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22230200000054

第54章 七言律诗(9)

【评析】

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但这又是一首意境蒙眬颇难解析的诗,自宋元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不下十种,影响较大者起码有四:一是“爱情说”,此说又有咏在世情人与悼念亡妻之别。二是“自伤说”,三是“诗序说”,四是咏物即“咏瑟说”。通观全诗,细绎词语,当以“自伤说”为可取,其他各说均有不尽可通之处。限于篇幅,本文只做简略讲析,不做详细考证。

首联借物起兴,引发对一生遭际的追忆和联想。此诗写于诗人在世的最后一年,时年四十七岁。说“五十弦”是取其约数,不必拘实。颔联用比兴手法抒写对人生与社会的迷惘与怅恨,他本无意参加党争,却被裹挟在牛李党争之中难以自拔,屡受打击,“一生襟抱未曾开”。为何会如此,他不得其解,所以“迷”。他把这种凄迷与怨恨之情寄托在诗中,故云“春心托杜鹃”,情致婉曲。颈联概括自己诗歌创作的体会和达到的境界。“珠有泪”言诗中含有酸悲,本用血泪铸成;“玉生烟”言诗境氤氲灵动,朦胧美妙而不拘滞。尾联总括一生,回应开头,谓当时已经迷惘困惑,如今追思起来情何以堪。于此可见本诗是作者对人生悲剧的总结性回顾与感悟。

本诗用典浑化工巧,色彩浓郁艳丽,情思幽深细密,意境朦胧绵邈,确实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钱钟书先生评此诗曰:“《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谈艺录》补订)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a一点通。隔座送钩b春酒暖,分曹射覆c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d去,走马兰台e类转蓬。

【注释】

a灵犀:《南州异物志》:“犀有神异,表灵以角。”《汉书·西域传》如淳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犀牛角中间有一道贯通上下的白线,实为角质,古人以为灵异。b送钩:又称藏钩。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分其手,得一玉钩,手得展,后因有藏钩之戏(见《汉武故事》)。送钩,当指传钩而言。c射覆:亦古代一种游戏,类现代之猜物。《汉书·东方朔传》注;“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射,猜。d听鼓应官:唐制五更二点击鼓,街坊门开。应官,应付官差,上衙点卯。e兰台:指秘书省。《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

【译文】

这里的一切都和昨天夜晚一样,依然是群星闪烁,春风吹拂,也同样是在画楼西畔的桂堂之东。但昨日的欢情已成过去,只剩下我自己冷冷清清。昨天夜间,我们同在这里参加宴会和游戏,那种情景真令人陶醉和憧憬。你我虽没有像彩凤那样可以比翼双飞的翅膀,无法接近相亲,却有像灵犀一样的心,默契相通。尽管隔着座位传送手钩,我也感到酒特别暖,虽然分组猜物,但蜡灯也显得格外红。可叹我们游玩尚未尽兴更鼓已响,我只能慊慊地离开这里,骑马赶往秘书省,就像秋天里随风飘转的飞蓬。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艳情的诗。原诗二首,另一首是七绝,其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作者怀的是一位贵家女子。

对于本诗内容,后人解说不一。此处不做辨析和考证,就诗说诗,做一简明分析。全诗是追忆情事,首联写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又来到“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风景如昨,星辰春风依旧,但佳人已不可复见,幸福的情景已不能再现,惆怅惘然,感伤不已。以下六句语意连贯,均是昨夜在此地时所发生的事,要统一把握,不可分裂。颔联总写与情人一见钟情而又不能互通款曲的复杂细微的心理感受。比喻贴切而新奇。“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生发,组成一个蕴含丰富的意象。相爱的双方相见而不能相合,该何等的痛苦,但身未接而心灵却契合相通,内心中又是莫大欣慰。因有希望而又追求不到,心灵相通而身遭阻隔,便令人产生继续执着追求的热望,这种情感极富典型性,也极富感染力,故这一联成为咏爱情的名句而千古传唱。颈联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化表现和具体化描写。“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座位不在一起,游戏又不在一组,身被阻隔而无法接近,即“身无彩凤双飞翼”也。“春酒暖”、“蜡灯红”是写心理感受,与情人在一起宴饮嬉戏,故觉酒也热,灯也亮,心情极为畅快,对方的神情亦如此,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宴会上融洽欢乐的气氛烘托出对恋人心灵深处的无比喜悦。玩得越开心,忆起来越痛苦,越是遭受阻隔,渴望会合的感情越炽烈,留下的记忆越深刻,可见此联抒情之妙。尾联叹息被迫分别的憾恨。作者把爱情受阻的遗憾与身世飘蓬的慨叹结合起来,拓展了诗的内容,深化了诗的意蕴,使这首爱情诗也有了自伤身世的意味。

