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鸡鸣三不管儿
2292600000039

第39章

第39章

提请审议的商标图案比较别致,与于大东早先提出的图案可谓一奶同胞,同样是两个简单图形的组合,看上去却变抽象为形象了。

精品常常只高一点。

原先,于大东的图案是个近似正方形加个等边三角形,给人以抽象、生硬的感觉。刘苗修改后的这个图形,把于大东提议的外图形变成类似于雄鸡的剪影,再把三角形演变成鸡翅膀的形状,镶嵌在剪影的合理位置上,整体看上去很象一只振翅高歌的雄鸡,相对于原始图案,线条显得柔和了许多。

“这个图案的大图形,表明我们国家的地理形状,里边近似于翅膀的三角形则代表我们村的历史渊源。”张昭详细说明了整个创意的丰富内涵。“我听于村长说过,咱村曾经因为地处三个行政区划的边缘,由此产生了“三不管儿”的名称。今天,我们这一辈儿站出来了,立志改变旧状况,要变落后为进步,变贫穷为富裕,变粗俗为文明。李贺有诗曰:“雄鸡一声天下白’。我们要做“鸡鸣三地”之鸡,站在小小三不管儿的土地上,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

张昭对商标图案的解释,无意中变成了慷慨激昂的誓词,一下子鼓动得伙伴们热血沸腾。图案原则上通过了。吴梅建议:在鸡的颈部再加上“三不管儿”几个字。字要做活,做成纱巾或飘带的样子,要有动感,这不仅显得威风,更突出“三不管儿”的直观性。

“真不愧是大学生!”于大东表示叹服。“你们俩刚才说出来的话,我有时也能想到一点,可就是说不清楚。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我老爸拿这话教育我时,我还不信呢,现在看,书念少了是不行。等着吧,等我有儿子非让他上大学不可。”

“但愿你儿子别学你,要是也不信下场就跟你一样了。”范小丫揪住于大东的小辫子。“记住教训,想想怎么教育你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千万别步他老子的后尘。”

“教育他儿子?等着吧,他那儿子还在吊壶里睡大觉呢。”孟三儿接茬儿打个擦边球。

“滚。没记性的东西,以后再听你说埋汰嗑儿,我就撕烂你的嘴。”没用于大东出手,范小丫替他谴责孟三儿。孟三儿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伸伸舌头闭嘴不再出声。

“现在学习也不晚。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知识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早学晚学不是关键,关键是学不学。”张昭扫一眼几个竖起的耳朵,继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算上过大学,也必须不断吸取新营养,不断锐意进取,只有这样,我们所开创的事业才会永远辉煌。这是为啥办夜校的理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就算不能穷尽世上的知识,起码也要活得充实、明白。”

“学习的事与我无关,我不怕出力就怕学习,一看书头疼,整不了那玩艺。”孟三儿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看书。若要对他进行审讯,估计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都不顶用,拿本书给他看准招供。

“学知识不单纯是看书。比方说,你现在跟吴迪学吹喇叭,那也是一门知识呀。识谱是理论,吹奏是技能。”张昭以形象性说法鼓励大家,不要把学习看得过于狭窄。

“可别提识谱,那长毛老师教半天,我脑袋里反倒乱了套,不但没搞清什么哆来咪发那些洋玩艺儿,连1234都不知咋念了。”孟三儿的话,逗出了一阵笑声。

“吴梅刚才的提议启发了我,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咱把‘三不管儿’的名字改用汉语拼音,那样写出来会更灵活些。”笑够了,张昭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这样既容易做出动感,将来品牌做大了还容易与世界接轨。”吴梅最先表示支持。

“那就干呗,还等啥?”孟三儿也不反对。

“如果大家没别的意见,咱的商标图案今天就算定下来了。”张昭安排下一步工作:“小丫出面解决商标注册的具体事宜,同时联系印刷。一经注册成功,咱就立刻贴到商品上去。”

品牌标志着身价。

商标寄托着年轻人的梦想。

歪葫芦刘珍拘留期满后独自回村儿,既没人去接,也没人夹道欢迎。原因多方面,她家人没在乎她啥时候被释放,屯邻们也没心思管她啥时候被释放。

着人恨的歪葫芦刘珍回村儿,立刻作个乌烟瘴气。

想必看守所的教育还不到位,也许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得准确,总而言之,歪葫芦刘珍的嚣张气焰非但没因被拘留而有所收敛,反倒越发猖狂。她气势汹汹地进村后,直奔药罐子邱广安给邱奶奶留下的屋子,人还没见声已先闻。

歪葫芦刘珍一进院就破口大骂,随即抄起根棍子把窗玻璃砸碎,吓得邱奶奶连大气都不敢出。

“你个老不死的,不是想让我养老吗,今天我先让你尝尝养老的滋味儿。”暴怒的歪葫芦刘珍觉得砸碎玻璃不解恨,又怒气冲冲地闯进屋里,挥舞着棍子一通乱砸,粗长的木棍打碎了家什,不时也无情地落在邱奶奶身上。

可怜年高老迈的邱奶奶,此时不但无反抗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她惟有用干枯的双臂无助地护住脑袋,咬牙忍受降临的灾难。

演出并未就此结束,一幕落下一幕又起。歪葫芦刘珍在邱奶奶这儿发完淫威,余兴未尽地拎着棍子,转身直奔于村长家。欠债要一一清偿,不把干勾鱼于得泉家也砸个稀烂,难解心头之恨。

“砸玻璃喽,砸玻璃喽。”

龙小儿经他妈妈批准,完成作业,学完生字,约几个小伙伴儿跑到村头水坑的冰面上玩冰猴儿。正玩到兴头上,有孩子远远发现歪葫芦刘珍在砸邱奶奶家的窗户,好奇心驱使着看热闹的欲望,匆忙跑过去,也只看到了尾声。

孩子们到院门前,歪葫芦刘珍已经完成整个“战役”的第一阶段,开始移兵于村长家了。

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歪葫芦刘珍的厉害,平常就惧她几分,手里拎着棍子更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孩子们不敢靠前,远远跟在恶女人身后长一声短一声的喊叫,以便一旦招致危险好安全逃逸。

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很见效,所到之处,凡听见喊叫声的人都出来看个究竟,所有目光随即也都锁定了歪葫芦刘珍。

干勾鱼于得泉一家人也听见了孩子们的喊叫声,待他们疑惑地出屋查看时,歪葫芦刘珍已经进院了。来者都是客,既然碰巧在自家地盘上相遇,拿出东道主的诚意来迎接客人更好看些。干勾鱼于得泉刚想打招呼,一见歪葫芦刘珍手里那根粗壮的棍棒,外加气势汹汹的架势,显然不是和平来访,于是已到嘴边的欢迎词当即改成厉声质问:“你要干啥?”

“我干啥?就干这个。”歪葫芦刘珍已不年轻,手脚还很利落,手随话起,棍随声落,哗啦一声巨响,干勾鱼于得泉身边一扇窗户立刻变成通风口,当即让他明白,孩子们喊“砸玻璃”并非虚张声势,且与自己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