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22230200000046

第46章 七言律诗(1)

崔颢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官司勋员外郎。早期诗多写闺情,多浮艳轻薄,漫游四方以后诗风发生变化,骨气凛然,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被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并使李白折服。《长干行》等小诗,淳朴生动,颇近民歌。《全唐诗》存诗一卷。

黄鹤楼a

崔颢

昔人b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a黄鹤楼:武昌西有黄鹤山,山西北有黄鹤矶,旧有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故名。b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王子安。黄鹤:一作白云。c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创作《鹦鹉赋》的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或因此得名。

【译文】

从前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此处只剩下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后再也没有回返,只有那飘浮不定的白云,千载依旧,在楼的上空荡荡悠悠。举目远眺,江面分明,清清楚楚映入眼帘的是汉阳树,绿色撩人,布满芳草的是鹦鹉洲。苍茫的暮色渐渐来临,思念家乡的情绪笼罩我的心头。可此处无法望到我的家乡,只见江面上烟波浩淼,我不由得感到怅惘和忧愁。

【评析】

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曾想要吟诗,但见此作后为之敛手,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其后又先后创作《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二诗与之较胜。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推崇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些传说和评价都极大地提高了本诗的知名度。

本诗确实精彩,意境雄浑高古,诗味淳厚。前四句似随口吟出,气势奔腾。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但作者以无作有,借楼名起兴,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就有一种岁月不返,古人不可复见的遗憾。仙去楼空,惟有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尤能表现世事迷茫,人生短暂渺小的感慨。缅怀古今,骋目四野,在这悠远广袤的时空中创造出令人迷惘若失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张本。颈联转折,由对历史传说的缅怀回到现实,句式也由散漫不拘而变为整饰。前人或认为“似对非对”,认为“历历”下属“汉阳树”,而“萋萋”上属“芳草”,结构上不一致。解诗不该如此拘滞,“历历”修饰“晴川”又有何不可,故当看作是对偶句,而且对得比较巧妙。尾联以登高望远怀乡作结,情由景生,吐属自然,余韵悠悠。

本诗艺术颇具特色。前半首用散体变调,以意为主,几乎完全不管格律的要求。首联“黄鹤”一词重复出现且在同一位置上,这是平仄所不允许的。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字,四句又用“空悠悠”三平调煞尾,均为律诗之大忌。颔联不用对仗,与律法也不合。后半首则严格按照格律写来,分毫不爽,甚合法度。结构与情感的表达相一致,故得到后人激赏。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十二中评此诗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行经华阴

崔颢

岹峣a太华b俯咸京c,天外三峰d削不成。武帝祠e前云欲散,仙人掌f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g险,驿路西连汉畤h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i。

【注释】

a峣:山势高峻貌。b太华:指华山。c咸京:秦都咸阳。此处代指咸阳、长安。d天外三峰:指华山著名的莲花、明星、玉女三峰。另一说天外三峰是南峰(落雁峰)、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e武帝祠:指巨灵祠,汉武帝所建。《华山志》:“巨灵,九元祖也。汉武帝观仙掌于县内,特立巨灵祠。”f仙人掌:在华山东峰石壁之上。“巨石垂直,黄白相间,旭日照射,赤光灿烂,远而望之,五指分明。”《水经注》及《国语》:“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崖。”g秦关:秦地关山。指函谷关、潼关。h汉畤:古代帝王诸侯祭天地、五帝的基地。i长生:指求仙访道修身养性。

【译文】

巍峨崇高的华山俯视着关中的京师皇宫,挺立天外的三峰真是鬼斧神工,决非人力刻削所能完成。武帝祠前的云气正在散去,仙人掌那里也是雨过初晴。黄河华山枕着秦地的关塞,驿前的大路西面连接着秦汉帝王祭祀天地的祭庭。望去道路非常坦平。借问一下路上那些奔赴长安的名利客,汲汲于势利之途怎如在这里求仙访道而学习“长生”。

【评析】

本诗是作者行经华阴时见景生情所抒发的人生感慨。据诗题可知,作者所经之处是华阴。又据“驿路西连汉畴平”句可推知作者是住在华阴的驿站里。即言“行经”,便必有所往之地,而所往之地毫无疑问的是“咸京”,即长安。了解这一点,是理解把握全诗思想感情的关键。

首联起势突兀,盛赞华岳的巍峨险峻。出句有提醒全篇之妙。“岹峣太华”,渲染华山的形胜,“俯咸京”,有居高临下之势,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为尾联的抒情说理打下伏笔。颔联从平视和仰望两个角度进一步描写华阴景物优美迷人,写出雨后新晴,江山如洗的清新景色。“武帝祠”和“仙人掌”这样的字眼又为末句的“学长生”做好铺垫。颈联上句写华阴山河之形胜,下句写西行道路之平。一“险”一“平”,对比而出,蓄势待发。尾联顺势而出,抒发人生之深慨。“借问路旁名利客”,借客为主,实质是作者本人思想矛盾的表现。“学长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求仙访道,而更深的意蕴是对尔虞我诈之官场的厌恶,对清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崔颢两次进长安,都在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政治窳败,李白、杜甫、王维等大诗人皆发过许多牢骚,故崔颢的感慨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有典型意义的。

祖咏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与王维交谊颇深,互有酬唱之作。中进士后未得官,离京归汝水别业以渔樵终其一生。其诗作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乐趣。明人辑有《祖咏集》。

望蓟门a

祖咏

燕台b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c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d,论功还欲请长缨e。

【注释】

a蓟门:即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b燕台:即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以招天下贤士。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c三边:汉时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世遂以“三边”指边塞之地。d投笔吏:指班超。《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自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e请长缨:用终军之事。据《汉书·终军传》载:汉武帝时,经营四方,终军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因以请缨谓自告奋勇。终军后使南越,南越王举国内属。

