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16

第16章 手机:虎口夺食(2)

但深圳是中国手机品牌和制造的大本营,活力四射,从设计研发到到制造和销售,这个小小城市已经是手机之都,不但占据国内的三分天下,而且在世界手机制造业中也举足轻重。这种产业的动力和基础,也为在深圳扎根的富士康提供了许多机会。因此,富士康的手机基地也是深圳最大。

为建设北京和深圳手机基地立下汗马功劳的是FIH副总甘克俭。

甘克俭1986年加入富士康,先后在台北、昆山、深圳、北京任职,担任过深圳PCE电脑机壳冲压厂厂长、集团工管系统主管和DT(III)产品事业处处长等职。2000年,甘克俭担任MPE产品事业处处长一职,成功地在华南深圳和华北北富厂组建了手机制造团队。同时掌管MPE深圳厂和北京厂的经营,拥有19年制造业从业经历的甘克俭依然显得游刃有余,总能十分出色地完成不断提升的经营目标。

到2002年底,富士康WLBG通讯产品事业群已经拥有MPE、MGE、MSE、MHZ事业处和冲模厂,结构设计中心,北富、杭州、深圳等制造基地,员工达到万人。MPE做的是公司手机外设订单;MSE是为公司的手机市场开疆拓土;MGE是从笔记本电脑壳,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宏讯从SMT小灵通手机逐步扩展到无线通讯机构件的制造领域;MHZ则将战略目标放在国内大型手机制造商的代工,矢志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手机机构件供应商,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体工程服务。

布局正威精密

富士康手机产业的突飞猛进,似乎是一夜间崛起的。其实布局手机,富士康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跟电脑一样,也是从小小的连接器开始做起的。在早期的手机事业中,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是领军人物。1996年,郭台铭就指派郭台强成立正威精密公司,专攻手机连接器。

2001年,富士康收购华升、广宇两家上市电子公司的股份之后,正威精密也于下半年在台湾挂牌上市,富士康的手机产业意图也就被披露出来。

正威精密正式挂牌上市时的公司介绍称,以供应世界知名3C产业大厂零组件为领导代工厂商。营业产品包括通讯、电脑及消费性电子领域,用于线缆、连接器、电池模组以及电源管理模组。台湾总公司位于土城工业区,负责集团的经营及资讯管理。生产基地设于大陆北中南三地,以天津、昆山、东莞为重心,发展垂直整合之核心技术,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及创新,品质优良,深获苹果、摩托罗拉、微软、惠普等国际大厂的肯定。销售据点遍布欧美洛杉矶、硅谷、芝加哥、西雅图、芬兰、匈牙利及亚洲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坚强的行销团队,为客户完整的售后服务。

2001年的时候,通讯产业在台湾电子工业中还是最薄弱的一环,即使是明福、致福这两家号称能生产手机的公司,实际上也仍然停留在手机组装的阶段。不过,由于看好未来网络时代的到来,所有个人电脑均须通过无线传输连接网络,因此,不论是笔记本电脑大厂如致福、宏电,还是周边产品厂商如金宝等,都积极地无线通讯向领域投资。

不过,由于正威精密的深入布局,富士康显得更为自信。郭台铭当时宣布,富士康早已具备了生产“大哥大”手机连接器的能力,再加上开模生产手机机壳对拿手好戏是精密塑胶成型技术的富士康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正威精密的各种模组技术和产品,对量产手机可以说是自信满满,并认为这是富士康在量产网络产品之后,进军通讯产业的新的里程碑。

那么,在富士康FIH迅速成长起来以后,郭台强领导的正威精密状况如何呢?