本诗结构很妙。喻守真所析甚是:“本诗完全是追记所遇见的情事。首句是记’时‘,二句是记’地‘,三句是恨形体相隔,四句是喜心情相通,五六两句是记所遇时若即若离的情事,七八两句是记分别后的抱憾。”(《唐诗三百首详析》)

隋宫

李商隐

紫泉a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b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c,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d,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e,岂宜重问后庭花f。

【注释】

a紫泉:即紫渊(唐避高祖讳,改渊作泉),水名,在长安北,此处指长安。b芜城:即江都,今江苏扬州市。c日角:额骨隆起像太阳一样,称为日角。《旧唐书·唐俭传》说李渊“日角龙庭”,有帝王之相。此处以“日角”代指李渊。d无萤火:杨广在洛阳景华宫曾征求萤火数斛,夜游时放出,照山谷。在江都时也常如此。江都有放萤院(见杜牧《扬州》),相传是炀帝放萤之处。e陈后主:名叔宝,荒淫亡国,死后谥号为“炀”,与杨广同,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荒奢之主。f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省称,舞曲名,陈后主作新词。《隋遗记》载杨广曾在江都吴公宅鸡台于醉梦中恍惚与陈后主相遇,令陈后主之宠妃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

【译文】

长安的宫殿城阙笼罩着风烟和云霞,荒淫的隋炀帝穷奢极欲,偏要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如果不是传国的玉玺归到日角龙庭的唐王名下,他的荒淫绝没有止境,一定会继续开凿运河,说不定要乘坐龙舟游到海角天涯。如今,荒芜的江陵隋宫中已看不见一星萤火,唯有那长堤上的垂杨,每到傍晚时啼绕着群群暮鸦。如果炀帝的阴魂不散,在九泉下遇到陈后主的话,怎好意思像在昔日的梦中那样,重新向陈后主问起《玉树后庭花》。

【评析】

本诗题为“隋宫”,实际是讽刺隋炀帝荒淫误国的。首联点题。上句写长安宫殿之巍峨壮观,但炀帝尚不满足,又“欲取芜城作帝家”,正面点出所咏之题——隋宫。颔联按一般做法承前意,本诗却宕开一笔,用虚拟的语气设想炀帝若不亡国,定会荒淫不止的。这并不完全是悬想之语,而是出自于对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深刻表现出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又至死不悟的可鄙可悲。用笔灵妙,命意深婉,出人意表。颈联是公认的佳句,用笔轻盈,含意深刻,涉及杨广的两个史实。一是放萤,一是植柳。白居易《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如果只写此二事,尚无过人之处,而诗人却说“无萤火”,不仅说当年放萤的地方已成废墟,更深的含义是杨广为萤夜游,穷捕极搜,以致使萤火虫绝了种。下句的“有暮鸦”亦有深意。今日之“有”正衬出昔日之“无”。试想当年炀帝南游时,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乌鸦怎敢在堤柳上栖息?而今却“有暮鸦”,不正表现今非昔比,隋宫隋堤已一片荒凉了吗?两句诗都包含着今昔对比,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只写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留给读者去想象,感慨淋漓而又含蓄蕴藉。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评这两句诗说:“兴在象外,活极妙极,可谓绝作。”尾联活用杨广与陈叔宝在梦中相遇的史实,用假设、反话的语气深刻地揭示荒淫必亡国的主题。含蓄地说明杨广与陈叔宝是一丘之貉,都以荒淫亡国,都被追谥为“炀帝”。无论是谁只图自己享受,不恤民生疾苦都会被人民所唾弃,都会被历史所嘲弄,这是历史的严正的裁判。诚如喻守真所云:“末联以讥讽的笔调说炀帝和后主同是荒淫无道的君主,以刺炀帝,尤觉有无限风趣。”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a,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b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a金翡翠:用金丝线绣成翡翠鸟图案之锦被。b刘郎:用刘晨、阮肇遇仙女事。《幽明录》:“汉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遂留半年而归。”一说指汉武帝刘彻求仙未遂。

