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峡水文化研究
22237300000041

第41章 升华三峡水文化境界的水艺文化(7)

1.大蠕龙的历史

就大蠕龙品种讲,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大约有80多年的历史。铜梁人最早舞的龙是稻草龙。后因为稻草龙舞法简单,又不能点油捻与打铁水,缺少刺激性,因而出现了以竹篾扎制的火龙。火龙扎制仍显简陋,头尾略施彩绘,中部各栋之间仅用绳索连接,感觉无皮无肉,且因玩舞时施放烟火容易烧伤人体,之后又改制出了头大颈长的正龙,亦称硬颈龙。正龙昂首挺立,节内可点灯,并以灯光代替了烟火,玩舞安全。但是由于其颈长而硬,龙体较重,舞时费力,此后便又出现了软颈的、用两种以上的色布做脊连接各栋而成的彩龙。彩龙轻巧,耍舞方便,但这种以扁平布幅作身的彩龙,在慢舞时龙身下垂瘪塌,人们总觉它体态不美,还需改进。据铜梁当地老艺人说,1923—1924年时,铜梁县巴川镇民间艺人李杰之、刘连山在彩龙的基础上将龙身分节,每栋再增设一圆圈为肋骨,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进而将龙身做得浑圆壮实,各栋能伸缩随意,转动自如,大大改进了扎技。至此,便出现了有骨有肉、蜿蜒蠕动、面貌一新的龙舞新品种,当地人称之为“大龙”或“大蠕龙”。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铜梁的民间艺人和龙灯艺术工作者们又不断融会八方技艺,对大龙从造型到舞法都作了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铜梁龙舞艺术的代表品种。

2.大蠕龙的龙舞道具

大龙之所以成为铜梁龙舞艺术的代表品种,是因为它在具、舞、音、光诸方面都达到了精湛的水平,形成了独具的特色。

所谓具,是指龙舞的道具,即龙的形象及其附属道具,如龙门、云牌、水牌等的扎制。铜梁大龙全部为民间手工彩扎。自上世80年代以来,他们在造型理念上,坚持在取其神似的前提下,博采我国南北龙扎技艺之长,突出自己特点,扎美,扎活,有灵气;在轧制技艺上,采取了包括竹铝兼作、真丝裱皮、复色描金、组装龙头、金片点睛、口中含宝、曲唇翘颚、立体成腮、充填脊尾、美饰龙腹、新法制鳞、龙身增肉、通篾作脊、鲤鳌促活、软化鱼鳍,强筋固缝、电光照明、螺钉固柄、云水合牌等20余项改进措施,使扎制工艺古朴,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图案清晰,装饰性强,龙头、龙身、龙尾三个主要部分都极为别致。

其龙头既非北方龙头的马面样,也非南方龙头的蛇貌状,同时也一反铜梁当地“哭龙慑虎笑狮子”的传统形态,而取型雄狮大张口,使之龙头高耸,口含宝珠,鼓目突腮,虬角劲健,长髯飞鬃,神态十分端庄和威严。

其龙身硕大,既有北方龙的高、大、长特点,雄伟、庄重、浑实,体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又有南方龙的轻巧、灵秀与精致特征,并能够伸缩自如,便于舞耍和展示技巧。龙身的线条也不似北方龙那么直硬、刚劲,而多取南方龙的曲线、柔和;色彩上不仿北方龙的简单质朴,而更多地有一些南方龙的多彩与艳丽。整个龙体由24栋组成,全长为54米,超长者可达百米以上;胸径粗大,全身显得丰满浑圆,丰硕壮实,极富立体感,外加精心彩绘,给人以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之感,整体形态十分地威武雄壮,是迄今川渝民间龙舞道具之冠,被誉为“龙灯之王”。

其龙尾为五分叉的金鱼尾,而非人们常见的蛇尾或多分叉的蜈蚣尾,且遒劲高翘,灵活自如,美感突出。

此外,大龙的其他附属道具,如龙门、云牌、水牌等,也同样用手工彩描,一改过去云牌、水牌分开制作,将其合二而一,一面为云朵,一面为波涛,不仅使用与保管方便,而且整体上也显得极其协调统一。

3.大蠕龙的舞蹈套路

所谓舞,即舞蹈语言、舞蹈技艺。他们总体追求灵活、大气,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因而凸现出它那鲜明突出的“大”的特色。