【译文】

一到燕台地界,远远望见蓟门,我的心情非常兴奋。军营中响着箫声和鼓声,生机勃勃而士气大振。万里积雪,寒光闪闪,曙光映照边塞,高高的军旗迎风招展。战场的烽火连接着胡地,海滨崇山簇拥着的蓟州古城坚如石磐。我虽然不是少年即请缨杀敌的志士,但看到此情此景也踌躇满志,想要建立军功奔赴前线。

【评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边塞唐军大营的整肃,抒发欲建功立业的雄心。

燕台原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蓟城,泛指东北边防。“燕台一去”是“一去燕台”的倒装,把地名提前,除平仄的要求外,还有强调的作用。“惊”是作者的独特感受,是全诗之眼,有振起全篇之功用。客心为何而惊?这便是唐军营寨中的高昂士气。“笳鼓喧喧”用声音渲染出其赫赫军威。颔联在更广袤的背景下表现其军营的严整肃穆。曙光映照着万里积雪,寒光闪烁,一面红旗在寒风中高高飘扬。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与岑参诗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颈联进一步写唐军责任重大和地势之险要。烽火与胡月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交织在一起,毫无悲凉之感,反而有一种雄壮威严的气势。那座蓟城南临渤海,北靠燕山,地形险要,稳如磐石。写出了唐军的昂扬士气和边防力量的强大,引出尾联的感情抒发。尾联顺势而出,连用两个典故表现欲投笔从戎建功边地的雄心大志,立使全诗神采飞动。金圣叹赞曰:“此诗已是异样神采,乃读末句,又见特添‘少小’二字,便觉神采再加十倍。”(《选批唐诗》卷三)

全诗紧扣题目,前六句写望蓟门所见之景,后两句写见景所生之情。开篇以“客心惊”领起,尾句以抒壮志终篇。意脉清晰,结构严谨。

崔曙

崔曙(?-739),宋州(今河南商丘)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进士及第。试题为“明堂火珠诗”,崔曙诗最为人称赞。登第后任河内尉,次年卒。《全唐诗》存其诗一卷,计十五首。

九日登望仙台a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b云山皆北向,二陵c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d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e,陶然共醉菊花杯f。

【注释】

a望仙台:《神仙传》:“河上公授文帝《老子》而去,失所在,帝于西山筑台望之。”据《一统志》载:望仙台在陕西鄠县西三十里。b三晋: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国之地,因三国分晋地而立国,故云。c二陵:《左传》:“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d关门令尹:《神仙传》:“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知其奇,为著书授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莫知所终。”e彭泽宰:指陶渊明,因其曾任过彭泽县令。此处代指刘明府。f菊花杯:《南史·隐逸传》:“陶潜为彭泽令,解印绶去职,当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王弘进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译文】

汉文皇帝当年曾建筑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远眺,曙光初开。三晋的山河尽向着北方,殽山二陵的风雨从东方飘来。函谷关门的令尹谁能相识,河上仙翁也一去而不回。姑且在近日里寻找那位陶渊明式的令宰,与他一起欣赏秋菊,共同酣饮而频频举杯。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较常见的题材。在抒写怀念友人的情思中,隐含着知音难遇的喟叹。喻守真认为此诗“无所谓寄托,也无所谓感慨”,是不足为凭的。

首联切题,出句直接写望仙台,对句写登台时间和气候特点,正因“曙色开”才能望远处之景,为下联张本。颔联紧承首联,写望中之景,这里北临三晋,东扼二陵,形胜景美,属于实写。颈联由实转虚,借“望仙台”驰骋想象。两句诗旨在说神仙之事虚无缥缈,无法追求得到。还是去找老朋友共同赏菊饮酒来度过这重阳佳节吧!末联以刘明府比陶渊明,切合人事,也暗示出自己的高洁。

全诗“一气转合,就题有法”(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首联点题,颔联写实,烘托望仙台之形胜,颈联由实转虚,就题发挥,尾联结题,点明“九日”与“刘明府”。就思想感情而言,其间也隐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淡淡忧伤。从“关门令尹谁能识”一句可以察觉这种情思。当然这句诗的主要意思还是说像尹喜这样的贤人早已不在,无人可识。但就这一典故本身来理解,尹喜“隐德修行”却无人知晓,老子知其奇,才为他著《道德经》。其中不也寓含着世无知己,诗人虽贤德,却没有老子那样识贤之人的感叹吗?这层意思虽隐晦,但仔细体味,仍可察觉出来。所以他要去找刘明府醉饮,除符合重阳饮酒这一习俗外,恐怕也有一定的牢骚吧!

送魏万a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b,昨夜微霜c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d。

【注释】

a魏万:又名颢,山东博平人,是李颀的晚辈诗人,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b离歌:即“骊歌”。古逸诗有《骊驹》篇,据《大戴礼》载,古代客人临去而歌《骊驹》,后世因将告别之歌称作“骊歌”。c昨夜微霜:即满地微霜的清晨。霜皆成于夜间,故称昨夜。d蹉跎:虚度时光。

【译文】

昨夜清冷,大地罩上一层白白的轻霜。凌晨,即将远行的游子,向前来相送的友人殷勤话别,情深意长。分别在即,本来就很惆怅,空中又传来征鸿鸣叫之声,更加凄楚感伤。山川云雾,在客游中领略别是一番情味,别有一种感想。当你接近京师关隘的时候,树色已经枯黄,仿佛催促着寒气,倍觉苍凉。长安城中,每当日暮黄昏,便到处是捣衣的砧声,令人栖惶。到长安之后,千万不要看到处都是游冶玩乐的处所,便贪图享乐而虚度了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