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郭台铭与富士康
23690800000035

第35章 科技:提升制造竞争力(2)

富士康的专利管理系统,每天监视全球有关产业产品、技术、专利的变动和发展,若和富士康的相关产品有关,就特别锁定相关问题,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布局。而富士康的专利工程师在全球各个角落,只要拿出一台手提电脑,接上电话线,进入富士康全球的ICM&;A系统,用自己建立的知识软件,做每天的自动统计分析,监视整个产业每天科技技术的变动。

富士康专利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是:每天汇整全球各个点的最新研发产品,然后把它“权利化”;第二步是到全球不同的市场、国家去申请各种专利,除了自己的研发成果以外,还要充分比对竞争者在各主要销售国家新申请的专利。为此,富士康还建立了庞大的信息整合模式,这也是“专利系统制度化”的体现。

有系统地整理产业的专利、技术和市场情报,富士康为此已经投入了近20年。“真正的知识经济,要做到每一天都可以控制每一分钱。”周延鹏说,把富士康的专利架起来,可以看到整棵“产品树”,看到核心技术在哪里。只有IBM、英特尔这些公司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科技产业的下一步,就是从IP(智慧)到IC(半导体),知识产权成熟以后,就变成了资本。

“机械零组件是根,电子组件是本,材料知识是基础。”这是郭台铭要求核心技术人员念念不忘的信条。以过去富士康投入的光通讯为例,富士康把光通讯从“材料”到“系统”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摊开,把所有技术专利全部展开来分析,然后找出自己的路径。光通讯涉及几个基本的技术:玻璃材料、铌酸泥、钽酸泥晶体等整个技术,过去二三十年的演变非常复杂,也有很复杂的知识在里面,专利又散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所以,要理清这些专利,就要建立非常庞大的信息库。这也是“零件制造知识化”的极致。而理清每一项专利也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光是法务部了解竞争者专利的花费,就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单是光纤预置棒中的专利,整份报告就有半米高;而梯度折射率透镜的专利报告厚度更超过1米,内含将近300个专利。而且这些专利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多个国家。

抢占中国大陆专利制高点

富士康已经连续多年在中国台湾企业中国名列专利申请第一,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也布局严密,近年来尤其重视在中国大陆的专利申请。

在富士康任职18年的前法务部部长周延鹏是郭台铭的心腹大将,处理过不少富士康的重大投资与法律事务,如今担任科技政策与法律中心研究员并任专利所副教授。他认为,随着中国大陆世界工厂的崛起,一个中国大陆专利大于或等于一个美国专利的时代已经来临。2004年4月,他在上海第五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研讨会上提出这个观点时,不但引起了两岸专利人员的重视,也点明了富士康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方向。

周延鹏建议,为了达到技术专利化,企业进行全球专利布局时,专利申请未必都要以美国为首选,有时中国大陆专利更有价值。

富士康布局中国大陆专利,首先是招揽专利人才。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知识产权学院的30名毕业生,被富士康招来25名,北大知识产权学院的第一届10名毕业生,也被富士康招来8名。这些新人大多具有双学位学历,外语能力也有英文托福620分的水平和日文一级水准。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专利保护的策略为:以“时间前置”换取专利申请,在技术被破解之前尽可能迅速规模化,尽多获利,避免在中国大陆不成熟的专利侵权搜证过程中,耗掉太多成本。富士康也与国家专利局、知识产权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大陆官方提供专利鉴定报告以及专利分析。

高交会展示秘密武器

富士康的科技水平到底是什么样子?2006年10月12日,富士康在深圳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的精彩亮相,掀开了富士康的高科技盖头。富士康以“科技、自主、创新——富士康永远的承诺”和“扎根深圳的科技富士康”为主题,携众多自主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展示了让人惊叹的秘密武器。

“富士康深圳一号”——六轴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设计上使用了最佳化结构设计、精密加工技术及PC-based运动控制系统,机构设计、控制软件、应用程序、动作运算和关键零件等都是由富士康开发的。

