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10

第10章 机壳:独立做成大产业(1)

也许没有人瞧得起“机壳”这样的产品,因为外表看起来,电脑这个产品,可能只有机壳不是高科技产品,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外壳罢了。即使是和富士康自己的另一个产品连接器相比,连接器也显得更为复杂、精密和重要。但是,富士康继连接器之后,开发的第二个电脑部件就是机壳。

郭台铭骄傲地说:“空机壳生产是一个别人看不起的行业,即便是别人不看好的东西,我们都把它做大了。”

抢来“苹果”订单

空机壳虽然不起眼,但在富士康发展史上却留下了几个有意义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就是抢来“苹果”的订单。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电脑业由大而集中走向专业制造的垂直整合、通讯与个人电脑的功能整合,预示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郭台铭看到大系统商正在竞争角力,顺应全球分工的趋势,纷纷联合重量级零件组件厂商,联手互动重铸优势,分享市场。新事业的机会正在向富士康招手,但是新的产业将在何处萌芽呢?

从1991年开始,富士康总工程师陈颛仁几次向郭台铭建议:若能结合集团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投入电脑机壳及更高阶段的准系统制造业,将是推动集团高速成长的道路。郭台铭心有灵犀,责成相关人员寻找机会,并展开与电脑大系统公司的洽谈。

从1994年开始,富士康就瞄上了苹果计算机iMac的机壳订单。但是苹果计算机一向有最先进的外观设计,且全部委托韩国的公司加工也就是说,富士康必须从LG公司“虎口夺食”,才有可能拿到订单。

苹果公司对当时的富士康还不太在意,富士康的人员就不断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模具能力、大量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渐渐受到苹果公司的注意,不过,苹果公司迟迟没有给富士康下单。1995年初,英特尔公司曾计划将现有的机种转移给富士康生产,经过认真评估,富士康认为不宜贸然进入,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英特尔的新机种iMac的机壳上。

机会是LG给的。显然,LG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没有察觉到有人正在虎视耽耽地盯着这份订单。

富士康拿到iMac的机壳订单的原因有两个版本。“当初苹果希望LG能提供样品给我们参考,但LG好像故意拖延,一直不肯给呢!”当初富士康负责iMac机壳计划的材料博士张新蓓这样说。另有人说,当时苹果公司提出了供货期的要求,当然包括模具开发、样品提供和产品正式供货的时间要求,LG答复的时间较长。就在这个时候,富士康提出了比LG短很多的供货时间表,报价也低了不少。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质量能不能保证。iMac的机壳最难的地方,是要在半透明机壳打出数百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散热孔,还要不会变形。富士康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先做好模子再钻孔或是直接一体成型,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制作过程更快速、更省成本。

苹果公司对富士康的供货期和报价当然满意,对他们的技术方案也非常满意,这份本来要给韩国LG公司的机壳订单于是转给了富士康。

1995年11月初,郭台铭带人飞往美国休斯顿,11月10日,与苹果签下订单。

从这一个订单开始,富士康在电脑机壳领域的订单一发而不可收。从1995年到1999年短短5年之间,富士康在机壳市场又是从零开始,创造了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除了从韩国LG集团手中成功抢下苹果计算机一半的订单,更是攻下了当时最大的电脑公司康柏的订单。1998年,富士康就把内部目标设定在五年内做到全球一半的PC机壳,而实际上到2000年时,它已经吃下了全球60%的电脑机壳生产市场。

黄田决战

第二个故事是着名的速度之战,即“黄田决战”。

拿到苹果的第一份iMac机壳订单之后,郭台铭心中高兴不已,但也倍感压力,因为这毕竟是富士康向一个新产业转移的开始。

哈佛大学教授诺瑞亚认为,企业都追求成长,迫不及待地跨人新产业,以弥补日渐缩水的市场营收,但这么做又很容易削弱公司对核心价值主张的专注和努力,造成以后的长期衰退,“从而造成情势混乱、绩效消退、获利不再”。这就是产业多元化的陷阱。

如何迈过多元化的陷阱?诺瑞亚观察成功企业的成长策略,往往是一种“延伸策略”。企业从核心业务出发,向相关领域移动,但设定的目标是核心业务在5年内至少成长一倍,也就是每年至少成长15%。连接器业务已经成为富士康的优势产业,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并带动公司在台湾上市。从1991年到1995年之间,每年的成长率都在15%以上,完全符合诺瑞亚的产业“延伸策略”。特别是,连接器进一步带动富士康在模具领域的技术提升,让精密模具成为富士康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这些都说明富士康进入新产业绝不是一种冲动,而是一种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当富士康接到苹果的机壳订单之后,还是显得有些仓促,演绎出一幕“黄田决战”。

1995年11月10日签下苹果的订单之后,第二天富士康铁壳事业处即在台北成立。技术协调、零组件采购、产品研发随即展开。12月12日,郭台铭等来到深圳龙华看地选址,1996年2月1日,富士康龙华基地破土动工。

2月3日,陈颛仁率领技术团队日夜拼搏出来的第一批样机送到美国。样品获得认可,4月19日,第一个机种“DDT”在台北量产,4月下旬,第一货柜产品出货美国。

由于产能的提升和交货期的压力,深圳厂必须马上投入运营。但是龙华工地还是一片泥泞,只能临时借助黄田厂做临时生产基地。5月1日,人员刚进驻黄田厂,一个星期后,也就是5月8日,客户的业务经理已经亲自来厂督战,以确保生产顺利。5月11日,黄田厂生产的第一货柜产品出货。当时,黄田厂也只有两条组装生产线,人员都是临时招来的,技术还不熟练,但订单却纷纷涌来。

6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任务如山,所有人员都已连续加班,疲劳之极。从别的生产线抽调的30名员工和从中央人事抽调的60名学员已经连续奋战一星期。但到了6月30日,离交货期仅剩24小时,还有1万台产品没有做出来。郭台铭亲临现场,并担任生产组长,所有干部都下到了生产线。

30日当晚,A、B两班人马轮番上阵,停人不停线,上至总裁下至员工都站在生产线上挥汗如雨。第二天早晨5点57分,最后一台产品组装完毕下线,比规定时间提早了宝贵的3分钟。

从此,铁壳厂有了“铁军”之称。

用钢量超过汽车厂

抢来“苹果”订单、黄田决战的故事似乎说明郭台铭在转入机壳产业时的运气,而实际上这种运气是建立在富士康雄厚的模具基础之上的。

跨入机壳业务,表面上好像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只要把模具做好,把材料灌注进铸好的模子即可。但是实际上随着产品外观变化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轻薄精巧,对材料和焊接技术是一大挑战。

比如,现在电脑机壳不再用普通不锈钢或者塑料,而是用镁合金,机壳越做越薄,工程系数的设定也越来越难,如果没有很强大的模具能力,根本做不出来。现在许多产品都是一次一体成型,如果要用到焊接,也要求看不出来,从笔记本电脑、PDA到手机的外壳,都要靠模具的技术。

另一项挑战是,机壳产品不但要做得出来,而且还要能控制材料成本。

因为在机壳“浇铸”的过程中,会有近一半的材料损失。如何能让这些材料回收利用,需要从材料本身研究及制造过程设计着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富士康就是靠着自有的模具技术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几年前,郭台铭就说:“我们公司光是模具生产就有六千多人,一个月可以同时做好一千多副模具,包括塑模、冲模,全球有几家公司做得到?过去一般公司3~6个月开一副模,富士康利用组织切割,变成两个星期,用‘人力’加上‘材料’,现在一般3~5天就能开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