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22230200000055

第55章 七言律诗(10)

【译文】

飒飒春风,飘来蒙蒙细雨;荷塘以外,传来阵阵轻雷。金蟾形的香炉衔着鼻钮,开启便可放入香料;玉石装饰的虎头辘轳,摇动即可牵引丝绳汲上井水。贾氏女在帘后偷看到韩寿年轻英俊,一见钟情便成就无限风情之美。甄皇后身死尚留下金缕枕,是倾心爱慕魏王曹植的八斗之才,这些风流韵事引起我相思的情怀。我的怀春之心切不要和春天的花朵争荣竞发,因为那样只能受到伤害,一寸寸的相思只会化成一寸寸的灰!

【评析】

此首写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生活而失望的痛苦。首联写景,景中有一定的象征色彩。“荷花”(芙蓉)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离骚》中就有“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这两句把芙蓉置于风雨轻雷之中,暗示其爱情将要受到风雨的摧残,奠定悲剧的基调。纪昀评此二句说:“起二句妙有远神,不可理解而可以理喻。”(《玉谿生诗集》卷上)颈联由远及近,写室中院内之景。赋中有比,寓意深婉,但稍嫌晦涩。金蟾虽啮锁,但烧香仍可入,虽玉虎牵丝,但毕竟可汲水,而自己却没有任何机会去与恋人相会。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何焯评此联诗云:“三句言外之不能入,四句言内之不能出,防闲亦可谓密矣。”还应体会到,两句诗上句的香与下句的丝,合起来为“香丝”,谐音正为“相思”,恐非偶然之巧合,因李义山善用谐音双关的手法。颈联用典抒情,表现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这种渴望无法满足的深深的痛苦,也足以表现女子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敢于冲破束缚的可贵精神。贾氏偷情,甄后心有外遇,均不合礼教之要求,但女子却充分肯定,表现出她大胆追求幸福美满爱情的热情和无所顾忌的勇气,值得钦佩。尾联陡转反接,抒发内心积郁的悲愤。想象奇妙,比喻更奇妙。“春心莫共花争发”,因花发是会开花结果的,而自己的“春心”却不会有结果,尚可体会出其意味。但“一寸相思”却如何能化成“一寸灰”呢?真是莫名其妙。但仔细推敲斟酌,便会悟出其妙而拍案叫绝:相思情苦,望着香在一寸一寸地燃烧,一寸一寸地化成灰烬。而这一寸一寸燃去的香,不也正是一寸一寸的光阴吗?自己的相思毫无结果,这美好的情怀不正像香化为灰一样被毁掉了吗?相思的结果是痛感韶光的空逝,辜负了豆蔻年华,耽误了大好青春,怎不令人痛心?可见“一寸相思一寸灰”这句诗,不但化抽象为形象,而且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出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悲剧,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不愧为奇思妙想的千古绝唱。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是最善长描写这种痛苦的诗人。前人或谓有政治寄托,即使有的话,这种寄托也与其因身世飘零而爱情受阻有关,而最本质的最深层次的,还是爱情生活不能得到满足而又苦苦追求的一种灵魂的呼喊。

筹笔驿a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b,风云长为护储胥c。徒令上将d挥神笔,终见降王e走传f车。管乐g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h经祠庙,梁父吟i成恨有余。

【注释】

a筹笔驿:即今之朝天驿,在今四川广元与陕西阳平关之间。诸葛亮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b简书:指军中文书命令。《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c储胥:指藩篱栅栏之类。d上将:指诸葛亮。e降王:指蜀汉后主刘禅。f传:即传舍,驿站旅舍。g管乐:指春秋战国时贤相名将管仲、乐毅。诸葛亮曾自比二人。不忝,无愧。h锦里:里巷名,在成都城南,有诸葛武侯祠。i梁父吟:也作“粱甫吟”,古代葬歌,古辞今已不传。宋郭茂情《乐府诗集》收一首,相传为诸葛亮所作,似不确。但据《诸葛亮传》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可知诸葛亮好吟咏此诗。