该机器人操作精度和稳定性高,不仅可以取代生产组装线工人进行精密零件组装,还可与数控超精密铣床等工作母机结合,提高自动化,并且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随着全球先进制造业陆续转移到中国,以及中国制造业人力成本的逐步增加,要想保持竞争力,引入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站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富士康正在对制造机器人所必需的关键零件技术,如控制器、减速器、伺服马达、感应器等进行改善,积程开发XYZR、SCARA等类型的机器人,并扩大应用到汽车、电子、精密加工、LCD和半导体生产等领域,计划在焊接、激光加工、组装、搬运、喷漆、检测等生产现场引入机器人工作站,逐步实现产线全面自动化。

SuperMill系列超高速数控铣床精密微细模具加工一直是富士康引以为豪的核心技术之一,而超高速铣削是精密微细模具加工的重要方法。富士康在提高加工设备的铣削速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自主开发Super Mill系列超高速数控铣削加工设备的铣削速度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SuperMill825”主轴转速达8万转/分钟;最新机型“Super Mill-2m”采用双主轴设计,主转速分别达到5万转/分钟和12万转/分钟。

超高速数控铣削设备的研发成功,使富士康在精密微细模具的加工领域拥有了更强的实力。使用Super Mill系列超高速数控加工中心搭配直径50微米甚至更细的刀具进行超高速加工,可令模具加工单位能够方便地进行微细v槽阵列、自由曲面、复合曲面等加工,制作出小型化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所需要的模具。

CNC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集精密机械、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运转可靠,功能齐全,能实现机械行业加工组合机床所需零部件及其曲线、曲面的高效精密测量,是一台稳定可靠的国产高端三坐标智慧型测量机。

“VMS-332”CNC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软件控制、精密补偿、精密机构组装、精密视图控制、精密机构设计、精密机器视觉技术等。其精度高达2um,对焦速度快达1.5秒,强大的可视化软件编程能实现快速自动化量测等。

该测量机能高效检测各种形状复杂的工件的角度、尺寸、位置以及轮廓和表面形状等,尤其可以对精密零部件进行微观检测和质量控制,可大量使用于汽车、航天航空、军工、模具、仪器仪表、电子、刀夹具、机械零件、五金件、塑料橡胶产品、半导体元器件、冲压件、接插件、机械加工等领域。

SGT-n纳米级超精密加工机SGT-n纳米级超精密加工机一举打破了外国公司在这一领域内的技术垄断,其分辨率达到了1纳米,可用来加工生产形状精度100纳米、表面光洁度5纳米以下的光学设备模具。这一设备的成功研发,使富士康站在了与欧美日大型跨国企业比肩的技术高度。这一设备,能使富士康生产出误差小于头发丝直径两万分之一的精密度模具。

随着电脑、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多功能化,电子产品的制造越来越精密复杂,必须使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才能完成。这些自动化生产线属于装备制造业。比如,电子产品都有线路板,制造线路板就是SMT板生产线,通过一系列设备和工序把成千上万个电子元器件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去。一条完整的SMT板生产线由丝印机、贴片机、波峰焊回流炉、检测设备等组成。一条高速SMT板生产线价值100多万美元,中速线也需要50万美元。中国大约引进了数千条SMT板生产线,耗资巨大。

目前,波峰焊回流炉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丝印机和检测设备最近也有较大突破,但是最重要的贴片机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攻关,但至今仍不能制造生产。一台贴片机的价格超过40万美元。

富士康在第八届高交会上展示的自主研发的几种设备,体现了富士康在制造方面的自动化、精密化、快速化成果,体现了其一流的制造能力和水平。同时,这些设备也表明富士康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重大进展。它们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但将中国制造业带入一个新高度,而且也把中国装备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表明中国制造已经自成体系,正在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方向发展。