2002年,正威精密营业额已突破25亿元人民币,并且每年以30%的成长幅度持续成长。

正威精密在天津和昆山的工厂分别称做天津富港和昆山富港。2005年6月,郭台强在东莞市的一次会议上称:“本人的企业在东莞地区已经有超过4年的投资。4年前从1000人的规模到今天1.5万人的规模。我们从1000万美金的投资开始,到现在已经超过3000万美金的投资。”

2005年10月,正威精密的介绍称,公司员工达到25000人。2006年底,富士康FIH拥有员工7万人,而正威的人员数量接近FIH的一半,其事业发展的庞大从中可见。

代工两大手机巨头代工企业很重要的一条规矩是为外包方保密。不过,从富士康FIH公布的上市公司资料中,人们却可以非常清晰地找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家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的手机国际巨头的身影。

富士康FIH上市之初,有媒体就分析称:“从富士康公布的数据来看,2004年前三季度富士康的销售额大幅上升,达20亿美元,尽管销售额同比上升了两倍多,但是净利润率却从12.3%降至6.4%;此外,富士康还存在着过分依赖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大手机巨头的手机代工业务的问题,2004年前三季度,富士康面向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89%。”

投行更进一步指出:富士康的两大主要客户为摩托罗拉与诺基亚,两者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及30%,两大品牌加上UT斯达康,2004年上半年便占了富士康FIH89%的营业收入。高盛证券在IPO报告中指出,预期摩托罗拉及诺基亚在2005年将分别外包15%及60%的手机生产给富士康。

2006年9月11日,富士康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而联想则被从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剔除。自2005年2月上市以来,富士康的市值增长了五倍,超过了联想等公司。

富士康于2005年2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该公司市值已经由265亿港元增至1600亿港元(约合206亿美元)。联想市值同期仅增长57%,达到247亿港元。为了削减成本和拉近与高增长市场的距离,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纷纷将生产业务转往亚洲,富士康从而成为它们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PC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联想一直在为提高利润而苦苦挣扎。

********分析师凯文·张在研究报告中称,到2007年底,富士康FIH将获得诺基亚和摩托罗拉50%以上的代工订单。2005年,富士康FIH的销售额为63.6亿美元,比2001年的760万美元增长近800倍。2006年上半年,富士康的净利润为3.02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的1.469亿美元增长一倍。2006财年第一季度,联想的净利润为500万美元,同比下滑89%。

富士康进军手机市场,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大巨头身上。2001年12月1日,接到诺基亚第一个订单:BEETLE。经过半年的攻关努力,2001年5月18日,BEETLE首柜产品顺利出货。5月23日,诺基亚对产品逐一检验后传回消息:产品品质100%合格。从此,诺基亚的订单雪片般飞来。

2003年,富士康收购摩托罗拉的墨西哥工厂,据说签订的代工合同就是每年1000万台。甚至有人预测,2006年,富士康FIH的销售额会超过1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诺基亚和摩托罗拉。

一般情况来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是世界级的大手机公司,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很难做到让两个冤家聚集到一个公司代工制造,因为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产品保密就是一个难题。但是富士康难能可贵地将两个巨头拉到了一起,都成为自己的代工客户。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和质量。从质量的角度来说,可能只有富士康能保证一流的质量;从成本的角度讲,富士康的产品最具竞争力,为了利润,为了竞争力,舍掉富士康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技术,富士康已经不是OEM,也超越了ODM,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能帮助客户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完善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中国市场明显感觉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的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在高档机不断推出的同时,在中低档市场也开始与中国国产品牌拼抢市场,低价机的竞争力已经不弱于国产手机品牌,从而在中国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市场攻势依然强劲。这实际上是富士康代工制造带来的变化和竞争力。

揽到思科、华为订单

在通信领域,手机是消费者手中的终端产品,是显性产品,成千上万上亿的人天天接触到,放在包里,揣在兜里,须臾不得离身。还有一种产品是程控交换机等电讯设备,手机、电话等一系列产品产生的信息就是输送到通讯公司的机站进行处理和交换的。富士康在手机领域大肆扩张的同时,在程控交换机等通讯设备方面也大有所获。