【译文】

诸葛亮死去虽有几百年,但至今依然凛凛有生气,当年北伐曹魏之时,就曾在这里谋划军事。这里的猿鸟仿佛还在惧怕军书的威力,风云似乎也爱护他的营垒,护卫着当年军营周遭的藩篱。可叹上天不佑,诸葛亮运筹帷幄再有雄才也枉费心机,最终却只能见投降的后主被押往洛阳的车队经过这里。诸葛亮的才能与管仲、乐毅相比毫不逊色,而军中没有关羽张飞那样的大将也难取得胜利。他年到成都锦里去拜访武侯的祠庙,想到他徒有雄才伟略却功业无成,爱好吟诵《梁父吟》的诗篇而含恨抑郁。

【评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与其他凭吊诸葛亮的诗一样,在颂扬其丰功伟绩的同时,又叹息其功业无成的千古遗恨,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慨。本诗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抑扬交错之法来表现诸葛亮的雄才与命运的矛盾,突出一个“恨”字。

首联写时至今日,猿鸟尚疑畏其“简书”,风云尚护卫着军营,盛赞其昔日执法如山的威严,表现出无比敬仰之情,这是一扬。颔联却说他徒有才智,但并未能挽救蜀汉灭亡之命运,徒见刘禅乘坐传车被押往洛阳,这是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无愧于管仲、乐毅,又是一扬;对句则说关羽、张飞先死,而使其军中无大将,又是一抑。经过这两扬两抑,归结到“恨有余”而终篇。表面看似矛盾,仔细体味,诗意上相反相成,文意连属。凭诸葛亮之威智,大业可成,但遇上后主刘禅这个昏庸之人,不堪辅弼,终致国灭身虏,这是一恨;凭其谋略,出师本该告捷,但因军中无可用之大将,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又是一恨。末联所云:“梁父吟成恨有余”有双关义,既扣合诸葛亮“好为梁父吟”的记载,写其生前的遗恨,也隐含着作者的“恨”。这种抑扬之法使情感的抒发宛转有致,颇耐品味。诚如何焯所评:“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冯浩《王谿生诗集笺注》引)

关于抑扬之运用,还有一点应指出。即扬处皆颂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而抑处皆写其时运不济,或主庸,或无将,这些又非其本人的主观意愿所能决定。正因如此,才会产生“恨”。当我们联想到诸葛亮常说的一句话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便会隐然悟到李商隐在本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感。即诸葛亮人事已尽,而事未成,责在天而不在人,千古留恨。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又带有普遍性,本诗思想意义的深刻性正在这里。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a方尽,蜡炬成灰泪b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c此去无多路,青鸟d殷勤为探看。

【注释】

a丝:与“思”谐音。b泪:蜡烛燃烧时流溢的油脂。c蓬山:蓬莱山之简称,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此处借指对方的住处。d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注曰:“皆西王母所使也。”又《汉武故事》载:西王母会汉武帝,先有青鸟到殿前。后人遂以“青鸟”代指使者。

【译文】

我们相见一次可真难,分手时恋恋不舍,心里更是难。春风已柔弱无力,艳丽的百花都已凋残。春蚕的丝绵绵不断,只有到死时才能吐尽,蜡烛的泪点点常滴,只有燃成灰烬才能淌干。拂晓临镜梳妆时,才发现自己乌黑的美丽如云的鬓发在悄然改变,实在令人忧愁伤感。深夜里,在月光下独自吟诗的时候,你要珍重自己,不要让身子骨儿着了寒。蓬莱仙境本来离这里不算太远,我会派传达消息的青鸟常去把你探看。

【评析】

这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富有魅力的爱情诗,抒情缠绵悱恻,情感回环往复,感人至深。