铜梁大龙的龙具由龙头、龙身、龙尾共24节组成,代表中国农时的24个节气。每条龙有舞龙者25人,舞宝者1人。根据舞龙场合变化等特殊要求,龙体可以增至50节甚至100节以上。通常表演是二龙二宝,在盛大的庆典中,可以多至九条巨龙同场竞舞。大龙的动作套路也极为丰富。早期有“龙出洞”、“之字拐”、“三点头”、“拜四方”、“龙舔项”、“下钻洞”、“上翻身”、“横8字”、“大盘龙”等。近些年来,随着数次大活动的推进,大龙的套路有过四次大的丰富与改进。第一次整理出了“三环套”、“龙摆尾”、“龙抱蛋”、“双起塔”、“马步回宫”等套路;第二次增加了“双龙出水”、“双龙戏珠”、“双龙连环”、“如意穿梭”、“翻江倒海”等套路;第三次在技巧性的套路上有了明显突破,增加了“侧身翻”、“悬空翻”、“大劈叉”和“平盘”、“斜盘”、“高尾盘”以及“龙旋风”、“翻梅花”、“螺旋跳”、“车轮转”、“筑长城”、“高翘尾”、“腾身穿尾”等;第四次则创造出了多套令人惊奇的多人组合技巧,出现了“挂腰式”、“悬背式”、“撑伞式”、“磨盘转”、“绕身转”、“青龙绞柱”、“飞龙追珠”等高难动作套路。至此,大龙的动作套路已达50多个,而且各个套路之间均能有机结合,千变万化,张弛有度,环环紧扣,显示出衔接顺当,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的特点。

大龙在丰富的套路变化中,还同时采用了游、滚、翻、穿、绕、盘、腾、跃等多种技法,并相互穿插运用,对龙的翻腾飞舞动势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般来说,在龙舞中要同时体现这些均有不同难度的技法已非易事,而对于龙体超长超大的铜梁大龙而言,这就尤为困难。但大龙却做到了这一点,并对每一种技法的掌握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的“游”,“游”成了一条或快或慢流动的“线”、或上或下起伏的“线”,“游”得活灵活现、威风凛凛、刚柔并进,富有节奏感,而且龙头、龙身、龙尾前后呼应,“游”出了美感,“游”出了水准;它的“滚”,滚得来龙衣不皱、不折、不绞、不拖,“滚”得龙体不停不阻,浑圆顺畅;它的“绕”和“缠”,围绕人体翻绕缠搭,绕出各种花形,有时双龙缠绕、多龙缠绕,变幻无穷,活灵活现,使大龙在多变的构图和动作转换中,呈现出龙所富有的运动感和流动美态势,舞出龙的灵性和龙翻江倒海、腾飞于天地之间的往来交织的复合动势,体现出大龙特有的无穷意趣、雄浑气势和神韵风采。

铜梁大龙在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的表演中,既体现出北方龙的浩大和豪放气势,又同时具有南方龙的精美与灵巧特征;既有北方龙舞刚猛有力、激烈奔放、浑朴昂扬、表达直接的“刚”,又有南方龙舞柔缓细腻、轻捷矫健、活泼灵巧、变化有致的“柔”;既不乏北方龙舞豪放粗砺的“壮美”,也拥有南方龙舞雅致细腻的“秀美”。在体现大的磅礴气势的同时,由于将竞技龙的技巧动作进行了适合于大龙表演的改动和融入,因而表演上不仅非常地细腻灵活,同时也实现了用大龙做高难度动作的突破,从而能够集高、难、精、美于一身,用丰富的动作和套路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雄姿。

正是这种兼收南北龙舞之所长而形成的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提升了铜梁大龙所具有的特殊美学品格——浩大与精美、磅礴与细腻,从而使之不同凡响,而成为中华龙的佼佼者。

4.大蠕龙的伴奏音乐

所谓音,就是舞龙时的音乐伴奏。大龙舞属广场舞类,其伴奏音乐必须适应大气势的要求,主要由川大锣、川大钹、川堂鼓、川唢呐等民间吹打乐器进行伴奏。

音乐伴奏随着龙舞套路的丰富也在不断改进。过去,龙舞一般多在游乐队伍行进中表演,只有“龙出行”、“横8字”、“螺丝绞”、“龙抱柱”等几个简单的套路,锣鼓伴奏多用【长捶】、【合牌】(又名【扣扣板】)、【赶眼】、【快扣板】、【陕锣】、【火把二流】等曲牌。舞到广场、院坝或是机关、会社和地方头面人物住地,放鞭炮、挂红、悬红包时,舞者要玩新的套路,锣鼓也集中加套打(即锣鼓套唢呐吹打),用【亮子】、【霸王鞭】、【二巷子】、【凤点头】和唢呐【东锣】、【收江南】等,有的表演打“托”,或是尽其所长打其他的“花锣鼓”。