在富士康的公司事业群中,我们可以找到CNSBG通讯网络产品事业群,在这个事业群下,有两个事业处:NSD产品事业处和NWE产品事业处。

NSD产品事业处的介绍说:位于深圳市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园区,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通讯产品制造公司之一。主要从事多模智慧型手机以及路由器、无线网络设备、VOIP电话、STB机顶盒、ADSL、Cable Modem.pWLAN等网络通讯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以世界级手机及网络设备制造商为重要客户,并且成为客户重要的策略伙伴。公司客户涵盖全球一流网络通讯公司,公司在ADSL、V.90/Wireless Modem及计算机背光模块等ODM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通讯产品制造公司之一。公司走国际化路线,秉持“两地设计、三区制造、全球交货”的发展战略,分别在台湾、香港、深圳、中山、上海、杭州等地及美国与捷克设有研发及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上千人的研发团队,专业从事各类网络、光纤、无线通讯产品的软件、硬件研发及测试工作,在多模智慧型手机、VOIP Access Gateway、IP/Cable机顶盒、Wi-Fi Phone、多功能终端设备等新产品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在塑模、成型、压铸技术与进阶供应链专业技术领域具有领先水平。

NWE产品事业处的介绍说:网络产品事业处是富士康企业集团网络系统产品事业群内专门从事网络产品交换机、各类Server传统通讯与光电通讯交换机等结构件生产的公司。现有员工60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研发中心,中国深圳、杭州。产品主要外销思科、苹果、索尼、摩托罗拉等厂商,内销华为、中兴等厂商。NWE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产品全方位制造与服务供货商。NWE具有强大的钣金模具开发与制造和金属样品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优秀的产品开发与工程服务团队、模具(钣金)开发及制造服务团队、自动化与资讯工程服务团队。未来NWE将涉足光电转换模块开发、设计、制造,逐步提升富士康在中国网络设备内销市场的份额及量产能力。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富士康虽然没有产品品牌,但是在网络和通讯设备领域的制造能力不可小视。国际上主要的网络通讯设备商都是它的代工客户。

思科和华为也列在它的客户名单之中,就说明这种强大制造能力的诱惑力。

在通讯产品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饱受“七国八制之乱”,市场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分割,制式不同、标准不一、市场混乱,并且价格昂贵。

华为、中兴、巨龙、大唐等中国民族品牌的兴起,逐步逼退国外品牌,而在“巨大中华”的较量中,深圳的华为、中兴又成为国产品牌的中坚品牌。近几年,华为、中兴更是到国际市场上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再一次与思科、朗讯等国际巨头在国际市场展开正面冲突。思科与华为的专利官司,就是这种竞争的一个表象。

在通讯市场的这种竞争中,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华为就是国内最着名的高科技公司,每年都投入数十亿元用于研发。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品质好、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产品显得非常关键,而这方面富士康的地位别人无可企及,所以华为、中兴、思科等公司都主动找上门来。

华为与富士康只有一路之隔,站在彼此的厂区,就能看到对方的厂房和办公楼,可谓捷足先登。

思科是在中国市场成长比较快的国际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多年,自然也与富士康相熟,富士康就曾经使用过思科的系统产品,1999年10月,双方就签署了互联网商务应用结盟合作备忘录。多年来双方建立起了非常牢固的关系,富士康制造成为思科世界竞争的利器。

2006年,思科把印度确定为其全球开发路由器、软件及网络管理业务的中心,将在印度南部城市请奈兴建一座制造工厂,并已与富士康建立了生产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思科的所谓工厂,就是富士康的工厂。

郭台铭也许是从隔壁的华为看到了网络通讯设备的巨大市场前景,决定进入这个领域。2003年,富士康在芬兰收购艺模,在墨西哥收购摩托罗拉的工厂,其中也收购了台湾宏的国电。国电实际上是做网络通讯设备产品的,这次收购就是富士康在这一领域的布局。

2000年,郭台铭制定了一个“凤凰计划”,决定大力投资“光”领域。这一年,富士康在捷克设厂成立光通讯事业单位,开始迈入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