一首咏蝉诗,因其妙契物性,巧寓己情,被清代学者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前四句写蝉,意义上句句生发,连贯而下。以“高”字为筋脉。首联起势突兀,造语奇硬,表面似自怨自艾,实含忧愤之情。蝉栖高枝,暗喻自己之清高;蝉难饱,也与诗人身世境遇相吻合。含恨而鸣又枉费徒劳,其中亦有潜台词。两句诗含有这样的意思:诗人因清高而仕途偃蹇,生活困顿,向有权势者陈情却无人理睬,无人真心帮助自己。颔联紧承首联而来,“上句即承’声‘字,谓即力竭声嘶,亦无同情的人。下句承’高‘字,谓高栖于树,而树亦无情。字字咏蝉,却字字是自况。”(喻守真语)这几句分析入情入理,很得要领。颈联转折,抛开所咏之物,直抒胸臆。“薄宦”句用典抒写自己孤苦无依,到处飘泊的身世,言简意丰,非常精当。“芜已平”比“田园将芜”更甚,禾苗和野草已经连成一片,漫然而不可分,婉转表达诗人思归心情之迫切。这两句表面看与蝉无关,但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因清高而薄宦而难饱而徒费声也。尾联结题,回到蝉身上。君与我对举,完全平等,我就是蝉,蝉亦是我,二者在作情感上的交流。是蝉的鸣叫声惊动了我的心,我也真正理解你这个弱小而高洁的小生灵。这样,就把咏物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在意脉上倒贯全篇,呼应开头,使全诗的意境浑然一体。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a,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b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c,消愁斗几千?
【注释】
a宝剑篇:一作“古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作,有“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之句,寓怀才不遇和郁勃不平之气。b青楼:古有二义,一指妓院,一指富贵之家,此处是后者。c新丰酒:唐时名酒,价格昂贵。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残,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急管繁弦。新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老朋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想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评析】
这首诗当作于晚年羁旅异乡之时。诗人一生坎坷,仿佛一直在受到风雨的摧残,故慷慨悲歌,一伸抑郁愤懑之气。
诗一开篇就在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唐初名将郭元振也曾落拓未遇,却因《宝剑篇》而受到武则天的赏识而平步青云,一展雄才。但自己虽也满腹文才,却无法施展。心情凄苦,满纸悲酸。“宝剑篇”的内容及典故所包含的奇情壮采,又令人有一种釜剑沉埋的勃郁不平和奋力抗争的感觉。颔联承上,用对比手法抒写漂泊异乡期间无比凄苦的人生感受。上句用比兴手法,实中寓虚,用遭受风雨摧残的黄叶象征自己的身世遭遇,与下句实写的青楼管弦形成对比,用他人的富贵欢乐反衬自己的沉沦贫寒,反差强烈,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批判力。“仍”、“自”二字开合相应,极有神采。清代大学者纪晓岚赞叹道:“神力完足,’仍‘字、’自‘字多少悲凉”(《玉谿生诗说》卷上)。颈联转写人事交往,进一步表现孤苦无援的窘境。“新知”、“旧好”一遭一隔,两种表现一个原因。充分反映出诗人在牛李党争和浇薄世风中举步维艰的生活历程,也蕴含着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凄凉的人间风雨,已经渗透到知交的领域,茫茫人世,何处还有温暖?“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也是暗用典故。初唐的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住新丰旅舍,受到冷遇,遂取酒独酌,表现出不凡的气度和性格。后来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诗人用此典,寓意不难理解,暗写自己只有马周之落拓而无马周之幸遇,幽怨尤深。诗以问句收,正给人以心绪迷惘茫然的强烈印象。
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但品味全诗,便会体会到作者在批判揭露阴暗现实的同时又表现一种积极用世的生活热情。首、尾两联用郭元振、马周之典也流露出对初唐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时济世的强烈要求。这正是一切正直的有事业心而又不遇于时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心境,故此诗具有典型性和深广的社会意义。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a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b向春尽,所得是沾衣c。
【注释】
a竟:尽、终。b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双关意。c沾衣:双关。既指花瓣花心零落飘飞沾人之衣,又指惜花人观落花伤感而泪落沾衣。
【译文】
高阁上,客人们全都离去;小园里,零落的花瓣纷乱飘飞。飘飞的花瓣坠落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高处低处都有仿佛在送落日的斜晖。看到这种凋残的景象,我心中忧伤灰颓,不忍心将它们扫起,望眼欲穿地希望它们日渐疏稀。那充满温馨气息的美妙的花心向着春光而凋零竟尽,所得到的只是能够沾惹人们的裙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