首联写离别之苦。“相见时难”蕴含着诗人对外来阻力的深深不满和无穷的幽怨。正因见面十分困难,所以分手时更加难舍难分。两个难字,从客观写到主观,字面相同,含义有别。“东风无力百花残”用凋残的暮春景象委婉含蓄地倾吐出爱情生活不能美满的怅恨。骀荡的春风能催开满园遍野的鲜花,给人们带来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春天,但在诗人爱情的园田中却没有春光、没有温馨、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有的只能是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的无穷伤感。颔联承前,用比兴手法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两句诗意义上看似重叠,实则各有侧重,上句情在缠绵,下句语归沉痛。极富形象性和感染力,深为后人所激赏。颈联转折,合写双方,在对对方的无限体贴和关怀中寄寓着极度孤独寂寞的愁苦之情,也包含着韶光空逝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哀,体物细密,深情绵邈。尾联表达希望再度见面的美好愿望,又回到“相见时难”上来,与首句照应。全诗把相离和离别、失望和希望交织起来,情感丰富复杂而细腻。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a衣,白门b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c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d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释】

a白袷: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b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非确指。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c珠箔:珠帘。d:太阳将落山的光景。多喻年老。《楚辞·哀时命》:“白日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陆机《叹逝赋》:“老晚其将及。”刘良注:“晚,日暮也,比人年老也。”

【译文】

在这万象更新的春天,我穿着白色便服烦闷地躺在床上,白门之内空空荡荡,心中非常懊丧。对面的红楼,隔雨相望显得更加清冷;当初顶着春雨在灯光映照下,送走你后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室中。你行走在遥远的征程上,也一定会同我一样为春日的昏暮悲哀伤心。只有在这拂晓前的梦境中,我们才能得以依稀地重温旧情。我的情书和作为信物的玉珰怎样才能送到?纵有一雁传书,又怎能穿过这宛如密密罗网的云层?

【评析】

李商隐的诗多包藏细密,情感跳跃性大,意境朦胧,必须从整体来把握,方能悟出其表达的内容。

本诗采用叙忆结合的笔法,以情感为线索。首联叙事,用赋笔,清晨穿着便服独卧,暗示出彻夜未眠的凄苦。“意多违”为首联语意的重点。颔联在意脉上紧承首联,具体写“意多违”的原因。“隔雨相望”的“红楼”便是作者意中人所住的地方,因为人去楼空,故“冷”,此句为眼前之景。“珠箔飘灯独自归”则是追思昨日昏暮送别之景,正因情人离去,所以才楼空而“冷”。此“冷”主要是清冷,是主体心境之冷,而非客观气候之冷。颔联之上下句又是因果句,情意婉曲缠绵。颈联转折,设想情人在途中的悲戚。作者是至情至性之人,以己推人,想象他人也和自己一样情痴,为别而悲,这正表现作者的多情,“残宵”句又回到现实,“梦依稀”表现对情人的极端眷恋,以梦境反衬现实的冷酷,引出尾联,呼应首联的“意多违”。“万里云罗”是封建礼教的象征。全诗赋予爱情以美丽动人的形象。飘洒迷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蒙的心境,依稀的梦境,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正是诗人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而不得,因不得而更加执着追求的情感的艺术表现。真挚感人的情感与优美生动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意境,使本诗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凤尾香罗a薄几重,碧文圆顶b夜深缝。扇裁月魄c羞难掩,车走雷声d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e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f待好风?

【注释】

a凤尾香罗:即凤纹罗。b碧文圆顶:一种圆顶百折的罗帐,唐人婚礼多用之,谓之百子帐。c扇裁月魄:指白色圆扇。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d车走雷声:古代木制轮车,行走时声音很大。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e金烬:灯花。f西南: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此以西南风喻指知心人。

【译文】

带有凤纹的图案薄薄的几层,那青碧色花纹圆顶的罗帐,是在夜深时亲手所缝。那一天我们邂逅相遇,我羞愧地用白色的团扇掩着脸,车声太大连话也未通。此后我常常在暗夜里静坐凝思,呆望着那灯花落尽而暗自伤神。却一直没有你的消息,如今已见石榴花火红火红。斑骓马就拴在岸边的垂杨柳上,不知你又到什么地方去幽会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