龙舞得以改进后,伴奏锣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现以1988年,铜梁舞龙队应邀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为例,即可见其一斑。当时,龙舞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龙出洞”、“三抖须”、“大出宫”、“拜四方”、“双环套”、“舞天花”、“如意梭”、“慢游龙”、“三环套”、“大盘龙”、“马步”、“大回宫”等12个套路。为了烘托气氛,乐器加进了战鼓(高缸鼓)、小打乐器包包锣、二心、苏铰、云锣等。以节奏强烈的锣鼓曲牌【双竹马】开场,紧接唢呐【将军令】加【道锣】送牌灯和云牌出场:再用【亮子】锣鼓配合“玩宝手”亮相、表演;用【三捶半】接【左五捶】、【赶眼】锣鼓“送龙出宫”;龙亮相用【东锣】半截;【乍眼】伴“三抖须”,龙缩回头;在舞宝的逗引下,用【五捶半】,龙一跃而出;接【赶眼】、【拗锣】伴“大出宫”,舞龙手以整齐的步伐,踏着锣鼓的节奏走圆场;用唢呐【点将·走板】配合“拜四方”,向场内观众致意;在【赶眼】、【拗锣】和【长捶】声中“舞天花”,【长捶】中可加【燕登鳌】,象征“龙登殿”;“如意梭”用较快的【霸王鞭】,接【赶眼】、【拗锣】;突然场内切光,龙身通体透亮,舞步由快转慢,锣鼓由武转文,以柔和抒情的【伴灯鼓】套高雅悠扬的【朝天子】,配合表演“漫游龙”,细吹轻打的乐曲,伴着缓慢轻柔的舞蹈,金光四射的龙身,玲珑剔透,婀娜盘旋,回荡遨游,婉约自如,耐人寻味,观众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随着灯光复明,节奏加快的舞蹈“双环套”、“三环套”,锣鼓从【赶眼】、【拗锣】转换为三拍子的【水波浪】中间加唢呐套打【收江南】、【鬼扯脚】、【水仙子】等,配合舞蹈变化。突然,锣鼓声停,在一阵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战鼓声中“龙绕圈”,【三捶半】后切光,现出龙头高昂、浑身透亮的“大盘龙”,摇头摆尾奏以【东锣】。由小转大的【赶眼】中“回龙”,走圆场;在节奏铿锵的【拗锣】中走“马步”,向观众招手致意,在【尾煞】声中“大回宫”结束。

整场表演以川味锣鼓伴奏,所用的曲牌音乐激烈火爆,或急或徐,或扬或抑,时而优美抒情,时而高昂激越,有鲜明的川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增添了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

5.大蠕龙的灯光和烟火

所谓光,即舞龙时的灯光,当然也包括施放的烟火。铜梁大龙的表演常与灯和烟火紧密相伴,互为烘托,共同渲染着现场热烈欢腾的气氛。因大龙的龙体内设有灯烛等照明装置,所以晚上玩舞起来龙身通体亮堂,飞鬃流彩,缤纷闪亮,只见一条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在夜空中腾飞起舞,倍觉赏心悦目。同时,在舞龙现场,还常常伴随着鞭炮燃放,黄烟喷出。在黄烟爆竹的掩映下,牌灯开道,大龙呈现在云雾缭绕的广阔天空,时而腾飞,时而下旋,忽隐忽现,活灵活现,使龙的那种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的神秘诡谲、变幻莫测的神韵更加突出。

铜梁大龙正是以其彩扎妙、气势宏、表演细、套路精、变化多、乐队强、牌灯引、烟雾绕、气氛浓、效果好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也正因为如此,以大龙为代表的铜梁龙舞才在国际国内诸多重大活动中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赢得了“中华龙”的赞誉,在中国龙舞王国中一领风骚。

第三节缅怀屈原的龙舟竞渡

一、端午节俗与龙舟竞渡

端午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它的名铜梁龙舞一节,参考《中国龙文化与龙舞艺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葛树蓉的《铜梁龙在中国龙舞中的地位和作用》、王万明的《铜梁龙灯发展寻踪》和戴明的《铜梁龙灯与民间吹打乐》写成,在此致谢。

称很多,除端午节外,还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过这节日的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傣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由此可见此节日的广泛性与浓重性。

(一)端午节名称的由来

端午节何以称端午?“端”,开端,初也。“午”,系十二地支之一,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地支之“午”。我国的农历以地支的排序纪月,正月为寅,依次推之,五月即为“午”了。古时候,“五”与“午”相通,午纪五月,当然也可表示五日。而五月里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初五排在第一,故曰端五,五与午通,所以就称“端午”了。本来,端五、端午都是可以叫的,但因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日,为避其讳,便下令不准叫端五,自此以后,就只有叫“端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