如果富士康把这些设备产业化推向市场,也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能力。

在第八届高交会上,富士康还展示了纳米材料、纳米光学、手机相机自动对焦致动器、智能型全热交换器、半导体热传技术、数字家庭多媒网络技术等尖端技术和产品。

比如,大家都奇怪,为什么日本企业垄断着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之类的办公自动化产品,而中国企业就做不了这类产品,即使做出来质量也不行?一个原因是这类产品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几百个零部件制造过程中不能出任何问题,稍许的差距,就是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高密度的精细管理才能实现。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光学元器件非常精密,只有少数日本公司能掌握。比如手机相机和数码相机的照相头镜头,像素越高,精密度越高。生产镜片要先做模具,只有模具达到精密程度,生产出的镜片才能达到技术要求。SGT-N超级磨、车、削纳米级仪器就是制造镜片的纳米级模具的专用设备。这种设备全球没有几个公司能够生产,对中国是进行技术封锁的。这才使得精密光学元器件大多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比如数码相机镜头的最大厂商就是日本的HOYA公司。

这就是富士康SGT-n纳米级超精密加工机的价值所在。

富士康的核心技术

截止2006年9月30日,富士康全球专利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32400件,核准量17250件。

富士康以做电脑连接器起家,连接器专利累计已达8000件。近年来,在一些新兴科技领域的专利也有了大量积累。热传导2600件,纳米技术600件,网络通信400件,无线通信1200件,平面显示3000件,镜头模组900件,在3C领域也有大量的专利积累。

2002年的尾牙宴上,郭台铭曾公布过富士康的核心技术研发方向。

无线网络技术无线区域网络就是把上网所需的线路变成一个小小的无线网络卡,再经过加设在外面的无线接受器连接上网。无线上网的速度更快,不论用于企业内部网络还是传送电子邮件、下载庞大的信息资料,都游刃有余。

光学镀膜技术光通讯重要元器件的重要制造过程。它可能只是薄薄的一片镜片,但却能改变原本传输容量的方式,使频宽的容量以倍数激增。光学镀膜主要分为薄膜滤镜、阵列波导、光纤光栅三种技术。其中AWG制程不仅需要六英寸以上的晶圆厂配合,而且设备也要从3亿美元起跳,没有实力做不了。

网络晶片设计技术网络晶片是网络卡的灵魂。没有它,所有电脑都不能经由线缆、电话线,甚至光纤连上网络。

纳米技术纳米是微小化元件的衡量单位。纳米科技对人类的贡献大于医疗影像、半导体、电脑辅助工程、塑胶材料等的贡献之合。其多重优异特性极具研究与应用价值,是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科技,跨越电子、材料、光电、化工、生物等多行业,是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

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DVD激光读取头、手机照相机镜头等光学元器件体积微小,归属于纳米级加工技术中。

纳米级测量技术建立量测技术,开创纳米级元器件。

绿色环保制造技术配合全球性绿色环保法规要求,建立完整无铅等新制造技术,应用于电镀、BGA及SMT等生产制程上。

CAD/CAE技术这是富士康全力追求的模具技术。以数字模拟,在电脑屏幕前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以达到设计准确、快速的最高境界。

另外,郭台铭还指出,热传导技术、SMT、同步并行E供应链技术等,都是富士康投入研发的重点项目。

2006年10月召开的第八届高交会,是对富士康以上科技研发成果的一次检阅。

竭尽所能地做出产品

如果仔细分析富士康的技术方向,都指向“制造”这个核心,这也是富士康最核心的竞争力。一类是制造精度和速度,一类是关键元器件及其材料。

2002年,在上海高盛科技论坛上演讲时郭台铭说:“企业科技应该回归基本面,即技术的提升,包括管理技术、研发技术、制造技术和品质技术的提升。如冲压时别人一分钟冲5个,我一分钟冲10个,技术比别人好。我们赚的就是制造技术的钱。因此,先进的制造生产力就是先进的制造技术。”

富士康副总裁游象富在他所领导的B/M(II)产品事业群制作了一幅主要项目“技术鱼骨图”,把不同的工作项目所涵盖的技术分类整理,并分成已经成熟需要推广、已有技术但需要改善提高和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开发的技术三个层级,要求围绕这个“鱼骨图”进行技术开发。