【译文】

如期再来的话都成空言,一去不返无影也无踪。月光斜射到楼窗上,外面已响起报晓的五更钟。梦境中因即将远别我竟悲伤啼哭得难以唤醒,情书是催促而成,心急如火得连墨都等不及研浓。烛光暗波,笼罩着翡翠般的锦衾,朦朦胧胧;麝香烟浮浮绕绕,轻轻飘进绣有芙蓉花的帷帐之中,此情此景更引我追忆往事无限伤情。那位多情的刘郎已恨蓬山太远,可你我之间的阻隔啊,比那蓬山还要远上一万重。

【评析】

这两首诗是《无题四首》中的前两首。第三首是五律,第四首是七古。关于这组诗,清人何焯说得特别肯定:“此等只是艳诗。”(《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七)

第一首诗写抒情主人公对远隔天涯的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关于主人公的身份,后人理解不同,或以为是作者,或以为是女子。笔者认为当是后者。“梦为远别”是全篇抒情线索,立意谋篇即以此为骨。

首联写梦醒后的怅恨。“来是空言”表明恋人曾许诺前来而未来。正因如此,痴情人才彻夜等待,几乎通宵。困极而梦,又为“五更钟”所惊醒。但见空空如也,人已不能再来,“来”的许诺已经成为空言,而离开之后就难以再见面了,只有淡淡的斜月之光映照楼阁,不免感到无限的寂寞、无聊、空虚和失望,这才发出一声长叹:“来是空言去绝踪”啊!颔联追溯梦中之情景和醒后的行为。对上句人们的理解有所不同。余以为当理解为在梦中因要远别而悲啼,且难以唤醒,抒写“远别”对心灵所造成的巨大伤痛,可见主人公怕“远别”到何等程度。梦境尚如此,现实不更令人肝肠寸断吗?“书被催成墨未浓”一句很值得研究分析。一般都理解是梦醒后的举动。我认为不是,“催”字很明显是写信时旁边有人催促,等着拿信。而自己的情人未来,是谁在催促等待?一定是情人派来的。其情形可作这样的推论:原先二人有约今晚幽会,到时候情人未来却派人来告知即将分别的消息,来人并要带诗人手书回去,于是急忙写信。待人走后心情恍惚而入梦,醒后而赋诗。故写信是实景,是梦前之举。这样才合情合理。这种细节描写突出了主人公的痴情,符合当时主人公的心境,有生活实感,格外传神。颈联写室中之景,渲染气氛,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呼应首句的等待。被已铺好,烛光尚明,绣帐已熏,唯独恋人未来,情何以堪?尾联抒写阻隔遥深、会合无望的怅恨。用刘晨之典,点明爱情阻隔的主题。末句推进一层,谓自己与恋人之阻隔更远更远,会合岂有可望?前六句反复渲染远别相思之苦,后两句集中抒写天涯阻隔之恨,使全诗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关于本诗抒情线索及结构方式,喻守真分析得简而当,录下备参:“第一首写有约而不来的怨思。首句开口即说负约,二句是写痴待到天明。颔联上句是梦中远别,下句醒后寄书,颈联上句是写灯犹可见,下句是写香犹可闻。无如其人不来,都成孤负,是即景生情的写法。末联提出恨字,情虽深挚,其人已远,不得不恨。”(《唐诗三百首详析》)这段分析,只是“下句醒后寄书”我有异议,其他均通达。顺便提及,仔细分析本诗之意境,详细考察李商隐人生轨迹,可以推知本诗是他和宋华阳热恋中宋华阳被迫离开玉阳山时二人被迫分手所写,这样理解分析全诗,非常透彻。读者诸君如有兴致,请阅读余之拙著《李商隐传》中的相关情节。

无题(其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a啮锁烧香入,玉虎b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c,宓妃留枕魏王才d。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a金蟾:蟾形铜香炉,啮锁,衔着鼻钮。b玉虎:井栏上之玉石虎形的辘轳。c贾氏句:《世说新语·惑溺》载:韩寿貌美,贾充用为僚属。贾充女在帘内偷看到他便爱上了,于是与他私通,井赠给他奇异的香料。后来被贾充发觉,便把女儿嫁给韩寿。掾,僚属。d宓妃句:用甄后爱曹植之事。《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氏被谗死,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植归国经洛水时。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而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为《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